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民政局科學發展觀指導服務經濟發展計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20*年是我縣繼續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大及*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準確把握科學發展觀,朝著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率先基本提前實現現代化目標,實施“*”規劃的開局之年。根據縣委“四個一”、“五個七”戰略,以及縣十屆三次黨代會的建議目標,結合我縣建設海洋經濟強縣的奮斗目標和“*”發展規劃目標,今年全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為:
生產總值51.9億元,增長15.0%。其中第一產業增長2.0%以上,第二產業增長23.2%以上,第三產業增長16.7%以上;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9.8億元,增長25%;
地方自營進出口總值31000萬美元,增長47.7%;實際利用外資2500萬美元,增長113.3%;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120元,增長10.0%;漁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7990元,增長10.0%;
縣級財政收入1.87億元,同口徑增長15.0%。
就20*年主要預期目標作如下分析。
㈠關于生產總值目標安排。
今年全縣生產總值安排增長15%,主要從以下幾方面考慮:
一是從“*”期間我縣經濟發展的趨勢來看,經濟增長速度呈持續上升趨勢,五年經濟增長率分別為11.8%、12.0%、13.3%、15.9%和15.4%。今年預期目標的安排既體現了縣域經濟發展的趨勢,也考慮了預期目標要確保實現的因素;
二是從國內外經濟專家預測來看,對今年世界經濟及中國經濟的發展抱有樂觀態度,但增長速度可能有所放慢。據世界銀行的《20*全球經濟展望》報告預測20*年全球經濟增長率為3.2%,由于油價影響和通貨膨脹壓力,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增長減緩至5.7%,中國的經濟增長可達8.7%,我縣經濟增長預期目標也基本符合這種趨勢;
三是從“*”規劃所定的目標來看,生產總值年均增長為15.0%以上,今年又是“*”規劃的開局之年,經濟增長15.0%符合規劃所定的目標要求;
四是從三次產業結構的發展和潛力看,第一產業安排增加值12.4億元,增長2.0%,主要考慮一產特別是漁業,面臨作業結構繼續調整和轉型的壓力,要保持基本穩定。占第一產業90.0%以上的捕撈業是我縣七大產業中要“穩步提升”的一大產業,所以增速不宜過高,從該產業的自身發展來看也不會太快。第二產業安排增加值17.7億元,增長23.2%,其中工業增加值安排14億元,增長21.4%;建筑業增加值按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安排分析,安排3.7億元。主要考慮到經濟結構的逐步調整,工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份額將進一步擴大。第三產業安排增加值21.8億元,增長16.7%,主要是三產經過近幾年的發展,呈現出較好的勢頭且大有發展潛力可挖,可通過進一步推進和發展,促使產業延伸和擴張,增大其對生產總值的貢獻份額。從總體來看,今年生產總值增長15.0%的預期目標既體現了積極努力的基調,又適當留有余地。
㈡關于產業發展目標安排。
(1)工業總產值安排75.8億元,需凈增產值15.2億元,增長25.0%。
從目前看比較明顯的增長點有:常石大型船體公司增7億元,*船舶基地增0.8億元(海舟公司增0.3億元、6家西遷縣內船廠增0.5億元),民富等水產企業增0.4億元,吉博力、興發玩具、長涂順舟船廠等增0.8億元,綠海制鹽增0.5億元,共計9.5億元。
其他通過各家中小企業挖潛力、擴生產、提質量等途徑,可增加5.7億元的工業產值,從而實現年度預期目標。
(2)漁業產值安排27.7億元、增長8.0%的預期目標,既考慮了生產總值增長的需要,又分析了漁業生產中的各種因素。雖然從去年發展情況看,尤其是遠洋漁業和水產養殖形勢不好,預計今年情況也不容樂觀。但從穩步發展海洋捕撈的產業導向和漁業安全管理的總體要求來看,結合近十年間漁業生產的周期分析,通過依托科技進步、體制創新、結構調整,漁業可望持續實現增效,該目標設置相對合理。
(3)農林牧業產值安排1.67億元、增長5.0%的預期目標,主要是近年來農業結構得到了逐步調整,效益農業有了一定起色,農業產業化經營會繼續完善,預計能完成該預期目標。
(4)第三產業增加值安排21.8億元、增長16.7%的預期目標。主要依據為:旅游業。通過近兩年來的著力推進,旅游業得到較快發展,*在外的知名度也不斷提高,雖然我縣旅游發展的硬件可能還難以與旅游行業的日益發展相匹配,但通過舉辦第二屆中國海洋文化節、興建中國臺風博物館二期、中國海防等海洋系列博物館,開辟海洋文化專項旅游等一系列措施,抓住洋山港開港后北線游客增加的機遇,廣攬客源,預計今年旅游業在旅游大環境和縣里著力推進的小氣候這雙重作用下會有一定發展,從而實現全年游客接待人數93萬人次、增長20%的預期目標。旅游業的發展必將促進人流趨旺,也將帶動海上客運業、住宿餐飲業和其他社會服務業的發展。港口業。去年,浙江廣廈集團港口開發項目的簽約,標志著我縣港口開發邁出了堅實的步子,今年將努力推進廣廈集團等重大港口項目開工建設;經濟開發區萬噸級通用碼頭于今年建成運作,并極可能在此基礎上形成有一定規模的物流基地。口岸開放,海關和邊檢*辦事機構的設立,已基本實現了口岸“大通關”的目標,因此能實現港口貨物吞吐量365萬噸、增長25%的預期目標。海運業。據預測,今年海運市場,尤其是散貨運輸市場將繼續低迷,加上縣、市級銀行惜貸心理加大,海運企業投入的資金渠道狹窄,預計今年全縣的新增運力在3萬噸左右,加上去年新增運力10.6萬噸的后續效應,預計今年能完成海上貨運量1530萬噸、增長30%的預期目標。房地產業。今年,以海景房產為主的房地產開發將繼續是我縣固定資產投資的重要部分,有峰景灣、蓬萊閣、浪琴花園、錦繡華府等近10個樓盤開工建設,初步測算全年房地產竣工面積和銷售額均可增長1倍以上,由此拉動生產總值的增長。批零貿易等其他服務業。隨著城鄉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批零貿易業、住宿餐飲業等發展較快,預計今年仍將保持良好的勢頭;同時,水產品交易市場、安瀾路步行街、時代廣場商業樓的建成,都將推動今年以批零貿易業為主的服務業發展,從而實現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4.0%的預期目標。
此外,今年全縣行政事業費剛性支出仍呈一定上升趨勢,加上城市化進程的加快,社區服務業、信息服務業、金融保險業和其他社會服務業也將進一步發展。綜上分析,今年三產安排的預期目標可以實現。
㈢關于全社會固定資產目標安排。
計劃安排19.8億元,增長25.0%,從主要項目來看:
常石8萬噸級大型造船項目、長涂仙草潭、*潮頭門修造船項目等工業性投入6.2億元;峰景灣、蓬萊閣、浪琴花園、錦繡華府等房地產開發項目投資3.3億元;新區行政中心辦公大樓主體工程及新區道路、城區污水處理廠等市政項目1.8億元;本島環島北線二期、*汽車站、雙合車渡碼頭等交通設施建設投資1.1億元;楓樹水庫、“千庫保安”水庫工程等水利設施建設投資1.0億元;雙合石壁石文化園、海洋系列博物館等旅游設施建設項目0.7億元;**石油中轉儲運、*風力發電、*國家級中心漁港、水產品交易市場等其他類建設項目投資5.7億元。從今年安排的固定資產投資投向來看,主要集中在為旅游配套的景點建設和海景房產、工業性投入等幾大塊,一批建筑工程的上馬,將推進建筑業及建材等相關行業的發展,這在一定程度上能推動全縣生產總值的增速。
㈣關于外向型經濟目標安排。
今年安排實際利用外資2500萬美元的預期目標,主要是隨著招商引資工作的不斷深入,海島旅游、港口資源的優勢日益凸現,吸引了境內外企業來*投資;同時,通過富商、親商、安商,激發了外資企業二次投資的熱情。今年現成的外資有:
一是已落戶*的外資企業增資部分,如常石三期2000萬美元,常石集團鐵工公司200萬美元;
二是今年外資新投入部分,如風力發電等項目的外資部分也將在今年投入。考慮到已落戶*的外資企業進出口額度(主要是常石集團)會有較大幅度的上升,同時縣內的玩具、水產品、鞋類出口仍有一定上升空間,今年自營進出口總額安排3.1億美元可望實現。
㈤關于城鄉居民收入目標安排。
通過黨的*屆五中全會精神的深入貫徹,各級政府對群眾生活將越來越關注。隨著我縣一些大企業的建成投產,拉長產業鏈,船舶配套企業的發展,以及縣里對企業扶持導向的調整,制度創新取消對勞動力自由流動的各種限制,加大對服務業、中小企業、勞動密集型企業等就業增長點的扶持力度等措施,加上今年是“暖促”工程實施的最后一年,市、縣將啟動消除有就業能力家庭“零就業”工程,繼續實施政府買單培訓制度,確保年末城鎮失業登記率控制在4.5%以內等預期目標完成的可能性極大。在努力實現充分就業的基礎上,逐步增加財政對低收入群眾的轉移支付,加大調節收入力度,繼續鼓勵發展以來料加工為主要形式的家庭工業,增加城鄉居民的實際收入。進一步發揮基礎產業優勢,調整漁業內部結構,促進漁業增效漁民增收;走生態效益農業之路,加強農業基地建設和特種動物養殖,提高農民的實際收益;倡導弘揚岱鹽品牌,進一步提高6萬噸精細鹽加工廠生產能力,從鹽質上提高鹽民實際收入。通過上述途徑,可以實現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漁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均增長10.0%的預期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