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經貿局加快工業經濟發展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為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關于加快工業發展、促進經濟社會平穩較快增長的有關精神,積極克服國際金融危機對工業經濟發展帶來的不利影響,加快發展方式轉變,進一步動員全縣各級各部門和工業企業認清形勢,堅定信心,攻堅克難,加快發展,確保圓滿完成2009年工業經濟發展目標,經縣人民政府研究,現就2009年的工業經濟發展提出如下意見:
一、正視差距,進一步增強工業經濟發展的緊迫感和責任感
20*年,在縣委的堅強領導下,經過全縣各級各部門和工業戰線廣大干部職工的團結拼搏,銳意進取,扎實工作,全縣工業經濟成功克服了生產要素趨緊、外部需求減弱、產品價格回落和國際金融危機逐步升級等不利因素的影響,較好地實現了工業經濟的平穩健康發展。全縣實現工業總產值70.9億元,增長17.1%,增加值23.25億元,增長16.7%;六大工業主導產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55.39億元,增長28.82%,總產值58.26億元,增長33.58%,增加值16.42億元,增長27.36%,利潤3.21萬元,增長16.89%,稅收2.43億元,增長12.42%,支撐作用進一步明顯。同時,全縣萬元單位gdp能耗1.95噸標煤,下降5.28%;工業廢氣中二氧化硫減排520噸、生活廢氣中二氧化硫減排624噸,化學需氧量減排101噸。但是,與全省、全市發展速度和市政府下達的“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要求相比,全縣工業經濟在總量擴張、項目推進、自主創新、發展方式、園區建設、節能減排等方面,差距仍較大,特別是隨著國際金融危機的不斷加深,工業經濟發展的形勢將更加嚴峻。為此,全縣各級各部門一定要緊緊抓住國家出臺一系列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政策措施的有利時機,進一步增強工業經濟發展的緊迫感和責任感,準確把握形勢,堅定發展信心,強化應對措施,著眼長遠,立足當前,切實把工作的主要精力放在工業經濟的發展上,把服務的重點轉到工業經濟的領域上,在追求工業經濟發展質量的同時做大工業經濟總量,在轉變發展方式的同時加快發展速度,在強化產業支撐的同時提升產業層次,在調整工業結構的同時提高工業經濟的整體素質和競爭力,認認真真、扎扎實實抓好每個環節、每項任務的落實,確保工業經濟盡快實現量的擴張,質的提升。
二、2009年工業經濟發展的指導思想和目標任務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和中央經濟經濟工作精神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繼續牢固樹立工業強縣、工業富縣的戰略地位不動搖,圍繞六大工業主導產業,以發展循環經濟、全面推行清潔生產為目標,以產業升級和結構調整為主線,以體制、機制創新為動力,以工業園區建設為平臺,以降耗、挖潛、增效為核心,以工業項目推進和技術創新、產業集群式發展為重點,堅定不移地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全面促進工業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二)目標任務
2009年,全縣工業經濟預計工業總產值增長13%以上,達80億元,工業增加值增長16%以上,達27億元;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增長28.6%以上,達55億元,工業總產值增長26.7%以上,達58億元,工業增加值增長26.4%以上,達17.4億元,利稅總額增長21%以上,達5億元,利潤增長19.7%,達2.3億元;萬元gdp能耗下降5.3%以上,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能耗下降6%以上,并確保圓滿完成年度淘汰落后產能和減排任務。
三、具體措施和工作要求
(一)著力加強組織領導。工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為切實加強對工業的領導,確保工業經濟持續平穩較快發展,縣委、政府決定將52戶重點工業企業年內需完成的工業總產值、需協調解決的問題等包保到縣級有關領導和縣直有關單位,并實行嚴格的考核獎懲制度,全面加強對工業企業運行質量和水平的領導和指導。各鄉(鎮)區要按照縣委、政府的要求,及時將本轄區內納入統計范圍的工業企業、鄉鎮企業、非公經濟分解落實到本鄉(鎮)區副科級以上領導,并明確掛鉤對象、考核辦法等,切實加強對工業經濟發展的領導。縣直有關單位要按照縣委、政府出臺的掛鉤聯系目標考核責任制的要求,認真履行工作職責,切實幫助企業研究解決影響企業正常生產經營和發展的問題,并每月將為企業解決問題的情況形成書面材料報縣政府辦、縣經濟局。
(二)著力做大做強六大工業主導產業。造紙印刷、建筑建材、化工、能源、機械制造、農產品深加工是我縣歷經多年培育和發展起來的工業主導產業。當前及今后一段時期,全縣各級各部門要圍繞六大工業主導產業,按照“鞏固、整合、引進、效益”的工作思路,堅持“產業互補、差異發展”的原則,抓住當前總體經濟形勢不太景氣的機遇,引導工業企業突出產業優化升級和結構調整,進一步鞏固壯大六大工業主導產業,加快行業整合步伐,著力引進一批科技含量高、產業鏈長、經濟效益好的大項目、好項目,全力做大做強六大工業主導產業,努力促進工業經濟提速增效。同時,要繼續抓好以千佛繭絲綢集團破產改制為重點的企業改制工作。
(三)著力加快在建和新建項目的工程進度
工業項目是促進工業經濟提速增效的關鍵。全縣各級各部門一是要緊抓機遇不放松,緊盯項目快跟進,以時不我待的精神和百折不撓的勇氣,突出項目建設,改善工業結構,增強發展后勁,為全縣工業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奠定良好基礎。二是要抓緊項目的規劃、申報和立項,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挖掘各種潛在優勢,找出項目來論證,論出項目來招商,確保項目拿得出來,落得下去。三是要重點圍繞4000噸/日水泥熟料、精細化工、食品工業、精洗煤、繭絲綢等項目開展好招商引資,全力引進一批產品關聯度大、技術含量高、經濟效益好的大項目、好項目。四是要千方百計爭取國家、省、市各類扶持資金的支持,爭取更多的項目進入省市投資計劃。五是要積極引導信貸資金、社會資本、外來資本投向工業領域,并發揮效益。六是要按照退企還城、建企興城的思路,加大對西橋工業片區企業的規劃整合力度,加快*工業片區的發展步伐,爭取老工業區盡快完成整合,新工業區盡快形成規模,城市規模盡快得到拓展。七是要千方百計加快工業項目建設,努力確保年內計劃竣工的項目盡快竣工,并投入運行,不能竣工的,創造條件加快進度,爭取早日竣工,未動工的,在土地、環評手續已辦的前提下,盡快動工。
(四)著力加強工業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的分析監測
全縣各級各部門一定要密切關注國內外環境的新變化、經濟運行的新情況、經濟發展的新趨勢,尤其是要關注國際金融危機、國家宏觀調控、貨幣政策、出口退稅政策等的變化,切實加強經濟運行調節,有效引導工業企業調整生產規模、加快技術進步、加強新產品研發、優化產品結構,降低市場風險。同時,要突出抓好對重點企業的監測,定期調度分析,強化預警預測工作,并高度關注工業產品價格變化和市場走勢,特別是對化工、水泥等對我縣工業發展影響大的重點產品進行密切跟蹤,及時提出指導意見和應對措施,努力化解不利影響。
(五)著力加快工業園區建設步伐
工業園區建設是工業發展的重要支撐和條件。縣工業園區辦、交通局、國土局、建設局、中樞鎮等有關單位要從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高度出發,切實增強加快園區建設的緊迫感和責任感,想盡一切辦法,調動一切力量,按照基礎設施完善、服務質量優良、功能較為完備、發展勢頭良好的總體要求,積極爭取各類資金政策支持,千方百計加快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引導項目入園發展、集群發展,充分發揮好園區對工業經濟發展的平臺作用。確保2009年5月底前完成西橋太平哨片區10平方公里控制性詳規、老西橋工業片區5平方公里地形圖測繪和循環經濟及污染整治規劃,6月底前完成園區主干道建設,12月底前完成路面建設,全年收儲土地500畝,入駐園區項目5個以上,完成工業總產值30億元以上。
(六)著力提高工業企業自主創新能力
全縣各級各部門以及各工業企業要按照發展循環經濟、推行清潔生產的要求,進一步完善政府投入引導機制、企業投入激勵機制和創業風險投資機制,鼓勵支持企業加快院(校)企合作步伐,建立企業(行業)技術研發中心,大力開展原始創新、集成創新、自主研發、引進吸收再創新,努力構建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以技術中心為主要模式產學研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爭取年內通過省級企業技術中心認證2家,市級認證3家。
(七)著力做好工業經濟生產要素的保障
2009年,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工業經濟生產要素供應保障問題總體將較為寬松。但是,全縣各級各部門仍要樹立越是寬松越要提高警惕,越要提前謀劃的觀念,堅決克服盲目樂觀、麻痹大意的思想,盡可能把問題估計得嚴重一些,把應對措施準備得充分一些,特別是縣國土、經濟、環保、發改、交通、人行、園區辦等經濟部門一定要對全年工業經濟發展的態勢、面臨的形勢、生產要素需求等情況有一個清醒的認識,準確把握好政策導向,真情服務好工業經濟,絕不能因生產要素問題影響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和工業項目的順利推進。
(八)著力抓好節能減排工作
全縣各級各部門要嚴格按照國家產業政策和環保政策的有關規定,緊緊圍繞市政府下達給我縣“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要求,進一步鞏固好環保專項治理行動成果,切實加大宣傳力度,認真細化分解年度節能減排目標,完善各項監管措施,嚴把項目源頭入口關,加大資源綜合利用力度,依法淘汰一批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落后產能。同時,要不斷完善計量管理,全面推行能源審計,健全能源統計臺帳,動態跟蹤企業能源消費情況,準確評價節能減排工作績效和階段性目標完成情況,確保年度各項節能減排目標圓滿完成。
(九)著力引導工業企業攻堅克難
當前,國際金融危機仍在不斷升級,2009年工業企業發展面臨的困難將更加突出。全縣各級各部門要按照縣委、政府提出的“一企一策”的原則和“盡量少關門、少停產、保產能、出效益”的總體要求,切實轉變工作作風,改善服務態度,提高服務水平,著力引導工業企業堅定信心,攻堅克難,進一步增強市場意識、風險意識,加強市場開拓,推進科技創新和產品創新,努力擴大市場銷售,降低產品庫存,加快資金流動,加強內部管理,努力降耗挖潛增效,確保年度工業經濟發展目標順利實現。
(十)著力加大工業經濟的投入
全縣各級各部門一是要想方設法,通過各種渠道加大對工業經濟的投入力度。二是自2009年起,縣級財政每年將預算安排一定的資金對技術進步、重大項目推進、循環經濟發展、稅金上繳等方面取得較好成績的工業企業以及為全縣工業經濟發展作出重大貢獻的人員進行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