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林業標準—人與森林和諧相處的行為規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3月21日世界森林日
我國的農產品出口受抵事件屢有發生,使人們意識到相關“標準”的存在及作用;問題食品頻上餐桌,讓人們開始關注“標準”。
標準,是當今社會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而大多數人并未能從學校教育中獲知。其實,標準早已存在于人類的社會生活中,如原始的符號和文字、因物資公平交換的需要而產生的度量衡等。
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標準已遍及生產、工作和生活的各個領域,如:工業制造、建筑、藥品、機電、航天、信息技術、物流、環保、能源利用、組織管理、安全、服務等等。標準化很好地解決了商品交換中的質量、安全、可靠性和互換性配套等問題。經濟及科技全球化和貿易自由化進程的加快,使技術標準成為廣大企業參與國際競爭的世界秘書網版權所有,重要手段。同時,許多國家為了保護本國的企業和產品,也利用標準構筑一些技術壁壘。如今,標準更加關注國際化和環境影響。
國際標準化,是指在國際范圍內由眾多國家、團體共同參與開展的標準化活動。以國際標準為基礎制定本國標準,已成為WTO對各成員的要求。目前,世界上約有近300個國際和區域性組織,制定標準或技術規則。其中最大的是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國際電工委員會(IEC)、國際電信聯盟(ITU)。ISO、IEC、ITU標準為國際標準。此外,被ISO認可,收入KWIC索引中的其他25個國際組織制定的標準,也視為國際標準。
標準雖然不是商品,但能改善商品的生產和流通,提高勞動生產率和資源利用率,促進最佳社會效益。
標準(Standard),為在一定的范圍內獲得最佳秩序,對活動或其結果規定共同的和重復使用的規則、導則或特性的文件。該文件經協商一致制定并經一個公認機構批準。
標準的基礎:科學、技術和經驗的綜合成果。
標準的目的:促進最佳社會效益。
中國標準的分類:
根據適用范圍分為四級: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和企業標準。
根據標準的性質分為三大類:技術標準、管理標準和工作標準。
根據法律的約束性分為:強制性標準和推薦性標準。
我國的強制性標準屬于技術法規的范疇,其范圍與WTO規定的技術法規的五個方面,即“國家安全”、“防止欺詐”、“保護人身健康和安全”、“保護動植物生命和健康”、“保護環境”基本一致。強制性標準必須執行;而推薦性標準是自愿執行的,只有在一定條件下才必須執行,如:被法規和規章所引用、被合同和協議所引用、被使用者聲明其產品符合某項標準等。
我國農業生產經營及農民素質的現狀,使農業標準化的發展必然有一個艱苦的過程。林業作為農業的一部分,除產業外,還肩負著建設和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使命。林業標準涉及面廣,包括森林營造、撫育、保護、采伐、運輸、木材加工、林產化工、林副產品、經濟林、花卉苗木、林產能源、林業設備、森林資源監測、林業信息、森林旅游等等。我國的林業標準工作致力于:
保護生態環境和國家安全;
可持續發展林業產業,關注林業民生;
促進林業科學技術進步;
提高林業管理工作效益。
森林,是人類世界秘書網版權所有,的搖籃,是陸地生態系統的主體。林業標準,有助于更好地保護和利用森林資源,是人與森林和諧相處的行為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