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經貿局發展工業經濟管理方案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為全面貫徹落實市委九屆八次全會提出的“三年大變樣、十年大振興”的宏偉目標,扎實推進我縣“工業強縣”進程,全面實現“工業倍增”目標,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工業經濟發展現狀
*工業經過多年發展,已具備了一定的基礎,初步形成了采礦、金屬冶煉、食品飲料、木材加工、皮毛皮革、化工醫藥、機械、建材等門類齊全的工業體系。目前,全縣共有集體、私營、個體等各類工業企業3700家,固定資產達到11億元,從業人員3萬余人,20*年實現產值73.2億元,實現利稅8億元。其中規模企業36家,20*年實現工業總產值9.65億元,工業增加值19975萬元,稅金3620萬元。呈現出以下幾個特點:
1、優勢產業日趨明顯。我縣初步形成了以精細化工為龍頭,以化學醫藥、金屬冶煉、農副產品深加工和礦產資源開發為支柱,以機械、建材、皮毛加工等傳統產業為補充的產業格局,現有億元企業4個,千萬元企業8個。全國重要的精細化工生產基地已在我縣初具雛形,錦鑫公司、長城特鋼廠、天錦食品公司、雙立電解廠、森鳳木業公司、機床配件廠等企業成為全市的骨干企業。
2、地位與作用不斷提高。*工業的地位和作用已日趨凸現,20*年工業企業實繳稅金4560萬元,占全縣稅金總額的57.7%;工業提供的就業崗位占全縣勞動力的15%以上;第二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6.7%,三個產業構成由上年的26:37:37調整為31:41:28,工業經濟成為拉動全縣經濟發展的主導力量。
3、發展后勁不斷增強。20*年以來我縣大力開展項目年活動,工業經濟增勢強勁。20*年13個項目竣工投產,20*年19個項目竣工投產,18個項目正在建設。全縣規模企業已增至50個,資產總額增至9.3億元,為我縣工業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雖然我縣工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1、經濟總量小。我縣的規模企業總產值等硬性指標在全市四個縣(市)仍然最低。2、發展速度慢。雖然20*年我縣的規模企業產值比上年增長24.5%,創造了歷史最好水平,但仍低于全市平均水平6.3個百分點。3、運行質量差。大部分企業處于初級加工和配套加工狀態,產品技術含量低,粗放經營和分散經營嚴重,創稅能力和經濟效益較低。
二、工業倍增的總體思路及目標總體思路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落實科學發展觀,深入實施“工業強縣”戰略,徹底消除“等、靠、要”和溫飽即安、小進即滿的陳腐觀念,以項目為核心,以招商引資為突破口,努力盤活資產存量和資源存量,堅持內外并重、量質并重,引進資金、項目、人才,用資金增量來激活資產、資源存量,用項目突破來帶動經濟整體突破,經過三年努力,實現*工業的跨越式發展。任務目標:以20*年9.65億元為基數,到20*年確保規模經濟總產值實現25億元,年均遞增35%;力爭實現30億元,年均遞增46%。三年新建投資額超億元項目5個、超千萬元項目25個、超500萬元項目30個。每年實現域外招商引資額5億元;每年實際利用外資400萬元美元,實現出口創匯1600萬美元。每年新增規模企業15戶。至20*年建成產值10億元企業1個、5億元企業1個、億元企業5個;力爭使第二產業在GDP中的比重達到50%以上;工業稅收突破1億元。
三、實施步驟及階段目標
以超常的發展速度確保超常的經濟發展。規模企業20*年要新增產值5億元,20*年要新增產值5億元,20*年要新增產值10億元。
(一)20*年以上年新建成的19個新擴改項目為依托,使規模企業增長速度達到50%。抓住天合精細化工苯磺酸一期工程投產,長城特鋼連鑄生產線建成的契機,確保兩個企業共新增產值3億元。促進華衛公司、雙立電解廠擴產增效,確保新增產值1億元。鞏固礦產資源開發成果,使大榆樹堡、張家堡的3個鐵選廠實現產值5000萬元。抓好晶超米業公司、盛隆鐵合金公司、慶隆水泥廠、東方膨潤土公司等企業的運營,確保新增產值5000萬元以上。
(二)20*年以在建的20個項目為依托,確保新增生產能力5億元,實現翻一番的目標。加快建設速度,20*年要確保12個項目竣工投產。高臺子1.5萬噸糠醛項目、白廟子鉬鐵和釩鐵項目、大榆堡東城石材萬米花崗巖板材項目20*年要跨入億元企業行列。利民鵝業、廣威食品、大石食品餐桌菜項目要形成產值1億元生產規模。松樹溝煤礦、清河城子煤礦、硅錳合金項目20*年要新增產值1億元。此外,20*年城關石油機械配件、劉龍臺金礦、七里河玉米芯等項目都要建成產值千萬元規模。
(三)20*年以三大項目竣工投產為保證,實現五個優勢產業大變樣。全力抓好天合精細化工50萬支鎂合金輪轂項目、1000噸氟碳醇及1500噸高品質氟樹脂項目和投資4000萬元的車床整機生產線項目,爭取20*年上半年開工興建,20*年完全形成生產能力,分別實現銷售收入2.3億元、6.3億元和1億元。到20*年我縣五大優勢產業的企業規模和生產能力都要實現巨大突破。醫藥化工產業:以天合精細化工公司的3個國債項目、1.5萬噸糠醛、華衛公司擴產增效為重點,使醫藥化工規模企業由2個增至6個,產值由3億元增至12億元。金屬冶煉產業:以錦鑫公司、特鋼廠和雙立電解廠為龍頭,規模企業由5個增至10個,產值由2.8億元增至6億元以上。農副產品深加工產業:以利民公司和晶超米業公司為代表,規模企業由14個增至20個,產值由2.7億元增至4.5億元。礦產資源開發產業:以東城石材、松樹溝煤礦、劉龍臺金礦和留龍溝銀礦為突破口,規模企業由3個增至13個,產值由2000萬元增至2億元以上。機械建材產業:以機床整機生產線、石油機械配件、*水泥廠項目為骨干,規模企業由6個增到11個,產值由5700萬元增至1.5億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