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鄉鎮財政管理體制改革方案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為進一步深化公共支出改革,完善區鄉財政管理體制,加強財政收支管理,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控制和化解鄉鎮不良債務,維護基層政權的穩定。根據省政府辦公廳《轉發省財政廳關于開展鄉鎮財政管理方式改革試點意見的通知》(*政辦[2003]29號)和省政府《關于全面推行鄉鎮財政管理體制改革的通知》(*政[20*]13號)等文件精神,結合我區實際,特制定《*區鄉鎮財政管理體制改革實施方案》。
一、改革的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黨的*精神,以*重要思想為指導,按照建立公共財政體制和鞏固農村稅費改革成果的要求,進一步調整和完善區鄉財政管理體制,改革鄉鎮(含辦事處,下同)財政管理方式,規范鄉鎮財政收支行為,促進鄉鎮依法組織收入,確保鄉鎮基本支出需要,緩解鄉鎮財政困難,防范和化解鄉鎮債務風險,維護農村基層政權和社會政治穩定,促進區域經濟和社會事業健康發展。
二、改革的基本原則
(一)鄉鎮的預算管理權不變原則。鄉鎮政府按《預算法》的有關規定自主決定本級財政預算編制,組織本級預算的執行,決定本級預算的調整方案;
(二)鄉鎮資金的所有權、使用權不變原則。鄉鎮資金的所有權、使用權歸各鄉鎮,區財政不集中、不平調;以鄉鎮為單位進行鄉鎮財務核算,結余歸各鄉鎮所有;鄉鎮的債權、債務仍由各鄉鎮享有和承擔;
(三)財務審批權不變原則。鄉鎮的財務審批仍由各鄉鎮按規定和程序審批。
三、改革的主要內容
(一)調整和完善區、鄉財政管理體制
按照積極穩妥、簡明規范和保護既得利益、讓利于鄉鎮以及財權與事權相統一的原則,進一步調整和完善區鄉財政體制,加大對困難鄉鎮的扶持力度,從體制上保證鄉鎮工資發放、社會保障、義務教育等基本支出需要,盡可能增加鄉鎮的可用財力,確?;鶎诱嗾_\轉。同時,采取切實可行的激勵機制,充分調動和保護鄉鎮發展經濟和增收節支的積極性。
鄉鎮財政所與農稅所實行一個機構、兩塊牌子,保留少數財政人員管理鄉鎮預算和報帳,其余財政人員主要轉向農業稅收征管,并實行區財政局對鄉鎮財政所(農稅所)直管。
(二)以鄉鎮為獨立核算主體,采取“預算共編、賬戶統設、集中收付、票據統管、采購統辦”的預算管理方式,做到所有權、使用權與管理權、核算權相分離
1、預算編制。每年由區財政部門按有關規定提出鄉鎮財政預算安排意見,鄉鎮根據區財政具體指導意見編制鄉級財政預算。預算編制的原則:一是量入為出、適度從緊、收支平衡的原則;二是統籌兼顧、區別對待、確保重點的原則;三是按實編排和定額包干相結合的原則。鄉鎮財政預算須經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審議批準,并報區財政局備案后方可執行。鄉鎮財政預算在執行中因特殊情況確需調整的,由本級人民政府報區財政部門審核,并提請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審議和批準。未經批準、審核,不得調整鄉鎮財政預算。調整數額較大的,需向區政府報告。
2、崗位設置。取消鄉鎮財政所總預算會計及單位會計,在區會議核算中心成立鄉鎮財政核算部(簡稱鄉財部,下同),負責鄉鎮總預算會計及單位會計的業務核算,加強對鄉鎮財政財務收支管理和監督。區會計核算中心鄉財部設核算會計,鄉鎮財政所設財務經辦員、征解會計。
鄉財部核算會計職責:按鄉鎮年初預算和財力狀況做好均衡撥款,定期與鄉鎮進行結算,準確核算各項會計業務,與有關部門進行對賬,按月編制會計報表,并及時反饋給鄉鎮;負責財政票據的管理工作。
鄉鎮財務經辦員職責:負責與鄉鎮各部門進行收支結算,向區財政辦理收入報解、支出劃撥、備用金領取、補充等業務,并登記收入和支出備查帳,定期向區會計核算中心鄉財部報帳;編制鄉鎮預決算,并進行財務分析;負責向區財政領用、核銷票據。
鄉鎮征解會計職責:按原核算程序進行農業稅收核算。
3、帳戶設置。撤銷各鄉鎮在金融機構設立的所有帳戶。由區會計核算中心鄉財部在金融機構開設區財政分帳戶,分帳戶設“基本結算戶”、“工資專戶”、“支出專戶”和“稅收待解戶”。鄉鎮所有收入繳入“基本結算戶”,所有支出根據資金性質,通過該戶分別撥到“工資專戶”或“支出專戶”。“工資專戶”專門用于鄉鎮人員工資和民政定補等的發放;“支出專戶”不得接收除“基本結算戶”撥款以外的收入,只能用于支出?!岸愂沾鈶簟庇糜诤怂汔l鎮征收的農業稅稅收。區會計核算中心鄉財部在“基本結算戶”下設“財政預算內存款”、“財政預算外存款”、“專項資金存款”、“村級資金專戶”、“其他存款”等二級科目,分別進行核算。
4、收入上解。農業稅收入由鄉鎮征解會計結算后,上繳區金庫,并將有關憑證及時傳送給區會計核算中心鄉財部核算會計記帳。鄉鎮預算外收入及其他收入,按照“票款同行”的原則,經財務經辦員結算后,全額繳入“基本結算戶”,并將結算報告單隨同收據記帳聯報區會計核算中心鄉財部核算會計進行核算。上繳上劃其他收入時,由鄉鎮財政財務經辦員通過“基本結算戶”上劃到區財政有關帳戶。上級部門補助鄉鎮的各項收入及財政調度資金等全部進入“基本結算戶”進行核算。
5、資金撥付。區財政安排鄉鎮支出總的原則是:先工資性支出、社會保障支出,后公務費、一般性支出。財政負擔的工資性支出、社會保障支出等根據年度預算,每月由區財政直接撥入“工資專戶”,并委托銀行統一發放。公務費、一般性支出按照鄉鎮收入進度、財力許可、報賬及時等情況,結合各鄉鎮年初預算撥付,資金統一從“基本結算戶”劃轉到“支出專戶”。對村級的財政補助資金等屬于村級收入的資金,由區財政直接撥付到“村級資金專戶”,實行村財鄉管村用,由鄉鎮財政部門、經營管理部門加強審核監督,確保村級資金專款專用。
6、票據統管。將財政性票據管理權上收到區財政,鄉鎮所用票據采取“憑證領票、限量供給、交舊換新、定期核銷、票款同行”的辦法進行管理,由各鄉鎮財政財務經辦員統一到區會計核算中心鄉財部辦理票據領、繳、銷,做到以票管收,嚴禁坐支。農業稅收票據按原方式進行管理。
7、采購統辦。鄉鎮各項采購支出不得突破年度預算指標,由鄉鎮提出申請和計劃,經區會計核算中心鄉財部按照預算審核后,交區政府采購中心統一辦理,采購資金按程序直接撥付供應商。
四、配套措施
(一)清理鄉鎮供給人員,做好鄉鎮清產核資工作。嚴格鄉鎮人員編制管理,嚴禁超編進人,嚴禁在編制外使用人員,屬于清理清退范圍的各類超編人員、不在編人員和自聘人員財政不得供給經費。全面清理鄉鎮銀行賬戶和票據,切實防止鄉鎮資產流失。認真清理核實鄉鎮債權債務,并逐一登記造冊報區政府備案,嚴禁新增負債,采取積極有效措施,努力消化現有債務。財力允許的鄉鎮,在確保人員工資和必要的運轉經費的前提下,應安排一定的資金用于償還債務。
(二)規范農村教育財務管理。按照“投入加大、職責分清、管理規范”的原則,抓好教育財務管理的規范工作:一是規范教育財務管理主體;二是規范教育財務管理范圍;三是規范教育經費核算程序;四是規范教育財務監管職責。
(三)強化鄉鎮財政收入的管理。完善目標考核責任制,嚴格獎懲,充分促進和調動鄉鎮組織收入和協稅護稅的積極性、主動性,千方百計提高可用財力,確?;鶎诱_\轉。
(四)堅持民主理財。成立鄉鎮理財小組,負責討論決定重大財務收支活動。
(五)嚴明紀律。各鄉鎮應進一步提高對鄉財區管改革的認識,加強組織領導,規范操作程序,自覺接受紀檢、監督、財政、審計等部門的財務檢查。嚴禁在實行鄉鎮財政管理體制改革之前私分集體資產、濫發錢物、轉移資金。否則,一經發現,除全部予以沒收外,還要追究鄉鎮主要負責人和直接責任人的責任。在改革實施過程中,如發現有使用違規票據、私設小金庫、擅自開設銀行賬戶、收入坐支和體外循環等現象,區財政將在體制結算中直接劃扣違紀資金,并追究鄉鎮主要負責人和有關責任人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