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班主任取得信任經驗交流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作為班主任應有效地進行家訪或電訪(電話訪問)。
1、不宜在學生出現問題時才家訪或電訪。在家訪過程中,其中有許多家長都會認為“是否其子女在學校犯了什么錯誤”。長期以來,班主任的家訪工作有所失誤——要不就是不進行家訪,要不就是等學生犯錯誤時才匆匆忙忙向家長“匯報”。這樣在家長心目中形成了一種錯誤的認識——小孩犯了錯誤時才來家訪。我認為,家訪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部分,應該貫徹在每個學期的教育過程中。
在家訪時宜采取閑聊的方式進行,在日常交談中取得應有的效果。不宜過于嚴肅,更不宜在學生出現問題時才去家訪。
2、對一些學生的點滴進步或取得榮譽時不妨也打個電話報喜,增強家長對孩子的信心,從而更好地進行溝通,能夠與家長建立私人感情,從而取得家長的支持和理解。
3、家訪時宜樹立家長對孩子的信心。在家訪中班主任宜與家長共同商洽教育學生的方法,樹立家長對教育子女的信心。不宜過多地學生的錯誤,而削弱家長對子女的信心。
二、認真籌備好家長會,充分發揮家長會的教育作用。
一般來說,每學期將會召開一次家長會。好好利用家長會的時間,可以大面積地爭取家長對班主任工作的信任和支持。
家長會是一次集中學生家長到校進行的一次會議,利用得好,可使家長在短時間內了解學校的各種教育意圖和家長應配合學校工作的各個方面,同時也可對學生進行一次較全面的教育。當然,若組織不好,會提供讓家長們集體發牢騷的機會。所以,在組織召開家長會時,班主任必須注意如下幾點:
l、作為班主任,在召開家長會之前一定要準備好發言稿,最好將其當作一節“公開課”積極備課,嚴格確定主題內容。在這學期的家長會上,我事先思考了一些家庭教育存在的薄弱環節,選取了“家長應如何教育于女”的主題,同家長們共同探討了有關教育子女的方法、經驗,取得了非常大的效果。
2、班主任應該在家長會進行當中,控制好整個會議進程,不要讓家長過多去發泄平時的不滿,從而造成負面的影響,而對班主任工作產生不良的效應。這就要求班主任在控制議程中,多舉些與主題有關的正面事例來引起家長的思考,從而讓家長達成必須想辦法教育子女的共識。
3、有必要的話,應該讓學生與家長同時出席家長會。
三、與家長的交談要講究藝術,要取得成效
1、要做到直率坦誠。
在交談中,教師應談問題不告狀,不過分夸大學生的缺點和過錯。杜絕諸如“*上課無心聽講,下課打架罵人,對老師極不禮貌,這樣的學生我管不了了,你還是回家自個兒看著辦吧!”之類的語言。因為它的可能性只有兩個:一是激化家長與學生之間的矛盾,事后孩子多半要受到家長的懲罰,結果必然是師生結怨;二是讓家長覺得老師無能,進而對學校乃至教師產生不信任。談成績不溢美,不空洞贊揚學生的優點。諸如“*學習認真刻苦,尊敬師長,團結同學,樂于助人,老師和同學們都很喜歡他(她),不錯,不錯……”之類的語言一定杜絕,因為它會造成兩種不良影響:其一,對于那些帶著問題,特意老找老師了解情況的家長,他們會以為你老師平時根本沒有留意和關心過他們的孩子。其二,對于那些身為領導,平時聽慣別人奉承的學生家長,他們也許會認為你另有所圖。無形中就損害了教師的形象。
2、要做到不卑不亢。
近年來,社會上尊重教師已蔚然成風。但是,不尊重教師,甚至瞧不起教師的現象依然存在,尤其是一些有權勢的家長。在與這類人的交談交流中,要站穩腳跟,做到不卑不亢,勇于維護自己的尊嚴。
3、要做到不蔓不枝。
所謂“不蔓不枝”是指教師在與家長交流過程中應該目標明確,突出中心,掌握時間。不論是家訪還是接待來訪,教師的心中均應有明確而具體的中心內容:或是因為學生存在某方面的缺點而了解家庭原因;或是因為學生有某方面的特長,希望得到家長的支持;或是因為家長忽略了某方面的教育而使學生存在某方面的不足,建議家長采取措施,等等。
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須通過家庭與學校相互協作才能取得好的效果。當然,除了上述的方法外,還有其他方式方法可以取得家長對班主任工作的信任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