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民政局加強產業化經營發展計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加快“五大”基地建設,全面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
按照規模化生產、區域化布局、產業化經營的要求,依托自然優勢和發展現代大農業的有利條件,不斷調整和優化農業結構,發展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農業,推進我鄉棉花、糧食、特色林果
、畜產品和瓜菜“五大”基地建設。
——著力建設優質商品糧基地。以國家糧食直補收購優惠政策為依托,堅持糧食發展不動搖,通過優化生產布局和品種結構,把小麥和玉米面積穩定在1.*畝和1.*畝,在提高單產和品質上下功夫
,提高糧食生產效益,確保糧食安全。
——鞏固發展優質商品棉生產基地。根據市場的需求,以品種優化為重點,以提高單產為主要手段,加大高密度棉花種植和棉花滴灌栽培的推廣力度,加強棉花田間管理,實施節水工程;力爭實現長絨
棉平均單產年均增長10公斤以上,壯大棉花產業,鞏固棉花基地。
——著力建設特色優質果品生產基地。加快特色林果業發展,解決好發展林果業的思想觀念問題,堅定發展林果業的信心,要通過抓好林果面積的落實,力爭到2*0年種植規模達到*萬畝,達到“人均
二畝園”的目標。為“十一·五”期間農民增收*元奠定產業基礎,使之成為真正成為我鄉農民增收致富的主導產業;要通過實施林業人才工程,擴大技術培訓覆蓋面,讓更多的農民掌握林果栽培技術
,為林果業產業化發展提供人才支持。
——著力建設現代優質畜牧產品基地。嚴格落實縣鄉畜牧業發展目標,提高現有“四位一體”暖棚暖圈的利用率,推廣良種冷配良繁技術和其它養殖實用技術;通過抓好畜禽疫病防治等基礎工作,進一
步建立健全畜禽疫病防治體系,完善各種重大疫情應急方案,落實各種疫病預防措施,不斷提高應付各種疫病突襲的能力;通過加大飼料軟化青貯加工力度,大力推廣牲畜科學喂養技術,使農民認識到
科學養殖的重要性;通過提供優惠政策,扶持壯大一批養殖大戶,加快傳統畜牧業向現代畜牧業轉變,實現畜牧業的滾動化、產業化發展,到2*0年力爭實現牲畜年存欄量達到*頭(只),無畜戶不超出
*的目標,畜牧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提高到*%以上,
——著力建設設施農業和商品瓜基地。做大蔬菜產業,提高大棚、溫室等設施農業的使用率,種植各種特色作物和反季節作物,使廣大群眾看到溫室大棚的巨大經濟效益,促進溫室大棚等設施農業進一
步加快發展;做強做大瓜產業,擴大種植面積,加大技術指導和政策信息支持力度,按照綠色無公害要求和市場化要求,在瓜品種推廣和產品包裝、貯運、銷售上探索新路子,擴大商品瓜的生產規模,
力爭到2*0年把我鄉“納西甘”甜瓜基地變成全縣最大的無公害優質西甜瓜生產基地。
(二)深化農村體制創新,壯大農村集體經濟
認真貫徹落實各項農村經濟政策,在穩定以家庭承包經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前提下,深化農用地產權制度改革,規范土地流轉和草地承包制度,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鞏固農村
稅費改革成果,全面推動農村綜合改革。推進農業服務組織創新和機制創新,鼓勵和引導農民發展各類專業合作組織,提高農業的組織化程度。積極調整農村經濟結構,加快發展非農產業。發展壯大農
村集體經濟,加強集體經濟經營管理和財務管理,增加農村集體經濟收入,增強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服務功能,到2*0年,在全鄉范圍解決村級集體無收益問題。
(三)夯實農村社會基礎,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提出了“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20字方針,提出了要堅持從實際出發,尊重農民意愿,扎實穩步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
建設。全鄉各族干部要深刻認識其重要意義,在工作中要結合本地實際,搞好統籌規劃,在實際操作中著重突出合理規劃,突出抓好“六新”,突出建設“十個一”,突出穩步推進。
突出合理規劃。各村制定規劃要堅持立足本地實際,立足長遠,立足現有條件,尊重農民意愿,要廣泛征求意見,量力而行,要注重實效,要合理可行。
突出抓好“六新”,即培植新優勢、培育新農民、培育新組織、形成新機制、資源新配置、塑造新風貌。
突出建設“十個一”即:建設一支好的村干部隊伍、培養一批素質優良的新型農民、制定一套科學合理的村規民約、選擇一個好的經濟發展主導產業、打造一個好的政治文化及娛樂中心、修建一條好的
村居道路、完善一套好的衛生設施(包括下水道、封閉式垃圾場、沼氣池等)、建設一套好的生活設施(包括住房、自來水、通電、電話、閉路電視等)、創造一個好的居住出行環境(包括綠化帶、小客運站
、小型購物廣場等)、建立一個好的村民服務機構(包括醫療衛生室、家政服務處、托兒所等)。
突出穩步推進。要借助全縣開展的“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緊緊抓住我鄉玉斯屯克*村被縣上定為“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的試點村這一有利契機,以點帶面,穩步推進。
(四)整合資源配置,加速小城鎮建設進程
黨的十六大提出的要加快小城鎮建設進程,我們在建設小城鎮的過程中,要堅持“規劃高起點,建設高標準,管理高水平”的原則,按照“農村城市化,城市現代化,城鄉一體化”的方針,充分發揮城
鎮的集聚效應和吸納勞動力的龍頭作用,提高服務功能和城鎮綜合承載能力,把小城鎮建設成為集聚經濟、人口和提供公共服務的中心。
堅持高起點規劃。要結合城鎮產業和服務功能,從城鎮的產業、就業和資源環境容量出發,考慮小城鎮建設的資源配置,合理確定小城鎮建設規模,構建布局合理、各具特色、優勢互補的城鎮體系。要
從實際出發,做好鄉總體規劃,小城鎮土地建設規劃、環境保護規劃、招商引資規劃和其他配套項目規劃,要分階段組織實施,力爭今夏完成鄉小城鎮建設的總體規劃,年底完成其他配套項目的規劃。
堅持高標準建設。通過改善城鎮交通條件,優化路網結構,通過高標準打造商業、飲食、娛樂一條街,建設醫療、衛生、教育、郵政多功能服務區;建設居民住宅小區和小規模工業園區;建設開放式的
綠地廣場,完善供水、供氣、供熱、供電、園林綠化和污水垃圾處理等工程建設,完善小城鎮的基礎設施,強化服務功能。力爭在20*年底以前,完成兩條主街兩邊修建人行道,安裝圍欄、路燈,培植
綠化帶,在20*年以前,完成多功能服務區、小型工業園區、居民小區的建設雛形,2*0年,基本形成小城鎮建設規模。
抓好高水平管理。從20*年3月開始,做好小城鎮建設的管理籌備工作,建立專門的管理機構,配備專門人員,完善相應的管理機制,通過引入市場競爭手段,規范管理秩序,使小城鎮建設的土地、環境
、交通等資源得到合理配置,充分發揮其作用,為加快招商步伐,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提供支持。
(五)鞏固黨的執政基礎,全面加強黨的建設
加強黨委班子建設。實施“十一·五”規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任務重、任務艱巨,要按照十六大和先進性教育的要求,努力加強黨委班子建設,切實改進工作作風,增強服務意識,謀大事、把全
局、管大事,協調各方,不斷提高領導經濟工作和領導發展工作的能力,從而更好地服務于農村、服務于農民。
要按照上級要求,結合我鄉的實際,從四個主要方面入手,加強基層組織建設。一是加強村級班子建設,配強村兩委班子,特別是“一把手”,通過選拔“雙強”村干部、選派機關干部到村任職等方式
,使一批年輕有為、德才兼備的的優秀青年干部進入村“兩委”班子,改善村“兩委”班子結構,提高班子整體素質。二是加強黨員干部培訓,注重村黨支部書記黨務知識培訓,村委會主任財經知識培
訓,村后備干部、入黨積極分子黨的知識、科技知識培訓,鄉機關、站所干部雙語知識培訓。三是抓好村級陣地建設,對納入“整村推進”的*扶貧開發村進行重點改造,五年內力爭完成1*村級文
化陣地改造擴建任務。四是抓好黨員先進性教育等主題實踐教育活動,立足解決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焦點問題和自身存在的問題,確保促進各項工作取得實效。
加強廉政建設。落實“八個堅持、八個反對”要求,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并舉、注重預防”的方針,推進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推動廉政文化建設,加強領導干部廉潔自律,堅決查辦
違紀違法案件,糾正不正之風,維護群眾的根本利益。
(六)加強民族團結、維護社會穩定,構建和諧社會
歷史的、世界的實踐證明:民族團結,社會和平安定和諧,人民生活幸福安康,搞民族分裂,社會動蕩不安,人民遭殃。因此,加強民族團結,維護社會穩定,維護祖國統一,反對民族分裂和非法宗教
活動,是全鄉各級干部群眾的一項政治任務,人人要講民族團結,人人要維護民族團結,各民族要加強互相學習,互相尊重,互相交流,促進各民族共同發展。
堅持“穩定壓倒一切”思想,深入開展意識形態領域反分裂斗爭教育,強化維穩責任意識,要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加大流動人口管理力度,對重點人員要進行幫助轉化教育,防治重大刑事案件的發
生,構建平安和諧社會環境。
堅持依法加強對宗教事務的管理,落實“兩項制度”,堅持獨立自主、自辦原則,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大力培養愛國宗教人士,把宗教主持權牢牢掌握在愛國宗教人士手里。
加強信訪工作領導,落實信訪責任制度,完善信訪處置機制,排查社會矛盾,妥善處理信訪案件,切實解決信訪問題,按照法律政策應該解決的問題及時予以解決,違背法律政策的問題要做好宣傳解釋
工作,把各種社會矛盾和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確保社會大局穩定。
(七)推進精神文明全面發展
——統籌規劃,加快農村公共事業發展。抓好農田水利、鄉村道路等公共基礎設施建設,今年力爭實現*鄉防滲渠完工使用,實現鄉政府至*村、鄉政府至*鄉*村兩條鄉村道路鋪油通車。2*0年以前
,實現村村通柏油路,加快鄉村規劃建設,優化村莊布局,開展村莊街道整治,改善鄉村環境衛生和村容村貌;加強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解決*人飲水安全問題;提高農村用電覆蓋面,改善農村用
電條件。
——大力發展農村教育事業。鞏固發展兩基教育成果,繼續整合教育資源,合理調整學校布局,優化教育結構,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建設現代教育設施,提高教學能力,改善教學條件,大力發展社會主
義新型農民培訓教育事業,積極發展農村遠程電化教育,努力提高全民文化素質和受教育水平。
——發展和普及農村文體廣電事業。進一步加強和改善鄉村兩級文化陣地建設,發揮其文化宣傳主陣地作用,落實“三貼近”要求,加強思想教育宣傳工作,深入開展各類農牧民文體活動。加快實施廣
播、電視、通訊、電子信息村村通工程,推進農村電視普遍入戶,提高農村廣播、電視、電話的普及率。
——大力發展農村衛生事業。進一步整合衛生資源,改善農村醫療衛生條件,完善農村醫療保險機制和疾病預防體系建設,力爭今年年內完成鄉衛生院改制和擴建,五年內依次完成*個村級衛生室建設
改造目標,切實解決村民看病就醫難問題,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加強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繼續執行國家人口與計劃生育政策,嚴格控制人口增長,加大計劃生育政策宣傳力度,大力開展計劃生育優質服務活動,重視老年人、婦女兒童的健康保健工作,落實計
劃生育獎勵等優惠政策,提高人口素質,切實轉變群眾生育觀念。
——深入開展文明創建活動。以“文明村鎮”、“十星級文明戶”創建活動為契機,大力開展農村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不斷豐富創建活動內容,提高創建標準,落實創建要求,使創建活動成為農村精神
文明發展的“筑路石”。
——深入實施“科教興鄉”戰略。進一步加強農村科普網絡建設,發揮科普服務功能,不斷加強科技知識培訓,提升全民科技文化素質,推動科技知識在農村全面推廣應用。
——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推動公民道德建設。認真貫徹《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精神,大力宣傳“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20字基本道德規范,廣泛開展形式多樣
的群眾性道德建設實踐活動,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質,有力推動公民道德建設向縱深發展。
——加快農村人才開發,培育新型農民,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提供人才支持。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契機,大力培育與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相適應的新型農民,就得充分調動廣大農民的積極性和創
造性,使他們成為有文化、講道德、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增強農民在市場競爭條件下,依靠自身良好素質增加收入的本領。
堅持把培育新型農民作為開發農村人才資源,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一條重要措施抓緊抓實,制定社會主義新型農民培訓計劃和實施方案,落實培訓措施,充分利用現有的職業學校、人才培訓基地
、科普示范基地,大力實施綠色證書工程、青年農民科技培訓工程、新型農民創業培植工程、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工程和農業遠程培訓工程,大力培育新型種養能手、能工巧匠以及農產品流通、企業經營
管理人員,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人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