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財政局加強財政監督管理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各鄉、鎮人民政府,縣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為維護我縣財政經濟秩序,規范財政收支行為,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促進廉政建設,依據《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國務院令第427號)、《財政檢查工作辦法》(財政部令第32號)及《安徽省財政監督暫行辦法》(省政府令142號)的規定,現就加強我縣財政監督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提高對財政監督工作的認識
財政監督工作是國家經濟監督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法律賦予財政部門的一項重要職責,是財政職能的有機組成部分。加強財政監督,對于推進依法理財、規范財政分配秩序、保證經濟和社會穩定發展、從源頭上防治腐敗,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各級各部門必須高度重視,從政治、全局的高度,深刻認識財政監督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重視和支持財政監督工作,保證我縣財政監督工作的有效進行。
二、當前及今后一個時期財政監督檢查工作重點
(一)加強部門預算編制和執行的監督檢查。嚴格審查各單位上報的部門預算編制依據和標準是否符合規定,核實人員編制與經濟供給方式是否完整、真實,審查各部門項目支出預算編制是否科學、可行。認真開展部門預算執行情況的專項檢查,檢查用款單位是否嚴格按照批準的年度計劃和資金用途使用資金,有無擠占、挪用、虛報、冒領財政資金的行為。對本級預算執行過程中追加的大額項目資金進行專項檢查,跟蹤問效。
(二)加強財政收入的監督檢查。對財政預算收入征繳、劃轉、報解全過程進行監督,保證預算收入及時、足額上繳國庫。對非稅收入征收、管理、使用等情況進行檢查,防止擅自設立項目、提高標準、使用非法票據、應收不收、應罰不罰、應繳不繳及隱瞞、截留、坐支,甚至私分政府非稅收入等行為發生。
(三)加強財政專項支出檢查。建立財政專項資金從申報、撥付到使用全過程的有效監控機制,對關系國計民生和重點熱點難點問題進行專項檢查。重點檢查項目申報是否真實可行,項目資金撥付是否及時,配套資金是否及時到位,資金使用是否符合財務制度規定,有無擠占挪用、虛報冒領及鋪張浪費等現象的發生。對資金使用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進行客觀評價,提出加強財政管理的政策建議,切實提高財政資金分配的科學性、合法性和效益性。
(四)加強對國有資產的監督檢查。建立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辦法和監督檢查制度,定期或不定期的對各級行政事業單位的國有資產處置活動進行監督檢查,防止國有資產流失。
(五)加強會計信息質量的監督檢查。加大會計監督檢查力度,對部分企事業單位會計核算及會計信息真實性進行專項審查,嚴厲打擊會計信息失真行為,規范會計工作秩序,營造誠實守信的會計工作氛圍。財政系統內部也要建立健全監督檢查機制,加強內部檢查工作。
三、加大財政監督檢查執法力度
財政監督檢查工作要嚴格依法進行,要依法檢查、依法定性、依法處理。財政部門要加強與審計部門的信息溝通,凡有審計結論的事項,原則上不再進行財政監督檢查,提高經濟監督部門的整體合力。對違反財政法規的重大事項,監察、審計、公安等部門要給予支持和協助,增強查處的力度和效果。充分發揮財政監督的權威性和威懾力,更加有效地維護財政秩序,促進改革、發展、穩定和廉政建設。
四、加強財政監督干部隊伍建設
財政監督干部要加強學習,提高素質,真正做到業務精通、作風優良、堅持原則、公正廉潔。對于在工作中徇私舞弊、以權謀私的,要依法依紀追究責任。
五、加強對財政監督檢查工作的領導
各級各部門要高度重視財政監督工作,自學接受和積極配合財政部門依法進行的監督檢查,為財政監督工作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確保財政監督工作在縣域經濟發展中發揮應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