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地質局加強防震減災意見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地質局加強防震減災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地質局加強防震減災意見

      各縣、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工作部門、各直屬機構:

      為了最大程度減輕地震災害損失,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根據省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我省防震減災工作的意見》(*政發[2009]8號)要求,結合我市防震減災工作實際,現就進一步加強我市防震減災工作提出以下意見:

      一、進一步提升我市地震災害的綜合防御能力

      (一)不斷提高地震監測預測能力。

      加強地震監測能力。市地震局要按照防震減災*規劃要求,抓住中、省地震臺網調整方案實施的有利時機,啟動鳳翔井地下流體和湯峪地震臺斷層氣觀測項目的改造,加快鳳縣數字測震臺、千陽數字測震臺、隴縣地下流體和千陽電磁觀測項目建設。各縣區要對群測點進行改造升級,逐步實現數字觀測網絡傳輸。切實加強寶雞市地震監測中心建設,提升監測能力。

      提高地震預測水平。地震部門要根據中長期預報意見,密切注意震情變化,加強與*甘寧川地震聯防區的資料交換,努力捕捉地震前兆信息,力爭對寶雞及鄰近地區發生5級以上地震有所察覺和準備。

      做好群測群防工作。要積極推進和完善以地震宏觀測報網、地震災情速報網、地震知識宣傳網和鄉鎮防震減災助理員為主要內容的“三網一員”建設,因地制宜開展地下水、氣體、動植物、氣象氣候等地震宏觀異常觀察,充分發揮群測群防在地震短臨預報、災情信息收集和普及地震知識中的作用。財政部門要加大群測群防投入力度,穩定群測群防工作隊伍。

      (二)切實提高地震災害防御能力。

      統籌規劃地震災害防御能力建設。各縣區和有關部門在制定經濟發展規劃、國土利用規劃和城鄉規劃時,要充分考慮潛在的地震危險。要根據城鎮建設規模,規劃建設必要的緊急疏散和避震疏散場地,確保震時搶險救災工作順利進行。同時,要切實加強對地震可能引起的滑坡、水庫潰壩等次生災害的防御。

      積極籌備蔡家坡—市區的地震活斷層探測與地震危險性評價準備工作。發展改革和地震部門要積極與省主管部門聯系,爭取在技術、經費等方面的支持,力爭*末組織實施。地震部門要加快*防震減災重點項目建設步伐,組織實施好寶雞市地震小區劃項目建設,詳細排查市區具體的地質環境,區分不同地區提出合理科學的抗震設防要求,為我市城鄉規劃、土地利用、基本建設提供依據。各縣區和有關部門要大力支持,積極配合,安排一定的項目資金,確保項目順利進展。

      加強建設工程抗震設防管理。各縣區和規劃、建設等部門要把建設工程抗震設防要求納入基本建設管理程序。一般建設工程必須按照《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和國家批準的地震小區劃確定的抗震設防要求進行抗震設防;重大建設工程、生命線工程和可能發生次生災害的建設工程、六十米以上的高層建筑等建設工程,必須進行地震安全性評價,為勘察設計單位進行建設工程選址和抗震設計提供必要的設防依據。有關建設工程的強制性標準,要與抗震設防要求相銜接。學校、醫院及大型商場、體育場等人員集中的建筑物和市區所有建筑,設防標準要在已確定的地震防御基本烈度基礎上再提高一度。規劃、建設部門對所有新建、改建、擴建的建設工程必須嚴格執行各項建設工程管理制度,確保建設工程抗震設防質量。

      加強地震重點監視防御區防御。地震重點監視防御區的扶風、金臺、渭濱、陳倉、隴縣、千陽、岐山、鳳翔、眉縣等縣區要組織開展對建筑物抗震性能鑒定工作,對達不到設防標準的要統一規劃,逐步予以加固改造。對存在地震安全隱患的病險水庫及能源、通信、交通、供水、供電等設施,要堅決按抗震設防要求進行改造,消除隱患。

      加快農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設。各縣區要加大建設農村民居安全示范村的力度,于20*年前各建成3—5個示范村,把地震科普知識普及到鄉(鎮)、村及農戶,做到家喻戶曉,使廣大農民把建設安全民居變為維護自身生命財產安全的自覺行動。規劃、地震部門要組織力量,為農民設計抗震設防性能好的民居施工圖,同時要建立農村民居地震工程技術服務體系,為農民提供咨詢服務和技術指導。發展改革、民政、扶貧等部門在新農村建設、扶貧搬遷、移民搬遷和推進安全民居工程中,要充分考慮地震安全,扶持、引導農民建設安全民居。

      (三)努力提高地震應急救援和處置能力。

      健全地震應急體系。各縣區和有關部門要按照分級編制、分級管理的原則,修訂和完善地震應急預案,明確應急工作程序、層級管理職責和協調聯動機制,形成統一指揮、相互補充、協調一致的地震應急體系。要加強預案的動態管理,經常開展演練,檢驗反應能力。要不斷完善地震應急指揮體系,建立應急指揮中心。

      加快應急避難場所建設。各級要按照“統籌兼顧、合理布局、平實結合、物盡其用”的原則,將應急避難場所建設納入城市建設和突發性公共事件應急體系建設規劃。規劃部門要在規劃建設或改擴建廣場、公園、綠地、體育場所、學校、醫院等公共設施時,根據人口密度和分布實際,充分考慮疏散和安置受災民眾的需求。市地震局、市應急辦要抓緊建設市區渭河公園應急避難場所,2009年年底必須完成全部建設工程。各縣區要積極籌措資金,在*期間必須建成至少能滿足30%城鎮人口的應急避難場所。

      加強應急救援隊伍建設。各級要對各行業、各部門救災救援力量進行調查摸底,依托公安消防部門,建立地震應災害緊急救援隊伍。要建立軍地聯絡機制和區域聯動機制,為及時應對地震等突發事件做好充分準備。要加強應急救援志愿者隊伍建設,形成社會基礎廣泛、協調統一的地震災害救助力量。要統籌現有救援力量,建立和完善統一指揮、統籌調度的工作機制。同時,要加強對應急救援知識的培訓和應急演練,提升應急救援隊伍實戰能力。

      明確應急職責。民政部門要加強救災物資儲備,保證一旦發生地震災害,受災群眾的基本生活能夠得到妥善安置;科技、民政部門要開展地震安全示范社區創建工作,組織實施社區地震應急演練;通信部門要加強通信保障能力建設,建立現代應急通訊系統,解決震后線路中斷、基站損壞、通訊阻塞、系統癱瘓等問題,確保緊急情況下的通信聯絡暢通;衛生部門要加強應急醫療救援、衛生防疫及衛生監督隊伍和能力建設,詳細編制各醫療單位住院患者的緊急避險和疏散方案,掌握群體性創傷的救治能力狀況,做到能夠統籌動員、組織和安置傷員的救治工作以及疫病預防控制工作;城建部門要編制市區道路、橋梁、供水、供氣、供熱、污水處理廠排水管線和路燈搶修預案,并做好各項搶修的物資儲備及人員培訓和演練;水利部門要做好對馮家山、石頭河、王家崖等大中型水庫的監測監控,加強堤防工程、水源保護地、供水重點部位、河道隱患點的安全巡查,并做好應急搶險的物資儲備;國土資源部門要加強對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的監視,做好危險地帶的巡查,有效預防次生災害的發生;財政部門要將應急處置經費納入預算,做好地震應急資金保障工作;地震部門要認真做好地震觀測資料的報送和分析工作,收集和調查宏微觀異常,并定期提供震情活動信息和趨勢判斷意見,一旦發生地震要及時提出應急響應措施、建議。各縣區要加強救災物資儲備庫建設,形成應急物品儲備網絡,同時要逐步建立和完善政府投入、社會捐贈、地震災害保險相結合的多渠道災后恢復重建與救助補償機制。

      二、進一步提高我市廣大人民群眾的防震減災意識

      全市各級領導干部要進一步加強對防震減災知識和法規的學習,不斷提高危機管理水平和應急處置能力,以便在應對地震災害時能夠采取恰當、合理的措施,最大限度的防止因決策不當造成的損失。各縣區要堅持每年組織一次有縣級領導、鄉鎮領導參加的防震減災法律法規和有關業務知識的報告會或培訓會。

      全市各級地震、教育、科技等部門要制定防震減災宣傳教育計劃,建立和完善宣傳網絡,組織開展防震減災知識宣傳活動。要充分利用“科技之春”宣傳月和“文化、衛生、科技”三下鄉等活動,大力宣傳和普及防震減災知識。要建設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強化陣地式宣傳。要深入開展防震減災知識進校園、進社區、進鄉村、進企業活動,向廣大群眾普及地震科學知識、應急避險知識,引導、幫助群眾消除恐震心理,增強群眾防震減災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各級教育部門要把防震減災知識納入中小學生課外讀物和科普活動中,切實加強地震科學知識普及教育。各縣區要建立防震減災科普宣傳示范學校。各學校要把防震減災知識納入學生安全素質教育體系,經常開展地震應急演練,使廣大學生能夠掌握應急防范措施和應急避險知識,增強防震減災意識和應急避險能力。

      三、全面促進我市防震減災事業健康發展

      (一)將防震減災納入經濟與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劃。各級要把防震減災規劃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在基本建設、事業發展、科技進步、重點項目等專項計劃中,要充分體現防震減災內容,逐步建立形成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的防震減災投入機制,不斷加大對防震減災事業經費的投入力度。

      (二)強化防震減災法制建設。各級地震部門要按照防震減災法律、法規和行政許可法的要求,依法加強建設工程抗震設防要求管理與監督,加大抗震設防執法檢查力度;依法保護地震監測設施和觀測環境。要不斷加強執法隊伍建設,健全執法機構,規范執法行為,切實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三)加強對防震減災工作的領導。各縣區和有關部門要把防震減災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健全領導機構,完善工作體系,建立經常性研究防震減災工作會議制度,依法履行管理職責。市防震減災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要按照各自職責,通力協作,密切配合,把防震減災工作各項任務落到實處。各縣區要建立健全地震行政管理機構,配備專業人員,明確工作職責,全面加強防震減災工作。各鄉鎮要確定專門負責防震減災工作的領導及人員,保證防震減災工作在基層落到實處。

      亚洲色偷偷偷鲁综合| 亚洲区小说区图片区QVOD| 亚洲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毛片αv无线播放一区| 亚洲Aⅴ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软件|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亚| 亚洲人成人伊人成综合网无码| 亚洲熟伦熟女专区hd高清| 亚洲日韩AV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中文字幕乱码熟女在线| 一本色道久久88—综合亚洲精品| 亚洲熟妇丰满xxxxx| 亚洲AV性色在线观看| 人人狠狠综合久久亚洲高清| 亚洲国产小视频精品久久久三级| 亚洲精品国产自在久久 | 中文亚洲AV片在线观看不卡| 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裸体艺术|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sm| 国产精品亚洲成在人线| 久久亚洲成a人片|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精品2020| 亚洲国产美女精品久久|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青青草原| 国产 亚洲 中文在线 字幕 | 亚洲国产另类久久久精品| 无码乱人伦一区二区亚洲| 久久综合亚洲色一区二区三区 | www亚洲精品少妇裸乳一区二区| 亚洲成年人啊啊aa在线观看| 最新精品亚洲成a人在线观看| 亚洲春色在线视频| 亚洲色图.com| 亚洲中文无码永久免费| 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在线观看| 亚洲乱色熟女一区二区三区丝袜| 亚洲AV无码成人专区| 精品日韩99亚洲的在线发布|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AV海量| 免费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午夜久久久久久噜噜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