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市場經濟意識思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指出:提高黨的執政能力,首先要提高黨領導發展的能力,提高駕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能力。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新的發展階段,提高基層干部駕馭市場經濟的能力,應著力增強五個意識。
一、增強學習意識。加強學習,是提高基層干部駕馭市場經濟能力的關鍵。在市場經濟日趨完善的今天,新觀念、新問題層出不窮,不少干部特別是基層干部對市場經濟知識及其規律知之甚少,出現了“本領恐慌”,對基層干部進行“洗腦”、“換腦”,擴大和更新知識面顯得尤為重要。解決這個問題的重要途徑就是要加強學習,有針對性地加強對干部的教育培訓,使廣大干部在掌握市場經濟一般知識、一般規律的基礎上,在實踐中探索和把握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特殊性、規律性。一是培訓規模要大。要充分發揮縣委黨校、縣委人才培訓學校、縣行政學校這個主陣地、主渠道作用,在三至五年內把全縣2487名黨政干部,16875名專業技術人員,300名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及鄉土人才普遍輪訓一次,大幅度提高基層干部隊伍的整體素質。二是培訓內容要實。要把駕馭市場經濟的能力作為第一執政能力,把如何科學判斷和正確把握經濟形勢、運用市場的方法解決經濟發展中的問題等作為基本的培訓內容。每個基層干部要通過培訓、自學等形式,系統學習市場經濟、現代科技、現代管理等方面的知識,熟悉掌握市場經濟的基本特點、規律和運作方式,特別要深入調查研究本鄉鎮本部門經濟和市場發育的現狀和趨勢,選準發展市場經濟的最佳結合點和突破口,明確主要抓什么,怎么抓,盡快成為領導市場經濟的行家里手。三是培訓方式要活。根據不同層次、不同類型干部教育培訓的實際需要,采用啟發式、案例分析式、對策研討式、雙向交流式、菜單選課式等方式,增強吸引力和學員的參與程度。要運用課堂講解、外出參觀考察、選派優秀年輕干部到經濟發達地區掛職、到貧困地區鍛煉等方法,增強培訓效果。
二、增強政治意識。堅定的政治意識,是基層干部提高駕馭市場經濟能力的根本。提高駕馭市場經濟的能力,根本的是增強發展市場經濟的堅定性,牢固樹立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第一要務的思想觀念,在緊緊抓住經濟發展這個中心不動搖的前提下,堅持解放思想、與時俱進,大膽探索發展市場經濟的新辦法、新舉措和新規律。惟有如此,才能夠駕馭市場經濟發展中可能出現的各種復雜局面。要從講政治的高度來把握大局,促進社會經濟的健康有序、持續快續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同時,基層干部特別是基層領導干部要加強主觀世界的改造,防止思想滑坡、信念動搖、世界觀蛻變、人生觀的扭曲、價值觀的失衡,始終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從而經受住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各種風險和考驗。
三、增強科學意識。科學意識,就是實事求是、求真務實意識。求真務實,自覺按客觀規律辦事,是提高基層干部駕馭市場經濟能力的核心。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發展市場經濟,既是一個偉大創舉,又是一個全新課題;既是不斷發展變化的,又是有規律可循的。只有掌握規律,尊重規律,運用規律,堅持科學的發展觀,才能牢牢掌握發展的主動權。要善于學習和把握市場經濟的內在要求和運行特點,堅持按客觀經濟規律辦事,自覺運用市場經濟規則和要求規范經濟行為。要善于搶抓機遇,加快發展,堅持用發展的辦法解決改革和建設實踐中出現的新問題。要針對我縣是一個人口大縣、移民大縣、農業大縣、國家重點扶持縣的實際,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在充分審視縣情,深入調查論證的基礎上,制定以促民增收為突破口的農業產業化、以項目建設為突破口的新型工業化、以改善發展環境和人居環境為突破口的城鎮化發展戰略,使縣域經濟駛入持續健康協調發展的快車道。在發展過程中,切忌把解放思想視為胡思亂想,把與時俱進視為盲目冒進,不顧客觀規律,急功近利,好大喜功,盲目追求高指標、高增長和屆期政績。要按照“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方針,扎扎實實搞好“五個統籌”。只有這樣,才能促進全縣社會經濟快速健康發展。
四、增強法制意識。市場經濟就是法制經濟。增強法制意識,堅持依法行政,努力實現行政行為和經濟社會事務管理的法制化,是提高基層干部駕馭市場經濟能力的應有之義。因此,基層干部特別是基層領導干部要切實增強法制觀念,堅持用法律規范來約束自己的行為,嚴格在法律許可的范圍內行事,堅決摒棄那種以權代法、行政干預、強迫命令等工作方式。要帶頭學法、用法、守法,掌握履行職責所必需的法律知識,不斷提高法律素養,不斷提高依法決策、依法行政的水平,增強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的觀念,學會運用法律處理經濟社會問題,養成嚴格依法辦事的習慣。
五、增強服務意識。市場經濟要求基層干部和政府必須從過去的單純管理型向提供優質服務的服務型轉變。就是說,要堅決徹底地從不該管、管不了、管不好的領域退出,做到“有所為,有所不為”,切實轉變過去那種“無處不在、無所不能、無事不包”的行政職能。凡是能夠由市場調節的全部交給市場,凡是應該屬于市場主體的權利全部還給市場主體,凡是中介組織能夠提供服務的事項全部交給中介組織,放手讓市場機制發揮作用。要把過去耗費在政企不分的精力重新配置到該管而沒有管住、沒有管好的領域中去,管好那些除了政府干、其他主體不愿干或干不了的事情,抓好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切實做到“有限管理、無限服務”。基層干部要深懷服務之心,恪盡服務之責,切實為群眾排憂解難,真心實意為他們提供“一站式”服務。要不斷強化親商、安商、富商觀念,切實轉變工作作風,杜絕“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的“衙門”作風,使企業和納稅人真正感到舒心、放心、稱心。同時,在制定政策、實施決策時,要從實際出發,為市場主體著想,把企業和納稅人的要求作為工作的“第一信號”,說實話、辦實事、使實勁、出實招、講實效、履誠信。要進一步擴大政務公開范圍,堅決制止“三亂”,減輕企業和納稅人負擔,從而形成有利于經濟發展的政策環境、體制環境和社會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