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林業局災后重建管理意見縣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根據上級部署,結合*林業災后恢復重建實際,為加快林業富民工程和生態*建設步伐,現就*年全縣林業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計劃目標
*年林業生產指導性計劃目標是:成片造林2萬畝,完善提高農田林網20萬畝,繁育林木良種2500畝,四旁植樹380萬株,“綠色長廊”二期工程554.7公里,義務植樹360萬株,病蟲害防治面積21.78萬畝。
二、工作重點
(一)成片造林。*年成片造林,主要是利用非基本農田保護區的宜林地建設淮河防護林和荒灘荒地造林,重點是圍繞淮河治理(姜唐湖連圩、臨淮崗北副壩)、低洼湖灘地治理等大中型水利工程,爭取國家投入200萬元,搞好林業配套工程建設,力求做到工程竣工一處,造林綠化完成一處,切實構筑平原地區國土生態安全綠色屏障。
(二)農田防護林網。我縣農田防護林網建設已初具規模,但總體不平衡。特別是2003年夏季遭受了特大洪澇和龍卷風災害,部分已建農田林網受到很大破壞。農田林網建設的重點是,充分利用現有的溝、渠、路等田邊閑置地,抓好配套,補缺補差,做到林相整齊,整體平衡,每網格200畝左右。特別是已更新倒林的地方,務必及時補栽恢復。否則,將從嚴控制采伐限額,不予辦理更新倒林審批手續,
(三)四旁植樹。為爭取成為首批國家四旁植樹工程示范縣,從*年開始,全面開發利用“四旁”、“四荒”空地,大力開展四旁植樹工作。按照因地制宜、適地適樹,統籌兼顧、突出特色的原則,每鄉鎮每年抓好1—2個村的低產片林改造的試點工作,開展小花園、小桑園、小竹園、小果園、小藥園等農村林業庭院經濟建設,全方位增加林木資源總量,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和增加農民收入。
(四)綠色長廊。重點抓好:328省道南照段、224省道*段、*至建潁公路、阜陽至薛橋*段和通達工程、村村通工程的道路綠化。按照國務院國發明電[2004]1號文件精神,省道一邊可利用5米寬、縣鄉道路一邊可利用3米寬的土地進行植樹造林。實行喬灌結合、落葉與常青結合、速生林與經濟林結合,努力提高“綠色長廊”建設的質量和標準。
(五)義務植樹。全民義務植樹是國土綠化的巨大動力,必須進一步豐富義務植樹的內涵,拓寬、創新義務植樹的有效實現形式。要通過廣泛宣傳,提高廣大干群植綠、愛綠、護綠的認識和意識,建立健全義務植樹登記卡制度和以資代勞制度,大力提倡“共青林”、“三八林”等紀念林建設;結合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爭創“花園式單位”、“園林化集鎮”。對不能按規定履行義務植樹義務者,將按國家和《安徽省全民義務植樹條例》等有關規定,依法征收義務植樹綠化費,提高全民義務植樹的責任感,促進全民義務植樹活動向縱深發展。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強領導,提高認識。認真宣傳、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林業發展的決定》,充分認識林業在經濟建設、社會發展以及生態建設中的重要地位,切實加強對林業工作的領導和技術服務,確保今年造林綠化工作的全面完成。
(二)廣籌資金,確保質量。資金籌集和足額投入是搞好林業生產的關鍵。結合林業產權制度改革,在積極爭取國家投入、國債投入的同時,切實采取承包、租賃、轉讓、拍賣或“一事一議”等方式,多渠道籌集林業發展資金,并確保及時足額到位。尊重群眾意見、尊重土地自主權,搞好低湖洼地成片造林工作。同時要堅持科學營林,嚴把整地關、種苗關、栽植關、管護關。*年全縣實施的國家林業重點工程,苗木一律由縣林業部門統一就近就地調劑、統一供應。提倡大量推廣栽植南林95、895和中林美荷、中渦1號等優新品種,盡量少栽或不用意楊69、72和中林46等低產低效退化品種,堅決杜絕人情苗、假植苗、劣質苗,確保栽一棵活一棵,造一片成一片,促進林業增效、農民增收。
(三)強化管理,鞏固提高。繼續推廣“嚴管、重罰、高獎勵”的成功護林經驗,進一步加大林政執法力度,深化林權制度改革,嚴格林木采伐審批程序,加強種苗生產、經營許可證管理、苗木檢疫和林木病蟲害防治工作,嚴厲查處濫砍亂伐等毀林案件,切實做到保護與發展并重、鞏固與提高并舉,推動全縣林業工作持續、穩步、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