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政府規劃設想要點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年到2010年,我縣將實施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規劃。根據中共*縣委《關于制定全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的建議》的要求,我們制定了《*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綱要》(草案),提出了“*”時期的發展目標:到2010年,全縣生產總值達到35億元以上,年均增長12%,其中一、二、三產業年均分別增長3.5%、19.8%和1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分別為6%和5%;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0.98‰以內,人口自然增長率約為5.16‰。
要實現以上目標,在“*”期間,我們要重點抓好以下十項工作:一是堅持走工業強縣的道路,加快工業化進程;二是推進農村和農業經濟結構的調整,加快農業產業化進程;三是全面提升服務業水平,促進服務業快速發展;四是發展社會各項事業,促進社會協調發展;五是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夯實經濟社會發展基礎;六是抓好城市經營,加快城鎮化進程;七是加快投資增長,增強經濟和社會發展后勁;八是深化體制改革,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九是構建綠色*,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十是改善人民生活,推進社會文明進步。
*年是“*”規劃的開局之年,是我縣經濟社會發展承上啟下,加快發展的關鍵之年,做好今年的各項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根據縣委十屆六次全會精神,圍繞“*”發展目標任務,今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鄧小平理論和“*”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工作全局,認真貫徹黨的*、*屆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圍繞“增加經濟總量、壯大縣鎮財政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目標,進一步打開山門、搶抓機遇,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深入實施三大戰略,大力發展“五大工業支柱產業”和“五大農業主導產業”,努力推進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產業化,為“*”規劃開好頭、起好步,促進全縣經濟社會健康、快速、協調發展。
*年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目標是:生產總值增長11%,其中第一產業增長4.5%,第二產業增長17.4%,第三產業增長13%;固定資產投入增長23.5%;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增長10%;農村人均純收入增長4.5%;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5‰以內。
要實現今年的工作目標,我們必須抓好如下工作:
一、提高招商引資質量,加快發展縣域工業
創新招商理念,轉變招商方式。按照“創稅型、就業型、環保型、節能型、勞動密集型”的原則,以園區規劃為龍頭,集約開發土地資源,提高土地的利用質量,引導產業向園區聚集,發展產業集群。積極創造各種有利條件,延長產業鏈,完善產業配套服務,增強園區產業發展的承載力。進一步落實“三個一”機制,強化招商引資責任制,轉變機關工作作風,提高辦事效率,全力營造廉潔高效、服務優質的政務環境和“親商、安商、富商”的社會氛圍。各職能部門要從我做起,信守承諾,誠信待商,提高政府公信力,提高社會信用水平,努力形成“誠信為本,操守為重”的良好風尚。政府各部門要致力搭建服務平臺,推進“以企引企、以商招商”工作。強化企業在招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推進企業招商工作。加強對招商項目的跟蹤聯系,千方百計提高履約率,提高招商質量。
推進工業園區建設。多年來的實踐證明,工業園區是我縣招商引資的載體和推動工業發展的主要動力,也是擴大工業經濟規模的主要陣地。要充分利用我縣的官渡經濟開發區、翁城產業轉移工業園和縣城西區的現有優勢,加快園區的建設步伐,當前,特別是要千方百計完善翁城產業轉移工業園的各項基礎設施建設,加強與橫瀝鎮的溝通與協調,以真誠的服務、一流的環境致力爭取大公司、大集團前來投資,積極承接珠三角產業轉移,促進園區工業盡快形成規模。
培育壯大五大支柱產業。要進一步加大扶持制藥、水泥、鑄造、小五金、制鞋五大產業發展的力度,引導企業加強內部生產經營管理,協助解決好融資和能源、原材料供應緊張等問題,使其形成相當規模,打造行業龍頭,真正起到輻射和帶動作用。鼓勵企業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增創自己的品牌,提高產品附加值。加強對青云山溪黃草等品牌的宣傳、推廣和保護,為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的市場環境。
繼續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按照積極、穩步、規范的原則,對已進入破產程序的四家企業破產案件要力爭在今年內全部結案。啟動縣農機廠、縣水泥廠等企業轉制工作。同時,要加強對國有資產、轉制破產企業資產的監管,嚴防國有資產流失。加大力度做好改革轉制企業職工的思想工作,防止群體性上訪事件的發生。強化安全生產的監督管理,抓好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和安全生產責任制的落實,加大宣傳教育力度和安全生產投入,改善安全生產條件,消除各類安全事故隱患,穩定全縣安全生產的良好態勢。
二、繼續推進城市經營,創建文明和諧城鎮
以規劃為龍頭,按照循序漸進、節約土地、集約發展、合理布局的原則,拉大城鎮框架,突出城鎮特色,提升城鎮品味,搞活城鎮經營,推進城鎮化進程。一是高質量完成縣城西區近期控制性規劃、地下管網規劃和各類專項規劃。繼續完善城市基礎設施,提高城市承載能力。二是加快推進西區項目工程建設步代。今年,要動工建設西區工業橫路、翁江大道、縣政府辦公樓、客家商業城、龍仙湖、公安局辦公樓、檢察院辦公樓、法院辦公樓、財政局辦公樓、汽車站、農作物有害生物預警預控制區域站。加快河堤工程建設步伐,完善城市防洪體系。三是拓寬融資渠道。積極爭取國家開發銀行等金融機構、外商和社會各界的投資,加快縣城基礎設施建設。四是扎實抓好“創建文明和諧城鎮”活動。充分發揮縣城、開發區及中心鎮的聚集、輻射和帶動作用,高起點做好城鎮規劃修編及詳細控制性規劃的編制工作,逐步完善基礎設施,健全城鎮居住、公共服務、社區服務等功能。深化戶籍改革,增強城鎮的經濟和人口的集聚力,擴大規模,努力把我縣城鎮建設成為規劃合理、功能完善、特色明顯、秩序井然、風尚良好的現代文明和諧新城鎮。形成以城帶鎮,以鎮帶村,梯級推進,協調發展的城鎮化新格局。
三、加大扶持引導力度,加快發展民營經濟
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鼓勵支持和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精神,堅持一視同仁、公平競爭的原則,完善和落實各項政策,消除民營企業與外來投資企業的政策差別。拓寬民營企業經濟發展領域,引導和支持民營企業參與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建設。鼓勵民營企業以多種形式積極參與國有、集體企業產權制度改革。大力扶持一批上規模、實力強的優秀民營企業,鼓勵他們通過招商引資、資本運營、品牌合作、協作配套等形式快速擴張。引導民營企業推進制度創新、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規范和加強對民營經濟的服務。要積極創造條件,逐步建立面向民營企業的融資擔保、人才培訓等社會服務體系。鼓勵和支持民營企業建立真正民辦的自律性的行業商會,增強其整體競爭力和企業的信用程度。依法規范行政執法行為,嚴格按程序辦事,增強服務意識,提高服務水平。完善督查舉報制度,進一步強化行政、輿論和社會監督,嚴肅查處對民營企業“吃、拿、卡、要”等行為,切實維護民營企業的合法權益。
四、加強農業農村工作,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圍繞“生產發展”的主題,進一步加大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力度。穩定糧食生產,擴大優質稻的種植規模,發展糧食深加工。穩定蔬菜種植面積,著力發展反季節蔬菜。優化畜牧水產業品種結構,加大三元雜交豬的推廣力度,積極發展優質高效魚類的養殖。繼續推廣小拱棚、地膜覆蓋種植等農業新技術,促進科技興農戰略的實施和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突出發展特色優勢農業,進一步提升農業產業化水平。充分發揮山地資源優勢,加快發展山地蔗,擴大糖蔗生產基地規模。扶持發展群陂、豐山等20個蠶桑專業村,擴大蠶桑產業規模。切實抓好三華李長廊和九仙桃長廊建設,推動特色水果業的發展。以2007年“海峽兩岸蘭花博覽會”在我縣舉辦為契機,認真落實縣委、縣政府《關于加快發展花卉產業的決定》,切實加強對我縣蘭花產業的宣傳推介力度,提高廣大干部群眾對發展花卉產業認識的深度,為我縣花卉產業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氛圍,推動以蘭花為重點的花卉產業的發展。掀起黎蒴基地建設高潮,確保10萬畝黎蒴種植任務的落實,與此同時,要加快年產3萬立方米中密度纖維板廠的籌建工作,力爭今年內開始動工興建。積極引導、扶持糖蔗生產者協會、蠶桑理事會、三華李合作社、蘭花協會等行業協會的發展,幫助他們健全制度,規范運作,擴大規模,使五大主導產業形成組織化生產、規模化經營的良性發展格局。
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改善農村生產生活環境。抓好省人大議案小型水庫除險加固工程的實施,繼續爭取國家農業綜合開發低改高項目,推進農村沼氣工程、農村安居工程、農村飲水工程建設。做好新農村規劃布局和新農村建設試點工作。加大對農村文化和公共衛生建設的投入,加快農村公路硬底化改造步伐,力爭完成農村公路建設任務100公里,改善農村生產和生活環境。與此同時,認真做好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和轉移就業工作,拓寬農民增收渠道,促進農村經濟穩步發展。
五、加快旅游資源開發,大力發展第三產業
以編制《*縣旅游發展總體規劃》為契機,進一步加大我縣旅游資源的宣傳推介力度,積極參加省、市組織的旅游推介會,擴大我縣的旅游知名度。理順旅游管理體制,規范旅游行業管理。繼續爭取省旅游扶貧開發項目,加快旅游重點項目——東華山風景區的建設進程,完善其各項功能,提高綜合接待能力。整合旅游資源,發展三華李長廊、九仙桃長廊、蘭花長廊生態旅游和客家民俗文化旅游。同時,要加快旅游購物、住宿、餐飲、文化、娛樂等旅游配套經濟的發展。發展連鎖經營、物流配送業,構建現代化物流網絡,推進商貿流通業發展。
六、大力加強財稅工作,提高財稅管理水平
*年,我縣的財稅呈現穩步發展態勢。但是,我縣財政總量依然偏小,遠遠不能滿足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需要。因此,今年我們要著力加強財稅工作,加快發展,廣辟財稅源,增加財政收入。一是注重培育稅源型項目,大力引進“兩頭在內”的民營工業,加大扶持地方稅收大戶和支柱產業發展力度,千方百計培植、壯大地方稅源。二是強化征管。堅持依法治稅,加強對重點稅源、稅種和非稅收入的調查,做到應收盡收,嚴厲打擊偷、漏、騙、抗稅行為。三是提高預算編制科學性,厲行節約,嚴格控制預算外追加,按保工資、保運作、促發展的預算原則,不斷優化支出結構。四是繼續完善公共資產管理體系。強化“收支兩條線”管理;加大部門預算改革力度,完善“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和運行機制;加強監督,努力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
七、做好跟蹤服務工作,推進重點項目建設
重點項目是固定資產投入的強有力支撐。*年,我縣的固定資產投入遠遠低于全市水平,與我縣經濟發展的需求不相適應,這與一些重點項目推進慢、落實情況不理想有著緊密的聯系。因此,今年我們要把加快推進重點項目建設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各有關職能部門要致力做好跟蹤服務工作,加大協調工作的力度,千方百計解決好重點項目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特別是充分把握省市扶持政策,主動聯系上級有關部門,積極爭取項目資金,確保重點項目早日竣工投產,發揮經濟和社會效益。今年重點是要抓好以南小公路南龍至壩仔路段、縣城至陂頭路段和鄉村公路為主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繼續跟蹤官渡天蝎星精密工業園、翁城橫瀝產業轉移工業園、翁城農場化工轉移工業園、翁城東源工業園、翁江220千伏變電站等重點項目建設;想方設法籌措資金,推進西區建設進程;積極做好興建鐵龍200萬噸水泥廠和縣城200萬水泥廠改造的前期工作等。
八、統籌發展社會事業,努力建設和諧*
大力發展科技教育和文化衛生事業。推進科技興縣戰略的實施,加快山區信息化工程建設。加強人才工作,營造各類人才安居樂業,發揮才智的環境,大力引進各類適用人才。繼續推進教育改革與發展,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按照“整合資源、培育名師、打造名校、提升位次”的教育發展思路,提高教育總體發展水平。進一步調整學校布局結構,積極鼓勵支持社會力量辦學,努力發展職業教育。加快文化、廣電事業的發展,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加強文化市場管理,持續開展掃黃打非活動,繁榮、規范文化市場,組織開展好群眾性文化活動和全民健身活動。深化衛生綜合改革,實現衛生管理體制和運行體制改革的新突破。加強衛生基礎設施建設,構建醫療急救體系和農民健康保障體系,確保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這項造福農民群眾的“陽光工程”辦實辦好。抓好疾病預防控制體系、醫療救治體系和衛生監督執法體系建設,進一步健全艾滋病等重大疾病防治工作長效機制。
切實加強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穩定低生育水平,嚴格控制計劃外出生,高度重視并認真解決好人口出生性別失衡問題,改善人口結構,提高人口質量。堅決抓好人口和計劃生育管理層級責任制的落實,打好計生翻身仗,徹底扭轉計生工作的被動局面。
繼續做好社會保障工作。擴大就業領域,健全就業服務體系。進一步完善城鎮職工養老、失業、基本醫療、生育保險制度,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大力幫扶、關愛困難群體,提高社會福利覆蓋面。加大勞動監察和執法力度,嚴格保護勞動者特別是外來工的合法權益。
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進一步落實信訪工作責任制,及時妥善處置各種矛盾糾紛,推進維穩工作。嚴厲打擊各種刑事犯罪和經濟犯罪活動,特別是黑惡勢力犯罪、嚴重暴力犯罪,維護正常社會秩序。建立人民調解工作長效機制,啟動“五五”普法工作,努力構建和諧社會。
協調推進國土資源保護等各項工作。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合理開發、節約使用和保護水、土地、礦產、森林等資源,完善資源有償使用機制,提高資源利用效率。
加強對自然災害的監測預報,做好防災減災工作。加強環境保護,實現工業企業污染物穩定達標排放。推進統計改革,做到依法統計,認真做好經濟普查工作。適應新軍事變革的需要,大力加強國防后備力量建設,全面提升我縣民兵預備役工作水平。
繼續抓好十項民心工程,努力辦好幾件實事。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要求,進一步落實十項民心工程工作責任制,堅持一把手負總責,一級抓一級,把各項具體工作落實到相關部門和人員,把各項民心工程辦實,把群眾關心的實事辦好。今年要努力辦好七件實事:1.改造南小公路南龍至壩仔段;2.完成育紅橋改造工程和龍英路第二期工程、農林西路建設工程;3.支持農村5400戶沼氣工程建設;4.擴大縣城農貿市場容量,完善市場功能;5.在老城區新建和改造一批公共廁所;6.完成鄉村道路建設100公里以上;7.組織實施一批解決農村群眾飲水困難工程建設。
九、努力提高行政能力,建設人民信賴政府
按照“職權法定、依法行政、有效監督、高效便民”的要求,進一步提高政府科學判斷形勢的能力、駕馭市場經濟的能力、應對復雜局面的能力、依法行政的能力和總攬全局的能力,努力建設行為規范的法治政府、責任政府、信用政府、高效政府。一是積極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進一步強化政府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切實把政府職能轉變到經濟調控、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上來,解決好政府管理中的“越位”、“缺位”和“錯位”問題,強化行政監督,做到權責分明,用權不濫。二是扎實開展以轉變機關作風為重要內容的“落實年”活動。目前,我縣的經濟發展思路已經明晰,全縣上下面臨著加快發展的良好機遇,問題的關鍵在于各項工作措施的落實不夠。思路決定出路,力度決定速度,要實現我縣的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必須要在落實上狠下功夫。因此,我縣把今年定為“落實年”,通過抓好各項工作的落實,促進機關作風的進一步好轉,營造良好的政務環境。各單位要認真制定抓工作落實的方案、抓工作落實的目標、抓工作落實的措施、抓工作落實的制度,力促此項活動的深入開展,達到“落實工作職責,端正工作作風,完成工作任務”的預期目的。三是推進政務公開,打造陽光政府。簡化行政審批手續,增加辦事透明度,提高辦事效率和服務水平,創造公平環境。完善政府采購制度,規范有形土地市場及建筑項目招投標工作,加強國有資產監管。加強經濟責任審計工作,嚴把干部離任審計關。堅持公平、公正、公開的干部任用原則,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四是加強廉政建設。貫徹《公務員法》,加強對各級干部的管理監督。進一步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推進政府系統廉政建設工作。
各位代表:今年是“*”規劃的起步之年,是承上啟下的關鍵之年。展望新的征程,我們取勝的信心更加堅定。讓我們高舉鄧小平理論和“*”重要思想的偉大旗幟,堅定不移地落實*和*屆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在縣委的正確領導下,在縣人大及社會各界的監督支持下,緊緊依靠和團結全縣人民,振奮精神,同心同德,勵精圖治,頑強拼搏,共同創造*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