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民政局加強計劃生育優質服務總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年是我市“*”人口和計劃生育事業發展的開局之年。年初以來,各級人口計生部門堅持以“*”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穩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質為中心,在繼續鞏固全省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示范縣(區)創建成果的基礎上,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確定的各項重點工作,積極深化綜合改革,著力完善工作機制,以求實的姿態、創新的勇氣推動全市人口和計劃生育各項工作在新的起點上取得了更大的進展,為*推動實現“一當好、三爭創”目標創造了良好的人口環境。
一、目標完成情況
*年,全市低生育水平繼續保持穩定,人口自然增長率為1.21‰,計劃生育率達到99.78%,孕前免費優生檢測服務率達到62.62%,第二輪生殖道感染綜合防治率達到54.35%,外來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服務率達到82.39%,圓滿完成了年初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
二、主要工作進展
(一)圍繞“*”考核評估,加快推進“*”各項規劃工作。為確保全面實現“*”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示范縣(區)創建目標,年初以來,各地特別是城區進一步加大示范創建工作推進力度,有效促進了基層工作基礎的進一步穩固和管理服務水平的進一步提升,*、*、*、*四區作為我市最后一批申報迎檢單位接受了省級驗收。6月21日,由省政府法制辦張耀東副主任帶隊的省政府檢查組一行來錫考核檢查“*”期間人口與計劃生育目標管理責任制執行情況,對我市過去五年所取得的進展和成績給予了高度評價,為總結我市“*”時期人口和計劃生育事業的發展劃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與此同時,市人口計生委加緊研究和制定“*”各項工作規劃。目前,《*市“*”人口發展規劃》已通過專題論證并報市政府審核;《*市提高出生人口素質社會行動計劃(*-2010年)》已報市委、市府兩辦請示印發;《*市“*”時期人口與計劃生育實施方案》和《*市生殖健康/家庭保健行動計劃》均已成文下發。近期,市人口計生委被評為“*”時期全國人口和計劃生育系統先進集體。
(二)圍繞推進“富裕*”建設,著力完善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和利益導向機制。一方面,各地在全面落實依法服務各項要求的基礎上,通過開展育齡婦女生殖健康/家庭保健需求調查、舉辦專項服務規范培訓、因地制宜增設服務點、加強同步宣傳發動、組織集中上門服務等多項舉措,重點推進免費優生檢測服務和第二輪生殖道感染綜合防治工程,有效激發了群眾的服務需求,促進提高了各項服務工作的效率和廣大育齡群眾的生殖健康水平,全年共開展免費優生檢測服務19002例,完成第二輪生殖道感染綜合防治61.99萬人次。同時,著眼創新全市計劃生育技術服務體系,市人口計生委在宜興市召開了*市創建“世代服務”品牌推進會,正式啟動了我市計劃生育“世代服務”品牌創建擴大試點工作,宜興市計劃生育指導站、*市顧山鎮計劃生育服務站、錫山區羊尖鎮計劃生育服務站、惠山區洛社鎮計劃生育服務站等4個試點單位各項創建工作進展順利。此外,今年我市于11月全面啟用了《計劃生育藥具服務一卡通》,進一步提高了廣大已婚育齡群眾對免費藥具的易得性和藥具服務的滿意度;錫山區開展的唐氏綜合癥篩查服務和農村各地結合生殖道感染綜合防治開展的宮頸癌篩查服務,也進一步拓展了計劃生育優質服務的范圍,受到群眾廣泛歡迎。另一方面,全市上下進一步完善計劃生育利益導向和社會保障機制取得新的進展。各地認真做好*年農村部分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工作,嚴把對象確認、資格審核、信息建檔等各個環節,加強日常管理,開展專項督查,確保做到不錯、不重、不漏,全市共有12702位農村居民獲得計劃生育獎勵扶助,獎扶金總額達到735.38萬元。最近,市人口計生委被國家人口計生委、財政部評為全國農村部分計劃生育家庭扶助制度和少生快富工程試點工作先進集體。同時,各地繼續做好計劃生育困難家庭公益扶助工作,積極開展走訪慰問活動。據統計,今年共確認市、縣兩級計劃生育公益金扶助家庭1533戶,104.1萬元公益金已全部發放到位,元旦、春節期間全系統還向計劃生育困難家庭贈送各類慰問品、慰問金及救助金合計65.75萬元。此外,市人口計生委積極會同相關部門研究制定我市城鎮企業退休職工一次性發放計劃生育獎勵金實施方案并已形成初稿,同時在城區組織開展了企業法定代表人計劃生育負責制執行情況專項調查,進一步督促各類企業依法落實計劃生育各項獎勵優惠政策,有效保障企業職工實行計劃生育的合法權益。
(三)圍繞推進“文明*”建設,大力建設新型生育文化。一是重大活動早籌劃。市人口計生委聯合相關部門先后下發了《關于“*”深入開展婚育新風進萬家活動建設新型生育文化的意見》等4個重要文件并在*召開了全市新型生育文化建設現場推進會,各市(縣)、區也相繼制定了本地區開展“*”婚育新風進萬家活動的具體實施意見,集中體現了創新性、特色性與實效性。二是生育文化樹典型。宜興在陶藝傳國策的基礎上,拓展到竹藝、茶藝、石藝傳國策;*申港生育文化公園和華士生育文化校園、錫山羊尖生育文化園、*風賓小區生育文化園、新區碩放生育文化一條街等一批新型生育文化示范基地相繼建成,對推動全市新型生育文化園區建設發揮了典型引路作用。三是關愛女孩顯成效。各地廣泛開展了“關愛女孩成長,促進性別平等”主題系列活動,先后舉辦了以“青春多美好,成長不煩惱”為主題的青少年青春期教育多媒體課件教學競賽、面向“7?11世界人口日”出生女孩的“生日溫馨祝福”活動、“關愛女孩健康成長”書法比賽、“新*人關愛女孩成長,促進性別平等”電視知識競賽等,進一步引發全社會對“關愛女孩行動”的關注與重視,為女孩的生存與發展創造了更好的條件。*市創作的歌曲《女孩女孩》獲國家三等獎。四是教育研究上正軌。各級人口計生部門積極配合黨校系統,注重發揮其培訓輪訓各級領導干部的主渠道、主陣地作用,有效推動全市黨校人口理論教育工作全面走上了制度化、規范化的軌道;市人口計生委會同市委宣傳部等三部門聯合開展了人口文化理論與實踐研究論文評比活動,共有31篇論文獲獎,進一步促進了全市人口文化理論研究工作的深入開展,市人口計生委還被評為全國人口文化工作先進集體。五是新聞宣傳有突破。人口和計劃生育宣傳教育跨入移動電視領域,構筑起了一條流動的國策風景線,各類平面媒體宣傳力度進一步加大,先后發表文章137篇,其中《新*人笑了》一文還獲得了“中國人口新聞獎”二等獎,為全市人口和計劃生育各項重點工作的順利推進創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
(四)圍繞推進“法治*”建設,切實加強計劃生育依法行政工作。一是認真貫徹落實《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切實加強全系統依法行政工作的統籌規劃、組織領導和協調落實,及時完成計劃生育行政執法依據清理工作,為加快實現人口和計劃生育部門工作法治化奠定了基礎。二是按照省人口計生委統一部署,層層開展專題培訓,全面規范了我市人口和計劃生育行政執法程序及文書格式,全年共規范審批再生育一個孩子2918人。三是切實加大對違法生育行為的查處力度,各地先后立案征收社會撫養費101例;同時緊扣經濟社會發展形勢,制定實施了計劃生育有獎舉報辦法,目前市級已受理了36起舉報,均及時進行了處理,并按規定兌現了3例舉報獎勵。四是根據省人大《禁止兩非決定》和相關文件精神,市人口計生委會同市衛生局、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制定下發了綜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別比升高問題的意見,并聯合開展了省人大《禁止兩非決定》貫徹執行情況專項檢查,各地也采取有效措施,切實加大宣傳和監管力度,并成功破獲2起非法B超案件,進一步引導廣大群眾自覺樹立人口安全和計劃生育意識,動員全社會共同遏制出生人口性別比升高勢頭。五是針對社會和群眾關注熱點,各地切實加強計劃生育信訪工作,認真落實信訪目標管理責任制,積極開展《信訪條例》實施一周年活動,先后受理群眾來信、來訪、來電及網上咨詢與投拆2685件次,進一步鞏固了依法行政成果。
(五)圍繞推進“平安*”建設,全面加強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工作。全市組織召開了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工作會議,結合推進“新市民安居樂業工程”,提出了“全員管理、親情服務、民主自治、社會聯動”的新要求,并由市府辦轉發了《關于全面加強外來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工作的意見》,為進一步做好我市外來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工作創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同時,市級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工作聯席會議制度正式建立,有效加大了各級各部門齊抓共管外來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的工作合力。各地針對外來流動人口居住點、工作點、經營點先后建立流動人口計劃生育服務室52個,進一步完善了市、縣(市、區)、鎮(街道)、村(社居委)四級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綜合管理服務體系。一年來,全市共開展免費孕環情監測服務28.85萬人次,為外來流動人口免費發放宣傳資料80.37萬份。各地積極行動,大膽探索,在實踐中創造了許多很好的經驗,如錫山區開展了外來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五清”百日專項行動,人口計生、衛生、公安、教育、工商、勞動等部門通力合作,在部門聯動、齊抓共管、探索建立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長效機制方面邁出了堅實的一步;*市、宜興市、錫山區在建立外來流動人口出生信息限時通報制度的基礎上,深入開展外來流動人口違法生育專項治理活動取得明顯成效,共立案46起,征收社會撫養費30多萬元。此外,全系統還建立了外來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工作考核機制,認真梳理了《江蘇省流動人口避孕節育情況報告單》定點出具單位,部署推廣了全國流動人口計劃生育信息交換平臺應用工作,在*區試點推行了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免費服務證制度,并成功開發了“流動人口計劃生育服務軟件”,進一步推動了全市外來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工作的深入開展。
(六)圍繞推進新農村建設,進一步夯實基層工作基礎。市人口計生委專門成立了爭創社會主義現代化新農村建設示范鎮村活動領導小組,制定下發了《*市爭創社會主義現代化新農村建設示范村計劃生育考評實施細則》,組織開展了專項檢查活動,引導農村各地切實加強對新農村示范村創建活動的指導和服務。宜興市還對11個示范村創建單位各補助3萬元用于村服務室建設。同時,在認真清理、反復研究的基礎上,市人口計生委下發了《*市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基層臺帳報表目錄》,進一步精簡和規范鎮(街道)、村(社居委)兩級計劃生育臺帳報表,為加強基層基礎工作創造了良好條件。此外,市人口計生委會同市民政局、市計生協聯合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和完善村(社區)計劃生育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的意見》,對推進基層民主管理和完善基層民主監督提出了明確要求,為鞏固和提高村級計劃生育工作水平奠定了基礎。在今年全市開展的“百萬村(居)民評計生”活動中,廣大群眾對計劃生育工作的滿意率達到99.81%。
(七)圍繞推進信息化建設,積極籌建覆蓋基層的數字化網絡。今年以來,市人口計生委將推進全系統“三網一庫”建設工程擺上重要位置。一是在赴外學習借鑒先進地區開展人口計生信息化建設工作有益經驗的基礎上,深入基層開展調研,主動與相關部門商洽溝通,初步形成了我市人口計生數字化網絡建設的基本思路。二是全面啟動了城區信息系統向村(社居委)的延伸試點工作,經過培訓與指導,48個試點單位信息系統運行情況良好。三是切實加強對現行信息系統的開發利用,推廣使用了新研制開發的期內綜合避孕率和總和生育率兩種匯總軟件,進一步拓展了城鄉信息系統應用功能,減輕了基層工作負擔,促進提高了工作效率。此外,市計生協主辦的“青春音符?*市青少年性健康教育咨詢網”正式投入運行,市人口計生委主辦的“*人口”公眾信息網站全面改版成功,進一步提升了我市人口和計劃生育信息化工作水平。
(八)圍繞深化人口發展戰略研究,組織啟動新一輪課題研究項目。市人口計生委與華東師范大學人口研究所合作開展的“*市人口老齡化問題與對策研究”課題、與上海市社會科學院人口與發展研究所合作開展的“*市流動人口規模和結構綜合調控對策研究”課題相繼啟動,課題組在發改、公安、衛生、民政、統計、人事、農辦、老干部、勞動保障等相關部門的積極協助下,基本完成了資料整理與數據收集工作,課題各項研究工作進展順利。同時,*市今年也成立了人口發展和計劃生育領導小組與人口調控戰略研究項目組,率先啟動了縣級市的人口發展戰略研究工作,目前其委托華東師范大學人口研究所開展的“*市人口調控戰略研究”項目基本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