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農業局上半年種植業發展總結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農業局上半年種植業發展總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農業局上半年種植業發展總結

      一、小春生產主要情況

      根據2009年*市冬季農業開發指導性意見及重點科技措施實施計劃,今年全市小春農作物計劃種植總面積232.76萬畝,其中糧食作物149.81萬畝,實際種植總面積233.55萬畝,糧食作物153.8萬畝。全市優質高效糧油作物種植面積達到150萬畝,占小春糧油種植面積64.4%,比去年增0.3%。小春生產前期具有種植面積完成好、播種節令控制好、苗架長勢好、科技措施落實好、區域優勢發揮好、種植結構調整力度大、優質品種面積廣的特點。

      一是突出產業重點,加強結構調整。在滇池流域的*、*、*、*、*、*、*、*等地,結合滇池治理“四退三還”、水源區保護和生態村建設,重點加強市場流通、農產品精深加工、科技服務園區和休閑、觀光、養身農業等發展建設。在重點水源保護區,加大測土配方施肥、有害生物物理和生物防控技術的推廣力度,控制化農藥肥施用量,以高效、生態、環保為目的,大力發展鮮食玉米、優質豆類、綠肥、優質飼草等作物,保護水源區生態安全。在東川、尋甸、祿勸、*、富民北部五縣(區)和宜良縣、石林縣等糧食主產區,重點完成了22.77萬畝優質小麥、23.38萬畝優質大麥、20.38萬畝優質鮮銷蠶豆、12.18萬畝優質冬早馬鈴薯、12萬畝優質油料作物的綜合生產技術配套推廣,22.87萬畝冬季高效作物示范樣板。在祿勸縣完成了1萬畝優質馬鈴薯示范種植。

      二是以科技為支撐,配套推廣冬季農作物高產栽培技術。加強優質馬鈴薯種薯生產,完成試管苗生產50萬苗、原原種100萬粒,繁殖原種500畝、一級種5000畝、二級種2萬畝;推廣馬鈴薯脫毒種薯、高壟種植、地膜覆蓋、免耕栽培、病蟲害綜合防控技術12萬畝。推廣大麥、小麥、冬玉米、鮮食豆類、油菜測土配方施肥、規范化種植、地膜覆蓋、病蟲草害綜合防治等技術50萬畝,建立規范化高產示范樣板基地22.87萬畝,帶動面上生產發展;結合優質大麥推廣,在尋甸縣實施1萬畝優質大麥高產綜合配套技術示范,其中1000畝核心區平均畝產400千克,并組織召開了2009年*市冬季農業開發現場會。

      積極推廣蔬菜設施栽培、專用配方肥、有機肥、殺蟲燈和低毒低殘留農藥等節能減排技術,進一步減少農藥化肥對農業面源的污染,使我市蔬菜主產區逐步實現無公害標準化生產。結合農產品質量安全,突出區域優勢,重點完成了以測土配方施肥和“五個一”工程為主的42.55萬畝蔬菜標準化安全生產。加強以*紅梨、石林甜柿、*寶株梨為主的3萬畝優質果園冬季標準化管理。

      但是,小春生產中后期,氣溫升幅較快,冬春連旱明顯,特別是今年1-2月,據我市氣象部門數據,全市無有效降雨,平均降雨7㎜左右,造成旱災面較大,據初步統計,全市農作物出現旱災面積達85多萬畝,較為嚴重的達44余萬畝,部分地區出現了人畜飲水困難。今年3月14日凌晨,由于中高層冷氣團快速下沉,形成地表強幅射降溫,我市大部份縣(市)區出現罕見的突發性強低溫霜凍天氣,十四個縣(市)區不同程度受到低溫霜凍危害,災害發生后,雖然各級地黨委、政府積極采取有力措施,組織災區群眾抗災減災,但由于這次突發性強低溫霜凍天氣發生在麥類灌漿、豆類結莢、冬早馬鈴薯齊苗、水果揚花等關鍵時期,使我市小春農作物受災損失嚴重。據調查統計,全市各種農作物受災面積達123萬畝,其中糧食作物受災85萬畝,預計小春糧食將減產5萬噸左右,給今年全面完成市委、市政府確定的110萬噸糧食生產任務造成巨大壓力。

      二、大春生產主要情況

      (一)制定2009年大春生產工作指導意見及重點科技措施實施計劃,下發各縣(市)區,組織實施。2009年全市大春農作物指導性計劃種植面積267.25萬畝,其中糧食作物種植面積202.42萬畝,截止到5月31日,全市完成大春糧食播種面積206.15萬畝,完成計劃的確101.84%,目前,大春栽種基本結束,轉入中耕管理;為彌補小春災害損失,計劃種植81萬畝晚秋作物,目前各項工作正在加緊準備。

      (二)認真落實各項支農惠農政策。切實抓好糧食直補、農資綜合補貼、良種補貼、農機購機等各項補貼支農惠農政策的落實。2009年中央下達我市水稻等糧食作物良種補貼2911萬元,農資綜合補貼17024.13萬元,農機購機補貼1570萬元,目前,各級農業和財政部門通過“一卡通”,組織兌付給種糧農戶和農機購置戶,并加強督促檢查,確保各項補助資金及時足額兌現到種糧食農戶手中,保護和調動了種糧農民的積極性。

      (三)春備耕物資供應充足。今春以來,各涉農部門進一步增強了服務意識,及早動手,多方籌資,把組織調運、貯備農用物資作為備耕工作的重中之重,使春播農用物資貨源充足,品種齊全。據統計:水稻種就位2285噸,比上年增2.65%;玉米種就位2500噸,比上年增55.68%;薯種就位38951.1噸,比去年14.74%;食用豆種就位577.3噸,比去年減16.58%;雜糧種就位193.9噸,比去年減15.33%;化肥(含氮、磷、鉀)就位83628.8噸,比去年減少26.64%(農業部門統計數);農膜就位3366噸,比去年增71%;農藥就位304.3噸,比去年減少50%。農用柴油儲備1000噸,完成農機具保養維修31280臺(套),其中拖拉機30165臺,農機完好率達到90.1%。為春耕生產提供了充足的物資保障。

      (四)大力推廣糧食高產創建和農作物間套種。按照農業部和省農業廳的安排,市農業局成立*市糧食高產創建和農作物間套種工作領導小組,加強對糧食高產創建和農作物間套種的組織領導,并聘請省內知名專家組成技術服務組,確定技術方案,落實責任,加強技術指導和服務,目前,在我市8個縣(區)組織實施高產創建點16個,落實面積16萬畝,推廣農作物間套種111萬畝,10個重點示范點,并按技術方案進入生產管理。

      (五)加大農業科技推廣和實施力度。一是大力開展科技入戶。結合落實國家良種補貼政策,推廣良種220多萬畝;實施優質糧食工程226萬多畝;推廣水稻旱育秧大田移栽、生物多樣性種植、全層施肥等水稻增產實用技術55萬畝;實施旱地作物抗旱節水節肥綜合配套技術推廣31萬畝;推廣測土配方施肥121萬多畝,其中重點水源區實施13萬畝;推廣水稻精確定量栽培技術11.56萬畝,其中宜良縣8000畝已確定為農業部水稻精確定量栽培技術現場會示范現場。二是抓提高復種指數。由于小春受災減產20%以上,給今年全面完成市委、市政府確定的110萬噸糧食生產任務造成巨大壓力,只有加強大春生產和加大晚秋擴栽擴種,提高復種指數,增加糧食產量進行彌補,今年全市計劃擴大種植晚秋作物81.5萬畝,目前計劃任務已經下達到各縣(市)區組織實施,通過積極推廣煙后包谷、煙后馬鈴薯、煙后蘿卜、秋蠶豆、雜豆、秋蕎、夏秋蔬菜等種植,力爭實現生產糧食6萬噸,畝均增收200元目標。

      (六)積極開展農資打假工作。組織全市各級農業系統開展以種子(種苗)、農藥、肥料、獸藥、飼料和飼料添加劑、農機及零配件為重點,認真組織開展農資打假保春耕專項行動。春耕生產期間,全市農業系統共出動執法人員3349人次,檢查農資經營單位1661個,整頓市場487個,受理舉報案件7件,立案查處3件,結案3件,查獲種子、肥料、農藥共203噸,印發各類宣傳資料4.49萬份。開展農資打假保春耕專項整治工作,對保障農產品的質量安全和廣大農民的合法權益起到積極作用。

      (七)加強重大植物疫病防控。今年氣候異常、農作物病蟲害有偏重發生的趨勢,各級農業部門及時加強對重大病蟲害的防控。一是突出監測預報的重要性,從3月10日開始,在全市在稻水象甲已發生區鄉、村建立36個監測點,未發生區鄉、村建立125個監測點,按照《*市稻水象甲監測方法》,完成了對稻水象甲越冬代和秧田期監測,從監測結果來看,發生區仍然控制在*市*、宜良、尋甸三個縣8個鄉(鎮)28個村委會范圍內,現在已進入大田期監測階段。二是加強防控措施落實,針對稻水象甲薄弱環節,加強對越冬代和秧田期防治,截止到5月14日,全市在稻水象甲發生區共進行秧田防治2—3次,防治面積20321畝次,防治效果達到88—100%,其中尋甸、宜良預防及防治效果為100%。三是針對發生區主要集中在水源區和下一步滇池調水的水源規劃區的特點,加強生物防治方法的研究推廣,除在對稻水象甲防治中,抓住防治關鍵期,大力推廣使用低毒低殘留農藥外,積極開展稻—鴨共養生態防治(不施用農藥)稻水象甲技術研究示范,保護農業生態環境。

      (八)抗災自救措施得力。去冬今春以來,我市冬春連旱,災害頻發,3月14日的嚴重凍害,給農業生產造成較大損失。面對災害,全市農業部門深入到生產第一線掌握調查了解情況,積極組織技術干部深入受災鄉鎮、村組、農戶和田間地頭,指導群眾采取補救措施,幫助群眾投入生產自救。

      三、*市中低產田地改造實施情況

      (一)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和市委九屆五次全會關于加強中低產田(地)改造的有關精神,市政府成立了由市政府主要領導為主任的*市中低產田(地)改造工作領導小組及辦公室,由分管農業的副市長兼任辦公室主任,并由相關部門抽調專人組成辦公室開展工作,負責組織研究擬定我市中低產田(地)改造的實施意見和實施辦法;組織研究中低產田(地)改造中的重大政策并提出決策參考意見;綜合協調全市中低產田(地)改造規劃的編制工作,制定和實施中低產田(地)改造年度計劃,組織年度目標任務完成情況的督促檢查和考核工作。各縣(市)區也相繼成立了領導小組和辦公室。2月14日,市政府專門召開了全市中低產田(地)改造動員會,要求各級黨委、政府要把中低產田改造與新一輪“興邊富民工程”、山區綜合開發、土地整理、扶貧開發、新農村建設、現代煙草農業、農業園區建設、退耕還林基本口糧田建設及農藝科技措施普及推廣等一系列以土壤改良和農田生態環境治理為重點的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有機地結合起來,把發改、財政、國土、水利、農業、扶貧、農業綜合開發、煙草等涉農部門的項目與中低產田(地)改造相關的資金有效整合,形成全力,通過加強中低產田地改造,高標準地完成省級下達的中低產田(地)改造任務,全面提高我市農業主產區耕地的綜合生產能力。4月10日市中低產田(地)領導小組在石林召開了全市中低產田(地)改造工作推進會,會議要求各縣市區要及時成立工作機構,科學合理編制規劃,積極申報和整合項目資金,強化督促檢查,加速推進中低產田(地)改造工作。

      (二)根據省中低產田(地)改造領導小組辦公室的要求,市中低產田(地)領導小組辦公室與云南農業大學土木環境工程設計中心接洽,就市政府中低產田(地)改造規劃編制委托事宜進行協商,同意由云南農業大學土木環境工程設計中心的有關專家組成*市中低產田(地)改造規劃編制組,規劃用12年時間,在全市改造建設中低產田地226萬畝。為了高質量地完成好*市中低產田(地)改造規劃工作,根據規劃編制組的建議要求,市中低產田(地)改造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14個縣(市)區中低產田(地)改造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50余名工作人員進行了集中培訓,爭取高質量地完成好《*市中低產田(地)改造規劃》(2009—2020)編制。目前規劃初稿已按期完成,并送縣(市)區及相關部門審核,并于5月22日通過專家審定,修改后送市中低產田(地)改造工作領導小組審核定稿,報市委、市政府審核批準后,上報省中低產田(地)改造工作領導小組立項。

      (三)積極整合項目資金。2009年全市已初步整合各部門項目21.7萬畝,資金2.2億多元,已開工建設5萬多畝,涉及資金5千多萬元。其它項目進入全面設計,10月雨季結束后就可全面開工建設。同時各部門正積極爭取其他項目資金,加大今年的改造建設目標任務。目前,市政府正在積極籌措配套資金,爭取高標準完成今年的改造建設任務。

      (四)突出建設重點,創新工作思路。在中低產田地改造中,以縣(市)區為單位,山區、半山區為重點,園區建設和優勢產業為核心,創新工作思路,加強中低產田(地)改造與產業發展統籌協調,積極開好部門項目統籌和農商對接兩個會,充分整合各部門項目和資金,以中低產田地改造為平臺,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結合產業發展,積極引進龍頭企業和民間資本、工商資本、外資等參與建設開發,建立生產基地,并根據企業生產布局特點,把基礎設施建設與企業園藝設施建設融為一體,各投其資,統一建設,做到建設一片,發展一片,發揮效益一片,使中低產田地改造與產業發展有機地結合起來,促進農業產業升級,為下一步加強我市中低產田地建設摸索出一條路子。在2008年度宜良和*的農業綜合開發項目中,進行農商對接試點,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 亚洲成亚洲乱码一二三四区软件| 亚洲AV无码一区东京热| 亚洲国产成人综合精品| 亚洲AV无码无限在线观看不卡| 亚洲熟妇av一区| 亚洲日本在线观看网址| 亚洲国产精品线观看不卡| 亚洲女人初试黑人巨高清| 亚洲美女视频网址| 亚洲图片激情小说| 亚洲人成网站日本片| 亚洲精品日韩专区silk|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综合色在线婷婷| 亚洲最大中文字幕| 亚洲AV色吊丝无码| 亚洲国产视频久久| 亚洲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日本VA午夜在线电影| 亚洲AV无码男人的天堂|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在线| 亚洲国产专区一区| 久久亚洲AV无码西西人体| 亚洲色成人中文字幕网站| 久久国产亚洲精品麻豆| 亚洲精品福利视频| 亚洲国产夜色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天堂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女同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亚洲午夜电影| 国产精品xxxx国产喷水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区 |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乱|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7777| 亚洲国产成人高清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久久综合激情久久|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99精品| 亚洲欧美自偷自拍另类视| 亚洲VA综合VA国产产VA中| 亚洲午夜久久久久久久久电影网|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不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