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人事勞動保障講話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人事勞動保障講話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人事勞動保障講話

      同志們:

      剛才,青鋒、保明同志分別對*年的人事、勞動保障工作進行了總結,并對*年的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希望大家認真貫徹落實。下面,就做好今年人事和勞動保障的重點工作,我強調幾點意見。

      一、牢固樹立人才為本的發展理念,把握工作重點,全面開創人事人才工作的新局面

      人事部門的核心任務是什么?或者說最重要的職能是什么?或者說怎樣為推動經濟社會跨越發展做貢獻?回答好這個問題,是我們做好新時期人事人才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對我們打開工作思路、創新工作方法、全面開創人事人才工作新局面具有重要作用。我理解人事工作的核心是人才工作。人事部門管理和服務的對象是兩支人才隊伍,一是以公務員為主體的政府管理人才隊伍;二是以社會各方面、各層次專業人才為主的社會人才隊伍,上至研究院所的高級職稱人員,下至果園的農民技術員,都屬于社會人才的范疇。人事部門最重要的職能就是圍繞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選拔人才、吸納人才、培養人才、使用人才、為人才提供管理和服務,目標是各類人才各得其所、人盡其才。

      市第三次黨代會提出了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堅持用*精神建設*,強力推進跨越發展,努力構建和諧*的宏偉目標,并對人事人才工作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整個“十一五”期間,要實現市第三次黨代會提出的“能源化工強市、綠色產業富民、紅色旅游興業”三大戰略目標,人事部門肩負著為產業發展提供人才保證和智力支持的重要職責。能源化工產業發展所需的專業人才和技術人才,綠色產業發展所需的農村基層人才和實用人才,文化旅游產業發展所需的規劃人才、策劃人才、市場服務人才,都要納入到人事部門的總體工作中去考慮和安排。人才是支撐和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力量,人事部門不僅要培養造就一支強有力的政府管理人才隊伍,而且要培養造就一支優秀的社會人才隊伍。因此,我們要深刻認識新時期人事人才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自覺把人事人才工作放在推進跨越發展、滿足經濟社會事業發展對人才巨大需求的大局中去考慮和定位,充分發揮人事部門的職能作用,圍繞市第三次黨代會提出的目標任務,把選拔人才、吸納人才、培養人才、發揮各類人才的作用和服務人才作為核心任務來抓,才能確保人事工作有一個正確的方向和思路,才能創新工作體制機制,爭創人事工作一流水平。在具體的人事人才工作中要著力把握好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要把建立健全充滿活力的人才機制作為人事部門工作的重要內容。要進一步完善選人用人機制,通過公開招考、競爭上崗等措施,促進優秀人才脫穎而出;要進一步完善人才評價使用機制,通過健全以突出創新能力和工作業績為導向,以社會和業內認可的人才評價使用辦法,促進人盡其才,才盡其用;要進一步發揮市場配置人才的基礎性作用,促進人才優化和合理配置。二是要把營造寬松開放的人才環境作為人事工作的根本要求。要按照“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勞動、尊重創造”的指導方針,從注重保護發揮人才的積極性、創造性著眼,從人才的專業對口、特長發揮、生活便利等細微處著手,實行人性化管理,為人才成長創造良好的環境,使各類人才真正感到創業有機會、干事有舞臺、發展有空間。三是要把加快各類專業人才管理制度改革步伐作為事業單位改革的中心環節。各級事業單位是各類專業人才集中的地方,但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是幾十年來形成的傳統模式。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在新的形勢下,這些制度相對滯后,無論是人才的發現、培養和使用,還是人才積極性、主動性的發揮,都明顯不能適應發展的要求,加大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力度已成為一項刻不容緩的任務。要下大力氣抓好事業單位改革工作,創造優秀人才脫穎而出的新體制、新機制。四是要堅持人才為本,牢固樹立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觀念,把人才資源放在優先開發的突出位置,創造人才各盡所能、各得其所、和諧相處的環境,最大限度發揮人才的潛能。大有大才,小有小才,凡人皆才,才各不同。各得其所、才盡其用是我們人事工作追求的目標。圍繞經濟社會發展來確定人才工作的目標任務,圍繞經濟社會發展來制定人才工作的政策措施,圍繞發展來檢驗人才工作的成效,為經濟社會跨越發展提供可靠的人才保證和智力支持。

      今年是落實市第三次黨代會和市委三屆二次全會提出的各項目標任務,強力推進跨越發展、構建和諧*的重要一年。做好今年的人事人才工作意義重大。各縣區政府、各級人事部門必須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創新人事人才工作機制體制為重點,大力推進各項人事人才工作,全面開創人事人才工作的新局面。特別是要切實加強人事干部隊伍建設,努力建設一流的隊伍,樹立一流的形象,創造一流的業績,為全市政府機關和公務員隊伍作出表率。具體講,要重點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扎實開展公務員法實施工作。實施公務員法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提高廣大公務員依法執政、依法行政、依法辦事的能力,就是要建設一支優秀人才密集和善于治國理政的高素質專業化的公務員隊伍。今年要著力抓好四個方面工作:一是進一步提高公務員隊伍管理的法制化、規范化水平。認真貫徹實施好中省出臺的配套法規和政策措施,制定我市公務員管理的具體實施辦法,完善市縣兩級政府管理制度體系,著力提高公務員隊伍的整體素質,促進政府工作全面提高效率。二是強化公務員管理的公開、平等、競爭、擇優機制。要堅持“凡進必考”原則,盡快制定出臺我市黨政機關公務員考試錄用辦法,進一步完善錄用機制,把具有基層工作經驗的優秀人才選拔到各級黨政機關中來,進一步提高各級領導機關的決策水平和執行能力。三是切實增強公務員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構建和諧社會的能力。完善知識結構、提高業務素質,加強社會管理知識、法律法規知識、現代經濟知識、科學技術知識的培訓,切實增強公務員的政治鑒別能力和依法行政能力。四是要抓緊做好公務員登記和參照審批等各項具體工作。公務員登記是公務員法實施工作中最敏感、難度最大的工作,也是當前較為迫切的一項工作。從目前進展情況來看,暴露出的矛盾和問題不少,有超編問題,有混崗問題,有違規調人問題等等,基層的實際情況十分復雜,具體到一個單位,不同人員之間的差異也很大,一個人的問題解決不好就可能使一個單位不得安寧,一批人的問題解決不好就可能形成不穩定因素。因此,各級人事部門要扎實細致地做好公務員登記和參照審批各項具體工作,既要嚴把政策,不出偏差,又要從實際出發,依據政策,拿出具體的措施、辦法,在按程序報請省市批準后,妥善解決好遺留問題,確保登記工作穩定、有序地推進。

      (二)進一步深化機關事業單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機關事業單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事關公務員法的實施、公務員制度的推行,也關系到大家的個人利益,必須認真細致的做好工作。一是抓緊審批兌現,力爭在3月底前完成此項工作。市人事部門要加強對各縣區、市直各部門工資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實施的指導,積極與財政等有關部門共同做好規范津貼補貼的組織實施工作。對審批兌現中遇到的問題,要及時研究,提出意見,按程序報批,確保工資套改和規范津補貼工作平穩有序進行。二是鞏固和深化機關事業單位工資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成果。加強對工資改革和規范津貼政策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嚴格執行中省關于改革工資制度和規范收入分配秩序的紀律要求,堅決制止和糾正各種違規違紀行為。要在省上有關配套政策規定出臺后,抓緊制定我市的實施意見,盡快組織實施。三是加強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調查研究。研究制定我市事業單位績效工資分配實施的具體意見和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兼職兼薪管理辦法,進一步做好機關事業單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工作。

      (三)穩步推進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深化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要以轉換用人機制和搞活用人制度為重點,繼續完善和推行事業單位聘用制度和崗位管理制度,要按照中、省事業單位改革與管理的有關政策規定,積極穩妥地分類推進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要放開工作思路,不要拘泥于財政減負、人員分流兩項目標,而是要研究制定人員能進能出,職稱能高能低,職位能升能降的具體措施和辦法,切實搞活用人機制,充分發揮人才作用。今年重點要抓好三件事:一是根據全省事業單位崗位設置管理實施意見,結合我市實際,出臺我市事業單位崗位設置管理辦法,年底前完成市直事業單位設崗工作和人員聘用工作。二是全面推行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制度,盡快出臺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實施辦法,新進人員一律實行公開招聘。特別是要將事業單位空缺崗位作為大中專畢業生就業的一條重要渠道,通過公開招聘,把專業對口、有真才實學的大中專畢業生選用到合適的崗位上來。三是按照統籌規劃、分類改革、分類實施的思路,改革專業技術職務聘任制度,建立職業水平資格評價制度,依法推行職業準入資格制度,形成以能力業績為導向的科學的專業技術人才評價體系,充分調動廣大專業技術人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四)高度重視和加強人才工作。努力建設一支滿足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具有較強競爭能力的高素質人才隊伍,是我市推進跨越發展、構建和諧社會的迫切需要。各級人事部門要按照市第三次黨代會確定的今后5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任務,圍繞人才的引進、培養、使用等環節,營造良好的用人機制和政策環境,把各類人才集聚到全市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各項事業上來。一是要把生產一線的技能型實用人才隊伍建設放在突出位置。要圍繞能源化工產業、綠色產業、文化旅游產業發展對實用人才的需求,制定實用人才培養、引進計劃,為三大產業發展提供可靠的人力資源保證。同時,要從加快建設新農村的戰略高度,充分認識實施農村基層人才隊伍振興計劃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盡快制定出臺《*市“十一五”期間農村基層人才隊伍振興計劃》,成立實施振興計劃的組織機構,落實振興計劃專項資金,健全各項保障措施,加大協調工作力度,確保今年振興計劃的各項目標任務落到實處。二是堅持把高層次創新人才建設作為重中之重。高層次創新人才是推動我市經濟社會跨越發展的生力軍。各級人事部門要切實改變人才引不進、留不住、用不上的狀況,切實加快制度創新,改善對人才創業的政府服務,抓好對我市經濟發展起決定作用的基礎產業、特色產業、支柱產業的學術、技術帶頭人的培養,著力培養造就一支具有創新精神和競爭能力的高層次人才隊伍。用人是用才,才在腦而不在腳。所以要樹立重腦輕腳、重才輕人的觀念。制定靈活實際有效的用人辦法,既能使用人才,又不浪費人才。三是抓緊培養一大批社會工作專門人才。加強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需要我們造就一支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立健全以培養、評價、使用激勵為主要內容的政策措施和制度保障,不斷提高社會工作人員職業素質和專業水平。

      (五)加強政府機關目標管理績效考評工作。由各級人事部門統一組織實施政府機關目標管理績效考評工作,有利于規范和整合各類評比達標活動,有利于改進政府機關工作作風、建立強化抓落實的長效工作機制。今年,市人事部門要在做好*年度市政府機關重要工作目標任務考核工作的基礎上,總結經驗,完善措施,根據即將出臺的《陜西省開展機關目標管理績效評估工作的意見》,研究制定我市政府機關目標管理績效考評的實施意見,建立考評工作的評估體系和長效機制,確保市委、市政府確定的重要工作、重大項目的全面落實、如期完成。各縣區政府也要結合實際,認真開展調查研究,積極開展這項工作。

      二、圍繞社會保障這一中心,更加關注群眾切身利益,為構建和諧社會創造有利條件

      勞動保障部門最重要的職能是什么?在構建和諧社會中承擔什么重要任務?怎樣按照市第三次黨代會的要求推進社會保障建設?各級勞動保障部門對這三個問題要進行認真的思考和研究。只有把這三個問題搞清楚、弄明白,才能抓住勞動保障工作的重點,抓出工作的亮點,全面推動勞動保障工作更上一個新的臺階。

      構建和諧社會重在改善民生。就業是民生之本,社會保障是民安之基,收入分配是民心所系,病有所醫是民康之舉。構建和諧社會是貫徹科學發展觀的本質要求,科學發展觀強調以人為本,協調發展。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勞動保障工作是和諧社會建設的重要方面,勞動保障工作搞好了,才能更加充分更加完整地體現科學發展觀強調的發展目的,解決人的生存發展問題,解決社會公平問題,讓群眾更多地享受改革發展的成果。

      市第三次黨代會提出了“3131”戰略,即大力實施“能源化工強市、綠色產業富民、紅色旅游興業”三大戰略,做好*城區“三山兩河”治理文章,突出“社會保障建設、生態環境建設、重大項目建設”三個重點,抓好“黨的建設”這個關鍵,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把社會保障建設放在全局性三個重點建設之首,這充分體現了市委、市政府對社會保障工作的高度重視。所謂社會保障建設,就是要以民生為核心,以直接關系人民群眾利益的就業、醫療、養老為主要內容,開展一系列制度建設和機制創新,運用行政和市場兩個手段,形成覆蓋面廣、保障能力強、解決突出問題力度大的社會保障局面。具體講,就是要努力擴大城鎮就業再就業,解決好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大中專畢業生、城鎮新增勞動力就業問題;大力推動農村勞務輸出,解決好農村富余勞動力就業、農村人口轉移和農民工進城問題;努力擴大各類保險的覆蓋面,特別是加快醫療保險對城鎮和農村的覆蓋,解決好全社會各類人員養老、就醫、失業、工傷、生育等方面的突出問題,使全社會絕大多數群眾能夠老有所養、病有所醫,上得起學、吃得飽飯、住得起房,基本生活得以保障。*年,我們要圍繞社會保障建設這個中心,切實抓好五項重點工作,突出抓好六項亮點工作,爭創全省勞動保障工作一流水平,努力為推進跨越發展、構建和諧*做出新貢獻。

      (一)堅固民生之本,千方百計擴大就業再就業。就業再就業工作事關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事關社會穩定。各級政府和各有關部門要將擴大就業擺在經濟社會發展更加突出的位置,認真落實就業再就業各項政策,以促進“零就業”家庭和下崗失業人員就業為重點,統籌做好城鎮新增勞動力、大中專畢業生、復員退伍軍人和農村富余勞動力的就業工作,努力實現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6000人,“4050”人員分流安置800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3%以內的目標任務,確保就業形勢穩定。

      一是要探索建立就業再就業動態管理機制。其核心是建立兩個系統,形成一個機制。以社區為基礎,以各級勞動就業機構為依托,建立自下而上的下崗失業人員信息動態管理系統;以企業單位為基礎,以市、縣、鄉三級政府部門為依托,建立自上而下的就業崗位信息動態管理系統。兩個系統在市、縣區勞動保障部門對接,形成動態的勞動就業管理服務機制。今年,要按照“分級負責,市直先行”的要求,做好下崗失業人員和新增就業崗位的普查和動態管理工作。通過普查,詳細登記就業人員和崗位開發的基本情況,建立起下崗失業人員和崗位開發數據庫,做到“基本情況清、技能特長清、經濟狀況清、擇業意向清、安置去向清”,隨時掌握就業動態。并要建立就業動態月報制度,做到“掌握信息、雙向對接、動態管理”,形成以企業、社區為基礎的就業動態管理體系。

      二是要大力開發公益性崗位。政府出資購買公益性崗位,安置下崗失業人員就業是一項新舉措。去年年底市政府出資744萬元購買了1000個公益性崗位(其中市區500個,12個縣500個),并于12月下旬舉行了市區下崗失業人員招聘洽談會。今年,要繼續抓好這項工作,最遲在今年六月份之前,繼續購買1000個公益性崗位。在資金的籌集上,按照“誰購買、誰出資”的原則,由同級財政、用人單位負責。市上對各縣區開發公益性就業崗位給于適當補助。重點解決“零就業”家庭問題。各縣區政府、各有關部門要切實加強領導,把這件有利于社會公益事業發展和促進就業的好事辦好。

      三是要建立就業援助長效機制,消除“零就業”家庭。各級政府和勞動保障部門要把消除“零就業”家庭作為今年就業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將“零就業”家庭的就業情況納入就業再就業考核體系,按季檢查,按季通報,促進及時就業。要深入開展“零就業”家庭就業援助活動,通過對“零就業”家庭優先提供公益性崗位、職業培訓、小額貸款、就業信息、社保補貼等政策扶持,實現每戶“零就業”家庭至少一人就業、年內全市消除“零就業”家庭的目標。同時,要特別關注國有企業下崗職工中的“4050”人員和有一定勞動能力的殘疾人就業問題,切實保障好他們的生計。

      (二)筑牢民安之基,加快推進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突出抓好社會保障建設,是市第三次黨代會提出的三個重點之一。今后一個時期,我市的社會保障工作要以“建立獨立于企事業單位之外,資金來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規范化、管理服務社會化的社會保障體系”為總體目標,積極探索建立覆蓋多種形式就業人員、復雜勞動關系人員的社會保障制度和辦法,大膽突破現有社會保障制度的“盲區”,積極研究弱勢群體的社會保險問題,盡可能地將各類企業和人員都納入保障服務范圍。

      一是要認真推行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制度。《*市區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暫行辦法》已經市政府同意并正式出臺。今年,市區要按照已出臺的辦法抓好城鎮居民、學生的參保繳費工作,力爭年底參保繳費率達到80%以上。同時,吳起、志丹、安塞、子長、甘泉、黃陵6縣爭取在今年內啟動實施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其它縣也要積極做好調查研究,著手制定參保辦法,力爭明年在全市推行。

      二是要建立健全各類社會保障制度。各級政府和各有關部門要加大工作力度,擴大五大保險的覆蓋面,把更多的群眾納入保障范圍。同時要積極研究探索農民工、靈活就業人員、失地農民的社會保障問題,穩步推進社會保障制度建設。今年,市勞動保障局要在深入調查、認真研究的基礎上,制定出臺《農民工醫療和工傷保險實施辦法》、《失地農民養老保險實施辦法》和《靈活就業人員醫療保險實施辦法》。各縣區政府和各有關部門要積極探索推進、教育“兩免一補”、大病救助、城鄉困難低保、殘疾人救助、工農業產業和產品保險、社會公共服務行業人身保險等方面的工作,逐步建立起政策配套完善、惠及城鄉群眾的社會保障體系。特別是要探索建立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在認真考察、廣泛調研的基礎上研究制定具體方案,年內抓好試點工作,并不斷總結經驗,完善工作機制,力爭這項工作能夠走在全省乃至全國前列。

      三是要切實加大對社保資金的監管力度。去年11月份,省政府對各市社保資金管理和使用情況進行了檢查。從對我市的檢查情況看,市縣兩級社保資金帳目清楚,數字真實可靠,沒有發現明顯的違規違紀問題。但也發現我們部分縣區、單位存在管理制度不夠健全、資金使用不夠規范等問題,務必引起高度重視。社保資金是“高壓線”,任何單位和個人都不得侵占挪用。目前,國家正在著手研究制定社保資金監督管理條例,進一步規范資金征繳、管理、支付、運營等行為,明確法律責任。我們也要結合實際,盡快完善各項監督機制,健全各項管理制度,確保各項社保資金的安全有效運行。

      四是要切實加快勞動保障服務中心建設。按照布局合理、管理規范、流程科學、服務到位、功能齊全、手段先進的要求,在年內啟動建設集勞動力市場服務、社會保險經辦、信息咨詢、職業培訓為一體的市級勞動保障服務中心,并力爭兩年內建成投運,以實現求職用工、參保繳費、合同簽訂、投訴維權、勞動保障事務等主要業務一廳式辦公、一站式服務。各縣區也要積極創造條件,抓好縣級勞動保障服務中心建設。

      (三)提高民生之技,努力做好農民工工作。農民工問題是當前社會普遍關注的一個問題。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一定要將解決農民工問題作為愛民之舉、安邦之策。

      一是要盡快研究制定農民工工作實施細則。要根據省政府《關于進一步做好農民工工作的實施意見》(陜政發〔*〕70號)精神,按照《意見》確立的原則,結合我市實際,制定出臺農民工工作實施細則,以逐步實現“五統一和一完善”的農民工工作目標。即建立城鄉統一的勞動力資源管理制度,實現城鄉就業的統籌規劃和調控管理;建立城鄉統一的就業制度和就業促進政策,實現城鄉勞動者的平等就業;建立城鄉統一的勞動力市場和就業服務體系,為城鄉勞動者就業再就業提供良好服務;建立城鄉統一的職業技能培訓體系,提高城鄉勞動者素質和就業競爭能力;建立城鄉統一的用工管理制度,切實維護城鄉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加快完善各項社會保障制度,妥善解決城鄉勞動者的社會保障問題。

      二是要切實改善農民工進城就業環境。徹底清理和取消對農民進城就業等方面的歧視性規定及不合理限制;各級公共職介機構都要向農民工開放,免費提供政策咨詢、就業信息、職業指導和職業介紹等服務;教育部門要全面落實農民工子女義務教育的政策措施;計生部門要制定農民工計劃生育管理服務的具體辦法;市農民工聯席會議辦公室要針對農民工工作的突出問題,開展農民工工作調研,并對各縣區落實農民工工作政策措施進行督辦,確保各項政策措施落到實處。

      三是要努力提高勞務輸出的組織化程度。勞務輸出工作是促進縣域經濟發展、加快城鄉一體化進程、促進農民增收、解決城鄉勞動力就業問題的重要手段。各級政府要高度重視、抓出成效。今年勞務輸出工作的重點是努力擴大有組織輸出規模。按照信息、培訓、輸出、維權四位一體的工作模式,著力抓好勞務輸出輸入基地的對接和勞務協作工作。要建立健全勞務輸出工作機構,充分發揮基層勞動保障事務所和駐外辦事機構在勞務輸出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要進一步加大勞務輸出的資金投入,建立激勵機制,強化政府在組織輸出中的作用。通過二、三年的努力,力爭實現勞務輸出“三個50%以上”的目標任務。即勞務輸出人數達到農村剩余勞動力總數的50%以上,有組織輸出人數占勞務輸出總數的50%以上,技能型輸出人數占有組織輸出人數的50%以上。

      (四)維護民生之權,構建和諧的勞動關系。和諧的勞動關系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因素。各級勞動保障部門要始終把維護廣大勞動者的根本利益作為勞動保障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從解決勞動者特別是農民工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勞動保障利益問題入手,妥善處理好各種矛盾和問題,切實維護好他們的合法權益。一是以貫徹實施《勞動合同法》為契機,推動各類企業全面實行勞動合同制度。今年,力爭有70%以上用人單位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二是繼續抓好企業拖欠勞動者工資治理工作,狠抓最低工資規定的貫徹落實,規范企業工資支付行為。三是積極推進勞動爭議處理實體化建設,探索建立注重預防和調解、突出仲裁優勢作用的勞動爭議處理機制。發揮勞動爭議基層調解組織的作用,筑牢勞動爭議處理的第一道防線。四是不斷加大勞動保障監察力度,擴大執法年審覆蓋率,嚴肅查處用人單位違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的行為,切實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

      三、切實加強和改進隊伍建設和作風建設,確保全面完成各項工作任務

      人事和勞動保障工作調整的是人的關系,不僅量大面寬、政策性強,而且倍受關注、社會期望值很高,需要解決好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人事勞動干部面對的是廣大群眾,每天都要和群眾打交道,一言一行不僅代表著部門形象,也代表著政府機關的整體形象。這就要求我們人事和勞動保障部門務必高度重視隊伍建設和作風建設,努力打造出政治合格、業務過硬、作風優良的工作隊伍,確保各項任務的圓滿完成。

      一是要加強黨風廉政和行風建設。今年,要按照市委的安排部署,在全市人事、勞動保障系統廣泛深入地開展“筑防線、保廉潔、樹形象”主題教育活動,并通過這項活動,認真解決各級人事、勞動保障部門和干部在思想、作風以及工作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引導人事勞動干部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進一步增強做好人事和勞動保障工作的使命感、責任感,樹立起人事、勞動保障部門勤政、廉潔、務實、高效的良好形象,促進各項工作任務的全面完成。要重視行風評議工作。市人事、勞動保障部門要在全年的行風評議中走到前邊,不能位居中游,更不能落在后面。同時,由市人事、勞動保障部門牽頭,對各縣區人事、勞動保障部門工作進行指導檢查,推動人事、勞動保障系統的行風建設。年初,要有針對性地作出具體安排,全年內要有目的、有計劃的開展多項在社會上有影響、有成效的活動,年底要在系統內評比。

      二是要努力提高行政能力。人事、勞動保障部門是執行政策部門,也是政策制定部門,要求我們要提高業務本領,轉變作風,不斷增強群眾意識和服務意識;必須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深入實際,了解民情、掌握民意、解決民困;要加強對重點、難點和熱點問題的調查研究,用調研成果指導決策;要不斷總結新鮮經驗,了解真實情況,提出對策建議,充分運用基層和群眾創造的經驗來推動工作,真正做到為民、務實、清廉;要進一步整合機關職能,按照市場經濟深入發展和構建和諧社會的要求,轉變職能,公開辦事規則和程序,簡化辦事環節,改進服務方式,切實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今年要把服務群眾作為我們轉變作風的核心,重點解決衙門作風、官僚主義和辦事拖拉、效率低下,以及對待群眾態度生冷硬等問題,要研究建立群眾和社會對人事、勞動保障部門公開監督、直接監督的機制和具體辦法。

      三是要爭創一流目標。人事和勞動保障工作正處于改革完善階段,我們面臨著很多新情況、新問題,同時也給我們提供了廣闊的創新空間。多年來的工作實踐證明,唯有創新,才能加快發展;唯有創新,才能與時俱進。什么是創新?創新就是運用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結合實際工作,實事求是的解決問題,并形成解決一些帶有普遍性和共性問題的新機制、新辦法、新制度。人事和勞動保障部門要用時代的要求來審視自身工作,用發展的眼光來研究自身工作,用改革的精神來推動自身工作。要以思想觀念創新為先導,推進工作機制創新,工作制度創新,工作方式方法創新。要立足當前,著眼長遠,把發展人事和勞動保障事業作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一項戰略性任務,加以研究推動。既要考慮為現實服務,也要著眼于事業發展的長遠需要,要在認真解決當前重點、難點問題的基礎上,積極研究,逐步解決影響事業發展的戰略性、根本性問題,建立人事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的長效機制。以扎實有效的工作,努力建設一流的隊伍,樹立一流的形象,創造一流的業績,促進我市人事和勞動保障工作持續健康發展。

      同志們,今年的人事和勞動保障工作任務艱巨而繁重,讓我們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振奮精神、開拓創新、扎實工作,努力推動我市人事、勞動保障工作再上新臺階,為推進跨越發展、構建和諧*做出新貢獻。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 亚洲AV日韩AV鸥美在线观看| 亚洲av日韩av激情亚洲| 4338×亚洲全国最大色成网站| 亚洲欧洲日本在线观看| 亚洲最大视频网站| 亚洲网红精品大秀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夜色| 亚洲AV永久无码区成人网站|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在线亚洲精品自拍| 国产亚洲AV手机在线观看 | 亚洲人AV永久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一本色道久久88—综合亚洲精品 | 亚洲国产av高清无码| 亚洲色图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成人专区片在线观看 | 亚洲性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综合久久综合亚洲| 亚洲一区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情A成黄在线观看动漫软件| 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麻豆| 亚洲日本在线电影| 亚洲aⅴ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无码国产亚洲日韩国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国产综合在线|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久久| 色老板亚洲视频免在线观| 亚洲字幕AV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精品国产av成拍色拍|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亚洲高清不卡| 午夜亚洲乱码伦小说区69堂| 日韩亚洲国产综合久久久| 狠狠亚洲婷婷综合色香五月排名| 亚洲色偷偷综合亚洲AVYP| 亚洲AV无码不卡在线观看下载|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青青| 亚洲熟妇丰满多毛XXXX|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网站|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