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國土局加強服務教育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保障科學發展方面圍繞節約集約、主動服務狠抓落實。
一是爭取在2009年完成新一輪土規修編。積極爭取國家和省的支持,將關系我市未來長遠發展的各項戰略性規劃和要求科學、合理、細致地落實到規劃上,充分發揮規劃在促進節約集約用地、服務經濟增長方式轉變上的導向作用。
二是初步形成有*特色的最嚴格的節約集約用地制度體系。按照市政府與省政府簽訂的《*省推進節約集約用地示范工作責任書》,盡快制訂我市具體實施方案,加快建立完善以政策約束激勵為導向、以規劃和標準控制為前提、以監管考核為保障、以有償使用和市場配置為基礎,從用地評價標準、項目準入規則、用地決策機制、現代產業用地“松綁”政策、有區別的地價計收標準、約束和懲處機制等方面建立一整套最嚴格的土地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制度。
三是土地供應和儲備主動服務“三促進一保持”。進一步提高新增用地報批效率。會同相關部門統籌編制新增建設用地年度利用計劃和建設用地年度出讓計劃,堅持新增用地指標和建設用地供應向服務擴大內需和產業轉型升級傾斜,引導產業高端向園區集聚。進一步創新土地儲備模式,集中力量重點推進現代產業用地尤其是示范產業園區的土地儲備和整理工作。
四是加快存量土地清理、盤活。穩步推進并確保完成第二次土地調查工作,會同發改、規劃、經貿、財政等部門,制定存量土地再利用的具體方案,引導用地項目有序利用存量土地。在繼續做好全市閑置土地清查、處置工作的基礎上,抓緊對全市批而未用的土地進行全面清理。加快推進“退二進三”工作,抓緊修改調整“退二進三”用地政策,用更加優惠的政策激勵原用地單位自發、主動地優化土地利用結構和功能。加強珠三角區域間土地利用合作,為“雙轉移”創造條件。用好用足“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等政策,著手開展“三舊”(舊城鎮、舊村莊、舊廠房)試點改造,切實提高農村存量土地的利用效率和效益。切實加大存量土地的儲備力度,探索通過公開轉讓市場收購儲備存量土地,建立并完善劃撥用地政府統籌調撥、儲備違法用地和低價轉讓土地回購制度。
2.國土資源保護方面圍繞統籌城鄉、規范管理狠抓落實。
一是初步形成我市統籌城鄉土地管理的政策體系。按照《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的實施意見》,研究統籌城鄉一體化發展有關土地管理的意見,爭取在2009年內出臺農村建設用地流轉辦法和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留用地管理辦法,力爭在2年內基本解決歷史遺留的留用地欠賬問題。繼續加強本地農用地開發、整理和復墾,繼續認真做好易地補充耕地和跨市補劃基本農田,建立符合現代生態農業要求的新型農用地管理政策,落實基本農田保護財政補貼制度,完善耕地資源保護利益激勵機制。
二是進一步推進違法用地查處整改長效機制建設。立足于耕地保護、土地執法屬地責任制和多部門共同責任制,在繼續鐵腕整治新增違法用地的基礎上,繼續深化土地執法長效機制建設,創新土地執法手段,提高基層土地執法能力,確保在2009年全國衛片執法檢查中違法用地總量大幅下降,違法占用耕地的比重低于問責標準。
3.服務改善民生方面圍繞促保障、擴內需、解難題狠抓落實。
一是進一步加強和改進住房保障。按照我市擴大內需的決策部署,加快保障型住房建設,2009年、2*0年開工建設4*萬平方米保障性住房,并合理安排廉租住房和經濟適用住房建設比例。創新保障型住房建設用地儲備和供應機制。探索多種渠道籌集經濟適用住房建設資金。加快推進保障型住房公平分配,進一步完善多層次住房保障政策體系,實現政策體系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實際需要之間的動態銜接。
二是拉動房地產合理投資和消費。會同相關部門抓緊制定中央房地產新政實施細則,深化住房貨幣分配改革,進一步提高經營性用地供應的靈活性和合理性。緊密結合我市貫徹落實《*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根據現代服務業發展需要和商業地產的特點、規律,加大商業服務業用地供應,改進商業地產項目公開出讓辦法,創造條件吸引現代服務業資源集聚集群發展。依法、合理地減輕開發企業負擔,妥善解決未售和未建限價商品住房問題。加強商品房銷售、中介、租賃市場監管,建立健全與企業信用相掛鉤的預售款撥付制度及市場風險預警機制。完善房地產信息披露制度,加大正面宣傳和輿論引導力度,為提振市場信心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加強住宅產業可持續發展研究,探索調整、優化戶型結構的新方法。
三是加快舊城更新改造和“城中村”改造。抓緊出臺與住房市場價格相掛鉤的舊城更新改造拆遷補償安置標準。以屬地區政府為實施主體,引入社會資金進行舊城更新改造和“城中村”改造。爭取用2年時間完成南華西舊城更新改造項目和啟動實施9個“城中村”改造項目,加大力度推進恩寧路和東濠涌舊城更新改造項目;繼續做好零散危破房改造,爭取在2009年底全面完成2004年在冊的91.1萬平方米危破房以及20*年、20*年新增的18.4萬平方米危破房改造任務。多渠道籌措舊城更新改造拆遷安置房源,加快制訂農村集體土地拆遷補償和裁決管理辦法,繼續探索建立公平、合理、便捷的拆遷補償協商和裁決機制。
四是扎實做好房屋安全和地質安全管理。繼續開展全市房屋安全鑒定普查工作,確保安全普查和安全保障措施切實到位。繼續加強房屋應急搶險軟硬件建設,提高隊伍的應急搶險能力。抓緊推進直管房消防整改工作,著手建立直管房市場化經營管理模式,實現產權管理與經營管理協調一致。繼續深化礦山安全專項整治工作,杜絕重、特大安全事故發生。加強地質環境保護、監測和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逐步實現地質災害隱患排查常規化、規范化。
五是妥善解決好“辦證難”、“拆遷爛尾”、房改遺留、物業管理等民生熱點、難點問題。在2009年底前基本解決歷史遺留房地產“辦證難”問題。改進和規范產權登記工作,完善防止出現新的“辦證難”問題的措施和制度。抓緊出臺解決我市歷史遺留拆遷問題的政策,繼續推進剩余24宗在冊“爛尾地”的處置工作。會同國資、法制、財政等部門,抓緊出臺相關政策妥善解決國有企業住房制度改革方面的歷史遺留問題。加快推進舊城區物業服務工作,爭取在2009年底前實現舊城區物業服務全覆蓋。
4.行政管理體制制度方面圍繞改革創新、精細高效、開放透明狠抓落實。
一是要在全系統形成改革創新的工作局面。國務院批準的《*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賦予了*、*以改革創新的先行先試權。省委全會在《綱要》的說明中明確指出,對國家法律沒有明文禁止的,鼓勵大膽先行先試,保護廣大干部群眾改革創新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對于改革創新,
20*年局黨委和駐局紀檢組經請示市紀委同意,聯合下發《關于繼續解放思想為推進國土房管工作提供有效保障的意見(試行)》,鼓勵黨員干部敢于擺脫慣性思維的束縛,敢于突破條條框框。全體干部職工要善于、敢于先行先試,用好、用足政策,推動各項工作抓好落實。二是進一步推進行政體制改革。按照屬地管理的原則,加快、加大事權下放。按照政事分開的原則,科學界定機關處室與局屬單位之間職能和分工。通過體制改革和加強行政效能監察,進一步推進行政審批“提速”。三是大力推進信息化建設,實現國土資源管理工作的現代化、信息化、科學化。2009年爭取初步形成“數字國土、數字房屋”為基礎的統一信息平臺,運用現代化信息手段提高行政管理效能。積極參與國土、規劃、建設等部門間信息共享平臺建設,逐步實現城建系統各項業務網上流轉和協同辦理。四是繼續加強政務公開工作,不斷充實和豐富政務公開的內容和形式,自覺接受輿論監督,進一步推動政務環境更加開放、透明。開展窗口服務作風專項整改,以完善制度、落實責任、配強配優服務人員來著力提高公共服務水平。加強和改進信訪工作,進一步拓寬社情民意表達渠道,完善信訪、調解、綜治三位一體的矛盾排查調處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