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勞保局長加強創新教育講話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勞保局長加強創新教育講話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勞保局長加強創新教育講話

      同志們:

      今天,我們召開全市勞動保障局長座談會,主要任務是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市委五屆八次(全體)擴大會議,全省勞動保障工作會議和全市社會保障工作會議精神,回顧總結過去一年全市勞動保障工作情況,分析當前勞動保障工作面臨的新形式勢、新任務,部署新年勞動保障工作任務。同時,對行風效能建設情況進行通報和部署,以進一步推進行風效能建設取得新的成效。在會上,各地還將作交流匯報,副市長也將出席會議,并作重要講話。下面,我講二個方面的意見。

      一、對20*年全市勞動保障工作的簡要回顧

      20*年,全市勞動保障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許多方面走在全省的前列,勞動保障事業躍上了新的臺階。

      (一)各項目標任務全面提前超額完成

      全市各級勞動保障部門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樹立一個理念,強化三個意識,完善四大體系,做好八項重點工作的工作思路,切實加強領導,落實責任,狠抓落實,全市各地均全面提前超額完成了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下達的年度工作目標任務。

      1.就業再就業工作取得新成效。進一步完善人力資源市場和就業服務體系,使人力資源市場延伸到基層、農村,基本形成了城鄉一體、資源共享的大市場。如*市積極推進市、鎮就業服務信息實時聯網,越城區建立了區人才人力資源市場。積極開展了以"送溫暖、送信息、送崗位"為主題的就業援助和創建充分就業社區活動。積極舉辦各類招聘交流洽談會、人力資源交流周市、月市等活動,努力為用人單位和求職者提供優質的招聘和求職平臺。全市人力資源市場共接受求職登記355848人次,介紹成功2*756人次。全市城鎮新增就業崗位59865個,完成省政府下達目標任務的1*.9,全市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21199人,完成省政府下達目標任務的117.8。全市幫助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再就業為6*6人,完成目標任務的151.4,全市城鎮登記失業率3.48,是近幾年來最低的,保持了就業局勢的持續穩定。

      2.社會保險擴面取得新突破。全市各地切實推進社會保險擴面工作,社會保障覆蓋范圍進一步擴大。全市企業養老保險總參保人數達到89.87萬人,新增6.81萬人,完成省、市下達目標任務的227。基金收入21.41億元,支出12.*億元,累計結余29.85億元,比去年底增加9.34億元。基金支付能力達到30個月,比上年提高4個月。其中,縣新增參保1.78萬人,完成市政府下達目標的509。全市失業保險參保人數達到45.5萬人,新增5.4萬人,完成市政府下達目標任務的108.2。全市基本醫療保險總參保人數達到58.1萬人,新增8.69萬人,完成市政府下達目標任務的193.2。全市工傷保險總參保人數54.83萬人,新增10.04萬人,完成市政府下達目標任務的200.8。其中,縣新增參保34515人,完成市政府下達目標任務的431.4。全市全面實施生育保險與醫療保險協同推進工作。全市生育保險參保人數達到21.39萬人,新增3.95萬人。全市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障參保人數達到41.5萬人,新增4.64萬人,其中按月享受養老保障金待遇10.82萬人,占總參保人數的26.1,基本做到應保盡保、即征即保。我市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障參保人數占全省的21.17。

      3.職業技能培訓工作取得新進展。全市各地積極推進高技能人才培養、失業下崗人員再就業培訓和農民轉移就業培訓、切實提高失業人員和農民的就業再就業能力,培養企業急需的技能型人才,進一步提高了勞動者技能水平和整體素質。加大了對高技能人才的培養力度,建立了培養高技能人才的扶持政策。投資1.22億元,建立全省首家公共實訓基地。全市共組織參加技能鑒定65929人,其中高技能人才技能鑒定6112名,分別完成市政府下達目標任務的164.8和122.2。培養新技師929人,完成目標任務103.2。我市選手參加全省技能運動會,獲團體第一名。完善失業職工免費培訓券制度,共組織21269名失業人員參加再就業培訓,其中技能培訓12030人,分別完成目標任務125.1和117.9。全市參加創業培訓人數1135人,完成目標任務113.5。全市共組織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培訓121469人,其中技能培訓68495人,被征地農民培訓36355人,分別完成目標任務151.8、114.2和121.2。通過培訓,70以上的人員轉移到二、三產業就業。中央電視臺專門報道了*縣堅持培訓、轉移、保障三位一體農村勞動力轉移模式的做法。*市在全省率先開展農村勞動力培訓管理調查,完成全市37萬農村勞動力情況調查和數據、資料計算機錄入工作,為針對性地做好農民培訓轉移工作提供了了可靠依據。

      4.勞動保障監察工作取得新實效。全市各地進一步加強了勞動保障執法工作。組織開展日常巡查和專項檢查,及時受理勞動者的舉報投訴案件。全市主動巡查企業4861家,完成市政府下達目標任務的133.2,涉及勞動者487472人。為19722人追討工資3102.7萬元,清退押金36.8萬元,補訂合同89202份。開展專項檢查41次。同時,強化勞動保障書面審查。全市審查用人單位8499家,完成市政府下達目標任務的128.8,涉及勞動者725211人。在檢查過程中,嚴格把好審查關,發現問題,及時督促糾正,及時化解矛盾。

      (二)勞動保障政策體系和工作機制進一步完善和健全

      20*年,市委、市政府召開了全市社會保障工作會議,對做好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作出了新的決策和部署,對勞動保障部門提出了更高的目標和要求。全市勞動保障部門適應新形勢、新任務需要,抓住機遇,加快發展,著重在進一步完善勞動保障政策體系和工作機制上下功夫。可以說,20*年是勞動保障重要政策措施出臺最多的一年。

      1.制定和落實新一輪就業再就業扶持政策。在深入調研,反復論證的基礎上,市人民政府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做好就業再就業工作的意見》,制定了新一輪促進就業再就業工作的政策措施。各地也出臺了促進就業再就業的扶持政策和配套措施,為促進就業再就業提供了政策保證。全市切實做好新一輪就業再就業扶持政策的宣傳貫徹工作。全市通過年檢和新發放《再就業優惠證》18590本,審核靈活就業人員社會保險補貼6023人,支付再就業資金645.47萬元;幫助失業職工從事公益性崗位2884人,累計發放崗位補貼686.02萬元;為1246人發放一次性自謀職業補助148.1萬元;發放社保補貼為67家,計87.18萬元。

      2.探索推行社會保險"五費合征"征繳模式。全市各地積極探索推行社會保險"五費合征"工作,市本級、縣、*市、*縣克服了種種困難和阻力,推行了社會保險"三費合征",促進了社會保險擴面工作的全面推進,為實現省政府提出的社會保險"五費合征"的目標奠定了良好基礎。

      3.進一步完善養老保險制度。積極穩妥地做好養老金計發辦法的改革工作,市政府印發了《市人民政府關于轉發浙政發〔20*〕48號文件的通知》,開展做實個人賬戶工作,實現養老保險從現收現付,向部分積累的制度模式轉換,建立多交多得的激勵和約束機制。調整了退職、退休人員的養老金水平,涉及職工9萬余人。通過調整,全市企業退休職工人均養老金為975元,其中市區為1024元,分別比20*年底增加80元和87元,增長8.94和9.28。

      4.建立完善多層次的醫療保障制度。圍繞人人享受醫療保障的目標,積極探索建立和完善多層次的醫療保障制度。一是完善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市政府印發了《市區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辦法》,對原暫行辦法和實施細則進行了修改和完善,提高了醫療保障待遇。二是建立城鎮居民和未成年人醫療保障制度。市政府在廣泛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出臺了《市區居民醫療保障試行辦法》和《市區未成年人醫療保障試行辦法》,從制度層面上實現了人人都享有醫療保障的目標,使城鄉所有居民分層次納入了醫療保障的覆蓋范圍。

      5.推進工傷保險制度改革。市政府印發了《市人民政府關于全面推進工傷保險工作的通知》,提出了全面推進工傷保險工作的目標、任務和措施,并分解下達了擴面工作任務。嵊州市開展農民工先行參加工傷保險試點工作,同時,研究出臺了事業單[更多精彩文章來自“秘書不求人:”]位、民間非營業組織參加工傷保險的實施辦法。

      6.制定解決農民工問題的政策性意見。市政府下發了《市人民政府關于解決農民工問題的實施意見》,進一步健全了農民工權益維護機制,建立了農民工工作聯席會議,較好地發揮了牽頭協調工作,有力促進了農民工合法權益的維護。

      (三)勞動關系調整工作成效比較明顯

      全市勞動保障部門圍繞構建和諧的勞動關系,十分重視加強勞動用工管理,強化勞動關系調整機制建設,努力完善維權和維穩機制,促進了勞動關系的和諧和社會的穩定。可以說,20*年是重大突發事件發生比較少的一年。

      1.不斷加強勞動用工源頭管理工作。一是加強勞動保障監察網絡建設。積極實施市、縣(市、區)、街道(鄉鎮)、村(社區)四級勞動監察的網格化管理。全市建立勞動保障監察中隊27個,聘請協管員2163人,勞動監察網格化管理已初見成效。二是不斷完善工資分配宏觀調控制度。認真落實最低工資標準,最低工資調整到670元。273個工種的勞動力市場工資指導價位,為規范企業工資分配和勞動者擇業提供了可靠的依據。三是推進勞動合同簽訂工作。全市簽訂勞動合同人數72.08萬人,合同簽訂率94.5。諸暨市政府每年組織勞動合同簽訂督查工作,勞動合同簽訂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

      2.深入開展"打造零欠薪城市"專項行動。各地在認真組織開展"春雨"、"春苗"、"春雷"行動的同時,切實開展打造"零欠薪城市"專項行動,確保職工按時足額領取應得工資,確保不發生新的拖欠,確保不發生因欠薪而引發的重大群體性事件,確保我市的清薪工作走在全省前列。這項專項行動,由于領導重視,目標明確,責任落實,措施扎實,做到了調研早,部署早,行動早,取得了比較明顯的成效,重視維護勞動者特別是農民工合法權益的社會氛圍日益濃厚,拖欠工資方面的舉報投訴明顯減少,全市沒有發生因欠薪引發的特別重大的惡性事件。20*年,打造"零欠薪城市"專項行動受到了勞動保障部、全國總工會和建設部的聯合表彰。

      3.努力提高勞動爭議處理質量。全市各級勞動爭議仲裁委按照"快受理"、"快立案"、"快審理"、"快結案"原則,依法及時處理勞動爭議案件,努力提高勞動爭議處理質量。全市共立案受理各類勞動爭議1759件,處理結案1722件,其中仲裁調解931件,仲裁裁決436件,其他方式355件。為用人單位挽回經濟損失309萬元,為勞動者挽回經濟損失4598萬元。

      4.認真做好維穩和信訪接待處理工作。各地認真貫徹新《信訪條例》,積極慎重地處理群眾來信來訪,和網上咨詢的答復,有力地化解了矛盾,解答了疑難,維護了社會穩定。全市接待受理來信來訪55702件,其中來信1*5件,來訪54637件。集體上訪213批,4303人次,較好地維護了社會的穩定。

      (四)管理服務水平有了新的提高

      全市各地按照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的任務和要求,切實加強自身建設,加大勞動保障基礎建設和信息網絡建設,努力提高勞動保障管理服務水平,受到上級和社會各界的較好評價。

      1.繼續推進基層平臺和信息化建設。按照"六到位"的要求,進一步完善基層勞動保障工作平臺,加強目標管理和工作考核,進一步提高了規范化、便民化、高效化程度。積極推進信息化建設,市本級開發了勞動保障數據平臺和社會保險"五險合一"征繳系統;市人力資源市場與各地人力資源市場實現聯網,實現了資源共享。

      2.切實加強思想作風建設。各地切實加強對黨員干部的教育和培訓,努力提高干部隊伍整體素質,市本級組織開展了行風效能建設"十一個一"的系列教育活動。縣、*市、嵊州市等地開展了"勞動保障進企業"活動,受到了上級部門的肯定的企業的好評。全市勞動保障系統行風效能建設取得了新的成效,企業和群眾的滿意度有了新的提高,市社保局養老保險服務大廳被評為市行風建設示范窗口。*縣、越城區在行風評議活動中,滿意率名列本縣(區)的前茅。

      3.積極開展爭先創優活動。根據省勞動保障廳的部署,在全市范圍開展全國勞動保障一等功集體和全省勞動保障系統先進集體和先進工作者的推薦評選活動。縣勞動保障局榮獲全國勞動保障系統一等功集體稱號,*市勞動保障局被評為全省勞動保障系統先進集體,胥群鳴、葉國昌、丁俊明等同志被評為全省勞動保障系統先進工作者。此外,我市的社會保險擴面征繳、勞動保障監察、勞動爭議處理、職業培訓、平安創建、信訪和法制宣傳等工作受到省、市的表彰。

      4.勞動保障工作受到公眾普遍認可。中國城市論壇20*年某峰會上推出了"20*年中國城市生活質量排行榜"。在287個城市中,居全國第20位、全省第3位。在城市生活質量網絡公眾調查中,人對就業機會的滿意度較高,與青島、麗江、杭州等城市一起,成為公眾感覺就業較為滿意的10個城市。認為"眾多民營企業,為我市創造了眾多就業機會。近年來我市在就業方面所做的努力,為降低城鎮職工登記失業率、擴大就業面創造了條件。"同時,在世界銀行、國家信息中心對全國120個城市的1.24萬家企業展開大規模的投資環境調查中,為6個"金牌城市"之一。在排名前10的城市中,固定工的醫療保險參保率平均為94,為96,為金牌城市增添了光彩。此外,市人大常委會開展了市勞動保障局長述職評議活動,對全市勞動保障工作給予了高度肯定。

      20*年的勞動保障工作,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也得到了人民群眾的普遍好評。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認識到現在的成績與經濟發展的目標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還有一定的差距,勞動保障工作的任務仍然十分艱巨,壓力依然很大。一是在就業再就業方面,我們面臨著"量"和"質"的雙重壓力。一方面,城鎮新增就業人員快速增長,大量農村富裕勞動力需要轉移,外來勞動力人數眾多,這些給充分就業帶來了很大壓力。另一方面,就業結構性矛盾非常突出,勞動力結構亟待調整。高技能人才、熟練工緊缺與部分群眾就業難的問題并存,勞動力結構調整的任務十分艱巨,也十分緊迫,必須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二是在社會保險方面,雖然現在全市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結余近30億元,但如做實個人賬戶,缺口還達40多億元。所以,我們必須未雨綢繆,做好制度安排、政策設計和資金儲備上的準備。此外,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問題,如何建立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問題,這些工作涉及人員數量龐大、構成復雜,都需要有針對性地研究解決。三是在協調勞動關系難度不斷增加,勞動合同制度沒有完全實施到位。企業工資分配秩序不夠規范,缺乏有效的調控機制。欠薪維權工作仍面臨著很大的工作壓力。四是在機構隊伍建設方面工作滯后,人手嚴重不足,工作人員思想素質和業務水平不適應工作需要等問題日益突出。另外,行風、效能建設方面,也存在不少問題和薄弱環節。對此,需要我們引起高度重視。

      亚洲免费无码在线| 国产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偷窥女洗浴在线观看亚洲| 亚洲精品人成网线在线播放va | 亚洲国产电影av在线网址|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APP | 亚洲毛片基地4455ww| 亚洲免费视频网址| 亚洲综合久久一本伊伊区|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 亚洲人成网站看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国产日韩| 亚洲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中文lv| 亚洲av无码av在线播放| 九九精品国产亚洲AV日韩| www亚洲一级视频com| 亚洲免费无码在线| 亚洲人成伊人成综合网久久久| 国产亚洲综合久久系列| 久久亚洲高清观看| 亚洲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另类小说图片| 亚洲第一区二区快射影院| 亚洲人成欧美中文字幕| 无码天堂va亚洲va在线va| 亚洲精品专区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AV无码少妇电影☆| 亚洲爆乳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电影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激情视频网站|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高清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AV男人的天堂不卡| 无码专区一va亚洲v专区在线|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网站| 亚洲成亚洲乱码一二三四区软件|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导航 | 亚洲视频精品在线观看| 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国产 | 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