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社區黨建芻議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社區黨建是以街道黨委和居民區黨支部為主體,由街道轄區內各機關、企事業單位基層黨組織共同參與的區域性黨建工作。搞好社區黨建,是在城市發展和社區建設中需要探索的一個新的重要課題。
一、搞好社區黨建是城市改革和發展的必然要求
首先,搞好社區黨建是城市改革提出的要求。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政府職能的轉變,企事業單位改革的深化,街道黨組織和街道辦事處在城市管理和社區建設中的作用日顯重要。例如:隨著各方面改革的深化,政府機關和企事業單位承擔的社會職能將逐步分離出來,轉由街道承擔;隨著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國有企業改革的深化,大量下崗職工滯留街道,街道黨組織協助有關方面做好下崗職工再就業工作的任務加重;隨著舊城改造和新區建設規模的不斷擴大,街道黨組織和街道辦事處承擔的居民動遷和城市管理的任務越來越重;隨著各種新建立的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日益增多,以及人力資源的優化配置,街道承擔的流動黨員和流動人口管理工作的任務日益繁重。在推進各項改革中及時把一些影響社會穩定的因素解決在萌芽狀態,也必須充分發揮街道作為社會秩序“穩定器”的作用。近幾年來,上海、重慶、廣州、武漢等城市,逐步實行“兩級政府(市、區)、三級管理(市、區、街道)、四級網絡(市、區、街道、居委會)”的管理體制,探索“條塊結合、以塊為主、街為基礎”的工作思路,把城市管理工作的重心轉移到街道和居委會,賦予街道黨委對社會性、地區性、群眾性、公益性工作實行統一領導和對區有關職能部門設在街道的派出機構實行雙重領導的職權。這為社區黨建工作提供了組織條件。
其次,搞好社區黨建是城市發展提出的要求。我國城市發展的戰略目標是建設現代化城市,近期目標是建設經濟發達、文化繁榮、社會安定、環境優美、生活方便的文明社區。社區建設是社區內所有單位、所有黨組織和黨員、群眾的共同責任,共同需要。由于街道人力、物力、財力資源有限,決定了社區建設必須充分利用社區資源,黨建資訊網,發揮社區組織的整體優勢,其中包括開展社區黨建工作,發揮社區各有關單位黨組織和黨員的作用。
第三,搞好社區黨建也是社區內黨的各個基層組織搞好自身建設的共同需要。街道黨組織建設與轄區機關、企事業單位黨組織建設工作各有特點,各有所長,可以互相借鑒,互相促進,共同提高。例如,按照黨章規定,發揮黨員在社會生活中的先鋒模范作用,既需要黨員所在單位黨組織提出明確的要求,也需要街道黨組織創造必要的條件。加強流動人口中的黨員、已與原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下崗和失業人員中的黨員、沒有建立黨組織的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中的黨員的管理,更需要街道黨組織與有關單位黨組織相互支持,緊密配合。
二、搞好社區黨建的主要途徑
搞好社區黨建,首先必須加強街道黨委領導班子和居民區黨支部建設,充分發揮街道黨委和居民區黨支部在社區建設中的領導核心作用。在此前提下,可以通過以下途徑開展工作:(1)建立社區工作協調機構,通報情況,溝通信息,交流經驗,協商議事,協調工作。可采取社區黨建工作聯席會、社區黨建研究會、社區黨建工作協調委員會、社區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協調委員會、社區服務協調委員會等組織形式。(2)街道、居民區黨支部與轄區機關、企事業單位黨支部“結對共建”。可采取文明小區共建、“雙擁”共建、廠街共建、校企共建等活動形式。(3)建立流動黨員黨支部或者流動黨員管理服務站,把流動黨員管理起來,發揮他們在社區建設中的作用。(4)建立文明小區服務組織,開展社區服務活動。通過黨員志愿者服務隊、黨員包樓責任區、社區黨員聯誼會等形式,把居民中的在職黨員組織起來,發揮他們的特長和作用,為社區建設貢獻力量。
三、搞好社區黨建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第一,從實際出發確定社區黨建工作目標。社區黨建應當緊緊圍繞城市管理、社區服務、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等中心任務開展工作,以社區為載體,以居民為主體,實事求是地確定社區黨建工作目標。例如:建設一個廉潔、勤政、務實、高效的街道領導班子;探索一條發展社區經濟,開展社區服務的有效途徑;形成一個資源共享、優勢互補、聯手共建的運行機制;建設一支以共產黨員、共青團員、社區服務志愿者為骨干的工作隊伍;創建一個安全、文明、舒適的社區環境,等等。
第二,妥善處理社區建設中的條塊關系。依據現有街道管理體制,開展社區黨建工作,應當以黨組織隸屬關系(條條)為主,以社區橫向聯系(塊塊)為輔,并注重兩者的有機結合。街道黨委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對社會性、地區性、群眾性、公益性的工作負起全面責任,并對區有關職能部門設在街道的派出機構實行雙重領導,主動爭取轄區內各機關、企事業單位黨組織的支持與配合。市、區機關、企事業單位的黨組織應當增強“駐于社區、關心社區、建設社區”的觀念,積極參與和支持社區兩個文明建設,支持和鼓勵本單位的黨員積極參與居住地的社區工作,為搞好社區管理和服務貢獻力量。轄區機關、企事業單位的行政領導,亦應增強社區意識,積極支持、配合街道辦事處和居委會的工作。凡涉及區域內的公益性、群眾性的工作,應尊重和服從街道辦事處和居委會的組織協調。建在社區內的文化、教育、衛生、體育等單位的文化體育活動設施應當向社區開放,為居民群眾提供低償或者無償服務。特別是要組織和引導社區內離、退休的老同志,開展健康有益的文化、體育活動,做到老有所學、老有所樂、老有所教。
第三,堅持資源共享、優勢互補、聯手共建、共同發展。街道黨委和街道辦事處應當緊緊依靠在社區的單位,發揮社區整體優勢,促進社區建設和發展。在工作中,應當堅持平等、協商、自愿、互利的原則。多采用宣傳鼓動、表彰先進、典型示范的方法,調動轄區各機關、企事業單位黨組織和黨員參與社區建設的積極性。市、區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在評選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時,應當注意了解有關單位和個人在居住地的表現。對在社區建設中表現突出的單位和個人,應當及時予以表彰和激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