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司法局城鎮法治建設意見鎮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年全鎮法治建設工作總的要求是:深入貫徹黨的*大和市政法會議精神,緊緊圍繞構建和諧*的總體要求,認真落實市委《法治興化建設實施綱要》各項任務,以開展創建“法治興化合格鄉鎮”和依法行政、規范執法、學法用法示范單位活動為載體,以推進依法行政、確保公正司法為重點,著力構建教育、預防、監督、獎懲并重的執法工作機制,切實解決人民群眾反映的突出問題,為建設全面小康、構建和諧*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一、不斷提高依法執政能力
1、進一步健全決策機制。健全黨委依法決策、科學決策、民主決策機制,對涉及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問題或與人民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重大事項,進行合法性論證,并集體討論決定。
2、進一步深化各項工作機制。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落實干部任前公示制度。深入推進黨務公開,建立黨務公開領導機制和工作機制。落實領導干部述職述廉制度和重大事項報告制度,深化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
3、進一步加強人大政協監督工作。認真貫徹監督法,依法行使監督職權。健全監督機制,豐富監督形式,增強監督實效,推動人大監督工作規范化、法制化。組織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對法治建設工作進行視察調研,及時辦復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就本地民主法治建設提出的議案、提案和建議。
二、深入推進依法行政
1、積極推進行政管理職能轉變。嚴格執行行政許可法,依法聽證、依法公示行政許可的相關事項,進一步建立健全行政許可監督制度,減少和規范行政審批事項,積極研究探索非行政許可審批制度改革,使政審批達到規范化和法定化的要求。
2、進一步規范行政執法行為。完善和深化行政執法責任制,建立公開、公平、公正的行政執法評議考核制,重點推行行政執法責任追究制。改革行政執法體制,推廣網格化執法管理。規范行政執法自由裁量權,出臺實施意見,細化行使條件和標準。定期開展執法案卷評查活動,規范行政執法程序和主體,重視行政執法人員資格考核和監督管理,嚴格行政執法人員職業準入條件和程序,加強培訓教育,提高執法能力。認真落實政務公開制度,實施重大事項依法聽證制度。
3、強化對行政行為的監督。大力實施執法權力陽光運行工程和執法監督工程,完善監督方法,暢通監督渠道。落實依法行政報告制度和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責任追究制度、考核和定期通報制度。
4、開展重點領域的專項整治活動。進一步圍繞群眾關心、社會關注的教育收費、藥品價格、食品安全、網吧管理等熱點領域開展專項治理和執法檢查,公布整改結果,有效解決存在的問題,積極探索建立長效機制,鞏固整治成果,全面推進依法行政。
5、繼續推進基層站所的作風建設和執法規范化建設。把開展“為發展服務,讓群眾得益,基層站所作風建設活動,作為推進依法行政,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基礎性工作來抓。突出典型引路,強化評議整改,規范行政行為,服務經濟發展。大力推行人性化執法和優質服務,深入開展創建基層規范執法示范單位活動,力爭90%的站所達標。
三、全面促進公正司法
1、落實執法規范化建設的各項舉措。強化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完善執法規范化工作機制。以執法制度推廣、信息化網絡建設為重點,建立健全執法信息化、案件流程管理、執法監督、責任追究等制度,保障政法干警公正、高效、廉潔、文明、規范執法。依法全面推行辦案辦事公開,落實便民利民措施,實施執法績效考核工程,嚴肅查處政法干警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等違法違紀行為。加大政法部門執法質量、績效考評的監督力度,開展年度執法質量綜合考核,提高規范化執法水平。
2、切實抓好法律服務管理。規范法律服務市場,加強法律服務機構自身建設,提高其自律性、誠信度和公信力。進一步落實《法律援助條例》,抓好法律援助案件受理審查,擴大覆蓋面,建立健全案件質量動態監督機制,有效維護弱勢群體的合法權益,全力促進社會公平與正義。落實司法鑒定管理體制改革各項舉措,為司法公正提供優質服務。
四、深化法制宣傳教育
1、營造濃厚的法治輿論氛圍。全面落實“五五”普法規劃,以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為基本原則,加大法制宣傳的覆蓋面和滲透力。進一步深化“法律六進”活動,動員和引導人民群眾參與法治實踐,提高自身法律素質。
2、突出抓好各類重點人員的學法用法。進一步加強對大領導干部、公務員的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落實領導干部、公務員一系列學法制度。完善青少年法制宣傳教育網絡,加強校外法制教育基地、法制副校長隊伍和家長法制學校建設。堅持條塊結合、以塊為主,“誰主管、誰負責”和行業指導的原則,推進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和外來務工人員的法制宣傳教育;把農民學法納入農村公共服務體系,向每個農戶免費贈送普法教材。
3、建立完善法制宣傳教育效果評估考核機制。組織開展科學、有效、可操作性的公民法律素質調查工作,加強調查結果的分析使用。建立普法年度考核制度,做好“五五”普法年度考核工作。
五、加強基層民主法治建設
1、全面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積極推進農村自治組織建設和社區建設,大力開展和諧示范社區創建活動。完善基層服務和管理網絡,健全社區管理和服務工作體制。深入開展“律師進社區”活動,切實為社區居民提供法律咨詢和法律服務。
2、擴大基層民主,深化基層依法治理。按照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和新型社區的要求,深化基層“民主法治村(社區)”的創建活動,不斷鞏固和擴大創建成果。推進基層民主建設,擴大公開內容,完善公開程序,創新公開形式,保證公開質量。健全監督機制,完善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土管理、民主監督制度,增強基層自治組織自我管理教育和自我服務職能。依法組建工會,建立健全平等協商和簽訂集體合同制度,完善以職工代表大會為基本形式的企業事業單位職工民主管理制度,維護職工合法權益。
六、深入開展法治建設系列創建活動
廣泛深入開展建設“法治興化合格鄉鎮”和依法行政、規范執法、學法用法示范單位活動,充分發揮各部門職能作用,努力形成上下聯動、整體推進的創建格局,進一步深化組織保障制度完善等基礎性創建工作,重點落實“六個堅持、六個做到”,確保“六個不發生”。不斷強化創建工作的措施,努力提高全鎮法治建設的整體水平上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