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縣街道辦事處工作計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2020年,街道在縣委縣政府正確領導下,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圍繞黨建、治理、服務,穩步推進各項工作。截止11月中旬,完成財政收入0.86億元,占任務總數的80%;完成招商引資1600萬,占任務數總數的80%;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203億元,提前三個月完成全年任務。街道分獲市、縣創建“共產黨員示范市”示范街道、示范集體,街道黨工委書記袁明華同志榮獲省委省政府“記一等功”稱號。
一、特色工作及其主要做法和成效
堅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根據社情、街情、民情,突出問題導向,以“縣城織錦人”為抓手、建“錦繡地”為目標,黨建引領統攬全局,探索創建“縣城織錦人”街道治理體系,通過“黨建、治理、服務”三提升,深入推進城市社會治理,著力打造文明和諧美麗的“錦繡”。
主要做法是:
(一)實施“三大工程”,建設錦繡。實施“磨針”“彩線”“織錦”三大工程,建設文明和諧美麗的“錦繡”。
(1)實施“磨針”工程,突出黨建引領。街道黨工委直屬黨組織8個(黨委1個、總支5個、支部2個),黨員660名。一是精選磨刀石。夯實基礎,以“三化”建設為抓手,進一步推進基層黨組織建設,將支部建在小區,推進黨的陣地橫向到邊、縱向到底,讓紅旗插遍街道角角落落,奠定“縣城織錦人”的基礎基石。二是下足磨礪功。優化過程,持續推進思想上入黨建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推動全街道黨員踐行終身學習理念,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推動實踐,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三是鋒利繡花針。強化效果,采取街道推動,通過黨員亮身份、做表率,推動黨員在“縣城織錦人”中當先鋒、做示范。坐實在職黨員回歸社區,不斷提高黨員在“縣城織錦人”中的引領力、帶動力。
(2)實施“彩線”工程,推進城市治理。一是建好“織錦”平臺。按照街道建“織錦辦”、社區建“織錦議事廳”、小區建“織錦服務站”三級垂直管理模式,推進“織錦”陣地建設,搭好織錦平臺,確保有地“織錦”。二是優化網格布局。調整優化網格設置,實現黨建、綜治、文明創建多個網格統一整合為社會治理網格。同步組建黨小組,選優配強黨組織負責人、專兼網格員;同步配置網格資源,保證與服務需求相匹配的人、財、物;同步建立和落實街道社區黨員干部包干聯系網格、走訪群眾制度。三是健全“7+x”治理體系。按照“7+X”模式,“7”即社區黨組織、居民委員會、黨員代表、居民代表、共建共治代表(轄區內單位、共駐共建單位、網格幫扶單位、回歸在職黨員等)、社會組織(物業公司、業主委員會等)、專業人士(提供經濟支持、法律咨詢等人士),“x”即所有的利益相關方,學習“織錦”、能夠“織錦”、善于“織錦”,積極主動參與社區治理和服務,努力形成“網格化管理、組團式服務”的共建共治共享大格局。
(3)實施“織錦”工程,優化社區服務。一建文明。文明環境,全民參與、人人動手“清潔家園”,重點治理小區牛皮癬等城市頑疾,月評、季考,授流動紅旗,資金獎補先進。門前五包,周周大行動,月月呈變化,全年大變樣。文明行為,廣泛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文明實踐活動,培養文明習慣。文明風尚,養成敬老愛老新風尚,評選表彰宣揚身邊好人、清潔家庭等榜樣。二建和諧。持續抓實常態化疫情防控,實行街道應急廣播全覆蓋,持續對重點區域進行石灰消毒殺菌;推進綜治中心實體化建設,不斷提升城市基層治理現代化、數字化、高效化;組建城管執法中隊,公正公平依法依規服務城市、居民;全面提升社區頤養之家,答好城市養老命題。三建美麗。抓實“城市雙修”,高標準推進棚改建設、老舊小區改造,不斷改善街道居民人居環境;逐步恢復擴大城市綠地,讓市民推窗觀景,出門見綠。
取得成效:
通過一年實踐探索,“縣城織錦人”項目化街道治理體系取得明顯成效。
黨建引領,“縣城織錦人”穿梭不停。街道黨工委充分發揮城市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廣大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抓好黨建引領疫情防控、棚戶區改造、老舊小區改造和清潔家園行動等中心工作,創新打出“黨建+城市治理”組合拳,破解城市基層治理難題。
(1)夯實執政基石,基層黨建堅強有力。筑牢基層根基,堅強黨建堡壘,城市基層黨建再發力。設立“一站式”服務大廳,“一條龍”服務群眾;黨支部建在小區,延伸黨建手臂, “兩新組織”“兩個覆蓋”水平強力提升;街道在職黨員回歸社區,黨組織為千名回歸黨員找準了社會地位、找準了服務社區的角色,黨員有了用武之地;黨建與街道中心工作緊密相連、深度融合,疫情防控、環境整治、棚戶區改造、老舊小區改造 “四輪驅動”,黨組織自始至終提供堅強有力保障。
(2)“黨建+疫情防控”,陣地黨旗分外紅。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街道全體黨員放棄與家人團聚,立即奔赴工作崗位,日夜值守幾個月。僅1月31日一天,就有406名在職黨員自發向社區報到加入值班值守,充實街道黨組織力量,與街道社區黨員一起“亮身份”,當好各小區“守門員”,守牢小區第一道關卡,切斷疫情擴散蔓延。成立46個臨時黨支部,一名黨員樹一面旗幟,一面旗幟紅一個陣地,一面面鮮紅的黨旗在74個小區高高飄揚,街道疫情防控工作受到市政府集體通報嘉獎。
(3)“黨建+清潔家園”,黨員戰斗在最前沿。在全市率先開展清潔家園行動,設立50萬元獎勵基金,獎優罰劣,嚴格兌現;環境衛生網格化,支部認領網格、黨員包片負責、以身作則,時時處處可見黨員清掃衛生的身影。累計投入經費100余萬元,發動黨員、志愿者15000余人次,清除垃圾上萬噸,購買生石灰粉24噸對街道背街小巷、臭水溝進行“零死角”消殺;拆除違建4500多㎡,對轄區街面、路燈桿、圍墻、居民樓道等各處用油漆刷除“牛皮癬”13.43萬㎡。
(4)“黨建+棚改拆遷”,黨員爭先破難攻堅。機關黨員干部走出辦公室,下沉一線,組成“黨員突擊小組”攻堅破難,泗水路棚改啟動簽約,通過不厭其煩春風化雨般上門做工作,已簽約355戶,完成98%,為全面完成泗水社區李家巷等棚改項目建設任務,圓棚改戶安居夢打下堅實基礎。
(5)“黨建+老舊小區改造”,“改”出幸福“住”出歡笑。爭取資金4191萬元,改造老舊小區16個,面積3.1萬㎡,惠及居民1731戶。修好腳下路、點亮門前燈、美化老舊區,補齊基礎設施“短板”。為泗水北路小區5棟獨立樓全部安裝大門,堵塞了安全漏洞,添置了運動健身器材,方便居民休閑和劃分停車位;632處小區將原先的菜地全部鏟除,規劃了停車位和高品位休閑小公園。舊改項目的統一規劃、分類施策,增加公共生活服務配套,完善小區基礎設施,大大提升了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6)其他工作。社區養老全覆蓋,社區“頤養之家”全面開伙,70名老人“入家”享受頤養天年新生活;街道490人老人申報并享受居家養老服務,為老人提供上門理發、體檢、居家保潔、陪護就醫等各項居家養老服務。城市脫貧解困 “一對一”結對幫扶,全面打贏城市脫貧攻堅戰;全年上級下達民政民生資金95.01萬元均按照要求發放到位,其中發放殘疾人兩項補貼31.89萬元,臨時救助1.61萬元,孤兒及事實無人兒童補助1.57萬元,高齡補貼95.01萬元。
二、存在的問題和建議
(一)社區服務質量有待提高,服務方式有待創新。
(二)經濟總量偏低,工業基礎較差。
(三)“縣城織錦人”治理體系有待進一步深化、完善。
三、下一步打算
(一)繼續抓好城市基層黨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五中全會精神,不斷探索城市精細化治理新路子,樹立“黨建+”工作理念,全面激發基層黨建工作新活力。
(二)繼續做好“縣城織錦人”建設。堅持擔當實干、真情服務,持續深化“縣城織錦人”社會治理模式,通過高質量建設、標準化管理、精細化服務,推進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織就文明和諧美麗新。
(三)繼續抓好 “頤養之家”建設。不斷完善“五辦”模式,加大投入、用足政策、先行先試,豐富社區養老服務設施,把服務老年人的夕陽紅事業打造成朝陽產業。
(四)常態化抓好清潔家園。持續開展“清潔家園”行動,搞好小區環境衛生。一如既往把環境衛生整治好、小區形象建設好,營造和諧整潔宜居家園,建立常態化制度化規范化 管理機制。
(五)常態化抓好疫情防控。轄區廣播全覆蓋,每天定時播報疫情防控措施;組織廣大“織錦人”參與疫情防控。對三無小區新建圍墻、大門、崗亭,加強小區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