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行政審批事宜清理工作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指導思想
認真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全面落實國務院、省政府有關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有關文件精神,遵循“規范、廉潔、勤政、便民、高效”原則和決策、執行、監督相協調的要求,以前四輪行政審批事項清理為基礎,以機構改革后縣政府工作部門和事業機構依法履行職責為重點,對縣級有關部門的行政審批事項進行全面清理。通過清理,使部門的審批事項和環節明顯減少,審批方式明顯改進,工作效率和服務水平明顯提高,審批責任和后續監管明顯加強,機關工作作風明顯好轉,經濟社會發展環境得到優化。
二、清理范圍
凡我縣現行的縣級行政審批項目均屬清理范圍。具體包括縣政府各工作部門、事業機構和依法行使管理職能的行業性組織以及社會團體,按照全面徹底、不留死角的原則。管理行政、經濟、社會事務中所實施的審批事項,包括根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依法提出的申請,經審查準予其從事特定活動的許可、審核、登記、核準、批準、審查、同意、認證、鑒證、核發(證)照、備案等具體行政行為。
三、清理原則
按照科學、合法的原則,縣第五輪行政審批事項清理工作。能夠由市場機制調節的事項,交給市場;能夠由企業自主決策的事項,交給企業;能夠由社會中介組織解決的事項,交給中介組織;應當由政府承擔的事項,政府切實履行職責。
一)沒有法律、法規依據或者由國務院各部委、省市縣政府及其工作部門規范性文件作為設定依據的行政審批事項。一律取消。
二)對已經按照行政審批事項公布。但依照行政許可法規定不應作為行政許可的審批事項,由有關部門提出相應的調整意見。
三)對縣級以下機關、行業協會和中介組織可以實施的行政審批事項。按照方便申請人、便于監管的原則,予以下放管理。
四)堅持一個事項原則上由一個部門負責。對同一事項涉及多部門、多環節審批的按照相同或相近職能調整為一個部門承擔;對確需由多個部門審批的事項,明確審批的直接受理部門,并由直接受理部門牽頭,協調相關部門在規定期限內進行審批。
五)優化流程。壓縮時限,清理審批前置條件,避免互為前置的現象。
四、方法步驟
一)啟動部署階段啟動我縣第五輪行政審批事項清理工作。明確任務,提出要求,做好宣傳,營造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濃厚氛圍。
參照省政府《關于第五批取消和下放管理層級行政審批項目目錄》和《縣人民政府關于公布縣縣級第四輪行政審批項目和非行政許可審批項目目錄的通知》柞政發〔〕25號)提出擬取消、保留、增加、調整的清理意見。
二)全面清理階段縣級有關部門對其審批項目進行自查。并注明相關依據,報縣政府法制辦。
三)審議公布階段縣政府法制辦公室對部門上報的行政審批事項清理意見進行匯總。提出需要取消、保留、增加、調整的意見,報縣政府審定后,向社會公布實施。
四)總結提高階段縣級有關部門認真總結第五輪行政審批事項清理工作。查找不足,落實改進工作的措施。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縣開展第五輪行政審批事項清理工作,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和管理創新、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客觀要求,促進科學發展和富民強縣的現實需要。各鎮、各部門要牢固樹立大局意識,提高對行政審批事項清理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認識,切實加強領導,采取有力措施,抓好工作落實。縣政府各有關部門要根據“三定”方案,抽調熟悉單位業務、熟悉法規政策的骨干人員組成清理工作組開展工作。部門主要領導要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同時要積極主動與上級業務主管部門做好對接,確保按期限、高質量完成清理任務。
二)制定方案。優化流程。縣級有關部門要研究制定行政審批事項清理工作實施方案,對本部門正在實施的行政審批事項進行自查,提出擬取消、保留、增加、調整的具體意見。尤其是對擬增加的行政審批項目,應當有法律、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的明確規定。對擬調整的行政審批項目、條件等要向社會公示,聽取企業、社會組織和行政管理相對人的意見。要按照權責一致的要求,把本部門實施的審批事項分解到具體工作崗位,落實辦理責任,規范審批程序,優化工作流程。要注重實際,把能夠下放的審批事項盡可能下放,能夠相對集中的事項,盡量集中到一個部門實施。
三)嚴格審查。規范行為。縣政府工作部門新制定的規范性文件不得自行設定行政審批事項,不得增加審批環節和條件,更不得自立審批收費項目和收費標準,也不能將與審批事項無關的收費作為審批的前置條件進行搭車收費。凡國家、省、市明令取消的行政審批事項,不得作為建設項目審批或招投標的資格條件。要加強審批事項的監管,進一步規范管理行為,努力提高我縣法治政府的建設水平,為率先突破發展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