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國土局地質災害防治方案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國土局地質災害防治方案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國土局地質災害防治方案

      為了有效地開展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避免和減輕地質災害給人民生命財產造成的危害和損失,促進和諧平安興國的建設,根據《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和《*省地質災害防治管理辦法》的規定,結合我縣實際情況,制定本方案

      一、地質災害現狀與特征

      1、*年我縣地質災害基本情況

      *年,全縣共發生地質災害71起,倒塌房屋138間,破壞農田108畝,直接經濟損失79萬元。災害特點為發生時間早且有相對集中、分布范圍廣、與強降雨和切坡建房等人為活動有關。主要發生在5月—7月的強降雨期間。由于采取了切實有效的防治措施,列入*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的地質災害重要隱患點均沒有出現災情,但仍處于不穩定狀態,受強降雨和不合理的人為活動誘發,發生災害的可能性大。

      2、我縣地質災害調查和區劃工作情況

      *年,我縣完成了全縣的地質災害調查和區劃工作,目前在村民居住地周邊還存在地質災害危險點501個,其中穩定性較差的點138個,穩定性差的點360個;其易災規模級別為巨型1個,大型1個,中型1個,小型9個,小一型2個,小二型487個;全縣共有受地質災害威脅的人數3070人,威脅總財產1084.49萬元。

      全縣目前需重點防治的重要地質災害危險點共21個,其穩定性全為差級;危害程度為重大級的1個,較大級20個(見附表)。

      二、*年地質災害預測

      1、*年降水趨勢預測

      根據氣象部門預測,我縣今年度降水量屬正常年份,大致為1380mm,與常年平均值相近,5月份至6月下旬有1—2次降水相對集中期,伴大暴雨和中等洪澇,7月上旬—9月中旬降水明顯偏少,雨季結束期偏早。

      第一季度:(1—3月)總雨量約350mm,約比常年多50mm,1月份約30mm,二月份約120mm,三月份約200mm。

      第二季度:(4—6月)總雨量約700mm,與常年相近,4月份約200mm,5月份約200mm,6月份約300mm。

      第三季度:(7—9月)總雨量約200mm,約比常年少100mm,7月份約80mm,8月份約90mm,9月份約30mm。

      第四季度:(10—12月)總雨量約130mm,約比常年少40mm,10約月份60mm,11月份約50mm,12月份約20mm。

      2、地質災害趨勢預測

      (1)根據我縣地質環境條件和人類工程建設活動強度,結合降水趨勢預測分析,今年地質災害與多年平均程度相當。災害主要集中在4—7月的強降水期。當降雨達到一定強度(日降雨量達100mm以上或連續降雨3日以上)時,可能大量發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

      (2)地質災害易發區,次易發區的降水集中期可能形成分布較為集中,規模較大的群發性崩塌、滑坡、泥石流災害,主要發生在梅窖、興江、城崗、良村、興蓮、長岡、社富、鼎龍、隆坪、永豐、高興等鄉鎮。

      (3)地質災害發生的原因:誘發地質災害的直接原因主要是集中性強降雨,群發型地質災害的區域與強降雨區域基本吻合,造成人員傷亡的重要地質災害大部分都與建房切坡有關。城鎮、鄉村建設和工業、交通、水利、礦山建設等人為工程活動是誘發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質災害的重要因素,尤其近幾年施工形成的高陡邊坡、水庫(電站)壩肩、溢洪道及引水渠等是可能發生滑坡、崩塌的主要地段。

      三、地質災害防范重點

      根據興國縣內地質災害發育現狀,潛在地質災害危險點的密度、威脅人口、威脅資產數量及地質環境條件的綜合分析,將本縣汛期的地質災害重點防護區劃分如下:

      1、縣境北部的城崗、方太~崇賢鄉、楓邊~良村、南坑鄉一帶;縣境中東部的鼎龍~興蓮鄉、江背~東村、樟木鄉一帶;東部的古龍崗~興江、梅窖鎮一帶;南部的杰村鄉古境村~社富鄉東韶村以東地段和縣境西部的茶園~均村鄉、隆坪~永豐鄉一帶和龍口鎮留村~龍口鎮來溪村以西地段,為滑坡、崩塌、泥石流重點防護區。

      這些區段的地貌為中低山、丘陵,地層巖性多為變質巖、碎屑巖、巖漿巖,巖石風化破碎,地形切割較強烈,起伏大,地勢陡峻。村宅多沿山坡坡腳地帶分布,切坡建房現象普遍,滑坡、崩塌、泥石流地質災害在雨季極易發生。汛期地質災害防護措施建議如下:

      (1)不宜切坡建房,特殊情況下,在切坡建房的同時應建好斜坡的防護工程設施;

      (2)密切監視住宅房后山坡或人工切坡中上部潛在易災體(土體)的變形跡象,發現掉土、掉石塊、坡腳冒渾水時,應實施疏散撤離室內人員的緊急防范措施;

      (3)對需避讓搬遷的地質災害危險點,在避讓搬遷方案未完成前,建議點處受威脅住戶,在地質災害防汛期間,采用遷居它處的避防措施進行避防。

      2、興江鄉陳也村畫眉坳鎢礦開采區一帶,為泥石流重點防護區。區內地貌上為中低山,地層巖性為震旦系變質巖,區內鎢礦開采的棄土棄渣大量堆放于山坡坡麓和溝谷中,均無穩攔和輸導排泄設施,汛期強降雨極易誘發泥石流地質災害的發生,目前區內的民營個體對山坡坡麓和溝谷中的棄土棄渣仍在進行亂掏亂采,因而更易誘發泥石流地質災害的發生。泥石流地質災害防護要點如下:

      (1)汛期強降雨應做好監測預警工作,密切監視堆放于山坡坡麓和溝谷中棄土棄渣形變跡象,發現險情,及時做好泥石流逕流堆積區內的人員避防工作;

      (2)圈定危險區范圍,豎立警示牌。

      3、梅窖鎮寨腦村~三僚村一帶,為巖溶地面塌陷重點防護區。區內地貌為山間巖溶洼地,地層巖性為石炭系船山組的灰巖、白云灰巖,洼地內基巖大部分被第四系松散層所覆蓋,僅局部地段裸露。地勢較平坦,洼地中溶洞發育,汛期強降雨極易引發巖溶地下水位驟變產生巖溶地面塌地質災害。巖溶地面塌地質災害的防護要點如下:

      (1)對區內歷年來已發生巖溶地面塌陷的地方,應圈定易塌陷危險區,豎立警示牌;

      (2)將已發生巖溶地面塌陷的水田改為旱地進行耕作;

      (3)對區內所有巖溶地下水水井進行水量限采。

      四、地質災害防治的主要措施

      1、加強領導,落實責任

      地質災害防災工作繼續實行政首長負責制??h汛期地質災害防治指揮部成員為:總指揮由分管礦產資源工作的副縣長擔任;副總指揮由水利局和礦產資源管理局局長擔任;成員單位由縣廣播電視局、發展計劃委員會、建設局、財政局、民政局、水利局、交通局、農業局、林業局、供電局、氣象局、人武部、公安局、商業局、衛生局、電信局、礦產資源管理局等單位組成。指揮部下設辦公室于礦管局,由縣礦管局分管地質環境的副局長任辦公室主任,各鄉鎮(場)及有關單位也要盡快調整和落實好本地汛期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指揮部成員,各鄉鎮(場)的防汛工作由鄉鎮(場)長負總責,各部門單位的防汛工作由一把手負總責,對江河、水庫的堤壩、壩面及可能發生地質災害的重點區域,所在鄉鎮要落實一名副科級和村級主要負責人為防災主要責任人,責任人必須熟悉本地域,本部門的情況,并能及時處理和解決問題。

      2、健全各項地質災害的防災制度

      進一步健全地質災害監測預報制度、汛期值班制度、巡查制度、災情速報制度和月報制度。礦產資源管理局與氣象局要加強合作,實時汛期地質災害氣象預報。各鄉鎮和各有關部門要嚴格執行汛期24小時值班制度,明確值班責任,做到人員到崗,公布聯系方式和聯系電話,確保聯絡通暢。有地質災害技術支持任務的單位要積極協助礦產資源管理局,切實做好應急技術服務工作??h汛期地質災害指揮部辦公室值班電話(上班時間):*

      3、做好地質災害防治的各項準備工作

      (1)加強宣傳培訓工作

      各部門要采取多種形式開展地質災害防治有關法律和科普知識的宣傳教育,增強全民,尤其受威脅地區人員的地質災害防治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

      (2)開展地質災害調查和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

      各鄉鎮(場)要在汛前對轄區內地質災害情況進行調查,掌握各隱患(危險)點、危險區段的情況。劃定重點防范期、重點防護區段和重要地質災害危險點,逐點制定防范措施,落實防災責任,本行政區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

      (3)做好汛期地質災害應急治理工作

      汛前,各地質災害隱患點要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有條件治理的要進行治理,暫時不能治理的,應組織受威脅的居民采取避讓措施。由工程建設引起的地質災害,責任單位要及時做好防治工作。各鄉鎮政府要做好地質災害應急搶險的各項準備工作,重要隱患點應編制包括監測、報警、疏散、應急搶險等內容的專門應急預案。

      4、加強汛期巡查、監測工作,完善群測群防網絡

      (1)重要防護區和重要地質災害隱患點在主汛期,各鄉鎮(場)和縣礦產資源管理局要安排人員值班,保證24小時通訊暢通,及時上傳下達,落實報告制度。

      (2)礦產資源管理局要會同水利、建設、交通、安全監察等部門和當地人民政府對地質災害險情進行動態巡查監測,汛期巡查一般不少于2—3次,重要地區重要時段和已發生的地質災害隱患點,在連續降水時要加強巡查監測,出現變形加劇應立即組織人員撤離和及時上報。

      (3)監督責任要落實到具體的單位和個人,原則上誰受威脅,誰負責監測,建設、交通、水利、鐵路、礦山等產業部門應負責所屬建設場地范圍內的地質災害動態監測,因工程建設可能引發地質災害的,由建設單位負責監測。

      (4)完善縣、鄉、村、組四級群測群防網絡,建立和落實基層聯戶防災責任制。各鄉鎮(場)要及時填好及發放“地質災害防災工作明白卡”和“地質災害防災避險明白卡”。新發現的隱患也要及時落實群測群防責任,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5、完善應急指揮系統,做好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工作

      (1)建立健全地質災害應急指揮系統。

      (2)各鄉鎮人民政府要認真制定和實施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預案,并做好災害應急的各項準備工作,一旦發生地質災害災情或重大險情,及時啟動災害應急預案,并按應急預案要求進行防災和搶險救災。

      6、保證汛期地質災害防災工作必需的投入

      各部門和各鄉鎮(場)要安排必要的人力物力財力,專項用于地質災害調查、監測預報和地質災害防災應急工作的組織、搶險救助、避讓搬遷、應急治理和災后恢復與重建的經費補助。

      7、嚴格執行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和防治“三同時”制度

      (1)嚴格執行建設項目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制度,避免工程建設引發地質災害。編制和實施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市總體規劃,村莊和集鎮規劃,重大建設工程項目等規劃時,要充分考慮地質災害防治,尤其要規范農村建設用地,引導農戶按新農村建設的規劃建房。

      (2)嚴格執行地質災害防治“三同時”制度,對可能引發地質災害的建設工程要配套建設地質災害治理工程,對地質災害治理工程的設計、施工和驗收與主體工程的設計、施工和驗收同時進行。

      (3)禁止陡坡開荒和不合理切坡,禁止在地質災害危險區,隱患區內從事爆破、削坡和進行工程建設等可能引發地質災害的活動。對已有陡險邊坡和地質災害隱患點應在當地政府的統一部署下,采取必要的排水、削坡減載和壓腳加固等防治措施。

      8、地質災害的處理

      人為引發的地質災害的治理按誰引發誰治理的原則,由責任單位承擔治理費用,按照有關規定進行治理,因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質災害的治理,按照《地質災害防治條例》的規定,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治理經費列入財政預算,對暫時沒有條件治理的,要采取防范措施,避免災害發生,并制定治理規劃。

      亚洲av永久综合在线观看尤物|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网站 | 西西人体44rt高清亚洲|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狼色在线|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未满十八| 亚洲欧美中文日韩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va久久久噜噜噜久久| 亚洲精品狼友在线播放| 亚洲热妇无码AV在线播放| 国产亚洲精AA在线观看SEE|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在线观看 | 亚洲娇小性色xxxx|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牛牛| 亚洲最大的黄色网| 中文字幕亚洲情99在线| 亚洲人成色77777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 综合偷自拍亚洲乱中文字幕| 色婷婷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伊人久久亚洲综合影院| 国产偷窥女洗浴在线观看亚洲 | 亚洲国产日韩精品| 亚洲欧洲专线一区| 日韩色视频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国产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观看 |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 亚洲精品成人片在线播放|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午友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人久久| 亚洲精品午夜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高清视亚洲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av不卡在线| 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麻豆| 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va拉文| 亚洲综合另类小说色区| 亚洲AV无码第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毛片|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精品| 激情无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