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工商局發展食品安全監管調研總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落實城市管理年工作任務,食品安全綜合監管工作躍上新臺階
根據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市食安委各成員單位協調配合、共同努力,加強食品安全專項整治,使生產、銷售假冒偽劣和有毒有害食品的違法活動得到有效遏制,人民群眾食品消費安全感增強。
第一,加強調研,理清思路,建立健全各項制度。先后開展了放心午餐項目可行性、食用農產品市場準入、兒童食品與豆制品生產企業質量保證體系實施情況和消費者食品安全意識調查等專項調研工作,強化解決食品安全突出問題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制定了《*市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市食用農產品市場準入管理辦法》、《*年*市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方案》、《*年少數民族運動會食品安全行動綱要》、《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見》等文件,進一步明確了各部門的分工,為整合資源、消除監管漏洞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第二,突出重點,真抓實干,努力做好食品安全綜合監管工作。先后組織開展*年元旦、春節、五一、十一(中秋)的節前食品安全檢查。積極協調農業、工商、*等部門,開展了多次生豬“瘦肉精”專項打擊行動,引起生豬產區地方政府對打擊“瘦肉精”工作的高度重視。按照省食安辦的要求,迅速組織各區、縣級市食安辦和有關職能部門開展農村地區和城鄉結合部中小學校周邊食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切實加強對學校集體食堂和午餐配送公司的監管。
第三,快速反應,正面引導,及時應對食品安全突發事件。為使《*市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得到有效落實,組織各區、縣級市食安辦和各職能部門進行了大規模培訓,還組織了一次全市性的Ⅲ級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應急演練活動。妥善處理了“天河、荔灣工業區菜田污染”、“有毒保險粉炮制美味醬菜”、“吃福壽螺致*管圓線蟲病”、“紅心鴨蛋”、“有毒多寶魚”、*中醫藥大學大學城校區集體食物中毒事件等食品安全問題。督促有關部門做好預防工作,有效應對了食品安全突發事件。
第四,扎實工作,創造特色,積極迎接國檢。針對*市地域廣闊,各區、縣級市經濟發展狀況不一,食品安全監管的重點各有側重的實際情況,制訂出具有*特色的評價方案和細則,完成對各區、縣級市食品安全工作的綜合評價。國家食品安全綜合評價組根據*年31個城市綜合評價管理指標評價細則,對*市食品放心工程實施情況進行了評價,認為*市食品放心工程“能在制度建設,監管機制和監管方式進行有益探索,取得了明顯成效。有些工作走在全國前列,為全國的食品安全監管提供了寶貴經驗”。
(二)堅持科學監管理念,“三品一械”監管取得新發展
一是切實規范藥品醫療器械生產流通秩序。組織實施藥品生產專項檢查,成立了以局長為組長的領導小組,分管局長負責的督導組,組織5個檢查小組、共出動了近600人次,完成對我市64家藥品生產企業、40家醫療機構制劑室的專項檢查,發出責令改正通知書61份。去年12月底,省局督查組到我市督導抽查,對我市藥品生產專項檢查取得的成效表示充分肯定。完成101家藥品生產企業GMP日常監督檢查計劃,積極推動我市醫用氧、中藥飲片生產企業GMP認證工作。審核發放《藥品經營許可證》(零售)807家,851家零售藥店和70家藥品批發企業通過GSP認證跟蹤檢查。完成醫療器械產品注冊65個,審批醫療器械經營門店504家(次),檢查醫療器械生產、經營使用單位2000多家。對受省局委托的677家醫療器械生產、經營企業,根據辦證、變更、換證的申請,進行了現場審查和資料審核。完成保健食品經營企業許可2300多家,復核保健食品生產企業40多家,化妝品生產企業近100家。加強清平中藥材專業市場監管,確保中藥材質量。
二是穩步推進農村藥品“兩網”(藥品供應網和藥品監管網)建設。認真貫徹落實省局精神,制定印發了《我市農村藥品“兩網”建設評價體系》。積極支持和配合*市“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建設,制定了《關于*市農村連鎖經營網點經營藥品的工作方案》等。廣泛、全面、深入了解農村衛生站藥劑管理情況,制定《*市農村衛生站藥劑管理規范》(初稿)。以從化市、增城市、花都區為試點,制作了藥品分類標示牌、藥品分類標簽、藥品購進記錄表格、服務公約牌等,免費派發給各醫療機構,指導農村衛生站全面鋪開藥房規范化建設管理工作。
三是抓住重點環節重點品種規范保健食品化妝品市場。制定了《*年*市保健食品專項整治工作方案》及《*年*市化妝品專項整治工作方案》,對全市的保健食品化妝品行業開展專項整治工作。保健食品監管方面,重點對我市31家持血糖類、減肥類、抗疲勞類企業生產環節進行檢查,組織各保健食品生產企業按照GMP要求開展自查自糾工作,對存在問題的5家保健食品生產企業發出整改通知書;重點檢查保健食品經營企業證照,督促企業合法經營。共檢查保健食品經營企業1495家次,其中對61家保健食品經營企業發出責令整改通知,對6家保健食品經營企業進行了行政處罰。化妝品監管方面,重點對化妝品生產企業尤其是染發類化妝品生產企業、化妝品標簽等進行監管?,F場檢查500多家生產企業(包括所有染發類化妝品生產企業)、3000多家化妝品經營企業,對197家化妝品生產企業和139家化妝品經營企業發出責令改正通知書,67家違規企業移送稽查處理;檢查*市產化妝品標簽5200多種,其中639種標簽不合格,已被責令改正。
四是藥品檢驗、進口備案工作取得新突破。*年1月27-28日,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CNAS)派出了五人評審專家組對市藥品檢驗所申請的醫療器械、藥包材監測能力進行擴項和定期監督現場審評。評審組通過現場評審確認該所申請認可擴項的藥品、生物制品、醫療器械、潔凈區室環境、保健食品、化妝品、藥包材產品類別共177項檢測能力,檢測能力達到了508項。市藥檢所順利通過了醫療器械、藥包材的國家實驗室認可擴項和監督評審,將為今后負責對轄區內食品藥品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撐。市藥檢所還參加了由亞太實驗室認可合作組織(APLAC)組織實施的檢測草藥中鎘和鉛的含量實驗計劃,檢測結果為滿意,表明其檢驗能力達到國際水平。市藥檢所與中檢所合作申報的“藥品安全關鍵技術研究”成為國家科技計劃“*”重點項目。藥檢五分所等三個分所通過省計量認證現場評審。市藥檢所在過去的一年里,檢驗水平和能力有了較大的提升。同時,我市藥品進口備案工作也創出佳績,去年共發出進口藥品通關單1337份,進口藥品總貨值達2.6億美元,進口藥品通關單數和進口藥品總貨值比去年同期分別增長9.4%和25.5%;其中首次進口藥品和國家規定的生物制品通關單數為110份,進口藥品貨值約0.9億美元,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48.3%和86.6%,為促進我市醫藥貿易經濟發展和保障公眾用藥安全做出了一定的貢獻。
五是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工作頗有成績。我局與市衛生局搭建聯合監管的機制和平臺,將各醫療機構開展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工作納入醫院管理年度考評內容。對*市行政區域內的104家醫療機構、99家診所的8120名醫務人員、藥品生產企業和藥品經營企業負責藥品不良反應監測的700名工作人員進行了培訓。向各級衛生行政部門及各醫療單位發放《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信息》兩期共700多份,增強公眾對藥物使用安全信息的認識,指導醫務工作者臨床合理、安全用藥。去年,市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共完成收集、分析上報藥品不良反應病例報告4056份,完成量是*年的2.5倍,各項指標位居全省前列。目前,全市已進行機構備案的法定報告單位有219家,基本建立起覆蓋全市的立體式監測網絡。
(三)嚴厲打擊違法行為,整頓和規范市場秩序專項工作成效明顯
圍繞國家、省整頓和規范藥品市場秩序專項行動部署和*市城市管理年工作重點,我局成立專項行動領導小組,制定了行動方案和突發性事件應急處理預案,局領導一線指揮,親自抓落實。全系統共出動執法人員13900多人次,聯合執法2300多人次,監督檢查生產、經營、使用單位32000多家次,比去年增加1900多家次;搗毀窩點46個,比去年全年增加18個;受理舉報、投訴、協辦案件830宗(次);通過廣告監督發現“三品一械”違法廣告650多條,已全部移送市工商局及抄送省局,有效規范了我市藥品、醫療器械、保健食品、化妝品生產經營秩序。
為消除監管的盲區和死角,創新監管模式,去年8月,我局和佛山、*等三地的食品藥品監管局簽署了《穗、禪、莞地區食品藥品監管稽查合作框架協議》。隨后,針對三地藥品生產和流通秩序存在的突出問題,三地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同時開展整頓和規范藥品市場秩序統一行動,凈化三地區域結合部的藥品市場秩序,實現了穗、禪、莞地區食品藥品稽查的無縫監管。
我局還加大了大案要案的查處力度,集中力量查處了“齊二藥”假藥事件、安徽華源“欣弗”不良事件等一批群眾反映強烈或受到媒體廣泛關注的大案要案,表現出高度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精良過硬的業務素質,受到市委、市政府和上級部門的肯定。此外,組織查處了化妝品汞超標、“醫用美容金絲”系列案、“人胎素”假藥等案件,得到省局和省聯合調查組的肯定,受到中央及地方媒體的好評。
(四)嚴格依法行政,法制建設取得新進步
一是大力推進行政執法責任制工作。對市局和各區、縣級市局的執法主體、執法依據和執法行為進行了統一梳理。編訂完成《*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行政執法責任制有關資料匯編》和《藥品醫療器械食品保健品化妝品監督管理常用政策法規匯編》(*年增補本),草擬了《*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行政執法評議考核辦法》和《*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行政執法過錯行為責任辦法》,有力促進局系統執法人員依法行政。
二是建章立制規范各項執法工作。積極開展地方性立法工作。向市法制辦報送我局*-2011年地方立法規劃建議項目:建議制定《*市醫療機構藥品質量管理條例》和《*市美容美發業化妝品使用管理條例》。還建議市政府修改《*市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出臺了《*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關于行使行政處罰自由裁定權的指導意見》,審議通過了《*市醫療機構藥品使用質量管理暫行規定》。
三是認真辦理人大代表建議、政協委員提案的答復工作。我局主辦答復建議5件,協辦建議1件,主辦答復提案2件,協辦提案12件,承辦省政協委員提案1件。以召開座談會等形式加強與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人大常委會、政協提案委、市府辦公廳以及主辦、會辦單位的溝通,聽取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意見,并現場回答了代表、委員提出的問題,受到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肯定。我局被市人大常委會評為市第十二屆人大議案建議工作“先進承辦單位”,我局主辦的《關于食品安全的幾點建議》,被市人大常委會評為市第十二屆人大議案建議工作“優秀承辦件”,我局*年度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工作受到市政府辦公廳的通報表彰。
(五)以“三個走在前”排頭兵實踐活動和治理商業賄賂專項工作為契機,人才隊伍建設穩步推進
一是全面開展“三個走在前”排頭兵實踐活動。我局根據市直機關工委《關于在市直機關開展以“三個走在前面、發展先進性教育成果”為主題的排頭兵實踐活動的實施意見》的精神,提出“規范農村醫療機構藥房”等破解難題共12個,進一步明確爭當排頭兵的目標。二是深入開展專項治理商業賄賂工作。成立由“一把手”掛帥的治理商業賄賂工作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制定下發《*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治理商業賄賂專項工作實施方案》,聯合市衛生局和*醫藥集團召開了“*市醫藥衛生行業抵制商業賄賂專項工作會議”,發出“維護醫藥衛生良好形象,堅決抵制商業賄賂行為”的聯合倡議。市治賄辦領導對我局積極開展調研,認真思考,提出有效的工作方法表示贊賞。三是加強隊伍建設。完成2批公招公務員工作,一定程度緩解了公務員隊伍嚴重不足及部分專業人員欠缺問題。全年培訓人數合計2388人次。事業單位推聘工作順利開展。
(六)加快發展基礎建設,對外宣傳取得新突破
一是局系統辦公自動化建設走上正軌。我局分十批次對全系統437人次進行了培訓,使參訓人員全面了解機關公文處理的流程,基本掌握辦公自動化軟件的實際運用,目前,我局OA系統已經正式運行。二是藥檢大樓建設進度喜人。在王曉玲副市長的具體關心、指導下,在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局領導高度重視,嚴密組織,調動一切力量,全力推進市藥品檢驗所擴建實驗樓工程項目建設,取得了階段性的進展,成功地向市政府申請將該項目列為市重點工程進行管理,有力地促進了各項前期報建工作的順利開展,成功舉辦了奠基儀式。三是新聞宣傳工作卓有成效。我局參與主辦了市“十五”成效新聞會、*市整頓和規范藥品市場秩序情況新聞會、藥品安全論壇、《食品衛生法》頒布11周年宣傳周活動和“關注生命健康,共建和諧*”大型宣傳咨詢等活動,為社會各界了解我局監管動態,正確引導廣大市民合理安全飲食用藥,起到了良好社會效應。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主辦的《中國醫藥報》推出*專刊,盛贊*市食品藥品監管工作,在全國食品藥品監管方面樹立了*市的良好形象,為此,市委朱小丹書記高度評價我局工作,認為“市食品藥品監管局面向公眾,主動作為,切實加強食品安全監督工作,扎實推進食品藥品放心工程體系建設,使我市食品安全工作位居全國省會城市首位,贏得較高的市民滿意度,值得稱贊。”我局年度新聞信息工作達到81分的好成績,獲市政府系統新聞工作表現積極單位稱號。為迎接市第九次黨代會和市人大、市政協“兩會”的勝利召開,我局聯合市食安辦舉辦食品安全專題宣傳,舉行“*年*市食品安全工作十大亮點”評選活動、食品安全體驗日活動等,取得較好社會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