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學校體育場館向社會開放方案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根據國家體育總局辦公廳、教育部辦公廳《關于開展學校體育場館向社會開放試點工作的通知》(體群字〔*〕94號)精神,為了穩步有序地推進珠海市學校體育場館向社會開放工作,結合我市中小學實際情況,制定本方案。
一、充分認識學校體育場館向社會開放的重要意義
(一)學校體育場館向社會開放是提高國有資產投資效益的需要,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節約型社會.提高政府公共服務能力的具體體現和要求。因此我們一方面要深入挖潛、綜合利用、拓展服務范圍,提高體育場館的利用率;另一方面要堅持“以人為本”,親民便民、利民,不斷改善人民群眾體育健身條件,才能更好地促進全民健身活動更加廣泛、深入、持久開展;
(二)學校體育場館向社會開放是樹立現代教育觀念,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的需要。學校體育場館向社會開放為體育教育功能和范圍的拓展與延伸提供了必要硬件基礎.因此我們要站在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高度,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強化大局意識增強做好這項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二、學校體育場館向社會開放的基本原則
(一)以人為本,服務社區居民的原則;
(二)資源共享,合理開放的原則;
(三)保證安全的原則;
(四)不影響正常教學秩序原則;
(五)建章立制,規范管理原則;
(六)適當收費原則;
(七)積極探索,不斷擴大開放資源的原則。
三、學校體育場館開放的組織管理模式。
學校體育場館向社會開放的組織管理模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學校自主開放的模式。即學校組織人力、物力進行開放和管理。這種模式又可分為免費開放和適當收費兩種形式;
(二)俱樂部管理的模式。學校參照俱樂部管理的模式,不單獨對個人開放,采取不同時段的免費或有償服務模式;
(三)委托經營單位的管理模式。將學校的體育場館委托給企業來經營,雙方簽訂相關的協定,明確責任。受委托企業在保證學校正常教學和體育活動秩序的前提下,運用市場機制對學校的體育場館向社會開放進行有效的管理。
四、學校體育場館向社會開放的管理與維護
要求在保證本校正常教學秩序的情況下,學校領導有專人負責落實開展體育場館向社會開放工作,不斷提高場館使用率。
(一)制定有關場地管理制度。為切實做好這項工作,各學校要制定管理制度,明確場館的開放時間、收費標準和使人員必須遵守的事項,以保證場館的合理使用;
(二)學校積極與周圍社區和居民溝通,采取適合的模式,使學校體育場館長期向社區開放,社區宣告開放辦法和具體開放時間并接受社會監督;開通場地使用的預約電話,落實專人安排社區市民使用場地工作。凡要求使用體育場館的單位和個人,必須提前二天預約,保證體育場館的有計劃使用;
(三)為了加強學校流動人員的管理,維護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資源開放給個人原則上要辦證進入學校。凡需使用學校開放資源的個人,必須持本人有效身份證、老年證,辦理門衛通行證方可進入學校。機關、企事業單位使用開放的資源,可憑單位介紹信集體進入校園。建議先對社團組織開放,條件具備再全面開放;二是對社區居民采用會員制的辦法,先對各協會的人員進行開放等等;
(四)學校應為單位集體的比賽提供策劃、器材和裁判服務,滿足社區活動的要求。充分發揮學校體育教師的工作職能作用,指導群眾科學鍛煉身體并維護和管理好開放場館的設施;
(五)定期進行足球場用一段時間需要施肥,以保護草的正常生長,場地在保養其間全封閉,不對外開放。場地保養工作是一項重要工作,場地不斷得到檢修、保養、更換是場地安全使用的保證;
(六)要有防范和處理安全事故的機制:一是器材設施要有專人負責,定期檢查維護;二是購置保險。為配合全國學校體育場館開放試點工作的開展,國家體育總局中體產業集團所屬的中體保險經濟有限公司,最近推出了學校體育場館向社會開放的公共責任險.這一責任保險將學校開放過程中由于意外事故對進入學校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造成的人身傷亡和財產損失,依法應該由學校賠償的經濟民事責任轉移到保險公司來承擔。
五、學校體育場館開放的設施損耗和補償問題
學校體育場館向社會開放是由國家倡導,各級政府共同支持實施的一項社會公益事業。省體育局將從體育彩票公益金中劃撥一定資金用于試點工作,結合創建廣東省青少年體育俱樂部、社區體育俱樂部等方式對參加試點的單位給子一定的經費扶持,對開放試點工作取得積極成效的單位進行宣傳和表彰。市體育局將從體育彩票公益金中劃撥專項資金用于學校體育場館開放工作。
六、學校體育場館開放的收費標準
資源開放以后,資源維護和增加管理人員管理以及增加水、電用量等均需要經費,因此資源開放需適當收費。具體價格另由市物價局會同市體育局和市教育局制定,也可以由市體育局參照其他市收費標準,結合本地實際制定開放收費標準,報請物價部門審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