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廣電局行政審批電子監察方案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根據《行政許可法》、《行政監察法》、《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中共中央紀委、監察部、國務院信息化工作辦公室和國務院審批制度改革辦公室關于開展行政審批電子監察工作的通知》(中紀發〔20*〕20號)、《*市電子政務十一五發展規劃》及*市《關于進一步加強電子政務工作的意見》(甬政發〔20*〕75號)等文件精神,為進一步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提高機關行政效能,優化政務環境,強化監察力度,現結合我區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圍繞服務型政府建設,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以需求為導向,以應用促發展,整合力量、扎實推進,創新行政管理方式,強化行政監察力度,提高工作效率和監管的有效性。
二、建設目標
以建設“廉潔、勤政、務實、高效”的政府為目標,按照“借鑒最新經驗,全區總體規劃,分步推進應用”的總體思路,在對全區行政審批業務事項進行梳理的基礎上,充分運用現代網絡技術,建設網上行政審批和電子監察系統,實現全區所有行政審批項目從申請到受理、審核、批準、辦結、查詢、申述等全過程的
網上辦理、實時監督、預警糾錯和績效評估。并探索構建跨部門審批業務的協同審批系統,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數據交換和信息共享,切實提高政府機關的行政效能和公共服務水平。
三、建設原則
(一)總體規劃,分步推進。網上行政審批和電子監察系統建設涉及網絡技術研究開發、設備采購及安裝調試、人員培訓、信息錄入等,內容繁雜,涉及行業部門多,必須從全區整體著手,科學規劃、統籌兼顧,制定詳實的建設方案。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應根據各部門的原有系統和實際狀況,先易后難,分步實施,先運行獨立審批業務,待條件成熟,再開展協同審批業務。
(二)借鑒經驗,整合資源。為縮短建設周期,減少開發費用,避免項目風險,應廣泛借鑒國內相關項目的最新方案、軟件及管理經驗,公開招標選擇有信譽有實力的開發商,結合我區實際進行項目建設。充分利用全區現有的信息化軟件和設施,在設計方案中注意保護各部門原有業務系統,力爭在不改變原有業務系統的基礎上,實現系統互聯和信息共享。
(三)設計先進,安全務實。在系統設計和建設中盡量采用先進的技術和設備,并充分考慮今后升級和擴容的可能性。系統各項功能設計以滿足行政審批業務需求為首要目標。在系統的設計中要求系統架構易于理解,界面簡單實用,功能全面強大,管理方便簡潔,維護自動容易,并確保長期運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四、建設內容
區網上行政審批和電子監察系統,主要按照“一庫、一平臺、兩系統、兩標準”的建設內容進行:
(一)“一庫”
建立覆蓋全區所有行政許可事項、非行政許可事項的統一數據庫,納入受理、審核、批準、辦結等主要業務辦理環節,實現信息共享。
(二)“一平臺”
建立統一的連接各部門各種網上業務處理信息系統的數據交換平臺,實現各類行政事項辦理過程的數據采集。打破信息孤島問題,為今后跨部門協同審批系統的建立打下基礎。
(三)“兩系統”
一是構建區級網上行政審批系統,實現審批業務的全面網上辦理。行政審批系統包括行政服務中心網站和內部審批模塊兩大功能模塊。通過行政服務中心網站,向企業、公眾提供行政審批業務的信息、政策查詢、業務咨詢和在線辦理等網上服務,建立交互式人性化的咨詢辦理平臺。通過內部審批模塊,實現窗口辦件、部門內部審批和跨部門協同審批功能。
二是開發電子監察系統,實現對行政審批事項事前的公開監察、事中的實時監控和預警糾錯、事后的責任追究以及對審批全過程的績效評估。電子監察系統的建設與運用,豐富我區行政效能監察方式,也使效能監察手段更科學規范,切實促進單位和干部工作作風的轉變。
(四)“兩標準”
建立全區統一的網上行政審批和電子監察數據交換標準,規范行政審批系統主要業務流程的數據采集。
建立全區統一的電子監察績效評估標準,定期對全區所有行政審批部門進行績效評估,并以電子監察專報的形式定時向政府、公眾公布,接受群眾監督。
五、主要應用功能
我區網上行政審批和電子監察系統構建在已經形成的政務外網上,同互聯網通過安全設備控制后邏輯相連。
如上圖所示,整個系統主要包括以下子系統:網上行政審批子系統、電子監察子系統、數據交換子系統、網站信息服務子系統以及各部門原有獨立網上審批子系統等。
(一)區網上行政審批系統功能
1、互聯網信息服務功能。將各部門行政審批事項的依據、條件、數量、程序、期限以及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目錄和申請示范文本等相關信息在網上向社會公示。
2、窗口辦件系統。提供各部門審批事項的申請受理及辦件功能。對辦件受理、不受理、補辦等登記處理,統一生成受理回執。
3、部門內審批功能。支持各個審批事項在本部門內的流轉審批,主要包括承辦、審核、批準及辦結各環節的審批。
4、跨部門協同審批功能。各部門相互銜接審批,縮短審批時限,減少申報人重復遞交以及政府工作人員重復錄入的工作量。通過結果證照的共享比對,還可起到防偽的作用。
(二)電子監察系統功能
1、事前監察。主要是指政務公開監察,督促行政審批信息及時到行政服務中心網站,及時發現和糾正政務公開的相關問題。
2、事中監察。主要是對行政審批效能的監察,并滿足公眾檢索查詢需求,主要包括實時監控、預警糾錯、績效評估、信息服務。
3、事后監察。對已辦結的行政審批行為進行監察,重點監察行政投訴、行政復議、行政訴訟、行政補償與行政賠償四方面信息。按照預定標準,對辦件效率、效果及投訴等情況進行評分,綜合事中績效評估結果,自動計算總分,進行排序,并作數據統計和技術分析。對部門的考評結果上報各級領導,并予以公布。
六、實施步驟
(一)前期準備階段
1、組織調研。區政府辦公室、區監察局、區經濟服務中心、區信息中心聯合對區各單位進行調研,全面了解行政審批和公共服務項目實際運行情況,聽取各單位建設意見。
2、清理和規范行政審批和公共服務事項。區政府法制科對24個部門161項行政審批進行清理和規范。范圍包括保留的行政審批項目,不列入行政審批的審批項目以及與企業和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公共服務項目。
3、確定項目咨詢監理單位。盡早引入項目咨詢監理單位,協助做好業務需求梳理,確定技術方案,并組織專家評審,制作招標文件及項目實施全過程的監理。
4、項目招標。通過公開招標確定項目承建單位。
(二)系統開發階段
參照網上行政審批和電子監察系統的功能與技術標準,對區行政審批服務平臺進行改造整合,完成區網上行政審批和電子監察系統的開發工作。
(三)運行調試階段
聯網運行調試區網上行政審批和電子監察系統,及時發現問題并妥善處理。
(四)試運行階段
建立起網上行政審批和電子監察的基本工作規范,制訂、完善《海曙區網上行政審批和電子監察系統管理辦法》、《海曙區行政許可證電子監察預警糾錯辦法》和《海曙區行政許可網上投訴處理辦法》,并將其作為規范性文件下發各部門和單位執行。基本實現全區行政審批事項(除秘密級行政審批外)實時(或準實時)在線監察,基本實現區行政投訴網上辦理和實時監督,基本實現對政府信息公開進行網上監督。
(五)項目擴展階段
根據前期項目運作的效果對項目進行內容擴展。電子監察業務由審批監察擴展到綜合業務監察,審批部分由單部門審批逐步擴展到跨部門審批。
七、項目預算
*
八、工作要求
(一)統一思想,加強領導。建設區網上行政審批和電子監察系統是在推行電子政務后我區行政審批工作的又一次全新探索,是中紀委、監察部、國信辦和國務院審改辦共同部署的一項工作任務,也是區委、區政府為建設高效廉潔政府而采取的重要舉措。各部門要站在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提高執政能力的高度,加強組織領導,確保按期圓滿完成建設任務。
(二)明確分工,落實責任。根據網上行政審批和電子監察系統所需數據的要求,認真做好數據采集工作,并對原業務系統進行修改完善,保證業務辦理過程中的信息能自動、實時地采集到網上行政審批和電子監察系統中。未應用網絡技術開發業務系統的單位要借此機會開發網絡辦公業務系統。要以認真、負責的態度保證網上行政審批和電子監察系統有關軟件系統和硬件設施的日常運轉,保證網上行政審批和電子監察系統運轉正常。
(三)協同推進,凝聚合力。各有關部門要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加強統籌協調,搞好溝通交流,努力形成協同推進的工作局面。區網上行政審批和電子監察系統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要加強對有關部門和單位的業務指導,及時通報工作進展情況,在統一規劃的原則下協助解決工作中碰到的問題和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