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施工企業如何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把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列入新的執政目標,它像春風滋潤著人們的心田,使人們感受國家的希望和民族的希望。因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體現了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反映了中國人民創造美好生活的共同愿望,然而,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同樣反映了人們向往公平友愛、融洽和諧社會環境的美好愿望。和諧的人際關系是增強家庭、團體凝聚力的前提,同樣也是增強企業,特別是施工企業凝聚力的前提。
那么,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有何重要意義呢?
何為和諧?《辭海》中對和諧的解釋為:協調,包含有和衷共濟的含義。而從字面通俗的解釋是“和”一邊是糧食,一邊是嘴巴,就是說要讓人吃飽飯;“諧”一邊是言,一邊是皆,是指每個人都能表達自我,擁有一定的話語權。那么,和諧的人際關系有些什么表現呢?我認為和諧的人際關系一般表現是家庭或團體中的成員能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能互相包容,相互諒解;能有福同享,有難共擔;當取得成績時能由衷地贊揚,當出現錯誤時能真誠地批評。一句話是團結一心有戰斗力的。
和諧的人際關系是促進企業發展的動力。一個人要想成就一件事,要想取得成功,與天時、地利、人和諸多因素有關,這里的人和主要指的是人際關系。無論是團體、企業,還是一個家庭,只有和諧的人際關系,才能使企業興旺發達,才能使家庭幸福美滿。如果家庭成員不能和睦相處,四分五裂,這個家庭就不會興旺;如果企業的員工不團結,像一盤散砂一樣,那么這個企業就沒有凝聚力,進而也沒有戰斗力,不僅不能發展,遲早會被淘汰。因此,要使家庭幸福美滿,要讓企業興旺發達,必須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
和諧的人際關系是增強鐵路施工企業凝聚力的粘合劑。在鐵路跨越式發展、主輔分離的情況下,鐵路施工單位從過去只在本地、本市或本省承擔任務到面向全中國承擔任務轉變,流動分散的特點更為突出。在鐵路施工企業的員工面對著遠離家人、遠離城市、遠離舒適生活,成天與鋼筋、石頭、水泥打交道的生活,他們渴望得到像兄弟姐妹一樣的親情,渴望員工們能和睦相處。做到了這些,就能團結一心,克服預想不到的困難,圓滿完成所承擔的施工任務。如果,人際關系不和諧,相互鬧別扭,這個企業就沒有凝聚力,就不能在社會上立足,更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取勝。因此鐵路施工企業必須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
和諧的人際關系是爭取各方支持的催化劑。施工企業要順利完成施工任務,除精心組織、周密安排、加強管理、調動企業內部各部門積極性外,還要與當地政府部門和群眾積極做好協調配合,妥善解決地畝拆遷等問題,以保證施工順利進行。如:筆者所在的中鐵八局昆明建設公司東三環項目部在昆明市東三環路南段三標段施工中,針對施工難點和特點,主動與昆明鐵路運輸部門搞好協調配合,構建和諧的關系,積極爭取昆明東站、機務段和電務部門的支持,做到運營線上不中斷運輸,而運營線下卻在進行編組場框架橋的挖孔樁施工,既把對運輸的影響降低到最低限度,又保證了施工生產的順利進行,受到了省市領導和昆明鐵路局的好評,印證了“干一個工程,交一方朋友”的格言。此事說明作為施工企業,要想發展壯大,必須與各方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
通過民主管理,構建寬松、和諧的團隊氛圍。
企業實行民主管理,能有效調動職工的生產積極性,它是現代企業管理的一項基本要求。而廠務公開是企業實行民主管理的一項基本形式,是規范和完善企業民主管理制度的重要手段。通過廠務公開可使職工的知情權和監督權得到充分落實,從而能激發職工參與企業管理和監督的積極性,進而提高職工的生產積極性。據今年1月《中鐵工運》中介紹,中鐵十局八公司在實行廠務公開時,通過落實《廠務公開推行細則》、《廠務公開考核實施辦法》等制度,在公開內容上,始終圍繞職工關心的熱點、難點、焦點問題進行公開,內容主要涉及公司重大改革舉措、重大投資決策、生產經營開發、業務招待費使用情況、領導干部廉政建設、職工“三金繳納”、工資獎金分配辦法、職工購買住房公示、生活區文明建設投入等方面。這些行之有效的做法,讓每位職工及時了解公司生產經營及其它重大事情的動態,消除了領導與職工之間的猜疑,密切了黨情干情關系,增強了企業凝聚力。除此,通過對物質設備的采購供應及處理廢舊物資等業務往來的公開,有效防止了不當交易等違紀問題的發生。此實例告訴人們,要在企業內部形成和諧的人際關系,構建寬松、和諧的團隊氛圍,必須在企業實行民主管理,通過廠務公開等形式聽取職工的呼聲,吸收職工參與民主管理。只有這樣,才能為企業構建寬松、和諧的團隊氛圍創造條件。
通過實行人性化管理,營造團結、戰斗的團隊氛圍。
作為現代企業,要向前發展,在加強企業各項管理的同時,還要堅持以人為本,從關心職工的角度對職工進行人性化管理,讓職工時時體會到企業的關心,進而搞好自己的本職工作,這樣就能順利完成企業的各項任務。因為人性化管理,突出了“尊重”二字,使制度充滿了人情味,讓人容易接受,也容易讓合作群體感受到志同道合,從而致力于共同的目標,筆者所在單位的一個房建項目部,為了創造一個寬松、和諧的工作環境,每到工程完工后都組織集體活動,如:爬山、釣魚漂流和體驗農家生活等,讓大家一起交流感情,溝通思想,消除在工作中產生的誤會和誤解;每逢員工過生日,項目部會向員工送上一份生日蛋糕,以示祝賀;對新分來的大中專生,做到政治上熱情關懷,生活上體貼入微,學習上創造條件,工作上大膽使用,分配上適當傾斜。讓他們感受到項目部無微不至的關懷。寬松和諧的工作環境,使這里的員工感到能在這個項目部工作是一件榮幸的事,自豪感和榮譽感由然而生,大家有一個共同的愿望,就是把工作干好。在全體員工的共同努力下,該項目部圓滿完成了各項任務,受到了上級的嘉獎。該實例說明,要在企業營造團結戰斗的氛圍,必須從關心職工生活出發,只有這樣,才能增強員工的凝聚力。
通過教育疏導,形成“嚴于律己、寬以待人”的良好習慣。
“嚴于律己、寬以待人”是中國人待人接物、為人處事的行為準則,反映了中國人的傳統美德。做到了“嚴于律己、寬以待人”才能和睦相處,友好交往;才能形成和諧的人際關系。因此,項目部領導要在單位努力倡導“嚴于律己、寬以待人”的習慣。首先要為職工做出榜樣,有一顆包容心。對贊同自己意見的人要欣賞;對不贊同自己意見的人要寬松,使他們充分發表自己的看法。這樣,就能在項目部形成民主的氛圍。其次,在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同時,要引導職工互相關心,互相幫助。做到無論誰有了困難,大家都能幫忙。第三,要文明禮讓,相互尊重。文明禮讓,相互尊重是人們和睦相處的基礎,如果在日常生活中不能文明禮讓,相互尊重,遇到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就針尖對麥芒,哪還有什么和諧而言?因此,要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要從文明禮讓,相互尊重入手。
綜上所述,無論是企業、團體、還是家庭,甚至每一個人都需要和諧的人際關系。和諧的人際關心反映在現實生活中的每一個環節,體現在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要構建和諧的人際關系,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