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民政局外來務工人員服務管理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各街道辦事處,區政府各部門:
為全面提升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水平,切實加強外來務工人員綜合服務管理隊伍建設,進一步做好外來務工人員服務與管理工作,根據市委、市政府《關于加強外來務工人員服務與管理工作的意見》(甬黨〔20*〕15號)精神,經區政府同意,現就進一步加強我區外來務工人員綜合服務管理隊伍(以下簡稱綜管員)建設,提出如下實施意見,請認真貫徹執行。
一、充分認識外來務工人員綜管員隊伍建設的重大意義
擴大公共服務,完善社會管理,是全面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和諧的內在要求。隨著我區現代化新中心城區建設的加快推進和經濟社會發展的迅速轉型,外來務工人員數量迅猛增加,外來務工人員服務與管理工作內容不斷增加,外來務工人員服務管理隊伍人員龐大、職責單一、效率不高等問題日益顯現,迫切需要有一支素質高、能力強、業務精的綜合性專業化隊伍。因此,加強外來務工人員綜管員隊伍建設,是提高政府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水平的迫切要求,是加強外來務工人員服務與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是降低行政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的客觀需要,對于深化“平安江東”和法治江東建設,加快打造“三大中心”,促進和諧發展,全面提升現代化新中心城區發展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二、外來務工人員綜管員隊伍建設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工作目標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緊緊圍繞加快打造“三大中心”、促進和諧發展,以健全組織為核心,以整合職能為重點,以完善機制為根本,以提高素質為關鍵,全面加強外來務工人員綜管員隊伍建設,切實打造一支綜合素質強、業務能力好、工作效率高的綜合性專業化隊伍,不斷提升全區外來務工人員服務與管理水平。
(二)基本原則
——堅持精簡隊伍、提高效率。加強力量整合、資源整合和管理整合,健全組織網絡,強化工作職責,精簡人員隊伍,真正改變現有隊伍分散的局面,提高服務管理效率。
——堅持屬地管理、條塊結合。以塊為主,下移工作重心,實行街道屬地管理,強化職能部門業務指導檢查,促進條塊有機結合、融合互動。
——堅持統籌兼顧、分工負責。從單一管理向綜合服務管理轉變,綜管員既統籌兼顧治安、勞動、計生等協管職責,又根據實際需要分工負責具體工作,做到一人多用、一專多能。
——堅持促進融合、共建和諧。切實發揮黨委、政府的主導作用和社區、企業及其他各類社會組織的各自優勢,充分激發外來務工人員積極性和主動性,進一步強化新老市民互動融合,在共建共享中不斷增加和諧因素。
(三)工作目標
——工作隊伍進一步整合。整合現有治安、計生外來務工人員服務管理協管員和勞動監察協管員三支隊伍,組建一支外來務工人員綜管員隊伍,使資源得以整合、任務得以拓展、作用得以更好發揮。
——管理主體進一步明確。建立統一領導、分級管理、屬地統籌的管理體制,切實強化對綜管員隊伍的領導,形成區里領導、街道管理、部門協同的工作格局。
——投入保障進一步到位。健全綜管員隊伍建設投入保障機制,建立投入保障長效機制,確保人、財、物的足額投入,提高綜管員工作積極性,促進綜管員隊伍可持續發展。
——服務水平進一步提升。完善工作機制,提高業務能力,確保外來務工人員登記做證率達到90%,人戶一致率達到70%、出租房屋備案率達到95%,居住三個月以上外來務工人員違法生育控制在2‰以內,網格內用人單位數、職工人數、合同簽訂、參保繳費及工資薪金支付等情況達到“五清”,實現外來務工人員、社區居民和上級主管部門“三滿意”。
三、加強外來務工人員綜管員隊伍建設的主要任務
(一)健全組織,完善網絡。建立健全區、街道、社區三級管理體制和工作網絡。進一步加強區外來務工人員服務與管理機構建設,區政府辦公室副主任專職擔任區外來務工人員服務與管理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以下簡稱區外來務工辦)主任,區綜治辦、江東公安分局、區勞動保障局、區人口計生局分管領導兼任副主任,主要職責是統籌謀劃、綜合協調、檢查指導、考核評價。各街道成立外來務工人員服務與管理工作領導小組,由辦事處主任任組長,分管綜治、社會事務的副主任和派出所所長任副組長,主要負責本街道外來務工人員服務與管理全面工作,負責本街道綜管員隊伍的招聘、管理和考評。領導小組在街道綜治工作中心設辦公室(以下簡稱街道外來務工辦),分管綜治工作副主任兼任辦公室主任,并落實專人負責辦公室日常工作。建立社區外來務工人員服務登記站,設在社區綜治警務室內,社區居委會主任任站長,社區綜治、民警、計生干部為副站長,其中社區綜治干部為專職副站長,負責綜管員的日常管理。服務登記站按比例配置綜管員。在外來務工人員相對集中的企業,配備專(兼)職綜管員,負責與所在街道、社區的工作聯系,參加街道、社區組織的工作例會。
(二)組建隊伍,明確職責。組建區外來務工人員綜管員隊伍,實行信息統一采錄,臺帳分類建檔,資料共同享用。按照500:1的比例配置,全區綜管員定員為200人,各街道、社區綜管員按規定比例配置。對少于500人的社區,配備1名綜管員,原則以女性為主。區外來務工辦會同公安、勞動、計生部門制定招聘條件,在同等條件下,原從事外來務工人員服務管理的專管員可優先錄用。具體招聘及后續管理由街道負責。綜管員隊伍實行勞動合同制,按照編制外用工與街道服務中心簽訂合同。綜管員負責采集外來務工人員的各種信息,包括治安、婚育、勞動、出租房屋、人員基本情況,填寫和輸入信息資料;對外來務工人員進行法律、計生、就業,醫療、消防安全等基本知識的宣傳教育;將外來務工人員求助、動態等信息及時反饋給有關職能部門,為外來務工人員排憂解難,提供必要的服務;協助有關部門做好出租房屋的管理和個人出租房屋稅收代征工作;參與并支持社區外來務工人員共建促進會各項活動;協助公安機關查詢身份證件,做(發)暫住證,為偵查破案提供線索;按照計生部門的要求上門查驗有關計生證件,落實計生服務管理各項措施,配合開展日常工作;按照勞動部門的要求做好勞動監察網格化管理等專業工作,建立專業工作檔案;完成上級交辦的其他任務。專業工作由相關部門制訂具體專項工作職責。
(三)完善機制,提升服務。建立工作例會制度,每季度召開一次區外來務工人員服務與管理工作例會,由區外來務工辦牽頭,組織有關部門單位,定期對外來務工人員服務管理進行分析評估,研究外來務工人員服務與管理工作;各街道每月召開一次工作例會,及時分析評估綜管員服務管理工作情況,安排布置下階段工作。健全統分結合的工作機制,綜管員具體職責任務在上述職責范圍內進行統籌,根據屬地街道社區的實際情況和工作需要,側重點可以有所不同,具體人員分工及配比由區里統籌制訂細則,經街道與相關部門協商后確定。側重于計生、勞動監察協管的綜管員可適當減少其他任務。實行工作承包制度,根據屬地區域實際情況,按照網格分片、工作分塊等方式建立責任包干制度,并作為績效考核依據,多勞多得,提高綜管員工作積極性。完善教育培訓制度,新聘人員由區外來務工辦會同相關部門組織培訓,經培訓合格方可上崗;建立健全教育培訓長效機制,街道會同相關部門要定期開展相關業務培訓班,增強綜管員業務知識,提高業務水平。
(四)加強考核,強化保障。實行績效考評,堅持綜合考核與專項考核相結合,建立定期評估考核機制,具體考評細則由區外來務工辦組織牽頭,會同公安、勞動、計生等部門共同制定。由街道負責組織對綜管員進行每月一次的工作績效評估,主要評估考核綜管員綜合服務管理情況和其他專項工作情況,并提出考評意見。區外來務工辦會同有關部門對各街道考評情況每季檢查一次,并通報檢查情況。強化經費保障,對綜管員實行最低社會基本工資保障和工作績效計酬制度,根據我區《機關事業單位編制外用工管理暫行辦法》(甬東編〔20*〕21號),現階段綜管員每年人均經費為2.2萬元,由區財政、街道各按50%分擔,街道分擔的經費按綜管員計劃數由區財政通過體制結算上解,后再與區經費一起劃撥到街道帳戶,今后調整額度與時間由區人事、財政部門根據寧波市最低工資標準及寧波市社會職工平均工資的調整幅度,結合我區實際確定。東郊、福明街道由護村隊員擔任的綜管員人頭經費由所在街道負責,區財政原定補貼經費保持不變,街道應落實相應配套經費。
四、加強外來務工人員綜管員隊伍建設的工作要求
各街道、各部門要高度重視外來務工人員綜管員隊伍建設,加快建立健全相關組織機構和工作班子,切實加強對這項工作的領導。要按照試點先行、逐步推開的原則,成立試點工作領導小組,確定一個街道先行開展為期二個月的試點工作,在總結試點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舉措,全面推進綜管員隊伍建設。區外來務工辦要加強協調,統籌謀劃,扎實有效推進各項工作。相關部門要進一步加強業務指導檢查,精心組織,落實措施,周密部署。各街道和相關部門要加強溝通,強化協作,齊心協力推動我區外來務工人員服務與管理工作再上一個新的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