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縣政府縣域經濟發展總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們堅持以建設商洛生態經濟強縣為目標,以科學的發展觀統領工作全局,優先發展醫藥、旅游、礦產三大產業,著力培育醫藥、礦產兩大工業支柱,積極實施開放帶動、項目帶動、城鎮帶動和人才開發戰略,較好地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全縣呈現出經濟快速發展、社會全面進步的良好局面。
(一)落實科學發展觀,縣域經濟持續快速協調發展。預計全年實現全縣生產總值6.75億元,占年計劃的100%,同比增長15.78%;農業總產值3億元,占年計劃的10%,增長10.80%;工業總產值6.1億元,占年計劃的100%,增長18.2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19億元,占年計劃的102.9%,增長13.93%;地方財政入2150萬元,占年計劃的119.4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68億元,增長10%;農民人均純收入1370元,凈增143;糧食總產4.35萬噸;計劃生育率96.5%;城鎮登記失業率3.6%控制在以內,存款余額73418萬元,貸款余額46185萬元,其中信用存款3億,貸款2.46億。
(二)統籌城鄉發展,“三農”工作進一步加強。制定并落實了十項支農措施。全面取消了農業稅。將農林水項目資金560萬元、交通項目資金290萬元及其它項目資金捆綁使用,加大對*和社川河流域的水、電、路等建設的資金投入,啟動了18個高寒邊遠貧困村基礎設施建設。啟動了農村石板房的改造試點工作。完成扶貧移民156戶620人,建設集中安置點27個;實施工賑移民374戶1495人,完成投資1045萬元。維護進城務工農民的合法權益,清理兌付農民工工資19萬元。對地膜、良種、畜牧特色養殖、無公害設施蔬菜基地建設和農戶小型農田水利設施建設等,財政直接補貼到戶44萬元。整合各類教育培訓資源,免費培訓貧困農民5萬人次。發放支農信用貸款2.3億元,扶持農民發展糧食生產和特色經濟。建立綠色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8個,種植面積43878畝,全縣有6個綠色無公害農產品基地通過省上認定,7個農產品獲得國家認證,綠色農產品的生產、管理、包裝和市場營銷工作進一步加強。完成退耕還林12萬畝,造林12.9萬畝,經濟林科管40萬畝。啟動建設畜牧小區和土雞散養示范村8個,發展畜牧養殖大戶682戶,禽流感和重大動物防疫阻擊戰取得勝利。組織勞務輸出4.53萬人,勞務收入1.04萬元。
(三)加快三大主導產業發展,縣域經濟特色日益凸現。醫藥產業方面,發展草本藥材示范種植1720畝,完成500畝五味子和500畝二花示范基地建設任務。發展木本中藥材8.2萬畝,野生五味子撫育改造2.9萬畝,實施紅豆杉保護3萬畝。中醫藥展覽館已經完工,開通了*藥業網頁。盤龍生態產業園區完成基礎設施建設投資1030萬元。新引進入園項目7個,累計入園項目達14個,累計完成投資2.74億元。園區完成工業產值1.7億元,實現工業增加值5100萬元,利稅1170萬元。旅游業方面,明晰了“一帶三區一鎮”的發展思路。陜西省學生校外社會實踐活動基地項目已簽訂協議。牛背梁森林公園規劃通過專家評審,項目招商工作已經完成。秦楚古道外圍道路正在建設,景區道路已經啟動。林豐、高砭溝、龍王溝招商項目已完成投資1400余萬元。東坡森林公園已完成可研報告。鳳凰古鎮開發保護項目正在進一步完善規劃設計,溶洞AAA級風景名勝區和地質公園已上報待批。溶洞國債項目中的東甘溝道路、停車場、登山古道、溶洞廣場和石甕旅游一條街二期工程全面開工建設。*旅游宣傳畫冊、紀念郵票、旅游形象標志已投入使用,民俗文化、旅游文化在中省市媒體的宣傳工作得到加強。全年接待游客、直接收入和社會效益同比分別增長18.3%、22.2%和15.6%。礦產業方面,設礦山*工業管理委員會,全面加強大西溝鐵礦整體開發和工業區建設的協調服務工作。大西溝鐵礦開發已突破菱鐵礦焙燒浮選技術難題,成功實施了硐室爆破,40萬噸技改項目已經完成,90萬噸擴建項目正在建設,800萬噸擴改項目和200萬噸鋼廠項目正在積極做好前期準備工作。
(四)實施項目帶動戰略,基礎設施建設成效顯著。全縣固定資產投資繼續保持較大增幅,重點項目建設完成投資1.54億元。城市建設方面,完成了臨河路等主要街巷路燈改造、懸月路彩虹橋主體工程、人行道暢通工程及太白路綠化任務。啟動了下梁垃圾填埋場建設完成了鳳凰鎮綜合市場、石鎮供銷社商場建設,紅巖寺市場建設工程主體完工,啟動了*工貿集鎮等項目建設。交通方面,完成了紅巖寺鎮33座便民橋工程,下西路路基改造和蔡鳳路油路建設工程,馬臺金獅大橋、乾佑河下梁大橋、瓦房口磨溝口大橋正在建設,農村通達工程已全面開工。社會事業方面,建成下梁、乾佑、杏坪3所農村寄宿制學校的宿舍和實驗樓,縣中遷建3幢教學樓工程工程即將完工。老年活動中心和縣婦幼保健院辦公樓、文化宣傳藝術中心已建成投入使用,鳳凰鎮文化站等一批項目正在建設。農林水、通訊等方面,也已建成或正在建設不少項目。完成了馬臺、九間房、瓦房口等鄉鎮的光纜覆蓋任務。同時,上報爭資項目31個,擬爭取國家投資4672萬元。全縣招商項目到位資金3935萬元。
(五)堅持以人為本,社會事業全面進步。“兩免一補”政策得到有效落實。“普實”攻堅順利通過省政府驗收。“二期義教”工程項目通過國家財政部、教育部、發改委專家組的檢查驗收。深入開展“婚育新風進萬家”、“關愛女孩行動”和“三下鄉”活動,全面推行村民自治,積極創建優質服務示范鄉鎮和示范村,認真落實優惠政策、計劃生育基層基礎工作得到加強,長效機制得到落實,集中整治取得了一定效果,全縣人口出生率為7.72‰,自增率為0.21‰,計生率為96.5%。進一步加強衛生基礎建設,不斷完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穩步推進醫療衛生改革,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創建國家級衛生縣城工作順利通過驗收,審計、監察、環保、文化、廣電、殘聯、氣象、技術監督等各項社會事業均取得新進展,有力推動了經濟社會統籌協調發展。新架設廣電光纜92.7桿公里,
(六)創建安定和諧*,全縣社會大局和諧穩定。安全生產四項指標同比明顯下降,全縣未發生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安全生產形勢基本穩定。穩步推進財政改革,優化支出結構,“兩個確保”和城市低保得到落實。社會救濟和優撫安置等工作有序推進,百名孤兒大救助活動扎實開展。增加五、六十年代企業離退休人員生活費補助、提高省市(部)級勞模生活待遇、調整60年代精減人員待遇、農村部分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義務階段貧困生“兩免一補”等已得到有效落實,農村低保工作穩步推進。深入宣傳《信訪條例》,加強基層調委會組織建設,扎實開展了信訪案件集中處置活動,越級上訪有所控制。廣泛開展普法宣傳日、宣傳周、宣傳月活動,強化法律培訓,“四五”普法和依法治縣工作順利通過省市驗收。第六次村委會換屆選舉工作順利完成,民主議事日制度試點取得成功并在全縣推行,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和民主法制建設得到加強。進一步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保持了全縣社會大局的穩定。
(七)狠抓工作落實,政府自身建設進一步加強。政府班子始終堅持在縣委的正確領導下,自覺接受人大、政協監督,主動爭取各方支持。努力為鄉鎮和部門創造好的工作環境,注重調動方方面面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政府一班人以事業為重,互敬互幫,營造了一個民主、寬松、融洽、干事的工作環境。先后出臺了政府工作規則、常務會議制度、廉政建設有關規定等規章制度和項目、資金等管理辦法,使政府運作更加公開、公正、規范。進一步完善六項措施,狠抓政府系統作風轉變,確保了工作務實、高效運轉。加大督查督辦工作力度,按照職責分解任務,跟蹤督查,定期通報。實行了縣政府班子成員分管重點工作上墻掛牌管理,半年向政府常務會匯報落實情況,年底向常務會交帳。堅持民主決策,堅持依法辦事,堅持按市場經濟規律抓工作,該政府管的事,管細、管實、管到位,不該管的事,交給市場、交給社會。認真貫徹落實《實施綱要》扎實推進構建警示訓誠防線工作,不斷完善監督防范體系,政府系統黨風廉政建設進一步加強。
*年經濟和社會發展工作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主要是:一是我們經濟發展的速度在加快,但質量和總量仍處在全市較后位置,經濟增長方式粗放、經濟運行質量不高、體制機制缺乏活力等深層次問題仍未得到很好解決;二是農村經濟得到了長足發展,但農村經濟持續增長的后勁不足,農民增收仍然是“三農”工作的中心任務;三是企業建設資金和流動資金普遍緊缺,加之能源、原材料價格上漲,工業企業盈利空間下降,基建技改和生產經營發展后勁不強;四是地方可用財力不足,基礎設施建設、公益事業、社會保障等方面的財政支出壓力仍然很大,等等。
*年,我們要進一步振奮精神,搶抓機遇,圍繞建設商洛生態經濟強縣目標,用科學發展觀統領工作全局,堅持把“三農”問題放在全縣工作的重中之重,把推動醫藥、旅游、礦產三大產業發展放在首位,加大實施項目帶動、開放帶動、城鎮帶動和人才開發戰略的力度。堅持執政為民,強化依法行政,狠抓作風轉變,努力加強政府自身建設,保持全縣經濟社會協調快速發展的良好勢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