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民政局養老服務業發展意見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民政局養老服務業發展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民政局養老服務業發展意見

      一、充分認識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重要意義

      養老服務業是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和護理服務,滿足老年人特殊生活需求的服務行業。我市人口老齡化發展速度較快,到20*年末,全市60周歲以上老年人口達到84.08萬人,占全市總人口的14.93%,其中80周歲以上高齡老人達到11.57萬人。預測到2010年,全市60周歲以上老年人口將接近100萬人。廣大老年人曾為國家、社會和家庭作出了重要的奉獻,對他們的晚年生活應當重視和關心。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會生活方式的轉變,老年群體對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康復、護理等方面的需求也日益增長。加快發展我市養老服務業,保障老年人享受經濟社會發展成果,不斷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和生命質量,是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重要舉措,是堅持以人為本,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加快發展我市養老服務業,也有利于促進相關行業發展,增加社會就業崗位,實現經濟又好又快增長,提高人民生活質量和水平。各級政府和各有關部門要充分認識發展養老服務業的重要意義,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積極采取有效措施,促進養老服務業加快發展。

      二、明確工作重點,進一步健全養老服務體系

      發展養老服務業要按照政策引導、政府扶持、社會興辦、市場推動的原則,加快構建以居家養老為基礎、社區服務為依托、機構照料為輔助,各類養老服務機構協調發展、多種養老方式相互補充、老年用品和服務市場配套齊全的社會化養老服務體系,形成以面向全體老年人服務為發展宗旨,能滿足老年群體多層次、多樣化服務需求的養老服務新格局。

      (一)加強規劃,大力發展養老服務機構。在城鄉規劃和建設中,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要按照合理布局的原則,將社會福利院、敬老院、老年公寓、養老院和社區養老服務設施等養老服務機構建設優先納入規劃,落實建設用地或提供相應的場所。要創新機制,建立公開、平等、規范的準入制度,鼓勵和支持社會力量多形式、多渠道創辦養老機構,增加社會養老服務床位總量;引入市場機制,支持和鼓勵社會力量多形式參與國有社會福利養老設施的建設和經營,穩步推進國辦養老機構改革。同時,各級政府要重點辦好農村五保和城鎮“三無”老人集中供養敬老院和示范性、窗口性社會福利養老機構。

      (二)加大力度,著力推進居家養老服務。要堅持以社區為依托,按照就近、方便的原則,在社區建設完善老年活動場所和服務設施。根據老年人的需求,建立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向老年人提供定點服務和上門服務,并不斷豐富服務項目和服務內容,提高服務功能和服務質量,更好地滿足居家老年人的服務需求。具體意見按照*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推進居家養老服務工作的若干意見》(甬政辦發〔20*〕17號)貫徹執行。

      (三)加強引導,積極拓展為老服務。鼓勵社會力量興辦和拓展以老年人為主要對象的家政照料、醫療保健、精神慰藉、應急救援等服務機構和服務業務,加大對以護理康復為主要服務內容的養老服務機構和服務行業的扶持力度;支持醫療機構發揮優勢,開展老年護理、臨終關懷等服務。有條件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要開設老年康復病房(區)。鼓勵科研院所和企業開發、生產適合老年人康復、益智等特殊用品,發展老年旅游、保險等服務市場,不斷滿足老年人的多方面需求。

      三、加大養老服務事業發展的政策扶持

      (一)搞好養老服務機構的分類管理。養老服務機構按其機構性質劃分,可分為福利性、非營利性和營利性養老服務機構。福利性養老服務機構是指在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機關辦理登記手續(即國辦養老機構)的養老服務機構;非營利性養老服務機構是指在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管理機關辦理登記手續的養老服務機構;營利性養老服務機構是指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辦理登記手續的養老服務機構。

      福利性、非營利性養老服務機構的收養對象在充分保障農村五保、城鎮“三無”老人集中供養的基礎上,重點向生活自理困難且家庭難以照料老人、獨居(空巢)高齡老人傾斜。營利性養老服務機構的收養對象由投資者根據市場需求自行決定。

      籌辦各類養老服務機構由民政部門實行前置審批,開業前到民政部門領取開業許可證,并按規定到登記機關辦理登記手續。

      (二)加大財政對養老服務事業的投入。縣(市)、區財政應建立養老服務工作專項經費,專項經費列入當地財政預算。在繼續安排好國辦養老機構建設資金的同時,每年安排一定的資金用于民辦養老服務機構及居家養老服務組織的補助、貸款貼息和低收入困難老年人養老補貼等。

      (三)項目優先審批。規劃部門對符合城市規劃的新建養老服務機構項目應給予優先審批。

      對列入規劃的(包括已建成的)養老服務機構,其他部門和單位不得擠占或改變用途。因國家建設需要拆遷或占用的,應按照有關拆遷辦法給予補償安置。

      (四)優先安排養老服務機構建設用地。國土資源部門要優先安排養老服務機構建設用地,對福利性、非營利性養老服務機構一般應采取劃撥方式供地。對不具有劃撥用地條件的,也可采取協議出讓或招標、拍賣、掛牌等方式供地,但應嚴格審批,確保土地用于養老服務事業。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個人閑置的房產,經國土資源、民政等管理部門批準可興辦養老服務機構。

      非營利性養老服務機構建設可參照享受國辦養老機構的減免建設配套費等優惠政策。但要建立嚴格的管理制度,切實防止變相搞房地產開發等行為。

      (五)采取以公建民營、民辦公助、購買服務、政府補貼等形式發展養老服務業。民政部門對政府投資新建的養老服務機構,條件具備的,可通過公開招標等方式,擇優選擇承辦主體實行民營。由公共財政投入且閑置的國有房產經財政、國有資產管理等部門批準可改造為養老服務機構。

      財政部門對床位在50張以上(含50張)的非營利性養老服務機構,新建的按核定床位數每張床位不高于2000元的標準,分2年給予開辦補助;屬于改擴建的按核定床位數,分3年給予開辦補助,每張床位每年補助不高于500元,由同級財政在上述標準內予以補助。同時建立對財政補助的非營利性養老服務機構的規范管理制度,加強績效考核,考核結果要向全社會公布;建立非營利性養老機構的依法監管制度,確保非營利性的性質和屬性,確保依法依規經營。

      對已開業的非營利性養老服務機構和老年服務實體的補助標準,由所在地縣(市)、區政府根據對各類困難老年群體的服務質量、水平和實際情況確定。

      對經調查評估城區經濟和生活自理困難且家庭難以照料的重點優撫對象、獨居(空巢)高齡及其他有特殊困難的老年居民,根據其生活自理狀況及意愿確定養老方式,由政府提供購買居家養老服務或入住養老服務機構補貼,所需資金原則上由同級財政承擔,市財政視情給予適當補助。具體實施辦法由市民政局會同市財政局另行制定。

      各地政府可逐步采取招標等方式,將經調查評估符合條件的困難老年居民,交與養老服務機構和老年服務實體承擔養老護理或生活照料等服務,并提供一定補貼。

      (六)改革和完善養老服務機構收費管理制度。對福利性、非營利性的養老服務機構,其收費標準按補償成本原則確定,報同級物價、財政、民政部門核準并備案,非營利性養老服務機構收費標準可根據實際成本適當高于福利性養老服務機構。對營利性養老服務機構,其收費標準根據設施條件、服務項目等,自主確定,實行明碼標價,市場調節。要認真落實非營利性機構的贏利用于補充投入非營利性機構設施建設和推動非營利性機構服務擴大、質量提升的政策,加強監管和政府調節,確保非營利性機構的可持續發展。

      (七)減免養老服務機構的有關稅費。認真落實國家對福利性、非營利性老年服務機構的稅費扶持政策,暫免征收社會福利院、敬老院、老年公寓、養老院、托老所等養老服務機構企業所得稅、養老服務收入營業稅,以及老年服務機構自用房產、土地、車船的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和車船使用稅。營利性養老服務機構要照章納稅,如在確保為老年人服務的前提下,納稅有困難的,按照稅法管理權限,報經稅務部門批準,可給予減免。減免養老服務機構行政事業性收費(國家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養老服務機構繳納水利建設專項資金確有困難的,報經稅務部門批準,可予以減免照顧。

      政府主辦和特許經營的供水、供電、供氣、通信、有線(數字)電視等經營單位,應為養老服務機構提供優質服務和優惠收費。其中用水、用電、用氣(燃料)等與居民用戶實行同價,并免收相應的配套費;免收養老服務機構電話、有線(數字)電視、寬帶互聯網一次性接入費,并減半收取通信費、聽視費。

      對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以及個人等社會力量,通過經批準成立的非營利性的公益性社會團體和基金會或政府部門向福利性、非營利性老年服務機構的捐贈,準予在繳納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前全額扣除。

      (八)優化金融服務。金融機構要支持老年社會福利事業發展,在符合市場原則的前提下,對養老服務機構及其建設項目積極提供融資便利,并提供優惠利率。對經論證前景好、規模大、市場急需的養老服務機構建設項目,財政部門要給予必要的貸款貼息。

      (九)支持養老服務機構開展對外服務。養老服務機構具備對外開展護理、康復及醫療服務條件的,可申請納入社區醫療機構設置規劃。養老服務機構所辦醫療機構符合申請醫療保險定點醫療機構資格條件的,經審批可納入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定點范圍。養老服務機構所辦醫療機構納入醫療保險定點范圍后,其休養人員中的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員,在醫療機構就醫所發生的醫療費用,按基本醫療保險的規定支付。

      鼓勵和支持養老服務機構利用其服務設施和服務資源,為居家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醫療保健、護理康復、文化娛樂、心理慰藉等多種養老服務。

      (十)支持養老服務從業人員的職業技能培訓。由勞動保障部門對養老服務機構和居家養老服務組織的從業人員,免費提供初次養老護理、家政服務等相關職業技能培訓,經職業技能鑒定,合格者發給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實行持證上崗。培訓、技能鑒定所需經費由所在縣(市)、區財政承擔。有關部門要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養老服務機構開展此類職業技能培訓業務。

      (十一)允許非營利性養老服務機構投資者提取合理收益。非營利性養老服務機構投資者擬提取收益的,可在核算機構運行成本、預留發展基金以及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提取其他必需的費用后,經審計符合規定的,可從年經營結余中不高于30%且不超過固定資產和流動資金原始投入的5%提取收益,但應承擔虧損的相應責任。

      四、加強領導,落實責任,促進養老服務業健康發展

      (一)各級政府要加強組織領導,把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列入議事日程,進一步強化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整合和利用各種資源,加大對養老服務事業的傾斜。各縣(市)、區政府要從本區域人口老齡化及為老服務的需求出發,制定區域養老服務事業發展規劃和養老服務機構布局規劃,明確養老服務機構建設規模和進度安排,到“十一五”期末,使各類養老服務機構的總床位數達到每百名老人3張。

      (二)民政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制定和完善建筑設施、衛生條件、質量標準、服務規范等與養老服務有關的行業標準,對養老服務機構和老年服務實體定期開展服務質量評估和服務行為監督,探索建立老年服務志愿者、照料儲蓄、長期護理保險等社會化服務制度,加強養老服務市場的規范管理,不斷提高養老服務業的規范化、標準化水平。要加快培育發展養老服務行業中介組織,發揮其在行業自律、評估監督、溝通養老服務機構與政府聯系等方面的作用。

      (三)發展改革、財政、勞動保障、規劃、建設、文廣新聞出版、衛生、稅務、工商、物價、國資、國土資源、城管、廣電、電業、電信、金融、慈善等部門和單位要切實履行職責,認真落實各項扶持政策;加強協調,密切配合,及時研究解決養老服務業發展中的問題,促進養老服務體系建設。

      (四)各類養老服務機構和老年服務實體要嚴格遵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規定,建立健全各項管理制度,自覺接受有關部門的監督,不斷提高服務和管理水平。

      各縣(市)、區政府應根據本意見的精神,結合當地實際,盡快制定和完善促進養老服務業發展的具體實施辦法并認真組織實施,確保養老服務業加快發展。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一线| 亚洲精品岛国片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夜色噜噜亚洲A∨| 亚洲av综合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熟妇av午夜无码不卡| 在线观看日本亚洲一区| 亚洲熟妇av午夜无码不卡| 亚洲AV无码无限在线观看不卡 | 亚洲剧情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乱码久久久久久|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成aⅴ人在线观看| 亚洲免费一级视频| 亚洲精品天堂在线观看| 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麻豆| 亚洲日本天堂在线| 亚洲hairy多毛pics大全| 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 亚洲国产精品不卡毛片a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 亚洲?V乱码久久精品蜜桃|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第四页| 亚洲一区日韩高清中文字幕亚洲| 国产亚洲精品看片在线观看 | 亚洲永久网址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无线乱码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大桥未久 | 亚洲国产主播精品极品网红| 亚洲午夜爱爱香蕉片| 亚洲精品V欧洲精品V日韩精品|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狠狠爱浪潮| 亚洲视频.com|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天堂久久 | 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三区| 亚洲高清在线视频| 亚洲精品国产肉丝袜久久| 亚洲永久在线观看| 无码色偷偷亚洲国内自拍|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软件 | 精品亚洲456在线播放| 精品亚洲成a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