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林業局平原綠化實施方案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為切實推進我市平原綠化工作,改善城鄉環境,促進我市經濟建設與生態文明協調發展,根據《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關于全面推進平原綠化的實施意見》(*發[20*]8號),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明確工作任務
總體目標:按照“*”期間完成平原造林、四旁植樹150萬畝,比省定計劃增加60萬畝,到“*”期末,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56.83%,到20*年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或超過60%。
階段任務:20*-20*年,對“*”前三年平原造林進行撫育、補植、管護,使保存率達到95%以上,同時,新增平原造林60萬畝以上,確保“*”期間完成平原造林150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56.83%%。20*-20*年,繼續完善平原綠化,基本建成層次多樣、結構合理,功能完備,效益顯著的平原綠化體系。
二、科學編制規劃
各縣(市、區)平原綠化規劃以縣為單位編制,市全面推進平原綠化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在匯總各縣(市、區)規劃的基礎上,負責編制全市平原綠化總體規劃。
(一)時間要求:
各縣市區平原綠化規劃在20*年8月20日前完成并報市全面推進平原綠化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全市平原綠化總體規劃在20*年8月底前編制定稿,報市全面推進平原綠化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審定。
(二)平原綠化規劃的范圍和內容:
(1)道邊綠化:指高速公路隔離網以內,國省縣道和鐵路排水溝以內可綠化部分的植樹造林,以及在高速公路兩側隔離網以外*~20米,鐵路兩側排水溝以外*~20米,國省道兩側邊溝以外5~*米,縣鄉公路兩側邊溝以外3~5米范圍內造林,形成綠化林帶。
(2)四旁綠化:包括村旁、宅旁、路旁、水旁以及其它可以植樹的荒山、裸露地的植樹造林。村旁綠化指村莊邊緣25米以內的植樹造林,宅旁綠化指房屋邊緣25米以內的植樹造林,路旁綠化指縣級以下公路和道路兩旁5行以內的植樹造林,水旁綠化指干渠、斗渠和按《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規定的江河兩側堤內距堤腳30-50米以內的植樹造林,以及不影響行洪的灘涂地的植樹造林。
(3)田間綠化:指在農田(包括旱地)集中分布區域,利用公路、機耕道、生產用道和灌溉渠道的邊緣土地植樹造林,形成30~*0畝的林帶網格。
(4)城中綠化:指市區、縣城、鄉鎮的街道、公園、單位、公共區域植樹造林,實行立體化、園林化綠化,增加綠地面積;工業園區的道路、廣場、廠區、礦區、居住區植樹造林,以及其它一切可以植樹的建設項目空地、裸露地的植樹造林。
(三)規劃目標:
到20*年,全市平原綠化達到以下目標:
——城鎮綠化整體水平提高。市中心城區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45%,綠地率達到40%,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到*平方米;縣城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40%以上,綠地率達到35%以上,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到*平方米;建制鎮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35%以上,綠地率達到30%以上,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到8平方米。
——交通干線(高速公路、鐵路、國省道和縣道)沿線的鄉村基本綠化,山區鄉政府所在地綠化覆蓋率達到35%以上、丘陵地區鄉政府所在地綠化覆蓋率達到30%以上,平原地區鄉政府所在地綠化覆蓋率達到25%以上。
——高速公路隔離網以內、國省道和農村公路邊溝以內、鐵路排水溝以內可綠化部分基本綠化,已建和新建高速公路、鐵路綠化率達到90%以上,國省道干線綠化率達到90%以上,縣鄉公路綠化率達到80%以上。適*栽植樹木地段每邊至少栽植1行以上樹木。高速公路隔離網以外*-20米范圍內適*植樹的地方全部栽上樹;國省道兩側邊溝以外5-*米、農村公路兩側邊溝以外3-5米、鐵路兩側排水溝以外*-20米范圍內,每邊至少栽植3行以上樹木,在兩側形成綠色通道。公路、鐵路沿線兩側取土場、堆土場全部綠化,公路、鐵路基本建成高標準綠化帶。
——實現農田林網化,適*植樹地段基本栽植2行以上樹木,農田林網控制率達到90%以上,網格面積不大于*0畝。
——加強工業園區綠化,全市所有工業園區綠化覆蓋率達到35%以上,綠化以喬木為主,林木覆蓋率不低于20%。
三、落實工作責任
平原綠化工作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實行“政府統一協調、林業部門編制規劃、建設單位提供種苗、沿線地方政府和項目建設單位組織實施”的辦法,全面落實平原綠化分工負責制。
(一)縣市區、鄉鎮兩級政府負責行政區劃內的平原綠化的組織實施。
(二)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治理項目工程、造地增糧富民工程,其綠化由項目建設單位組織實施,做到與工程同步規劃、同步實施、同步驗收。
(三)公路、交通、高速公路管理部門負責公路邊溝和圍欄以內的造林綠化,落實邊溝和圍欄以外綠化帶建設的種苗;鐵路部門負責轄內鐵路排水溝以內的造林綠化,落實鐵路排水溝以外綠化帶建設的種苗。
(四)建設部門負責縣城、集鎮和工業園區的綠化規劃和實施,新擴建城區和工業園區,其綠化要與建設同步規劃、同步實施、同步驗收。
(五)林業部門協助有關部門搞好平原綠化的規劃設計,做好種苗供應和技術保障服務工作。
四、實行科學造林
(一)因地制*選擇造林樹種。造林樹種選擇要體現適地適樹、*喬則喬、*灌則灌的原則,同時做到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兼顧,以優良的鄉土樹種為主,適當選用引種成功的外來樹種。“四旁”綠化以楊樹、泡桐、榿木、杜英、苦楝、柳樹、香椿、楓楊、樟樹等速生樹種,柑桔、柿子、棗樹等果木樹種,毛竹、雷竹、早竹、紅哺雞竹、高節竹等筍竹兩用竹為主。“田間”綠化以楊樹、榿木、柑桔等樹種為主。“道邊”綠化以楊樹、樟樹、榿木、杜英、柳樹、楓楊等樹種為主。
(二)保障苗木供應。各縣市區林業局要抓緊做好苗木培育工作,根據造林計劃落實苗圃基地和育苗數量。目前要盡快對綠化苗木存圃情況進行一次全面普查,摸清存圃苗木的品種、數量、規格等情況,加強苗圃的田間管理,確保造林的苗木需求。
(三)提高造林質量。平原造林要切實做到大苗、大穴、大肥,大力推廣容器育苗新技術,采取專業施工隊伍造林,落實森防技術承包和制定村規民約加強管護等措施,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提倡合理密植,面積1畝以下的零星植樹和單排的綠化帶,闊葉樹按60株/畝、針葉樹按1*株/畝折算造林面積。
(四)提高平原造林的科技水平。要建立平原綠化科技服務網絡,向社會提供政策與法律咨詢、種苗培育與苗木供應、病害與蟲害防治、造林與撫育技術指導等服務。市、縣要開辟平原綠化科技服務網站,信息,提供科技服務。各縣市區要設立專門的服務窗口和服務熱線,設立林木病蟲害預測預報站。各鄉鎮要設立相應的病蟲害預測預報點。要建立科技培訓制度,定期舉辦林業科技培訓班,向林業生產經營者傳授生產經營技術,推廣新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