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公路勘察設計會講話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同志們:
今天的會議既是落實總書記第二次視察*講話指示精神的大會,也是貫徹交通部全國公路勘察設計工作會議精神的大會。
上個月,我們在從化召開了全省公路工程質量監督座談會,對公路工程質量問題進行了全面的總結和部署。今天我們對全省公路勘察設計工作做全面的總結和部署,同時也是為了落實省委、省政府要求全面貫徹總書記第二次視察*的講話精神,以便更好地完成建設“經濟強省、文化大省、法制社會、和諧*、綠色*”五大任務,在全國交通建設中更好地發揮*“排頭兵”作用。這次會議邀請省外有關設計單位來介紹經驗,安排了對過去設計工作總結的發言,提出進一步提升設計理念,提高設計水平的要求,是個很好的舉措,大家也可以在一起商討新的一年里如何才能進一步發揮*優勢、潛力和后勁的問題。
總書記在視察*時說到*的地位在全國舉足輕重:*年,全省GDP1.6萬億元,占全國1/10,財政收入4000多億元,占全國1/7。在交通方面,*的車購稅也是占全國1/7,每年上繳國家70多億,*每天增加的車輛超過2000輛。
較長時間內存在的社會經濟需求與交通生產力滯后的矛盾,以及大量交通建設和運輸與有限資源(特別是土地)之間的矛盾,是*交通建設的兩大矛盾。只有解決好這兩大矛盾,*的交通建設才會朝著快速、健康、有序的方向發展。在諸多矛盾解決的過程中,公路勘察設計是靈魂,是中心,所以經過廳黨組研究,過了元旦第一個大會就是這個會議。
這次會議把各個地級以上市交通局、公路局分管設計的領導請來,把參與*公路交通建設和設計的各有關單位也請來,還把一些監督我們這個行業的有關單位也請來了,目的就是形成共同的認識:如何提升我們的設計理念,提高設計水平,使*交通事業朝著健康有序的方向發展,發揮*在全國的排頭兵作用,為國家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這些年來,*路橋建設成績巨大,目前通車的公路里程有11萬多公里,公路密度62-63公里/百平方公里,這許多的公路和橋都是在座各位設計的,可以說*交通建設現在是基本適應經濟發展需求的。特別是*年,以“地級市通高速公路”為中心的各項建設任務圓滿完成,我們贏得了省委、省政府對交通事業建設的高度評價。昨天游副省長到廳里開現場辦公會,講了四句話:一是交通事業發展的態勢強勁;二是各級領導班子團結奮進;三是黨的建設、思想政治建設成績顯著;四是黨風、政風、行風面貌一新。這也是對在座各位的肯定。
大家也知道,*年“5.28”的問題,我們好多同志,被一些別有用心的包工頭用錢拉下水,很可惜。針對這些問題,我們從被動到主動,強化黨的建設、思想政治工作及隊伍建設,成效逐步顯現出來了,去年交通部在開陽高速公路召開全國交通廉政建設現場會,總結經驗,效果很好,現在關于公路建設的投訴越來越少,上訪的、攔路堵車的現象大大減少,這有在座各位的功勞。
*大跨徑深水基礎橋梁中很多是我們*自己施工的,但大部分是由外省設計單位設計的,對外來參加我們省公路橋梁設計的單位我們衷心感謝。對我們省內設計單位,首先要表揚*省公路勘察規劃設計院,在這幾年的建設發展中,一步一個腳印走過來,不斷提升設計理念、提高設計水平,為*交通建設做出了貢獻。
剛才冠雄同志己經對這幾年的設計工作做了一個基本總結,對存在問題提出了一些意見,對下一步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各有關單位要好好研究和落實,力爭在今后的工作中做到“以科學發展觀統領設計工作,努力創造一流的設計水平”。我們的會議材料里有一篇材料是交通部規劃院同志寫的,內容主要是如何學習美國的經驗提高我們中國設計水平。我看很有借鑒作用,而且舉的實例中外結合,希望大家認真研究。借鑒外國的經驗做法,主要還是從我們的思想方法來考慮。設計工作主要是以抽象思維為主,加上形象思維,要遵循“以人為本,環境保護”的指導思想。
如何以科學發展觀統領我們的設計工作,努力創造一流的設計水平,我提幾點要求:
一、注重設計的深度
設計深度不足是現在普遍存在的問題,為什么會造成不足,有主觀和客觀兩方面的原因。
設計人員首先要感謝這個大環境,經濟的發展為我們創造了展現才華的機會,為我們搭建了一個做事業的平臺,也提供了一個長足的發展空間。我最近看了一大批這方面的優秀典型,不少施工和設計單位都涌現出好多優秀人才,很年輕,40歲不到,這是奉獻的年代,為了事業我們許多同志都是用心、專心、愛心、耐心去研究我們的設計工作。那我為什么說設計深度不夠呢?現在有些領導干部急于求成,甚至想“今天奠基、明天上路面、后天剪彩”,這種風氣在我們國內太多了。我們現在處理“八五”、“九五”乃至“十五”前期的項目,都有這種現象。*交通是付出了代價的,花了幾十個億把一大批爛尾路、斷頭橋收拾好,要不就沒有今天這么一個暢通無阻的路網。通過這次會議,大家選擇好的典型,開完會好好跟主管領導匯報一下,而且要在當地找出一些典型來。急急忙忙設計施工到通車剪彩搞一兩公里可以,多了就不行,到時這個領導來了說質量不行,那個領導來了說造價過高,代價太大。剛才提到的江珠高速公路江門段,那個地方軟基特別歷害,設計上要好好研究,如果這個關把不好,將可能給國家和社會造成嚴重的損失!一定要把好關。希望有關的主管領導對具體的事務少干預一點,多聽一些專家和技術人員的意見,設計單位盡可能拿出比較好的設計方案出來。
設計深度不足除了主觀原因還有客觀的原因,現在大部份項目都是工期緊,任務重,手續又多,我們的基礎設施建設正處在人治與法治的轉換過程中,手續多,增大了人力和時間的付出。前幾天我去發改委和國土廳協調,新項目為了拿到征地指標,只能多跑北京,有了指標才能動工。工期緊,手續多,需要些好手把把關,在建的高速公路中我們還是做得不錯的,但時間確實是太緊了點,方案比選、優化設計的時間不足。在座各位有我們的專家和大師,一出質量問題就是管理問題,希望大家要注重設計深度。
二、注重設計的創新
同志說過,“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我們搞設計更是要創新,這是我們靈魂當中的靈魂。所以,剛才劉可同志傳達部的會議精神,冠雄同志進行的總結部署,建設廳劉處長的講話都提到了這個問題。
創新首先是要把過時陳舊的理念、思想、思維和思路更新,不創新是不行的。
*交通建設市場早在八十年代初期就開放了,設計市場也是很早就開放了。為什么我們現在一直在規范這個市場呢?首先因為參加設計的隊伍水平參差不齊。剛才陳廳長說到的英佛一級公路,是我們省內的公路,屬于高等級公路,現在雖然建成通車了,但線形設計僵化,擴大規模,擴大標準,有的橋高近百米,大填深挖,為了建成項目,我們請造價站和監督站的同志經常去,最后省里要拿2億多元去補助才把路修好。公路橋梁設計專業性很強,只有專業化才能現代化,沒有專業化去管理就很難規范化。各有各的想法,各有各的游戲規則,市場不規范,我們的政府花精力去查也不能解決問題,管得越多,不規范的話,出事越多。所以市場一定要規范,要定出游戲規則才行。其次是要放開市場,不要有行業的狹隘性。地方行政官員干預太多,畫地為牢,不給人家進去,沒辦法起到一個兼收并蓄的作用,技術上沒交流,設計上就沒經驗,這是理念陳舊的問題,要突破。
第二個存在的問題要解決設計用心不足,市場放開了,誘惑力很強。關于交通安全設施問題,*每天死在公路上有30多人,占全國十分之一,*的公路勘察設計真的是需要形成一種安全、環保、舒適、和諧的理念。廣惠高速中央分隔帶從設計標準上來講是滿足了要求,中間沒設防撞欄,去年初兩個大巴對撞死了13人,這不是設計問題,完全是司機的問題,但為了防止這種情況,省交通集團花兩千多萬修建防撞欄,沒辦法,超過部頒標準,就是為了減少再死人,“安全、環保、舒適、和諧”,八個字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理念要創新,創新不夠的問題希望大家好好研究。
我覺得*的路橋,優秀的不少,但存在的問題也不少,創新的概念要建立在和諧和節省的前提下,才能解決問題。*的土地是什么概念,按前幾年的用地速度,每年幾萬公頃,未開發的土地45年就用完了,這可是個危險信號,所以公路用地能省一畝是一畝。所以我看設計也不能完全照搬國外的方法,還得考慮我們中國自己的國情,結合外國先進的經驗來考慮我們的設計方案。我國這些年的公路橋梁建設也出現了很多精品,例如長江上的幾座大橋,我們*的開陽高速等等,這些都值得我們去好好總結經驗。
三、追求設計的實用性和合理性
追求設計的實用性和合理性,要發揮*的潛力、優勢和后勁。“節約型的社會、和諧發展、綠色*”這個要求是比較高的,具體落實在設計上,就要發揮我們在座各位設計英才的作用,要求我們設計要追求合理和實用。
現在有一種傾向:興大、興長、興雅或者求某項指標突破,再來寫幾篇“含金量”比較“高”的論文,這樣做不是不可以,作為一個團隊、一個集體,關鍵是要懂得怎么去因勢利導,因勢利導不好,人才就要走,另起爐灶,或者給外資企業請去,因勢利導得好,可以為*交通事業做大事。所以去年底啟動的“理想、責任、形象、能力”和“愛國、守法、誠信、知禮”的教育在全*推行,外省單位進來*也要服從這一調子。要想在*繼續做,要追求設計上的實用性和合理性。我們的省情和外省也有不一樣的地方,徹底的政企分開和政事分開,和外省做法不完全一樣,走在前面。作為企業,設計單位不可能跟過去一樣,從指令性計劃里拿任務,設計單位要求發展,必須自己找活干,我們都要進市場,外省的設計單位在*的大環境下是可以大有作為的。我們現在不管是政府作業主也好,還是管理公司作業主也好,都希望*的設計水平能提高,也希望我們省設計院能打出去,打出外省,打出外國,借鑒現在打進*設計市場兄弟單位好的經驗,提高我們的設計水平。只要我們的方案好,經濟、使用、合理、科學,人家就會采用你的方案,我相信我們有條件,有能力,也有優勢沖出去。
四、追求好、快、省
既快又省、又好,可以說是我們設計方案本身的追求,也是我們發揮后勁、使我們事業能蒸蒸日上的一個永恒的主題。又快、又好、又省完全符合現在13億人口的要求,目前*汽車擁有量接近3百萬,交通要怎樣發展才能滿足需要?每屆政府都有一個既定目標,既然有目標,肯定需要大量建設,要完成這些工程設計,工作量大,而且計劃是年度的,那就帶來了要怎么才能快的問題,沒有一個領導說不要好的,造價也沒有說你要怎么加就怎么加,都要快、好、省。這幾年的確形成一種好作風,好經驗,提高質量,降低造價,監督站和造價站做了貢獻。
我們最近統計一個數據,高速公路普遍造價降低了15%,但現在要像前幾年那樣壓征地費用是不可能的,農民也受不了?,F在要求我們補償到位,征地價適當提高,設計注重環保,注重協調,所以在平縱面線型上要多下功夫。國省道改造已定下一條“盡量利用舊路、適當裁彎改直拓寬”的原則,不能再隨意建新路。
“又快,又好,又省”的要求很高。在總體設計上,在路線方案的研究和比選上,施工圖設計上都有一個反復比較和優化的問題,光是一兩個沒法比選,但多幾個,又花時間精力,關鍵是精力時間要有保證。設計要多聽取各方面的意見。我們現在要求“依法行政、科學行政、民主行政”,民主本身就是要求聽取大量意見。各個地級市交通局、公路局的確有一個技術人才不夠的問題存在,這個問題要好好解決。人用不好可以解決,沒人用的確要解決,交通局和公路局一定要配備總工,早就該配了,如果編制受限制,大家回去研究一下看怎么解決。下來還有幾千公里國省道的改造,幾萬公里農村公路的修建,為數不少的危橋要處理加固,不在人才方面做文章,要又快又好又省是做不出來的。
在設計方案中要體現設計水平高,精品意識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這么一個風格。公路建設,一定的污染和破壞是難免的,這是客觀的,問題是把它降低到最低限度,生態問題要辯證地思維,同時注意跟相關的部門,如建設、水利、環保、文物等,好好溝通,多征求人家的意見,集中在一起開會討論,方案容易通過,高效與否也體現在這里。
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能把握好機會,為*路橋建設當好靈魂工程師和設計師。我們設計的方案水平體現在能為我們國家和人民做出多大的貢獻。一個設計人員需要具有愛心、耐心、虛心、專心的品質,這不僅是體現一個民族的靈魂,也是體現我們設計的靈魂,。質量監督座談會我說了四個“不”:成績面前不驕傲,教訓面前不泄氣,壓力面前不松口,困難面前不低頭,這同樣適用我們今天這個會議。
未來的*充滿陽光,充滿希望,我們的設計水平也會大大地提高,我們有信心,也有決心去創造*路橋建設一流的水平,力爭在泛珠三角乃至國際競爭中有一個比較高的品牌和地位,不辜負省政府對我們的要求,不辜負集體創造出來的成功經驗。
謝謝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