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國土局強化地質災害防治方案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國土局強化地質災害防治方案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國土局強化地質災害防治方案

      為切實做好2009年我市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避免或減輕地質災害造成的損失,確保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促進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根據國務院《地質災害防治條例》、《浙江省地質災害防治管理辦法》,結合*市地質災害現狀,制定本方案

      一、地質災害趨勢預測和防治重點

      根據氣象部門氣象趨勢預測,今年仍屬氣象災害偏重年份,極端天氣事件呈多發趨勢,我市地質災害的發生機率較大,地質災害多發時段仍主要集中在4月-6月的梅汛期及7月-9月的臺汛期。4月-6月的梅汛期由于長期降雨,土層含水處于飽和狀態,在降水達到一定強度時,極易引發山區風化殘坡積土體、公路邊坡以滑坡和崩塌為主的地質災害;7月-9月臺汛期降雨強度大,由暴雨而引發滑坡、泥石流等突發性地質災害概率大,易引發礦山廢渣堆積體泥石流,螢石礦采空區地面塌陷等地質災害。

      根據我市地形地貌和地質條件、地質災害時空分布特征以及災害發生歷史頻度和強度,預測我市地質災害發生的重點地區為盆地東部、西北部低山丘陵區,重點防范區為:*鎮、*鎮、*鎮、*鎮。重點防范期為:梅汛期為日降雨量50毫升以上,或連續大雨三天以上、過程降雨量大于100毫升的時段;臺汛期為臺風降雨開始時至臺風降雨停止后48個小時時段。

      二、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主要任務

      (一)完善機制,做好預案編制工作。根據《*市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要求,各有關部門、各鎮(街、區)要建立和完善統一領導、分級管理、條塊結合、分工負責、協調一致、反應迅速的應急機制,增強快速反應和應急處置能力。各鎮(街、區)要編制完成各鎮(街、區)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和市地質災害重點隱患點村級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

      (二)抓好地質災害群測群防工作。各有關部門、各鎮(街、區)要充分利用地質災害調查成果,加大地質災害知識和法律知識的宣傳、教育力度,進一步提高群眾的防災減災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健全和完善市、鎮(街、區)、村三級地質災害群測群防體系,使之覆蓋到地質災害高、中易發區和有災害隱患點的每一個行政村。針對鎮(街、區)、村干部變動的情況,及時明確責任人、監測員,并做好對新增人員的培訓,確保基層各項防災及應急搶險措施落到實處。

      (三)災害隱患點勘察治理和搬遷避讓。我市已查明的地質災害隱患點有32處,其中以滑坡、泥石流地質災害所造成的威脅最大,市政府將其中7處列為2009年度地質災害重點隱患點進行重點防治或監測。各鎮(街、區)也要對本行政區域內地質災害隱患進行排查,確定今年重點防治的地質災害隱患點,對人民群眾生命財產有直接危害的地質災害隱患點,組織實施應急排險或進行勘察治理。對處于山區交通不便,工程治理成本極高,且難以有效根治、自然條件不適宜居住的地質災害隱患點,可結合下山脫貧,組織搬遷,避免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三、重點地質災害隱患點防治措施

      我市地質災害隱患點32處,其中7處地質災害隱患點危害性較大、穩定性差,威脅人口多,需重點做好監測和防治工作,并制定鎮、村級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落實防災避險措施。

      (一)*鎮方丘左岸山體滑坡

      該滑坡屬古滑坡,土質滑坡類型。滑坡體積約170000立方米,1939年曾整體下滑,*年至*年10年間又因暴雨發生多次滑動。滑坡嚴重威脅方丘水庫安全,間接威脅水庫下游50余戶、居民200余人的生命安全,潛在資產300萬元,目前尚處于不穩定狀態。*鎮人民政府要加強日常監測,密切注意滑坡體的變化,設立警示牌。

      (二)*鎮*村滑坡

      該滑坡位于*鎮*村后山,屬于中型淺表層土質滑坡。該滑坡*年滑動,毀壞民房4間,2006年滑坡體出現整體下滑,滑坡體后緣地表拉張裂明顯,前緣突出,飽水土體蠕變失穩引起滑坡,滑坡體體積339000立方米,目前尚處于不穩定狀態,威脅居民150余戶,潛在資產350萬元。*鎮人民政府要加強汛期監測,設立警示標志,采取裂縫填埋、挖溝排水等措施減少雨水入滲,完成前期治理工程建設,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三)*鎮*村滑坡

      該滑坡位于*鎮*村后山,屬小型淺層土質滑坡,滑坡體體積約65000立方米。直接或間接威脅人口60戶,約180余人,威脅資產約240萬元。該滑坡形成歷史較悠久,屬古滑坡。*年5月暴雨后局部產生滑動,損壞民房1間,經濟損失4萬元。近年來較為穩定,地表裂縫基本消失,但由于滑坡體較陡,遇強暴雨仍具有滑動的可能,威脅人口多。*鎮人民政府要加強汛期監測和巡查,并設置警示牌,在滑坡體上方減少人為活動,增加植被覆蓋率,在滑坡體前緣開展截排水工程建設,建立監測點。

      (四)*鎮法蓮村泥石流

      該泥石流位于法蓮村北部低山丘陵區,溝域內最高海拔標高507米,最大相對高差327米,溝谷平均縱坡降33.9%,溝床總體呈U字形,溝床上裸露強中化凝灰巖分布整個溝谷區,溝谷內局部分布螢石礦脈,并覆蓋厚層采礦后的棄渣,溝床兩側山體對溝坡度一般28-33度,威脅人口35人,威脅財產210萬元。*鎮人民政府要加強汛期監測,加強林業保護和水土保持工作,在形成區一帶緩坡耕地上禁止耕種,在堆積區內修筑導流渠或泄洪道,以調節地表經流,防止溝源侵蝕;在流通區修建攔擋工程切斷泥石流下移

      (五)*鎮朝川村東滑坡

      該滑坡位于朝川村東公路邊,據估算滑坡體體積可達110000立方米,屬混合式巖、土質滑坡,滑坡體上拉張裂縫明顯,并見“馬刀樹”等。該滑坡曾于*年、*年產生滑動,*年7月23日在暴雨沖蝕下發生較大規模的滑動,造成農田毀壞和交通堵塞等,直接經濟損失5萬元。目前該滑坡體處于不穩定狀態,威脅人口60人,資產價值100萬元。*鎮人民政府要加強對滑坡體的監測,設立安全警示牌,保護山林植被,并做好汛期疏竣排險,減少洪水對滑坡體的沖蝕。

      (六)象珠鎮西遼村泥石流

      該泥石流以西遼村北部山區為形成區,該區溝谷為V形谷,縱坡降較大,碎屑物質豐富,流通區和堆積區界限不明顯,谷口為堆積區。該泥石流在*年夏、*年夏及20*年夏強暴雨后暴發過三次規模大小不一的泥石流,造成農田毀壞,民房倒塌,大量牲畜死亡,人員受傷,沖跨鄉村公路2500米,直接經濟損失63.5萬元。目前泥石流形成區環境地質條件不佳,仍存在繼續形成泥石流災害的可能,威脅人口83人,資產200萬元。象珠鎮人民政府要加強汛期監測,加強林業保護和水土保持工作,在形成區一帶緩坡耕地上禁止耕種,在堆積區內修筑導流渠或泄洪道,以調節地表經流,防止溝源侵蝕;在流通區修建攔擋工程切斷泥石流下移。

      (七)*鎮雙溪村地面塌陷

      由于螢石礦開采過程中不合理開采所引起,塌陷區面積約6000平方米,塌陷深度10余米至60米不等,由于螢石采礦歷史久遠,在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處于塌陷盛發期,導致機耕路損壞,拖拉機掉入陷坑等事故,直接經濟損失約4萬元,間接損失無法估算。20*年,*鎮人民政府對雙溪村地面塌陷危險地段部分進行了鐵絲網圈圍、填埋采空區等初步治理,基本消除地面危險隱患,但未完全消除。*鎮人民政府要加強監測,劃定警戒范圍,設立警示牌,禁止在塌陷區內進行一切大的工程活動,防止工程建設引發塌陷區地面變形、塌陷等事故發生。

      四、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實施意見

      按照“以人為本、預防為主,合理避讓、重點整治,明確責任、群測群防,完善法規、依靠科技”的原則,進一步加強地質災害監測與預測預警,做好基礎調查、勘查治理和汛期地質災害防范等工作,不斷提高我市地質災害預防和處置能力,最大限度減少、避免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強對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領導

      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是關系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大事,是政府維護社會公共安全的重要職責。各鎮(街、區)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將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作為重要的日常工作,建立健全地質災害防治的長效機制。根據鎮(街、區)、村干部人員變動情況,及時調整應急指揮機構和應急工作制度;編制完成各鎮(街、區)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和突發地質災害應急操作手冊,落實應急小分隊,加強應急避險場所建設,提高快速響應和應急處置能力。

      (二)加強汛期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在汛期期間,各有關部門、各鎮(街、區)要嚴格執行險情巡查、災情速報、汛期值班、災害預報等制度,對各地質災害隱患點要做好“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后核查”工作,落實好臨災前的預警預報,做到防患于未然。

      國土資源部門負責地質災害防治的組織、協調、指導和監督工作,做好地質災害險情的動態監測、巡查工作,完善全市地質災害防治群測群防網絡。一旦發現險情,立即趕赴現場進行調查,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災害發生或災情擴大,并按地質災害災情分級報告的規定,向市人民政府和上一級國土資源部門報告,由市政府決定啟動并組織實施相應的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預案。

      交通、水務、建設、規劃、旅游等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做好管轄范圍內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氣象部門做好突發性地質災害氣象預警預報工作,進一步提高預報的準確率。

      (三)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監督檢查

      要加強汛期地質災害防災措施,落實對災情的督促檢查,及時發現問題,認真落實防治措施。對發現的危險點和群眾提供的險情線索,要迅速做出危險性判斷,采取必要的應急措施,做好危險地居民的轉移工作。對在地質災害易發區進行工程建設及其他可能導致地質災害發生的工程建設項目,在項目選址階段必須進行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對經評估認為可能引發地質災害或可能遭受地質災害的建設工程,應當及時完成配套建設地質災害治理工程,按規定程序組織驗收。

      亚洲成在人线aⅴ免费毛片| 亚洲色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综合视频|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尤物| 亚洲最大免费视频网| 久久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浴池| 亚洲av日韩av无码|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av系列天堂 | 亚洲人AV永久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国产区图片区小说区亚洲区|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亚洲色图| 亚洲福利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福利视频一区二区| 久久亚洲欧洲国产综合| 亚洲午夜未满十八勿入网站2| 国产亚洲精aa成人网站| 亚洲人成网站18禁止一区| 国产亚洲一区区二区在线|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久秋霞 | 中文字幕乱码亚洲精品一区| 亚洲欧美国产国产综合一区| 亚洲AV日韩AV无码污污网站 | 亚洲AV人无码激艳猛片| 激情内射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洲精品国产区| 亚洲黄色激情视频|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亚洲毛片| 精品亚洲成α人无码成α在线观看| 国产专区一va亚洲v天堂| 久久久综合亚洲色一区二区三区| 91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不卡| 亚洲欧洲日产v特级毛片| 精品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av最新在线观看网址|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影院|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播放| 亚洲av无码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福利秒拍一区二区| 亚洲无吗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