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縣建設局思路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20*年,是我縣推進科學發展、率先發展的關鍵之年。新一年,我局工作的指導思想是:以科學發展觀和黨的*精神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縣第*黨代會和縣委*四次全體(擴大)會議精神,按照“堅持經濟中心,推進率先發展”的總體要求,堅持走新型城鎮化道路,緊緊圍繞新縣城、新型鎮(街)、農村新社區建設工作重點,進一步強化規劃管理,完善城市功能,優化城市環境,深化內部管理,提升服務效能,加快推進“國際紡織之都,現代商貿之城”建設,不斷增強新縣城集聚輻射能力,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
今年我局的工作目標:堅持“一條路子”,實施“四大工程”、實現“四新目標”。就是堅持走新型城鎮化道路,實施規劃引領工程、努力在推進城鄉統籌發展上有新突破,實施功能提升工程、努力在增強城市承載能力上求新實效,實施城管深化工程、努力在打造宜居城市上出新形象,實施“陽光服務”工程、努力在服務經濟、服務惠民上有新作為。
一、進一步加強規劃引領,努力在推進城鄉統籌發展上有新突破
以貫徹實施《城鄉規劃法》為契機,順應區域和城鄉一體化新趨勢,按照走新型城鎮化道路總體要求,不斷提升規劃理念,改進工作方法,提升工作效能,積極引導城鄉規劃由物質空間設計向綜合規劃、項目導向型向資源管治型、技術管制向公共政策轉變,統籌推進新縣城、新型城鎮和農村新社區“三新”建設,加快構筑城鄉一體化發展新格局。
1、圍繞規劃實施,進一步優化規劃體系。按照“二中心二帶”布局和“新型城鎮就是小城市、農村新社區就是小集鎮小城鎮”目標定位,深化完善“一主三副兩片100個中心村”城鄉一體化規劃,編制完成《縣城西北部城鎮群一體化規劃》、《縣域東部三鎮分區規劃》,進一步加強與杭州市、*市區等區域基礎設施對接與規劃建設,繼續完善和優化適合我縣經濟社會發展的城鄉規劃體系,努力實現各類資源要素在縣域和更大范圍內統籌配置。圍繞“國際紡織之都、現代商貿之城”建城目標,深化市場區域、“兩湖”區域、柯北新城、柯南新區等區域功能布局和資源調控,編制完成《柯南新區規劃》、《柯橋城市社區規劃》、《柯橋城市交通分析與研究》等,抓緊完善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規劃,抓緊細化“兩湖”區域以及“城中村”拆遷改造地塊等建設規劃,加強縣城重要地塊城市設計,加快土地出讓前期準備,扎實推進新縣城建設。
2、圍繞繁榮新縣城,進一步強化規劃服務。一是以項目建設為中心,強化服務。不斷改進項目規劃方案審查方式,實施規劃設計條件交底制,加強對業主指導與協調,實行規劃管理全過程服務,加快項目方案審批,努力推進以“611”建設計劃為重點的現代服務業發展;不斷健全管理制度,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要求,完善規劃管理配套制度,清理不符新階段要求的文件、制度,進一步簡化審批程序和事項,不斷優化投資服務環境。二是以提高品位為目標,強化管理。加強城市設計與方案審查,健全融合規范標準、專家意見和市場因素三位一體的規劃紅線形成機制,強化規劃多方案評審、同一區塊統一設計審查、相鄰區塊協調性審查、場外環境工程聯合審查機制,加強重點地塊交通分析與燈光景觀設計,確保城市建設高品位推進。三是以規范透明為方向,強化監管。深化“陽光規劃”,健全城鄉規劃公眾參與、專家咨詢等規劃決策機制,完善規劃民意表達、信息公開查詢機制,不斷提高規劃的透明度;嚴格實施管理,認真執行規劃跟蹤管理項目手冊制和規劃竣工驗收等有關規定,確保規劃落地;強化規劃執法隊伍建設,加強巡查管理,建立健全部門、鎮街、社區(村居)分工明確、責任到位的違法建設整治長效機制,努力把違法建設消滅在萌芽狀態,切實維護規劃的權威性、嚴肅性。
3、圍繞城鄉統籌,進一步深化指導服務。一是主動服務新型城鎮建設。以深化開發區和強鎮擴權管理體制為契機,健全每月學習交流和局系統聯系鎮街等制度,加強城鎮建成區、重點區塊控規編制和審批管理的指導服務,深入調研,加強溝通,及時提出規劃建設管理建議,助推新型城鎮加快發展。二是主動服務農村新社區建設。圍繞“三集一化”(土地集約利用、產業集聚發展、農民集中居住、管理服務城鎮化)目標,積極做好中心村、農村新社區建設規劃指導服務,大力推進家庭工業集聚點、物業用房規劃建設,積極引導工業向園區、集聚點集中;積極推進農民公寓建設,引導人口向縣城、城鎮、農村新社區集聚。三是加大培訓宣傳力度。適時邀請城鄉規劃、城鎮建設和行政執法等方面專家針對性開展業務培訓,提高規劃建設決策管理水平。通過各種媒體,有計劃、有步驟、有重點對新縣城、新型城鎮、農村新社區規劃建設工作進行宣傳,積極引導社會公眾參與城鄉規劃建設管理工作,努力營造良好氛圍。
二、進一步加快項目建設,努力在提升城市承載能力上求新實效
按照“完善功能、提升環境”的要求,初步確定實施總投資12.8億元的城市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項目,完善城市市政公用、公共服務、休閑人居功能,不斷提升城市承載功能。
1、加快代建工作。進一步理順完善政府性投資項目運作機制,整合配強管理力量,健全規范管理制度,逐步擴大實施代建范圍,切實抓好科技創新大廈、華舍初中擴建、人利小學、游泳館、日用品市場等政府性代建項目建設,努力在創新政府性投資項目集中統一管理,提升公共服務功能上取得新突破。
2、加快市政公用設施建設。加快續建的錢陶公路西段綜合整治工程、安華公路拓寬改造工程一期和新建的鏡水北路、柯北市場三路(華齊路、迎駕橋路、湖東路)等道路建設,扎實推進綠化景觀工程、城區人行道、候車亭改造路燈增設和環衛設施工程建設。
3、抓實工程管理。一是抓進度,確保按期開竣工。充分準備,加強協調,做好新建項目的立項、設計、征地、拆遷、管線協調、標底編制等施工前期準備,確保各項工程及早開工;制定切實可行的施工計劃,加大對施工單位、監理單位的督促力度,及時協調解決在建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加快項目建設進程。二是抓質量,打造精品工程。嚴把“設計關”,強化聯合審查與專家評審機制,不斷優化和完善設計方案;嚴把“材料關”,對公開招標和施工單位的材料、設備質量進行嚴格檢驗;嚴把“督查關”,實行工程項目技術責任人制度,引入電子信息管理模式,實行動態管理和全過程監督,努力確保工程質量。三是抓投資控制,降低工程成本。積極做好規劃設計方案的經濟性、合理性評價和審核,提高編標的準確性;完善工程項目設計條件變更制度,嚴格執行設計條件變更程序,堅決杜絕不合理的設計變更,提高投資績效。
3、抓好資金保障。繼續加強與金融單位聯系和合作,多渠道籌措資金,確保建設資金融資不少于4.8億元。加強資金管理,不斷優化貸款結構和擔保方式,積極探索新的融資方式,合理安排貸款期限,科學調度資金,進一步提高資金利用率,努力降低融資成本。
三、進一步深化城市管理,努力在打造宜居城市上出新形象
綜合運用行政、經濟、法律和技術等手段管理城市,推進城市管理的規范化、高效化、長效化,進一步優化城市環境,促進城市更加宜居和諧。
1、健全長效機制。一是積極推進數字城管擴面、深化工作。管理職能從建設局、建管局、輕紡城建管委等部門擴大至交通、水務、電力、燃氣、電信、移動、聯通、中廣有線和街道社區等部門和單位,實現由“小城管”向“大城管”過渡。二是強化數字城管運行績效考核。充分利用數字城管平臺,進一步優化運行系統,完善綜合考評機制,完善環衛保潔、道路維修和綠化管養等市場化機制考核辦法,健全城市管理問題處理快速反應隊伍,加大對專業部門、信息采集隊伍和市場化作業承包單位的考核力度,建立數字城管信息處理月通報制度,加強對城市管理熱點、難點問題分析與研究,形成及時發現問題、快速處理問題、有效解決問題的長效工作機制。三是健全生活垃圾處理長效機制。依托平水大塢岙垃圾填埋場和斗門三江垃圾焚燒廠等設施保障,及時優化和完善我縣生活垃圾的無害化處理分配運作方案,鞏固和完善生活垃圾收集處理設施,加大對生活垃圾處理的扶持力度,健全“戶集、村收、鎮街運、縣處理”生活垃圾集中處理長效機制。
2、深化協作機制。一是深化部門、鎮街聯動機制。充分利用城管辦的協調職能優勢和數字城管平臺優勢,進一步明確鎮(街)與鎮(街)、部門與鎮(街)、部門與部門之間管理職責和范圍,通過相關制度的設定、措施的實施加以規范和制約,不斷加強和深化聯合執法,努力營造相互協作、互動并進的良好氛圍。二是完善局內部單位協同機制。健全規劃、建設、市政、園林、環衛、城監、監督中心等單位城市管理問題及時互動反饋機制,努力避免和減少管理“真空”、交叉管理、重復建設。三是深化與社會公眾互動機制。按照服務型城管的要求,建立城管社區聯絡員制度,積極推進數字城管進社區、進百姓等活動,引導社會公眾特別是社區居民共同參與城市管理,及時解決城市管理中熱點、難點、焦點問題,努力推進“爭創和諧社區,建設幸福家園”的實踐活動。
3、強化保障機制。一是加強基礎性工作。加強城管計劃、巡查、監督管理,建立城管設施專項報備、巡查臺帳、橋梁健康檔案、停車位編碼管理、管線敷設綠色通道等制度,不斷提高工作標準和水平。二是強化市容環境專項整治。加大對市場化作業的監管力度,深化錯時制上下班制度、定人定崗定區域等制度,建立執法巡查手冊管理制度,加強對建筑垃圾、渣土、戶外廣告、馬路市場等專項整治,規劃設置建筑垃圾堆放場、水果小吃攤群等,促進城市管理的規范有序。三是加強設施配備完善。進一步加大市政、環衛等基礎設施改造力度,提高環衛機械化作業水平,進一步鞏固和發展國家園林縣城的創建成果,不斷提高城市品位和形象。
4、加強行業管理。強化燃氣、市政安全聯合執法檢查,制定和完善應急預案,提高對突發事件的應對能力;加強市政企業、園林企業資質、資格和市場行為監管,規范企業行為,積極開展市政、園林、燃氣企業教育培訓,不斷提高行業管理水平。
四、進一步深化作風建設,努力在服務經濟、服務惠民上有新作為
按照“兩個更加”的目標和要求,加強和改進作風建設,重點抓好隊伍建設、制度建設和行風效能建設,不斷提高服務經濟、服務群眾的意識和本領。
1、抓隊伍建設,進一步提升整體素質。一是加強領導班子建設。充分發揮黨工委領導核心作用,嚴格執行民主集中制原則,不斷提高班子的決策水平和領導能力;以中心理論學習組為載體,強化學習、培訓和教育,切實增強城建隊伍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二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干部教育培訓、選拔任用、監督管理等制度,注重選拔任用有激情、有能力、有業績、講原則、守紀律的年輕干部;三是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建立專題研究、教育與督查機制,積極探索加強廉政防控的方式方法,加大對重點崗位、重點環節、重點工程、重點人員等監管力度,做到預防問題、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相結合,做到日常監管和重點監管相結合,從源頭上預防腐敗現象的發生。
2、抓制度建設,進一步規范權力運行。在鞏固已有成果的基礎上,進一步健全權力運行制度化、程序化、規范化建設的各項制度,強化制度的執行力度,真正做到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一是抓好制度健全與完善。完善局重點工作和實事工程計劃督查、行政執法自由裁量權、系統編外聘用工作人員管理意見等制度,探索行政處罰案件“網絡化、信息化、透明化、規范化”工作機制,加強財政資金特別是專項資金的預算和支出管理,實行全過程監管。二是強化制度執行。嚴格局規劃聯審會、“陽光規劃”、合同管理、行風效能等制度,積極探索制度執行、工作落實不力的問責制度,努力營造勤抓落實、敢抓落實、善抓落實的良好氛圍。
3、抓行風建設,進一步提升服務效能。以改進工作作風、提高服務質量、規范服務行為、提升服務效能為目標,全力抓好行風效能建設。一是創新工作方法。推進網上辦公自動化、難點問題解決日?;?、政務信息公開化,開通網上服務事項與投訴欄目,把解決停車難、住房難、投訴難以及建議提案落實等納入日常工作,鼓勵更多社會力量參與監督。二是創新服務載體。建立和完善局系統定期服務基層、服務群眾制度,深入推進“聯村促發展”、“百千”關愛幫扶和“推動創新、再破難題”等活動,不斷提升行風形象。三是強化考核督查。建立工作績效督查考核制度,定期不定期開展明查暗訪,加大責任追究和督查落實力度,積極開展以治理“效率不高、職責不清、協調不力、落實不夠”為主要內容的專項工作,不斷提高群眾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