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學校深化校本培訓發展總結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學校深化校本培訓發展總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學校深化校本培訓發展總結

      一、制度保障,讓理念有著落的平臺。

      圍繞“促使教師全員發展”這條主線,我校從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兩大方面入手,修訂、增添了各項規章制度和實施辦法,使新的教育管理思想變成可供操作的制度,使課程改革的思路明明白白地凸現在教師面前。如“骨干教師培訓方案”,“班主任工作月考核制度”,“優秀教研組評選制度”,“年終考核制度”,“教學常規管理細則”等。這些制度和辦法,從點到面,從量到質,從過程到結果,形成一套全新的教師管理評價系統,為促使教師在崗位上獲取自身發展,營造了良好的氛圍,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引領思想,讓榜樣有個說話的地方。

      1、學校領導用講座引領思想。

      我校有由校長室、教導處、教科室、教研組長等組成一支年富力強、業務過硬的校本培訓領導小組隊伍,校級干部是課程實驗改革的身體力行者和責任人。在課改實驗中,校級干部身先士卒,做好表率,切實做到三個“自覺”,自覺參加上級組織的各種學習培訓,自覺參加校內每次課改學習,自覺學習教育報刊,廣泛吸收課改信息。他們在各自的業務領域取得突出成績,有較強的理論基礎和實踐經驗,都能通過各自的平臺開展形式多樣的講座,主持專題論壇,引領全校教師走進新課改,領會新課改,實施新課改,他們的課改思想構成一股強勁的合力和強勢,通過“講座”、“論壇”、“匯報”等形式引領著全體教師的課改思想,為我校持續有效地開展多種形式的校本研訓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2、骨干教師用課堂引領思想。

      思想和行為并駕齊驅,“教學與教研同步,教研促進教學”是我校多年來的教研思想。教研的效果如何,通過課堂來反映,教師的收獲如何,通過課堂來體現。教師的面子,是學生給掙的;學校的面子,是家長給掙的。學生的發展,就是教師的成功;教師的發展,才是學校的成功。我校的教研思想,課改思想,首先由骨干教師來體現,體現在每一天的每一節課,體現在每一個學生每一個家庭。我校骨干教師能夠用課堂說話,用自己的學生說話。我校骨干教師每學期上一節展示課,用他們的課堂實踐相全校教師傳達新的課該理念,引領教師走進新的課堂,感受新的理念,實踐新的課堂模式,為學校校本培訓提供現場。

      3、優秀教師用自身的成長引領思想。

      常年開展校本培訓,促進了教師隊伍的全員專業成長,尤其是年輕教師隊伍,他們的健康快樂成長,是我校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他們用自身的發展無聲地捍衛了學校的校本培訓思想,是全體教師參與培訓的無聲號角,“學習靠自己,不學就落后”的思想根植在我校教師隊伍中,體現在工作中,構建學習型組織的努力有了明顯的效果。

      4、其余教師迎頭趕上,用教育隨筆引領思想。

      組織教師全員參加校本培訓。老師們通過看光盤,聽講座;觀課例,析個案;與同事交流;多形式、多途徑、多層次的培訓。在教學中總結經驗,發現問題,分析現狀,傳播思想、論證方案,我校最常用的做法是在教師會上交流教育隨筆。近年來老師們撰寫了多篇教育隨筆和論文,以敘述身邊事身邊人的形式,短小精干、淺顯易懂、親切自然,為闡述辦學思想,介紹課改理念,加強自身修養、建設校園文化起了較大的作用。

      三、總結反思,讓教師聽到成長的聲音。

      反思是教師以自己的職業活動為思考對策,對自己在職業中所做出的行為以及由此所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的過程,是“教師專業發展和自我成長的核心因素”。我校不但重視教師教學工作的反思,還重視學校管理和班級管理工作的反思,不但重視教師專業的發展,還重視各級管理人員的專業發展,體現“學生的發展就是教師的成功,教師的發展才是學校的成功”的辦學管理思想。

      1、通過工作總結來反思。

      “一切工作從計劃開始,一切進步在于總結反思”是我校管理工作的指導思想之一,從撰寫到交流等諸多環節,無不滲透著學校的管理思想:工作總結是做出來的,不是寫出來的;工作總結是經驗匯編;工作總結不是為了存檔,而是向學校、向同行、向社會匯報的最好形式;本學期的總結是下學期計劃的起點;珍惜自己的進步,從珍惜自己的總結開始。

      我校教師,不管年齡大小,教齡長短,資格高低,兼職多少,人人都撰寫工作總結,人人都重視工作總結。工作總結的類別有“教學”、“班主任”、“少先隊輔導員”、“文體”、“教研組、備課組工作”、“教導工作”、“總務工作”“學生輔導”、“課題實驗”、等,有的教師每學期寫一、兩份,有的則寫三、四份;不管篇幅長短,總是個人工作的經驗結晶。

      我校不單重視總結的撰寫,更重視總結的交流和挖掘,通過幾種層面的交流促進了總結的質量,工作的質量。各類總結分類裝訂成冊,存放資料室,對于典型材料在校內會議匯報交流,實現資源共享,全面提升教師個人素質。

      2、通過交流的課堂來反思。

      每學年我校語、數教師每人聽課、聽報告的節數均30節以上,其他教師在20節以上;我校教師參加市音樂課堂教學競賽活動、參加縣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課課堂教學競賽等活動,在這些活動中,我校教師執教的課堂教學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評,同時也較大程度地促使全體教師對自身課堂進行反思,從而促使骨干教師更加成熟,年輕教師快速成長。在新的課改形勢下,如何設計一堂課?如何評價一節課?如何當一名成功的教師?這些問題經過課堂的實踐,在實踐中反復思考和討論,已經從模糊中清晰起來,已經從傳統的認識中得到升華。

      四、創造條件,讓培訓訓邁上新的臺階。

      1、提供培訓的時間。

      在教師任課安排上,語文教師基本實行單人單班單科制度,綜合學科教師基本實行專業化,數學教師任課教師的周課時量不超過14節。這樣,為校本培訓提供了時間的保障,為保證學習的時間,每周組織政治、業務學習各一次,并把出席情況列入教師日常考勤中,與考勤獎掛鉤。

      2、拓寬交流的平臺。

      我校與市教科院、縣教研室、縣職教中心、縣直小學等保持著良好的業務交流和學習的關系,建立起暢通的培訓網絡,不斷創造條件為教師成長提供以下多層次的培訓平臺。有學校學科組策劃組織,供本校教師為解決自身問題和困惑的培訓平臺,如教研組、備課組、課題組等,是我校教師成長成熟的主要陣地,周周有活動,年年有重點,人人有提高;有學校教導辦策劃組織,供本校教師為校外同行交流和展示培訓成果的平臺,如校級交流,縣組織我校承辦的有關活動,這些活動是調動我校教師培訓積極性的催化劑,老師們在這一平臺的展示,得到認可,獲取自信;有教研室或職教中心策劃組織,如校本骨干教師培訓班、新課程培訓班講座等,通過這些活動的參與,加速了我校骨干教師的成熟,為構建我校名師工程奠定堅實的基礎,另外還有一些外出培訓學習的機會,本學年度我校派出學習的教師有50多人次,這對于我們這所經濟比較薄弱的學校來說也是件不容易的事情,這些活動更是拓展了教師的眼界。

      3、經費的保證。

      我校在教師培訓的費用上從不吝嗇,除了正常參與上級教研部門組織的各類教研培訓活動之外,還確保我校制定的各項制度的落實和各項活動計劃的實施,添置必要的研訓設備,開辟不同形式的交流平臺。

      (1)訂閱多種業務報刊。

      (2)通過外出學習機會和郵購方式每年增加新的圖書音像資料,都是全國教育經典之作。

      (3)建立教師發展檔案袋,教師每學期的工作計劃、總結、實驗報告、論文、教后感及自學筆記等文字資料收集成袋,教師個人保管,定期檢查,必要時在校內公開交流。

      (4)校本課程的開發,成為了學生展示自己的平臺。

      (5)不斷完善遠程教育工程,拓寬教師學習和交流的平臺。

      (6)創造機會,讓教師有更多的機會外出參觀和學習。

      五、校本教研的具體做法

      (一)以校本教研為依托,讓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動成為教師成長的“學習坊”。

      新課程改革給我們的老師帶來了全新的挑戰和嚴峻的考驗,它改變的不僅僅是我們教師的教育觀念,而且是我們每天都在進行著的習以為常、輕車熟路的教學方式、教學行為。我校憑借“教研活動”這一富有實效的學習平臺,開展了扎實的校本研究活動,注重理論學習,提高學習的實效性和教師的受益面。我們“教研活動”形式相對固定,除開聽課內容還涉及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中的經驗介紹,或就某一個專題發表自己的看法,或參考各類教學雜志后自己的綜合思考。“教研活動”改變了原來單一的督促學習方式。在這里,“教研活動”成了一片水草豐腴的原野,老師在這里呼吸著新鮮的氧氣,綻放著自己的生命花朵。我們的老師在發展同行的同時,也在發展自己,成為教育的學習者、思考者和促進者。“教研活動”為教師的成長、創新提供飛翔的翅膀,在這樣一種濃濃的氛圍中,教師的專業水準在不知不覺中得到了發展。我們還鼓勵老師講課后把自己的內容和老師的意見整理思考,把有價值的東西提升理論。

      (二)以校本教研為基地,讓“校開放課”成為教師成長的“實踐園”。

      我們每學期都安排每位老師上一節公開課,每次課不僅有一定的主題,還有不同的形式:

      “示范課”:發揮各級骨干教師的的引導示范作用,每學期至少提供兩堂觀摩課,供全體教師學習。近年來,數學骨干老師劉艷執教的《生活中的角》充分體現了“尊重學生,注重發展”這一理念;英語教師朱芬執教的《Ilovetheanimals》創設情境,激發興趣;劉立瓊老師執教的活動課《過年啦》充分體現了“自主、合作、交流”的教學模式;語文教師鄒先菊、盧艷執教的《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和《鄉土人家》讓詩意在課堂上無限延伸……讓全體老師受益匪淺。

      “教研課”:組內指定一教師上課,先進行集體備課,執教者按集體備課意見上課,然后教者再說課,教師集體評議后,如果不滿意就再上,直至滿意。實現教師同伴間的合作與對話,上學期我們共展示不同類型的教研課18節。

      “隨堂課”:校委會領導與教研組長繼續深入課堂聽課,并形成書面性評價,全學期我們共收集《新課程課堂評價表》50多份。我們鼓勵老師及時記錄自己教學中的閃光點或失敗之處,積極撰寫教育教學案例、論文和敘事,積極參與課題研究。近年來我們學校主持研究的了課題《農村小學朝讀課程資源開發的探究》,協助市教科院研究省級課題《成功課例研究》和《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研究》。老師們撰寫的教育敘事、課例、案例、論文獲得了市領導的一致好評。

      (三)以校本教研為陣營,利用現有資源對教師進行培訓,在課程改革中,專家的專業引領能有效地提高教師理解和把握新課程的理念和能力,促進課程改革的順利實施。

      近年來,我們充分利用遠教資源,觀看專家的《如何撰寫教學案例》和《如何撰寫教育教學敘事》講座。這些講座從案例和敘事的概念、特點和基本結構出發,引用并生動地解讀大量課例,讓全體老師對教學案例和教育教學敘事有了一個更深的認識。

      通過這些工作,使我們深深感到:校本培訓是提高全體教職工服務質量的必由之路,是提高教師自我價值的必由之路,是體現學校發展與教師發展思想的必由之路,是全員培訓、全程培訓、全方位培訓的必由之路。但是我們學校關于校本培訓的做法仍然屬于探索狀態,還沒有建立起較為完善的管理體系和培訓思想,離實現課程改革六大目標的要求還相距甚遠,另外,由于學校經費緊張,硬件設施還投入不夠,阻礙了學校校本培訓向著更寬、更廣的網絡發展之路,因此進一步發展的工作還十分艱巨。校本教研活動的開展,給老師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學習提高的平臺,我相信在上級領導的關懷下,在全體老師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校本培訓天地必將灑下遍地繁花

      午夜亚洲WWW湿好爽| 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乱码| 亚洲人成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5555|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 亚洲一区无码中文字幕乱码| 亚洲精品资源在线| 亚洲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视频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美女一区二区三区| 91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w码欧洲s码免费|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久| 精品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偷拍无码不卡av| 亚洲天堂福利视频| 亚洲日本久久一区二区va| 亚洲成a人片在线播放| 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国产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第一永久AV网站久久精品男人的天堂AV|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av不卡在线| 亚洲精品伦理熟女国产一区二区 | 亚洲色精品vr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影院 | 亚洲人精品亚洲人成在线| 日本亚洲色大成网站www久久| 亚洲情A成黄在线观看动漫软件| 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麻豆| 久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蜜芽| 亚洲成AV人网址| 国产亚洲AV手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亚洲短视频男人的影院| 亚洲第一页在线播放|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去台湾 | 亚洲天天做日日做天天欢毛片|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亚| 亚洲欧洲国产综合AV无码久久| 亚洲第一页日韩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