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民政局農村五保供養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各鄉、鎮人民政府,各街道辦事處:
為進一步做好全區農村五保供養工作,保障五保對象的基本生活,針對稅費改革后五保工作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現提出如下意見。
一、認真落實五保供養政策
(一)嚴格五保對象的界定和審批。根據國務院《農村五保供養條例》規定,五保供養的對象是指村民中符合下列條件的老年人、殘疾人和未成年人:1、無法定扶養義務人或者雖有法定扶養義務人,但是扶養義務人無扶養能力的;2、無勞動能力的;3、無生活來源的。五保對象條件規定的老年人、殘疾人和未成年人必須同時具備“三無”條件,缺少任何一條都不能成為五保對象。對于有女無兒的老人,如果其女兒家庭是人均純收入低于本地當年確定的特困家庭生活標準的、或女兒是隔省跨縣且確無能力盡撫養義務的,需持有其女兒所在縣(區)民政部門提供相關有效證明材料,按規定辦理審批手續后,方可作為五保供養對象。具體審批程序:由本人申請或者由村民小組提名,經村民代表會議民主評議,村民委員會初審,在村務公開欄張榜公布一周后上報;鄉鎮人民政府和街道辦事處審核后報區民政部門;區民政部門會商區財政部門后審批。審批后的人員名單須在村務公開欄再次張榜公布一周,如無異議,則頒發由市民政部門統一印制的《五保供養卡》。各鄉、鎮、辦事處要按照《農村五保供養條例》的要求標準,對新增供養對象要嚴格把關,對已故和不符合五保供養條件的要及時停止供養,杜絕虛報、瞞報、錯報的情況發生。否則,要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
(二)統一預算,審批發放,落實供養標準。農村稅費改革后,按照規定,在農業附加中,以鄉鎮辦事處為單位統一測算五保供養經費比例,并納入年度財政預算,保證五保對象的基本生活。
(三)實行五保戶持證管理。將每年供應后的糧、款、物填入證中,以便監督檢查。凡是供給標準不落實的,要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
二、整合資源,改善條件,強化管理
(一)加強敬老院的基礎設施建設,完善供養點。各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要抓好敬老院的改造和新建工作,并將其作為地方黨委、政府“為民辦實事”內容之一。在三年內對因建制調整需撤銷、合并的敬老院,報經縣區級民政部門批準后進行資源的整合利用。大鄉鎮設1—2所敬老院,小鄉鎮設1所敬老院,房產變賣、出租等收入歸敬老院集體所有,不準挪作他用,并對所有資產進行評估登記,實施有效的管理。
(二)加強院務管理,建立健全規章制度。對敬老院的各項經費、物資及生產經營帳目,要定期公布,接受供養人員和社會監督,堅決杜絕貪污、挪用養老經費和物資的行為。
(三)從強配備敬老院院長。敬老院院長以及管理人員要實行公開招聘。敬老院院長任職條件年齡在55周歲以下,身體健康,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有一定事業心和管理能力的人來擔任。敬老院院長及管理人員的任用,在10月底前由鄉鎮辦事處在本級行政區域內選聘,并對應聘人員進行必要的文化測試和考核。對符合錄用條件的,由鄉鎮辦事處提出意見,報區民政局同意后,簽定聘用合同,任期三年,期滿后確因工作需要可繼續簽定聘用合同。管理人員一般2—3名,不準超標準配備。其工資福利待遇比照當地事業編制聘用人員標準執行,經費列入鄉鎮財政預算,保障他們必要的工資待遇,使其安心工作,進一步增強責任心,提高管理水平。
(四)加強機制創新,大力發展院辦經濟。各鄉鎮辦事處要結合自身實際、因地制宜、積極發展院辦經濟,壯大敬老院自我積累,增強敬老院自我發展的能力。在籌資渠道上,可采取“四個一點”的辦法,即:向上爭取政策,用項目資金解決一點;區、鄉(鎮)兩級政府把五保工作納入小康建設規劃,從財政經費中支持一點;依托轄區私營業主和駐地企事業單位,爭取捐助一點;各地敬老院通過發展“院辦經濟”,自籌資金彌補一點,千方百計保證五保老人的生活和敬老院建設,增強敬老院的自我造血功能。
三、切實落實好分散五保對象的基本生活
(一)分散供養的五保對象供養經費和實物由地方各級政府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負擔。五保對象承包的土地由村集體或受委托的撫養人代為耕種的,要層層簽訂供養協議。明確各自的責任和義務,做到層層有人抓、事事有人管,確保責任到位、管理到位、資金到位、代養服務內容到位。
(二)鄉鎮辦事處和村要建立和落實干部與分散五保供養對象結對、包戶、幫扶等干部聯系人制度,關心五保對象的冷暖疾苦,幫助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落實五保責任,確保五保老人安度晚年。
四、五保供養工作職責
(一)區民政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的五保供養工作。負責對五保供養法律、法規及有關政策的宣傳,對鄉鎮辦事處五保供養的業務指導和監督,并對五保對象生活困難給予必要的資金和物資幫助。其責任主體為區民政局。
(二)鄉鎮辦事處負責敬老院集中供養五保對象的吃、穿、住、行、醫、葬及敬老院的基礎設施管理以及供養對象進出實行動態管理等。其責任主體為鄉鎮人民政府和街道辦事處。
(三)敬老院實行院長負責制。院長的主要職責是:
1、貫徹執行國家有關五保供養和敬老院工作的方針、政策和法規;
2、組織制定院內的各項規章制度和敬老院發展規劃;
3、組織發展院辦經濟,增強敬老院自我發展的活力,不斷提高供養人員的生活水平;
4、督促工作人員履行職責,建設崗位責任制,實行目標管理,維護供養人員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確保供養老人老有所養,老有人管。
(四)實行分散供養的五保對象由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負總責,村民委員會、受委托的扶養人和五保對象三方簽訂五保供養協議,確保其供養標準不低于當地村民的一般生活水平。其責任主體為村民委員會。
五、當前幾項重點工作要求
(一)結合當前開展的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在廣大黨員特別是黨員領導干部中開展一次以服務農村五保供養戶為主要內容的主題實踐活動,做好“四個一”,即:每一個黨員領導干部要聯系一戶五保供養戶,為每戶五保供養戶辦一件實事,送一份溫暖,幫助當地敬老院解決一個實際問題。
(二)八月份在全區開展一次“敬老、愛老和五保供養”宣傳月活動,大張旗鼓地宣傳國務院《農村五保供養條例》、民政部《農村敬老院管理暫行辦法》和省政府《*省鄉鎮敬老院管理辦法》,把政策交給群眾,接受社會輿論的監督。
(三)區民政局將在八月底舉辦一次全區敬老院干部培訓班,進一步提高敬老院管理人員的業務素質和管理服務水平,使我區敬老院建設早日步入全省先進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