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民政局文明服務發展總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20*年工作完成情況
(一)健全和完善各項救助機制,實現了社會救助工作的廣覆蓋高標準
為實現區委區政府提出的“民計民生率先改善”的目標,在深入困難群眾調研的基礎上,啟動了孤兒救助工程,落實了城鎮醫療救助工作,提高了9項救助標準,提出了改善民計民生8項措施,大大提高了我區社會救助功能和水平,基本建立起了廣覆蓋、高標準、功能齊全的社會救助體系。
1、落實各項救助政策。全面落實《天津市最低生活保障辦法》,保持動態管理下的“應保盡保”,截止目前,全區低保戶共計3288戶,7843人,發放低保金1600萬元。其中,農村1*7戶2539人,發放低保金410.67萬元;城鎮2227戶5298人,發放低保金1189.52萬元。同時,對我區不同類型的困難群體相應實施了醫療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臨時救助和生活補助,各類救助政策惠及困難群眾34978余人次,投入救助資金1219.41萬元。同時,慈善協會廣泛發動社會力量開展了慈善助困、慈善助孤和慈善助學活動。
2、提高社會救助標準。為進一步提高我區社會救助能力,經區政府常務會議決定,區財政增加投入1170.37萬元,一次性提高了九項困難救助標準。一是提高了解放前入黨的農村老黨員補貼標準。1945年8月30日前入黨的農村老黨員,每人每月補貼標準由500元提高到1000元;1945年8月31日至1949年10月1日前入黨的農村老黨員,每人每月補貼標準由400元提高到800元;二是提高了農村低保家庭一次性補助,由每人每年500元提高到1000元。三是增發城鎮低保對象一次性補助,按人均500元的標準,增發一次性生活補助金。四是提高農村低保標準,將我區農村低保標準與城鎮低保標準統一,標準的調整按全市統一規定執行。五是80周歲以上老年人生活補助金,由每人每月補助100元提高到200元。六是提高中小學特困生救助標準。由每人每年400元,調整為每人每年不低于500元。七是提高特困生節日補助標準。由勞動節、國慶節各200元,春節500元補貼標準,分別調整為勞動節、國慶節各300元,春節800元。八是提高臨時救助標準。從一次性救助1000-3000元,提高到2000-5000元。九是加大救災資金投入。根據我區受災情況,由區財政隨時追加區級救災資金。
3、做好救災救濟工作。開展了冬春令救濟工作,集中采購糧食28.7萬斤(價值43.72萬元),救濟困難群眾13684人;組織各街鄉開展兩節慰問活動,各街鄉、村隊共慰問2900戶困難群眾,發放慰問金及慰問品折款80多萬元;為7.15遭受特大暴雨災害的187戶困難群眾下撥救災款37.7萬元,完成了危房修繕和重建工作。
(二)出色完成了為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和*特大地震災區的捐贈工作
按照市、區的統一部署,今年分別組織了向南方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地區和*地震災區獻愛心大型捐贈活動,特別是*大地震后,我局反應迅速,組織有力,舉全區人民之力,支援災區抗震救災,全局干部職工發揚了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奉獻的精神,出色完成了為地震災區募集款物工作,取得了有史以來募捐工作速度最快、數額最高、參與人數最多的好成績,位列18區縣之首。全區累計為雨雪冰凍災區捐款253.99萬元;為*地震災區捐款2499萬元和價值232.23萬元的物資,10月再次為地震災區捐贈新棉衣被68241件。
(三)大力發展基層民主,進一步推進了城鄉社區建設
按照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戰略要求,在加快我區城市化建設,不斷加強社區建設的基礎上,積極推進農村社區建設試點工作。同時,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頒布十年為契機,積極完善村級民主政治建設。
1、整體撤村工作。結合我區城市化整體規劃目標,在認真研究法律政策和深入基層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制定了《*區整體撤村工作意見》、《*區第一批整體撤村實施方案》。并按照《工作意見》和《實施方案》要求,啟動了撤村操作程序,截止到目前,已完成25個村的撤村工作,同時落實了整體撤村的相關配套工作。
2、社區建設工作。為深入落實天津市社區建設會議精神,在多次調查研究的基礎上,起草下發了《*區關于加強城鄉社區建設的意見》,落實了我區社區建設工作組織領導,為我區城鄉社區建設起到了指導和保障作用。為進一步推進社區志愿服務工作,我區成立了*區志愿服務協會,并積極落實社區志愿者注冊工作。在我區被民政部命名為全國農村社區建設試驗區的基礎上,認真做好農村社區建設工作,完成了年初確定的13個試點村任務。在農村社區服務中心達標建設中,13個村有10個村達到了標準,每個達標的社區均配備了電腦,推進了農村社區網絡化建設。農村社區試點工作接受了國家民政部、市民政局等有關領導的檢查,得到了好評。
3、村級民主建設工作。積極完善村級民主決策程序,嚴格落實了《天津市村民代表會議制度暫行規定》,規范了村民代表會議。完成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頒布十年回顧工作,撰寫上報了2萬余字反映村級民主政治建設的文字材料。組織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頒布十周年的宣傳日活動。配合組織部完成了村“兩委”會一把手的外地培訓工作,同時做好村委會換屆選舉的各項前期準備工作,對重點難點問題進行了研究,為明年完成好第七屆村委會換屆選舉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礎。
4、行政區劃調整工作。為加快我區城市化進程,認真做好區劃調整和撤鎮建街工作。實施并完成了軍糧城鎮的撤鎮建街工作,使我區城市化水平在全市處于領先地位。完成了平安邊界創建工作,維護了團結、穩定、繁榮、和諧的邊界關系。
5、社區居委會工作。對未建社區居委會的居民區,在去年審批14個的基礎上,加大了落實力度,完成新建居委會3個。對明年的社區居委會換屆選舉工作進行了調研,對換屆的形勢進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初步的設想,同時完成了相關材料的準備工作。
(四)繼續推進居家養老服務工作,不斷健全養老服務保障體系
按照實現養老服務社會化和公益化服務的原則,逐步建立和完善了以居家養老為基礎,社區服務為依托,機構養老為補充的養老服務體系。
1、進一步整合社區養老服務資源,推進居家養老服務工作。把高齡、病殘、孤老、生活困難以及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作為居家養老服務的主要對象,推行政府購買服務的形式,緩解他們的生活壓力。今年,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經過認定全區共有300余人被納入了居家養老政府補貼范圍。
2、進一步加強老年人協會規范化建設。結合我區實際,嚴格落實《關于加強基層老年人協會規范化建設的意見》,進一步明確了老年協會的宗旨,規范了老年人協會的組織建設、協會章程、活動場所、經費來源等工作,充分發揮了老年人協會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作用。我區三個老年協會在市老年協會會長培訓班上作了經驗交流。
3、落實老年人各項保障措施。一是以實施老年人權益保護法十周年為契機,開展老年法律咨詢服務活動,發放宣傳材料2000件。推動各鎮街鄉老年人意外傷害保險工作,全區共有5000余名老年人登記參保;二是按照《農村五保供養工作條例》,審核、落實了符合條件的160名五保老人的五保供養經費;三是審核批準了3292名80歲以上老年人的生活補助金,調整發放了百歲老人營養補助金。
4、加快推進養老基礎設施建設。在華明街正在投資建設1萬平方米的區養老中心,新建示范性社區老年日間照料中心1個、社區老年日間照料服務站4個。
5、落實老年教育規劃,完成了我區20*年老年教育入學率、參與率和覆蓋率等指標任務。繼續加強區老年大學示范校建設,逐步擴大和普及老年教育。同時,利用老年節等重大節日,因地制宜地開展形式多樣的老年文化體育活動。
(五)進一步深化和豐富了雙擁工作內容,雙擁工作水平與活力不斷增強
緊緊圍繞創建全國雙擁模范城“六連冠”的工作目標,緊跟形勢任務、緊貼工作實際,認真研究、主動作為,力爭保持全市先進水平。
1、廣泛開展國防教育和雙擁宣傳活動。及時總結了近年來的雙擁工作成果,組織召開了“慶賀全國雙擁模范城‘五連冠’暨迎新春黨政軍民座談會”,大力宣揚和表彰雙擁模范集體和個人。組織召開了爭創“全國國防教育示范基地”協調會,并投入1700余萬元對軍訓基地設施進行了整治。同時充分發揮宣傳媒體作用,增強雙擁宣傳影響力。分別在各級各類宣傳媒體上宣傳我區雙擁工作10次,編輯出版《*雙擁工作簡報》50多次。
2、積極為駐區部隊官兵解難題、辦實事。全區各界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圍繞軍地中心工作,切實貼近實際做好事、辦實事。一是開展了資助駐區部隊遭受雪災地區的官兵。共為來自湖南、湖北、江西、廣西等重災區的260余名受災官兵捐款達70.2萬元。二是積極支持部隊參加抗震救災和慰問駐區部隊在*地震中的受災官兵。共為駐區部隊200多名家庭受災的官兵捐款120余萬元,并給參加抗震救災的駐區官兵寄發了慰問信,走訪慰問了部分赴抗震救災一線的駐區部隊官兵的家屬。三是積極支持部隊信息化建設和為駐區部隊解決工程建設用地問題。協調武警指揮學院完成了籌建師團以上干部宿舍樓征地15畝的工作,協調解決了空軍93688部隊軍官經濟適用房項目占地10畝的難題,撥款20萬元支持武警醫學院附屬醫院推進信息化建設。四是緊跟任務形勢,積極協調基層雙擁片切實為駐區部隊辦實事、解難題。
3、積極開展走訪慰問活動。先后組織了春節、“八一”期間走訪慰問駐區部隊和在鄉重點優撫對象活動、慰問參加奧運安保的官兵和66178部隊在河北宣化基地外訓的官兵,組織協調基層雙擁片開展群眾性的慰問活動。據統計,春節和“八一”期間,全區各基層雙擁片共慰問駐區部隊100多支(次),慰問優撫對象1800多人(次),為部隊和優撫對象贈送慰問金、慰問品80余萬元,開展軍地聯誼、文藝演出20多場次,做好事、辦實事180多件。
4、認真貫徹落實各項優撫政策。按照《*區在鄉重點優撫對象購建房補助暫行規定》,為30多戶優撫對象發放購建房補助16.2萬元。制定了我區優撫對象醫療保障實施意見,完成了優撫對象的“參保”工作。制定出臺了《*區落實<天津市擁軍優屬條例>實施細則》,為進一步提高優撫對象待遇提供了法律依據。認真做好“參戰”、“參試”和原8*3部隊人員身份認定工作,確保了零上訪。
5、深入推進社會化擁軍工作。為進一步加強雙擁工作的深入性和廣泛性,在華明示范鎮進行了“迎奧運、講文明、樹新風”軍民共建和諧社區啟動儀式,組織擁軍協會繼續與駐區部隊簽訂共建協議,開展“一對一”幫扶活動;協助舉辦了*區民營企業家擁軍協會、*區駐區企業擁軍協會“慶祝改革開放30周年”軍民聯誼座談會,為我區社會化雙擁共建工作打下了好的基礎。一年來,結合實際,協調“兩個協會”積極開展支援遭受冰雪和地震災害的駐區部隊官兵活動。區國有企業擁軍協會會員單位捐款物共計160萬元;*區民營企業家擁軍協會49個會員單位共捐款1300多萬元,捐物價值22萬元。與此同時,積極引導群眾性擁軍活動的廣泛開展。
6、組織協調駐區部隊,支援地方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重點工程建設。今年以來,駐區部隊充分發揮突擊力強的優勢,幫助我區完成了運送救災救急物資、扶貧幫困、搶險救災、植樹造林、清整環境衛生等急難險重任務。一是在派出救災、醫療分隊赴災區的同時,積極為災區人民捐款捐物和為災區運送冬季救災物資。20余支部隊共為災區人民捐款捐物共計118萬余元。并及時派出官兵300余人次,軍車50多臺次,運送救災物品1500余噸。二是多次集中部隊,出動官兵1000余人次,完成了張貴莊城區地段、津塘公路、津濱高速、津塘二線、*湖等地的環境清整任務,駐區66178部隊還派出官兵80多人次,參加了天津站工程改造義務勞動。三是充分利用節假日為駐區群眾做好事,據統計,一年來,駐區部隊共出動官兵2000余人次,為駐地做好事、辦實事500多件。四是協調駐區部隊開展軍民共植“雙擁林”活動,不僅改善了*區環境面貌,而且進一步密切了軍政軍民關系。
7、全面完成退役士兵安置任務。20*年,我區共接收退役士兵177人。其中:轉業士官7人,城鎮退役士兵104人;回農村安置的退役士兵66人。符合安置條件的城鎮退役士兵全部得到妥善安置。繼續實行了自謀職業、推薦就業、計劃安置相結合的辦法,多種形式并舉。一方面,嚴密組織計劃安置,擇優選崗,自主選崗,現場辦理安置手續;另一方面,充分利用退伍軍人服務中心功能,積極組織各類招聘會,為退役士兵提供求職就業平臺,全年共舉辦各類招聘會7場次,共推薦近200名退役士兵,81名退役士兵被錄用。同時,不斷完善*區退伍軍人服務中心網站。及時更新、完善板塊內容,網站自開通后總訪問量達4682次。通過網上平臺共有5家單位與我們聯系用工事宜。
8、認真落實軍休干部兩個待遇。關心軍休干部的政治生活,嚴格落實了軍休干部的組織生活和學習制度。按照政策規定,落實了軍休干部生活、醫療等待遇。加強昆程園活動站建設,成立了管委會,制定了活動站各項規章制度。并以活動站為依托,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文體活動。組織老干部參加關心下一代和向災區獻愛心等社會活動,使全區軍隊離休退休干部,在良好環境中健康愉快地安享晚年。
(六)依法行政,規范服務,進一步提升了社會事務管理水平
1、加強社會組織自身建設,發揮了社會組織服務社會的功能。繼續堅持重點培育發展的原則,全年共登記注冊社會團體6個。年檢合格社團67個;年檢合格民辦非企業單位53個。通過年度檢查、舉辦培訓班和走訪檢查各民間組織活動情況等方式,進一步規范了社會組織活動,加強了社會組織制度建設和自身建設。繼續推進社會組織誠信與自律建設活動,在為*地震災區捐款活動中,各類社會組織累計捐款550萬元,以實際行動詮釋了自身的社會責任。
2、加強窗口單位建設,依法做好婚姻登記管理與服務工作。進一步建立健全婚姻登記員崗位責任制、內部管理制度和檔案管理制度,截止目前,共辦理結婚登記2901對,離婚登記728對,補發婚姻證件203件,出具未婚證明86件,辦理收養登記29件。登記合格率100%。完成了20*年—20*年婚姻檔案移交工作,共移交結婚檔案15000件,離婚檔案2900件,婚姻檔案完好無缺。開展了全國婚姻規范化窗口單位創建活動,加強和完善了婚姻登記處軟硬件建設,接受了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三省市對我區婚姻登記規范化建設情況的檢查考核,檢查組對我區登記機關建設予以了充分肯定。
3、加強福利企業管理,維護了殘疾職工權益。完成了福利企業年檢工作,22家福利企業年檢合格20家,注銷2家。全年共完成產值2.1億元,實現銷售收入2億元,創利稅3200余萬元。在做好免稅認定、退稅、營業執照年檢等服務工作的同時,加強對福利企業的管理,在安全生產、殘疾職工工資與保險等權益保障方面進行了嚴格的督查和落實,維護了殘疾職工的合法權益。
4、繼續強化了殯葬管理,喪俗改革進一步深化。扎實開展了“治理喪葬陋俗,共建美好家園”活動。集中時間對全區殯葬市場進行了全面清理。與定點經營的喪葬用品店簽訂了不銷售封建迷信用品、不搞封建迷信活動承諾書。同時,繼續利用各類宣傳陣地,開展宣傳教育活動。組織了文明集體共祭活動和“綠色殯葬迎奧運,志愿服務促和諧”的志愿服務活動,增強了廣大群眾文明祭奠、環保祭奠的自覺性。完成了綠色殯葬服務中心的選址、征地工作。
從總體上看,今年的工作成績是主流,我們經受住了兩次自然災害的考驗,圓滿完成了募集任務。其他多項工作也取得了不同程度的突破和發展。但由于民政工作發展還不平衡,有些工作與爭一流的要求還存在差距,需要下氣力去研究、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