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法院為民服務發展交流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市人民法院在開展“人民法官為人民”主題實踐活動中,“人民法官為人民”主題實踐活動中,立足于為人民司法,心里想著群眾,處處為了群眾,把群眾的呼聲作為加強和改進工作的第一信號,不斷完善便民措施,努力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一是實行了“一站式服務”,從“讓當事人少跑一次腿、少找一個人、少等一分鐘、少費一點心”做起,為當事人提供訴訟引導、訴訟指導、法律咨詢、法律援助、案件查詢、材料收轉、費用收取、判后答疑、司法救助等服務。
二是在立案大廳為當事人準備了各種訴訟指南、文書樣本、格式訴訟紙、寫字臺、座椅、筆墨、飲用水、打印機、傳真機、公用電話等便民設施。
三是將收費標準、訴狀、答辯狀樣式通過*信息網上,便于群眾查詢和下載。對法律規定可以公開審理的各類案件開庭時間和舉證須知在門廳滾動式顯示屏中予以公示。
四是在立案前向當事人送達調解須知,把調解原則、調解方式、調解不予確認的情形、調解費用的負擔、調解的效力及離婚案件調解的特殊規定明確告知當事人。
五是在各基層法庭“四不傳”、“四就地”、“四優先”、“三不”“兩約定”、“24小時值班”和“電話投訴”等便民措施。“四不傳”:年老體弱不傳、行動不便不傳、有小孩拖累的婦女不傳、交通不便不傳。“四就地”:就地立案、就地取證、就地審理、就地執行;“四優先”易矛盾激化的案件優先、影響工農業生產的案件優先、涉及外來投資者案件優先、“三養”案件優先;“三不”“農忙季節不傳喚農民當事人、農忙季節不拘留農民當事人、農忙季節不查封農機具”;“兩約定”與當事人約定時間、約定地點等便民些措施,這些措施受到了農民當事人的好評。
六是開展巡回審判和“假日法庭”。在農忙季節各基層法庭把法庭開到農民家的炕頭和田間地頭上,減輕農民當事人負擔;開辦了“假日法庭”,專門在節假日審理一些“特殊”人員的案件。
七是對危困企業、下崗職工,社會低保人員等弱勢群體通過訴訟費減、緩、免交等方式,讓那些經濟困難的當事人打得起官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