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氣象學會總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湖南省氣象學會在省科協和省氣象局黨組及理事會領導下,根據年初制定的工作計劃,圍繞氣象部門中心工作開展活動,不僅在傳統的氣象科普和學術交流方面取得較突出的成績,而且在承接政府轉移的社會職能和氣象旅游方面也有出色的創新,較好地完成了全年的工作計劃。在此將一年的工作總結匯報如下:
㈠、氣象科普宣傳
科普宣傳是學會工作的主要內容之一,2005年主要開展了以下幾項活動:
1.隆重紀念“3.23”世界氣象日暨建局50周年
一年一度的“3.23”世界氣象日紀念活動是我會科普宣傳的重點活動之一,今年又正值省局建局50周年大慶,在雙喜臨門的日子里,省氣象局、省氣象學會在3月23日上午召開大會,紀念3.23世界氣象日暨湖南省氣象局成立50周年,省會30多個部門、單位120余名代表與會。省局祝燕德局長作了題為《繼往開來,奮發進取,努力為湖南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新貢獻》的主題報告。報告回顧總結了湖南氣象事業50年來所取得的成就與基本經驗,介紹了“天氣、氣候、水和可持續發展”的世界氣象日的主題及其行動意義,并就如何貫徹落實中國氣象事業發展戰略、加快湖南氣象事業發展和為湖南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新貢獻展示了新的藍圖。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龐道沐到會發表了重要講話,他充分肯定了我省氣象部門50年來取得的輝煌成就,給廣大氣象科技工作者提出了殷切希望,同時要求各級人大、政府要更加重視氣象、關心氣象、支持氣象、用好氣象信息。省氣象局黨組紀檢組長、省氣象學會事長費中運主持會議并致辭。省參事室副主任程不吾、省農科院研究員楊光立代表來賓單位致了賀詞,省政協副主席陽寶華和省委副秘書長段林毅、省政府副秘書長陳吉芳以及部分部辦委廳局的負責同志出席了會議。為了更好地向與會領導宣傳中國氣象事業發展戰略研究成果和我省氣象部門50年來取得的輝煌成就,特向中國局征訂了500本《中國氣象事業發展戰略研究掠影》宣傳畫冊和3.23世界氣象日紀念郵封,與此同時省局還組織編印了《湖南省氣象局宣傳畫冊》、《湖南省突發氣象災害預警信號及防御指南》彩色宣傳冊,分發給與會代表。下午,省局現代化業務平面對外開放,展出大氣探測、氣象通訊、氣象衛星、天氣預報制作、人工增雨、臺風、暴雨等宣傳展板;播放紀念氣象日主題的影碟。活動期間還組織長沙市一中、湘鋼一中等校的近300名師生前來參觀學習。湖南衛視、經視、省教育電視臺、湖南人民廣播電臺、湖南日報、中國氣象報等10余家新聞媒體對此給予了集中宣傳報道。
各市(州)、縣氣象部門也以不同形式結合活動主題和各自的中心工作開展紀念活動。全省14個市(州)局、氣象學會都及時利用這個機會,向當地黨政領導和社會廣大公眾宣傳氣象。益陽市氣象局和市氣象學會聯合市科協召開了全市學會工作會議暨紀念“3.23”世界氣象日報告會。市人大、市科協領導和市直各學會、協會、研究會秘書長60余人和全局干職工參加了會議,益陽日報、電臺、電視臺等新聞單位的記者到會進行采訪,同時,還向公眾開放氣象科普教育示范基地,并在科學技術協會網站開設世界氣象日專題欄目。常德市局召開座談會,市人大、科協、水利局等部門有關專家應邀參加了會議。常德市電視臺、鼎城區電視臺、常德日報社等新聞媒體對此次活動進行了報道。長沙市局組織了20多名黨員干部開展以“科技下鄉,為三農服務”為主題的科技下鄉活動,市局領導親自帶隊到長沙縣和望城縣設點服務。科技下鄉組的同志給農民朋友們帶去1000本《湖南省突發氣象災害預警信號及防御指南》、氣象知識、96121宣傳單等資料,共向鄉村黨員干部和村民發放200余份氣象服務滿意度和需求調查表,同時帶去了農民最急需的春播期間氣象服務資料。下鄉活動受到了當地政府和老百姓的歡迎,有三家市級媒體對整個活動進行了跟蹤采訪。郴州市氣象部門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了一次集中宣傳活動,市局統一制作了28塊宣傳牌,印制了包括中國氣象事業發展戰略研究成果、中國氣象局8、9、10、11、12號令、《人工影響天氣條例》、《天氣、氣候、水和可持續發展》、《湖南省突發性氣象災害預警信號及防御指南》和氣象信息、氣象科普知識在內的宣傳資料8萬份發放給群眾。永州市氣象部門和當地通訊部門聯合起來,市、縣區兩級聯動開展了宣傳活動。全市11個縣區均在繁華地段設立宣傳點,紀念氣象日和宣傳手機氣象短信服務。湘潭市氣象部門向市民宣傳介紹了相關氣象災害、湘潭氣象事業發展現狀和氣象服務水平。張家界市政府汪業元副市長關于《貫徹落實中國氣象事業發展戰略研究成果,助力張家界和諧社會建設》的署名文章在《張家界日報》全文刊登,另外《日報》還大篇幅刊載了張家界市局宣傳市氣象事業和戰略研究成果的文章。婁底市氣象學會積極組織隊伍上街宣傳氣象科普知識,受到了廣大市民的熱烈歡迎,婁底電視臺的記者進行了現場采訪報道。湘西州氣象局在繁華街道設置了宣傳咨詢臺,通過電視VCD進行滾動播放氣象科普知識教育片,展出了十塊彩色展板,州局領導、專家在咨詢臺前為過往群眾進行了現場氣象咨詢。紀念活動共散發3000余份宣傳材料,并通過《團結報》、湘西電視臺等新聞媒體進行了廣泛宣傳。
永興、藍山、東安、祁陽、雙牌、江華、道縣、麻陽、南縣、澧縣、安仁、永興、嘉禾、臨武、宜章、汝城、資興、桂陽、安化、桂東、漢壽等縣(市)氣象局或與當地人大、政府領導進行座談,宣傳中國氣象事業發展戰略研究成果和氣象事業發展成就;或聯合移動、聯通、電信公司進行街道現場咨詢,懸掛氣球和標語,印發傳單等形式廣泛宣傳“知天在信”氣象短信服務和96121;或臺站對社會公眾開放,發放中國氣象報專刊、湖南省突發氣象災害預警信號及防御指南等宣傳資料,宣傳氣象,擴大氣象工作的社會影響;或送科技下鄉,直接為三農服務;或充分利用各種宣傳媒體、氣象影視欄目、興農網站廣泛宣傳氣象日活動主題;祁陽縣局通過點播8集氣象題材電視連續劇《北極光》,以感謝縣委、縣人大、縣政府、縣政協和社會各界人士對氣象工作的關心和支持。全省氣象部門,以不同形式,多視角、全方位開展紀念氣象日宣傳活動,使今年的活動主題家喻戶曉。
2.積極參與科技活動周宣傳活動
根據省科技廳、省委宣傳部、省科協的統一部署,2005年湖南省科技活動周于5月14-20日隆重舉行。今年活動主題是“科技以人為本,全面建設小康”,我會參加了活動周啟動式暨科普進社區、長沙市科普旅游啟動儀式。
學會秘書處聯合省氣象技術裝備中心、省氣象臺一道,設立氣象科普展區,不但有氣象科技人員現場咨詢,更有琳瑯滿目內容豐富的氣象科普展板、20余種氣象儀器、計算機播放的氣象科普電視宣傳片以及科普宣傳資料。展板內容包括天氣預報的制作、氣象與防災減災、氣象與國計民生的關系、中國氣象事業發展戰略研究成果、生產生活中的氣象知識等等;20余種氣象儀器都是目前氣象和有關部門正在業務上使用的儀器,包括測量地面和高空氣溫、氣壓、濕度、風等氣象儀器;播放的氣象科普電視宣傳片有“走近天氣預報”、“二十四節氣”等電教片10余種;氣象科普資料有“氣象知識”、“氣象儀器介紹”、“湖南省突發性氣象災害預警信號及防御指南”宣傳冊等。氣象科普展區以其形式生動,內容豐富而深深吸引了過往群眾紛紛前來參觀、咨詢,索要氣象科普宣傳資料。省人大副主任唐之享也前來參觀氣象科普展區。湖南衛視、湖南教育頻道等宣傳媒體記者也紛紛前來采訪報道。由于氣象科普展區內容豐富,深受群眾的歡迎和湖南省科技活動周組委會的好評。在2005年湖南省科技活動周總結表彰大會上,省氣象學會被評為先進集體,楊治惠同志被授予先進個人光榮稱號。
常德市氣象學會組織辦公室、氣象臺的相關會員和市直其他單位一道,積極參與常德市科技活動周及四下鄉活動,市氣象局和桃源縣氣象局聯合開展了氣象科技咨詢,向前來參加科技咨詢活動的群眾發放氣象科普宣傳資料2000多份,受到當地群眾的歡迎和好評。
3.多種形式組織開展全國科普日紀念活動
6.29全國科普日,我會邀請省湘雅醫院健康教育專家楊放如博士前來我局作健康科普知識講座,省局離退休老同志和眾多在職職工參加了聽講,講座深受大家的歡迎。
為響應省科協號召,湖南氣象系統隆重組織開展科普日紀念活動,省氣象局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對社會開放。9月17日,省氣象臺、省氣象科技開發中心現代化業務平面免費開放,接待了湖南師大、省農大參觀師生近百人,基地單位專家的熱情講解得到了全體師生的高度評價,師生們離開基地時,再三致謝!
各市(州)氣象部門積極響應,開展“全國科普日”宣傳活動。長沙、衡陽、懷化、永州、益陽等市氣象學會和沅陵、藍山等縣氣象局精心策劃、認真組織,參加了當地科協統一組織開展的集體宣傳活動,設立氣象科普展區,放置氣象科普展板,設置咨詢臺,發放防雷減災和氣象知識等宣傳資料。各單位各具特色的宣傳活動,達到了樹立氣象部門形象、普及氣象知識、宣傳氣象法制、擴大氣象部門影響的目的。
4.編印《湖南省突發氣象災害預警信號及防御指南》彩色宣傳冊
應省局業務處、辦公室委托,學會秘書處設計編印了《湖南省突發氣象災害預警信號及防御指南》彩色宣傳冊,該宣傳冊發至全省各市(州)、縣氣象局,深受大家的好評。
㈡、學術交流
學術交流是學會的又一重點工作,全年我會不僅邀請專家來湘作學術講座、發動會員積極參加國內學術交流,還要求全省在聘高級專業技術人員必須作一次年度學術報告,同時認真辦好我會會刊《湖南氣象》,充分發揮學術交流主力軍作用。
1.組織開展全省高級專業技術人員作學術報告
為充分發揮高級專業技術人員的作用,促進我省氣象部門學術活動的開展,活躍我省氣象部門的學術氛圍,推動氣象科學技術的進步,去年,省局委托學會秘書處制定了《湖南省氣象局高級專業技術人員學術報告管理辦法(試行)》。為了落實高級專業技術人員學術報告制度,學會秘書處于去年12月底下發了“關于組織開展2004年度高級專業技術人員學術報告的通知”,各單位都精心安排,認真組織落實。今年初,將57名參加學術報告的高級專業技術人員的測評意見匯總報省局人事處,同時收集了他們的論文匯編成冊。今年底,針對首次全省性的高級專業技術人員學術報告中取得的成功經驗和存在的不足,學會秘書處正著力研究,采取措施,使此項工作更加完善。
2.專家學者作學術報告,全面活躍我省學術氛圍
為了加強科技交流,推動氣象科技進步,開闊我省氣象科技業務人員的視野,省局積極舉辦氣象科技講壇活動,邀請國內外知名人士來我局作學術報告。
4月8日,由省局科技處、省氣象學會秘書處聯合邀請加拿大北大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環境科學系首席科學家唐佑民先生作“厄爾尼諾預報的不確定性”的學術報告。本次學術報告,對廣大科技人員來說是一次開闊視野的好機會,使大家對目前國內外該方向的研究有了比較詳細的了解,對我省的短期氣候預測技術的提高也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學術報告由省局副局長汪擴軍主持,省氣象臺、科研所、人影辦、省局業務處、科技處等單位40余名科技業務人員參加。
4月15日上午,氣科院農業氣象專家王石立研究員、馬玉平碩士應我會農業氣象學委員會的邀請,來湘做學術報告,省局副局長汪擴軍研究員主持,省科研所、省局業務處、科技處、省氣象臺、長沙農試站等單位的30余名科技人員參加了報告會。王石立研究員以“十五”國家科技攻關計劃農業領域項目“農林重大病蟲害和農業氣象災害的預警及控制技術研究”的研究成果為例,從農業氣象災害預警預報、災害影響評估、災害防御技術等方面詳細介紹了我國農業氣象災害研究進展,以及WMO農業氣象委員會管理組會議的有關情況,從國際社會對減災的主要關注要點等方面介紹了2005年1月18-22日在日本神戶舉行的第二次世界減災大會,以“美國干旱國家政策”為例介紹了國家防災減災政策。馬玉平碩士的報告題目是“基于遙感信息的華北冬小麥區域生長模型及其模擬研究”,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冬小麥遙感-動力估產模型研究”的研究內容,介紹了世界糧食研究中心根據荷蘭的SUCROS作物模型而開發的WOFOST(WorldFoodStudy)模型及其本地化研究。本次學術報告,使大家對目前國內外該方向的研究有了比較詳細的了解,對我省農業氣象科研和業務水平的提高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與會人員一致認為農業氣象在防災減災中大有作為。
8月5日下午,美國海洋大氣局氣候預報中心研究員楊崧博士應邀前來省局做“亞洲氣候監測與評估預測”學術報告,楊博士的報告從氣候變化的發展、短期氣候預測、科研領域等方面闡述了當前的國際前沿和國際熱點問題。通過學術報告促進了科技人員對氣候監測與評估預測的科學認識,開闊了科技人員的視野,對提高該領域科研水平起到了良好的促進作用。
8月12日,應衡陽市局、市氣象學會邀請,南京大學大氣科學系博士生導師楊修群教授,到衡陽市局做學術報告,報告內容圍繞“氣候變化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和“氣候的年際和年代際變化”以及短期氣候可預測性問題展開,同時與廣大業務技術人員進行技術交流。周邊湘潭、邵陽、株州、永州等四個市氣象局也派員參加了聽課。學員們就“暖冬”、預測時效性、“溫室氣體與寒冷期增暖差異性”和“限制人類排放量”等研究領域提問,楊教授都逐一進行了解答。楊教授學術報告會使大家拓寬了思路、開闊了視野、增長了知識。衡陽市六大新聞媒體對此次學術報告進行了報道。
10月17日下午,由省局人事處、科技處和省氣象學會邀請,武漢理工大學副教授王鐘睿博士來我局作了題為“大氣環流與海溫異常對江淮梅雨影響的統計分析和數值模擬”的
學術報告。王博士就江淮梅雨參數及其與環流特征的關系,
江淮梅雨的多尺度特征及其與厄爾尼諾和大氣環流的聯系,
印度洋、南海和東南沿海海溫異常對江淮梅雨影響的分析及數值模擬,
海溫異常對江淮流域入梅的影響,
海溫異常影響江淮流域入梅的數值模擬,
江淮流域入梅期和梅雨量的年際變化與大氣環流的聯系,
江淮流域梅雨量與海溫和大氣環流對應關系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作了較詳細的介紹,并和與會人員進行了熱情交流。省臺、省氣科所的科技業務人員和機關有關管理人員以及省會周邊市局的部分業務人員參加了聽講,大家一致認為受益匪淺。
11月8日下午,中國氣象科學院陳聯壽和徐祥德院士應邀來我局作學術報告。長沙、株洲、衡陽、常德、婁底、邵陽、岳陽、益陽等市氣象局的科研業務人員,省局直屬單位工程師以上人員和機關全體工作人員約120人參加了聽講。徐祥德院士不僅介紹了全球氣候變化背景下季風特征及其相關災害的研究成果,還從組織機構、國際背景、總體目標、設計思路、站網布局、資料共享平臺構架、重點觀測分區和計劃實施基礎等8個方面詳細介紹了中世界秘書網版權所有,國氣候觀測系統(GCOS-China)總體實施方案。當提到以湖南長沙為重點關鍵區的洞庭、鄱陽兩湖水系生態觀測區時,聽講人員表現出濃厚的興趣。陳聯壽院士從主要自然災害類型及其給人類社會造成的觸目驚心的巨大損失出發,闡述了這些自然災害的可預報性,并重點介紹了臺風預報研究成果。陳院士最后還就現代氣象預報員應該具備的能力,給我省預報員們提出了殷切希望。
3.發動會員積極參加國內學術交流
10月13-14日在海南舉辦的泛珠三角氣象學術研討會上,我會領導高度重視,會員積極參與,有10篇論文錄入會議專輯,5人參加了會議交流。其中我會副理事長汪擴軍研究員在大會上作了題為:“基于GIS的農業氣候分析服務系統”的專題學術報告,反響強烈。
10月25-27日,在蘇州舉辦的中國氣象學會2005年年會上,我會有13人參加會議,有4人作了會議交流,省局局長、我會常務理事祝燕德的《略論天氣風險管理欄目設置》等15篇學術論文收入學會論文集。
11月,在貴陽召開的第14屆全國云降水物理和人工影響天氣科學會議上,我會大氣物理專業委員會在“人工影響天氣效果評估與檢驗方法”;“室內實驗與催化技術”;“天氣、氣候、水資源”;“黑碳、消雨、消霧、氣溶膠、閃電、綜述”;“人工影響天氣作業條件及指揮系統”等5個專題的12篇論文被文集錄用,兩位科技工作者在大會作大會報告交流,展示了湖南人影科學研究的最新動態與進展。
4.各專業委員會積極組織開展學術活動
我會大氣物理專業委員會成功舉辦“南方夏季對流云人工增雨技術研討會”。11月22日,來自安徽、福建、山東、湖南、江蘇、江西、浙江、貴州等省以及《氣象科技》22名代表參加會議。會議特邀國家氣象中心人影室周毓荃首席研究員作專題報告。研討內容涉及空中水資源分析、人工影響天氣催化技術和人工影響天氣業務建設等多個領域,包括南方夏季對流云特征及時空分布、多普勒天氣雷達反演對流云風場結構、對流云的數值模擬、南方夏季對流云催化技術和對流云地面作業指揮系統等。
5.辦好《湖南氣象》,充分發揮學術園地作用
《湖南氣象》是由省局和學會聯辦的以學術為主的綜合性刊物,也是我會的會刊,為了使《湖南氣象》能客觀地反應我省氣象部門和廣大氣象科技工作者的學術水平,成為我省與兄弟省市氣象部門進行學術交流的窗口,真正成為我省氣象科技工作者的學術園地,我們十分注重利用這一陣地宣傳我局的兩個文明建設的風貌。本年度《湖南氣象》編輯、出版發行4期共3200冊約40萬字,發表交流論文60篇,宣傳報道39例,所為作者職稱評審發揮了重要作用,深受廣大科技人員的好評,期刊質量穩定。另外,正在為農業氣象學委員會編輯出版1期增刊,28篇論文約20萬字。匯編2004年度高級專業技術人員學術報告論文集1期,約60萬字。
㈢、承接政府職能
自省局下發了“關于湖南省防雷專業技術和施放氣球作業人員資格認定轉變管理方式的通知”以來,省氣象學會按照省局要求,相繼制定了“兩證管理辦法和考試辦法”,下發了“兩證”考試大綱,召開全省氣象學會秘書長會議,就“兩證管理”工作轉、接進行周密部署。在各市(州)氣象學會、省雷電防護專業委員會、省氣球辦和學會秘書處共同努力下,各項工作開展順利。重新認定換發防雷專業從業資格證451人,氣球作業人員資格證758人;組織防雷專業從業資格證考試3次,有163人參加了培訓考試,審批發證137人,所有取得資格證的人員重新建立了檔案,名單都在湖南氣象學會網頁上公布。目前,學會秘書處正在認真總結經驗,使“兩證”管理工作更趨規范,以做好來年的年檢、培訓、考試和審批工作。
㈣、旅行社工作
今年初,省局華云氣象旅行社轉由省氣象學會管理,學會秘書處先后增加了兩名工作人員。經過全處人員的共同努力,形勢喜人。先是接待了河南電力會計培訓班四期共445人次的旅游業務,后來又為省局辦公室、業務處和省氣象臺操辦的全國性會議以及省氣科所工會共91人次提供旅游服務。秘書處認為,旅游市場還有潛力,來年將加大開發力度,特別是各職能處、直屬單位承接全國性會議以及各市(州)氣象局工會活動等方面,還有很多工作可做,華云氣象旅行社的業務還大有潛力可挖。
為了加強旅行社的管理,學會秘書處制定了“華云氣象旅行社內部管理制度(試行)”,并準備盡快制定獎罰制度,采取激勵措施,大力推動旅行社的發展。
㈤、其他工作
1.順利通過社團和期刊管理部門的年檢
根據省民政廳的要求,由湖南天平有限責任會計事務所對本會2004年度財務收支情況進行審計,審計專項業務費146185元,辦公費2688元,審計認為,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地反應了我會2004年度財務狀況,會計報表符合國家頒布的《事業單位會計準則》(試行)和《科學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的規定,經社團業務管理單位省科協和社團登記管理機關省民政廳年檢合格。
4月,省新聞出版局決定對全省連續性內部資料出版物進行年度檢驗,《湖南氣象》編輯部對照文件要求,進行認真自查,及時上報材料,管理單位認為我刊嚴格依照了《內部資料性出版物管理辦法》辦刊,批準通過了年檢。
2.理順了長沙市“兩證”資格培訓等管理工作關系
學會秘書處通過召開專題會議研究確定,長沙市五區兩縣(長沙縣、望城縣)防雷專業技術人員資格培訓等管理工作交由省雷電防護技術委員會承擔,施放氣球從業人員資格培訓等管理工作交由省氣球辦承擔,長沙市氣象局本級和瀏陽市、寧鄉縣的防雷專業技術人員和施放氣球從業人員的資格培訓等管理工作由長沙市氣象學會負責,從而理順了關系。
3.召開全省氣象學會第一次秘書長會議
2005年4月25-26日,我會組織召開了全省氣象學會秘書長會議,省雷電防護專業委員會、省氣球辦代表列席會議。理事長費中運在會上作了“學會在承接政府職能轉移中發揮主力軍作用”的重要講話,法規處處長陳勝華就加強資格管理與行政管理、積極發展防雷和施放氣球科技服務等提出了指導性意見。
會議主要內容有三項:一是,學會秘書長楊治惠介紹了2004年省氣象學會工作總結和2005年活動計劃;自治州、湘潭、永州、邵陽、岳陽等地代表介紹了當地學會活動情況。二是,邀請省科協學會部部長謝魯生作“學會組織管理和學會改革”等業務知識講座。三是,學會秘書長楊治惠介紹了“防雷和施放氣球”有關管理辦法,并組織了對“兩證”管理的討論。會議對規范學會管理,特別是“兩證”資格管理的規范化操作上達成共識,大家一致認為,學會面臨新的發展機遇,應抓住目前“兩證”管理這一契機,不斷加強自身建設,“嚴格要求,規范管理”,樹立良好社會形象,增強學會凝聚力和社會影響力,提升學會社會地位。會議決定,為加強對社會防雷工程專業技術人員和施放氫氣球從業人員的監督,將獲得的“兩證”名單在湖南省氣象學會網頁上公布。
4.完善湖南省氣象學會網頁
我會作為氣象部門聯系社會其它相關部門的社團組織,也是氣象部門聯系社會的一個重要窗口,起著與社會各部門廣泛聯系的橋梁和紐帶作用,其工作的社會性和開放程度較高,因此在湖南氣象網站主頁建立了湖南氣象學會網頁,并對網頁結構進行了修改、補充和完善,按照省局網站管理部門的要求,對網頁內容進行了充實。更新內容50余條,益陽、衡陽、邵陽、長沙、株洲、常德、永州、湘潭、婁底、自治州等市州學會都向本會網頁提供了更新內容。我們將更進一步充實網頁內容。
5.指導市(州)學會工作
本年度有衡陽、常德、邵陽、婁底等市氣象學會召開了換屆選舉大會,我會秘書處應邀為他們給予了指導。
6.獲得的榮譽
在湖南省科協七屆四次全委會上,省氣象學會獲得2004年度學會工作先進集體,楊治惠獲得先進個人光榮稱號。這是省氣象學會連續三年獲此殊榮。
在2005年湖南省科技活動周總結表彰大會上,省科技廳、省委宣傳部、省科協表彰獎勵了30個單位為2005年湖南省科技活世界秘書網版權所有,動周先進集體,省氣象學會榜上有名;授予40名同志先進個人,楊治惠同志名列其中。
在省科技廳組織開展的全省科普統計工作中,我會獲先進集體光榮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