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共青團區委年終要點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2009年共青團工作的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科學發展觀,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和*三中全會、團的*和*二中全會、區委四屆七次全會精神,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青春建功北京新城區”為工作主題,以“履行職責有新發展、貢獻大局有新作為、自身建設有新突破”為工作目標,進一步加強團的組織建設,進一步提升團的服務能力,進一步擴大對青年的有效覆蓋,積極引領廣大青年在*新城和新農村建設中建功成才。
2009年共青團工作任務:
一、深入學習貫徹科學發展觀,以科學發展觀引領青年和青年工作
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為契機,在全區各級團組織和團員青年中廣泛開展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青春建功北京新城區”為主題的思想道德教育活動,統一青年思想,凝聚青年智慧,為動員和組織廣大青年投身新城和新農村建設奠定思想基礎。
1、開展“我與祖國共奮進、我與新城共發展”思想大討論活動。組織農村、社區、機關、企業、學校的團員青年圍繞學習貫徹科學發展觀,分系統廣泛開展思想大討論。思想大討論活動要結合科學發展觀專題學習,引導團員青年深刻理解科學發展觀的科學內涵和精神實質;要結合國情、區情教育,宣傳改革開放30年的偉大成就和寶貴經驗,引導團員青年進一步堅定跟黨走的理想信念;要結合本地區、本行業實際,認真研討如何更有效參與和服務新城和新農村建設,引導團員青年找準工作定位,提高貢獻率,實現自我發展。
2、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開展基層工作大調研。全區各級團組織和團干部要自覺深入基層、深入青年,準確掌握基層工作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詳細摸底基層團組織和團員青年的基本狀況,全面了解基層團組織和青年面對的困難和問題,認真傾聽基層團干部和團員青年的呼聲和意愿,從而深刻掌握當前我區共青團和青年工作的真實狀況,為明確團的工作著力點、找準團的工作突破口提供決策依據,推動團的工作實現科學發展。
二、圍繞服務新城和新農村建設,引領各行各業青年立足本職做貢獻
在農村,要繼續推進“青春建功新農村行動”。加強農村青年經濟合作組織建設,引導農村青年參與農業產業化,在發展綠色生態農業、休閑農業、設施農業中增收致富;加大農村青年實用人才培養力度,建立以“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優秀大學生村官”、“農村青年經紀人”為重點的“農村青年實用人才資源庫”,引導其發揮其示范帶頭作用,輻射帶動更多農民增收致富;加強農村青年創業技能培訓力度,針對就業創業需求開展培訓,引導其樹立正確積極的就業觀念,促進農村青年創業致富。
在企業,要深化開展“青年文明號”、“青年突擊隊”、“青年崗位能手”等共青團品牌項目。引導窗口行業青年文明服務、規范服務,為打造新城建設良好的軟環境做貢獻;引導城建系統青年積極參與新城重點工程建設,開展“講奉獻比貢獻青春建功新城區”為主題的“青年突擊隊”爭創活動,在新城基礎設施、配套設施建設中作貢獻;引導技術崗位上的青年大膽創新,開展技術革新、崗位練兵活動,為推動我區科技創新發展作貢獻;
在社區,要繼續深化“青少年樓門文化”建設。鼓勵中小學生寒暑假回社區報到,參與社區樓門文化建設,擔任社區小安全員、小樓門長,為青少年服務社區建設搭建實踐平臺。把青少年法制宣傳教育、預防犯罪教育、安全自護教育通過多種形式融入樓門文化建設,發揮小手拉大手的輻射帶動作用,促進和諧社區建設。
在機關,要引導廣大青年公務員積極參與學習型、節約型機關建設。大力倡導“規范、文明、高效、為民”的工作作風,不斷加強學習,提高服務能力和水平,在加強機關效能建設中作貢獻,樹立青年公務員的良好形象。
三、堅持科學發展觀,認真做好奧運志愿服務成果轉化
1、做好志愿精神與文化成果保留轉化。落實我區奧運會、殘奧會志愿者工作總結表彰大會精神,在團內系統組織專題工作研討會,動員基層團組織繼續深化志愿服務工作,不斷深化志愿服務理念,積極倡導“志愿服務人人可為、時時可為、處處可為”,形成互助和諧的社會氛圍;
2、做好組織體系成果保留轉化。加強*區志愿者服務指導中心建設,發揮體制優勢,依托團的組織體系,在街道、鄉鎮建立15個志愿者服務站,并力爭三年內在社區、村鎮組建不少于500支志愿者服務隊,進一步完善區、街道(鄉鎮)、社區(村)三級志愿服務組織體系;
3、做好志愿者隊伍保留轉化。對奧運會、殘奧會志愿者進行確認和聯系,健全志愿者注冊制度,進一步優化*區志愿者數據庫,最大限度的保留志愿者隊伍,推進志愿服務向常態化、機制化發展;
4、做好志愿者工作體制機制成果保留轉化。制定《*區志愿服務事業2009—2011年發展規劃》,完善志愿服務領導機制、動員機制、運行機制、保障機制和激勵機制,籌建“*區志愿服務發展基金”,拓寬志愿服務發展的資金渠道,為志愿服務事業發展提供更多保障;
5、做好志愿服務陣地保留轉化。繼續保留10個城市志愿服務站點,在面向社會推出的25個志愿服務公益實踐項目基礎上,力爭3年內開發志愿服務公益實踐項目達到100個,同時積極動員組織志愿者參與到我區重大活動和公益性活動中,為志愿者參與美化環境、文明出行、扶困助殘等公益活動提供平臺。
四、堅持“以青少年為本”,服務青少年成長發展
1、扎實做好“促進青年就業創業行動”。
以轉變就業創業觀念為重點,開展青年就業創業規劃培訓,積極引導和幫助本地青年繼續轉變就業觀念,主動適應形勢要求,主動調整就業意向,主動接受市場選擇。以提升就業創業能力為重點,開展青年就業創業技能培訓。加強與我區勞動就業部門的聯系,加大農村青年就業技能培訓力度,借助農村青年經合組織,著力加強行業內部培訓,引導和幫助農村青年充分就業、創業致富。以提供就業崗位信息為重點,建立共青團服務青年就業信息庫。加強與人才市場的聯系,提供就業信息服務,舉辦2期青年專場招聘會,同時廣泛借助互聯網絡、青年組織和青年社團等平臺,幫助青年提供就業崗位信息。以協調創業資金為重點,加強與金融機構聯系,扶持青年創業。同時,充分發揮青聯委員、青年企業家協會會員等優勢,為青年創業提供融資、信息、技術等指導和服務。
2、開展“共青團愛心大行動”。啟動實施“愛心助老、愛心助殘、愛心助學、愛心市場、愛心之旅”5項愛心公益項目。認真使用好“溫暖1+”公益基金,依托“希望工程”工作項目,繼續為家庭貧困、品學兼優的學生解決就學、就醫等實際困難,力爭明年發放助學金100萬元。
3、進一步加大優秀青年人才培養、挖掘力度。開展*區“青年創業明星”評選活動,培養、挖掘、樹立一批在新城、新農村建設中銳意進取、愛崗敬業的優秀青年榜樣,激發各界青年立足崗位、成長發展的熱情。同時,加大共青團“推優入黨”工作力度,進一步擴大推優入黨工作視野,激勵基層更多團員青年向黨組織靠攏,為黨組織不斷輸送青年力量,為青年發展不斷完善工作機制。
五、以區第四次團代會為契機,全面加強團的自身建設
1、扎實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要按照中央和區委關于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部署和要求,結合我區共青團工作實際,認真開展好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力求在深化認識上取得實效,在解決突出問題上取得實效,在構建長效機制上取得實效,在改進作風上取得實效。
2、開好區第四次團員代表大會。經請示區委同意,決定2009年5月4日—6日舉行區第四次團代會,同時在此之前要組織好基層換屆選舉工作。全區各級團組織要充分認識到團代會和基層換屆工作的重要意義,按照區委的要求,精心組織籌備,選好配齊團的班子,傾聽基層團組織和團員青年的意愿,為謀劃好今后一個時期我區團的工作打好堅實基礎。同時,積極爭取黨委組織部門支持,聯合區委組織部制定《關于進一步加強黨建帶團建的工作意見》,對團的基層組織建設工作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配齊配強基層團干部隊伍,落實相關政策和待遇,為進一步加強團的基層組織建設和基層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3、繼續推進團建創新,不斷擴大團組織對全體青年的有效覆蓋。積極貫徹落實《共青團工作五年綱要(2009—2013)》堅持“黨建帶團建”工作原則,推動具有*特色的團建創新工作模式。繼續探索和完善“四聯四建”團建創新方式:在農村團建中,推行“聯建”模式,確定30個團建工作示范村通過“村村聯建、村校聯建、村企聯建”,進一步增強農村團的工作活力;在社區團建中,推行“聯席”模式,年內建立4個“社區共青團和青年工作聯席會”,加強街道轄區內各單位團組織工作互動和活動聯動,實現資源共享;在非公團建中,推行“聯誼”模式,根據園區區域特點,建立至少4個“非公企業青年聯誼會”,進一步凝聚和覆蓋非公企業團員青年;在流動青年團建中,推行“聯網”模式,進一步加強與“八通網”青年自組織的聯系,探索網絡團建模式,把互聯網作為聯系青年的新的重要平臺。
4、繼續加強團干部隊伍建設。繼續落實好區委組織部、團區委《關于進一步調整和充實村級團干部隊伍的工作意見》,進一步優化村級團干部隊伍的年齡結構和知識結構。繼續落實好區委組織部、團區委、區委黨校《關于*區基層共青團干部培訓工作意見》,籌辦“第四期*區基層團干部培訓班”和“首期*區村團支部書記培訓班”,努力建設一支政治上過硬、作風上扎實、自律上嚴格的團干部隊伍。
5、進一步重視和加強全團帶隊工作。把握少先隊面臨的新形勢和新機遇,做好團隊銜接、團隊共建工作。加強少先隊輔導員隊伍建設,啟動*區少先隊輔導員“三年輪訓計劃”,年內開設第一期輔導員培訓班;加強對少先隊員的引導和教育,利用建國60周年、六一兒童節、建隊日,開展豐富多彩、寓教于樂的少先隊活動;繼續深化團隊手拉手共建工作,為少先隊工作整和資源、搭建平臺,創造良好的外圍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