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社區安全生產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為進一步加強我區的安全生產工作,強化安全生產政策措施的落實,深化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推動全區安全生產狀況的進一步好轉,根據國家、省、市對安全生產的有關指示精神并結合我區實際,現就2008年區安全生產工作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黨的*大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解放思想,堅持“安全發展”原則和“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方針,圍繞安全生產“隱患治理年”的任務要求,強化政府監管責任和企業主體責任,嚴格監督管理,深化整治攻堅,著力源頭治本,切實減少事故總量,有效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推動全區安全生產狀況持續穩定好轉,為全區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創造良好環境。
二、工作目標
力爭全年全區重特大事故和較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一般事故起數減少,各類事故死亡總量在市下達的控制指標以內,確保工礦企業、火災事故不反彈,力爭道路交通事故進一步下降,為全區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創造良好條件。
三、工作重點
(一)深化隱患治理,堅決防范和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把安全生產“隱患治理年”活動作為全年的重點任務,切實落實各級政府、各行業(領域)主管部門的隱患治理責任制,全面排查整治隱患。按照“屬地管理”和“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突出抓好交通運輸、消防、非煤礦山、危險化學品和煙花爆竹、建筑施工、液化石油氣等重點行業領域打“三非”、反“三違”、防“三超”活動。把整治隱患與推進各行業領域專項整治相結合、與把好高危企業安全許可關相結合、與建立健全重大隱患分級管理機制和重大危險源分級監控機制相結合,堅決防范和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各鎮(街道)抓好本轄區隱患排查和整治;各有關部門按職責分工進行排查和整治,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安全監管部門:重點開展對危險化學品、非煤礦山、煙花爆竹經營單位安全隱患的排查治理。
*交通管理部門:重點開展對劇毒物品、爆炸物品等危險貨物運輸證件檢查,規定運輸線路和運輸時間等相關隱患排查治理;加強路面監控,查處超速、超載、不按線路行駛及無牌無證等嚴重違法違規行為;查處路面危險貨物違規轉卸裝載行為;開展對事故多發路段的排查治理。
交通部門:重點開展對道路運輸尤其是危險貨物運輸企業、運輸車輛、駕駛人員、客貨站場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和安全隱患排查治理情況進行督查;開展對公路、橋梁等重大設施安全隱患的排查治理。
建設部門:重點開展對市政工程、建筑施工、液化石油氣安全隱患的排查治理。
國土部門:重點開展對相關礦山隱患的排查治理。
旅游部門:重點開展對旅游景區(景點)安全隱患的排查治理。
質監部門:重點開展對鍋爐、壓力管道、電梯、起重機、廠內機動車輛、液化石油氣瓶等特種設備安全隱患的排查治理。
工商部門:重點依法打擊無證無照生產、經營活動。
環保部門:重點開展對廢棄危險化學品及放射性物品處置安全管理和隱患的排查治理。
經貿部門:重點開展對民用爆炸物品生產經營單位安全隱患的排查治理。
海事部門:重點開展對水上交通安全,尤其是危險貨物運輸船舶安全隱患的排查治理。
海洋漁業部門:重點開展對漁船、漁港安全隱患的排查治理。
*消防部門:重點開展對商場、集貿市場、賓館、酒吧、網吧等人員密集場所和“二合一”、“三合一”單位及“三小”場所安全隱患的排查治理;加強對重大火災隱患單位火災隱患整改的督查。
水利部門:重點開展對水利工程、堤圍、水庫、河道采砂等安全隱患的排查治理。
農業部門:重點開展對農業機械安全隱患的排查治理。
教育部門:重點開展對學校、幼兒園安全隱患的排查治理。
民政部門:重點開展對社會福利院、養老院等單位安全隱患的排查治理。
衛生部門:重點開展對醫院安全隱患的排查治理。
此外,其他各部門也要結合本部門、本系統安全生產的特點,認真制訂方案并組織開展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工作。
(二)開展督查行動,確保隱患治理工作落實。區安全生產百日督查專項行動從2008年4月下旬到7月底開展,采取各級自查與上級督查、企業自查與部門檢查、綜合督查與專項督查的方式同步進行,做到“二個結合”,即督查專項行動與安全生產責任制落實情況相結合,與推動隱患排查治理工作情況相結合;實現全區范圍內督查自查率的“三個100%”,即區督查鎮(街道)達到100%,鎮(街道)督查村(居)達到100%,企業自查隱患達到100%,確保“百日督查行動”深入基層,深入企業,不留死角。
(三)完善責任目標體系,強化安全生產責任制落實。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強化政府安全監管主體責任的落實,繼續執行每季度防范重特大安全事故工作會議制度,加強對安全生產工作的領導和動態管理;要按照“條塊結合,以塊為主”的原則,與各村(居)和轄屬企業、單位簽訂安全生產責任書;要建立實施“好班子”建設中領導班子的安全生產專項考核制度,完善責任制考評細則,促進政府領導責任、行業(領域)監管責任的落實;要進一步明確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促使企業做到有健全的責任制度,有規范的操作規程,有安全生產投入,有應急救援預案,有自主消除隱患和有及時報告安全事故。
(四)加強基層基礎建設,推進安全生產重心下移。要加強鎮(街道)安監站建設,切實做到機構健全、人員充實、職責明確、經費和裝備到位,同時進一步推進鎮(街道)安監站安全生產巡查制度的建設,推進監管重心下移,關口前移。加大安全生產投入,積極改善安全生產基礎條件;依法落實企業提取安全費用、風險抵押金制度和傷亡事故經濟賠償三項經濟政策。繼續推進企業安全生產檔案制度建設,深化企業自身安全生產管理工作。
(五)加大執法監察力度,改善安全生產秩序。進一步改善執法監察裝備和執法專項經費,不斷提高執法監察人員依法行政素質,推進執法監察工作的制度化、規范化和法制化。建立政府有關部門與紀檢監察部門、司法機關的溝通協調機制,創新執法監察手段,依法打擊各類安全生產違法違規行為,進一步規范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制度,落實“四不放過”原則調查處理生產安全事故。
(六)健全應急管理機制,提高應對安全生產事故災難能力。各級各部門要進一步完善本地區、本監管領域與行業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加強應急救援隊伍、物資、裝備等保障,組織開展應急救援演練,提升應急救援協同配合和處置能力。同時,加強督促指導企業特別是高危行業企業,健全并實施各類安全生產應急預案,全面構建起應對安全生產事故災難的防線。
(七)加強宣傳教育,營造良好的安全生產社會氛圍。加強鎮、村二級監管人員及企業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特種作業人員的再教育和培訓,增強安全生產技能和事故防范能力;抓早籌劃第七個“安全生產月”活動,進一步創新活動形式和內容,爭取行業協會和企業的支持配合,使安全生產月活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更體現廣泛性和社會化,營造日益濃厚的關愛生命、關注安全的社會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