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農業普查統計講話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同志們:
*年,我國順利開展了第一次全國農業普查,為國家全面了解“三農”的基本狀況和基礎信息發揮了重要作用。國務院決定在今年開展第二次全國農業普查,省政府于*年9月發出了《轉發國務院關于開展第二次全國農業普查的通知》,對全省農業普查工作了要求,全省各地拉開了這次農業普查的序幕。今天召開我省第二次全國農業普查辦公室主任會議,目的是農業普查的意義,分析本次普查面臨的新的工作形勢。同時對下來的工作要求。下面,我先談幾點意見。
一、高度認識第二次全國農業普查的重要意義
(一)農業普查是一項摸清國情國力、市情市力的重要系統工程。
農業普查是一項大規模的國情國力調查,是按照國家規定的統一時間、統一調查項目、統一填寫方法,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農業生產經營和服務的單位、農村住戶,從事農業生產經營活動的非農村住戶、行政村和鄉鎮進行全面調查登記。通過普查,可以全面、系統、準確地掌握全國、全省農業、農村和農民的發展變化情況,農業生產、農田水利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農村勞動力轉移等方面的基本基本信息,為研究確定國民經濟發展戰略和規劃,制定各項經濟社會政策提供依據。搞好第二次農業普查,有利于進一步摸清農業資源狀況,制定科學的糧食生產政策,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有利于推動農業結構調整,加快農業科技創新和技術推廣,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實現農業持續發展;有利于落實科學發展觀,統籌城鄉發展,加速實現全面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
(二)“三農”問題被提到一個更高的高度,放在一個更重要的地位。
黨的*大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屆五中全會又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偉大戰略決策。省委、省政府構建“富裕、公平、活力、安康”的和諧廣東,加快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無論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還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或是構建和諧社會,協調發展等,解決農村、農業、農民問題顯得非常重要和迫切。對廣東來說,區域發展不平衡、產業發展不均衡的問題突出,解決“三農”問題對保證我省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實現全面小康社會、構建和諧社會尤為重要。可以說,中國的改革走到今天,“三農”問題已經成為決定今后改革成敗的關鍵,因此,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都把解決“三農”問題當作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重視農村社會,關注農民生活,支持農業發展。目前有關部門正在研究制度解決“三農”問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相關政策措施。出臺好的政策、進行科學的規劃都要以全面了解民情、正確判斷實情、準確掌握農情為基礎。目前就全國而言,最落后的地區是農村,最弱勢的群體是農民,最不穩定的產業是農業,過高、過低估計“三農”現狀,對國家科學決策都是不利的,甚至是有害的。因此,這次農業普查被賦予了不同一般的意義。
總的來說,第二次全國農業普查是在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基本建立,社會經濟發展取得巨大成績,農村社會情況發生很大變化的情況下進行的一次重大國情國力、省情省力調查,是國家、省以及地方科學制定三農政策、搞好農村發展規劃的一次基礎性工作,更是落實黨的*屆五中全會和省九屆七次全會精神,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基礎性工作。對此,我們要全力以赴,把各項準備工作做實做好,保證農業普查工作圓滿完成。
二、準確把握第二次農業普查面臨的新形勢
時隔10年,我省的農業、農村、農民情況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可謂時過境遷。再次開展農業普查,我們正面臨著新的工作形勢,正確把握這些情況,對我們開展農業普查十分必要,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首先,農村社會經濟情況與10年前相比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一是城鄉的變化很大,10年前的農村,現在有的已經變成了城市,深圳、佛山已經全部改為市區;二是農民本身變化也很大,一方面農民非農化趨勢更加明顯,另一方面農民外出流動打工的情況比10年前更為普遍;三是在市場經濟大潮的洗禮下,農民出于自身經濟利益考慮,對農業普查的配合意愿普遍下降;四是從事農業的群體也復雜了,不僅有農民在從事農業生產經營活動,開辦養殖場,承包經營土地,農業公司越來越多,規模也越來越大;五是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專業化水平提高,區域化、專業化生產的特征越來越明顯。
其次,黨和政府的農村政策和對農村的管理發生了許多變化。國家從*年開始了全國農村稅費改革。目前,我省已經取消了農業稅,為農村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通過采取“多予、少取、放活”的一系列政策,大大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國家對農村的管理正逐漸由傳統的、行政性的強制管理向政策性的、指導性的管理轉變。黨的農村政策貫徹如何,新政策給農民生活帶來怎樣的變化,都需要通過普查來全面反映。近年,農村管理體制改革正在逐步推進,為提高效率和減少基層負擔,部分地區大范圍的撤鄉并鎮,使得鄉鎮數明顯減少,我省由*年的1600個鄉鎮,減少到*年的1200多個,使每個鄉鎮的管轄范圍擴大,同時也增加了管理難度。
第三,普查的工作量比一普大大增加。大家應該清楚,這次普查并不是一次純粹的農業生產普查,實際上是一次“三農”普查,它涉及農村、農業、農民的情況調查。本次普查包含6類表的內容,涉及指標590個,另外,農產品產量、農民收支和農業核算從年報取得,作為輔助表,也納入普查范圍;普查涉及20多個部門,在全省100多縣(市、區)展開,將聘請普查員和普查指導員近20萬;普查對象包括1200多個鄉鎮、近2萬個行政村、6千多萬農村人口還有各類農業生產企業、農業服務業單位;普查需要用三年左右的時間??梢?,本次普查的工作量和數據處理量都比上次普查增加了很多。
為此,各級要充分認識到這次農業普查工作的復雜性、普查任務的艱巨性,不能完全按一普的思路和態度去對待,過去的經驗可以借鑒,但不可死守,一定要有創新精神,以新的思路去應對新的情況。
三、樹立信心,扎實做好普查各項工作
(一)統一思想,提高認識。農業普查是國家普查制度規定的重大國情國力調查,是一項利國利民的基礎性工作,也是舉世矚目的政府行為。它關系到我國和我省如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問題,關系到如何構建和諧社會和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問題,關系到如何解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所以,各地要統一思想,提高認識,達成共識,千方百計,通力合作,將第二次全國農業普查工作做好。
(二)積極準備,精心組織。從現在起到農業普查標準時間,只有1年的準備時間,時間緊;同時,農業普查并不是一項簡單的調查制度,它涉及的調查內容多、部門多、調查對象廣,調查各個環節都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哪一個環節或哪一項工作沒做好,都會影響整個普查工作的順利完成,影響整個普查的質量。因此,各地、各部門要積極準備,精心組織,按照普查工作的步驟,有計劃地開展各項工作。
(三)統一行動,服從指揮。農業普查是一項龐大繁雜的系統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要按照國家的統一部署,全省統一行動,動員全社會力量來共同完成。既有部門間的協調配合,統一行動,也有全省上下的相互協調,統一安排。一個部門、一個地區、一個環節工作不到位、不協調,都可能影響整個普查工作的進展,一個地方數據不準確,可能就會導致整個普查工作的失敗。因此,要全省一盤棋,局部利益服從整體利益,做到服從指揮,統一行動,將各項工作做在前面,不因為個別地方的困難而影響全局。
(四)廣泛動員,做好宣傳。宣傳工作直接關系到農業普查工作的成敗。各地要認真抓好宣傳工作,一定要根據當地實際,制定宣傳規劃,讓全社會了解、關心、支持農業普查,這是我們下一階段宣傳工作的基本要求。
(五)部門配合,加強合作。各級農業普查辦公室要加強與財政、國土資源、宣傳、農業等有關部門的聯系,取得支持和配合,建立一種合作關系,共同推進農業普查工作。特別是涉及到耕地問題,需要得到國土資源部門的支持。
同志們,讓我們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屆五中全會、中央工作會議精神和省委九屆七次全會的精神,在各級黨政領導的重視、在有關部門的積極配合、在廣大普查工作人員的共同努力下,繼續發揚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吃苦的精神,積極準備,精心組織,實事求是,大膽創新,高質量完成第二次全國農業普查工作,為建設全面小康社會、建設和諧廣東作出應有的貢獻。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