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工業經濟安全生產會議發言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關于工業經濟和招商引資工作
㈠抓好災后重建政策的落實。災后重建政策已經出臺,資金已陸續到位,縣委、縣政府就落實這些政策的決策已經明確,企業十分盼望。有關部門要抓緊制定方案,盡快把這些政策落實下去,支持企業渡過難關。
㈡抓好目標任務的分解落實。今天會上,縣上已經把全年工業經濟和招商引資目標任務分解下達到了部門、鄉鎮、街道和企業,各部門、各鄉鎮、各街道、各企業還要將這些任務按月、按季進一步細化落實,確保一季度實現“開門紅”、六月底實現雙過半、年底全面完成目標任務,確保全年目標任務能夠均衡平穩推進。
㈢抓好重點項目服務工作。首先,要有效率意識。全縣所有項目都有時間要求,逐一制定了建設工期和時間進度表。各項服務工作要根據項目進展情況及時跟進,出現問題及時到現場處理,不折不扣地完成每個階段的協調服務工作。其次,要有質量意識。一旦出現阻工,不能僅滿足于有人員到現場協調處理,而是要按項目推進要求把問題解決到位、把服務工作落實到位。第三,要有合同意識。合同意識既是對部門的要求,也是對業主的要求。我們在招商引資合同談判時,都對業主的投資強度、投產進度等提出了明確的要求,也對部門提出了協調服務的要求,雙方都要共同遵守。一方面,業主要按照簽約合同積極到位資金,倒排建設工期,加快建設進度,服務于全縣發展大局。另一方面,有關部門要按照合同的規定,做好協調服務工作,為項目建設創造良好的環境,確保項目建設的順利推進。
㈣抓好生產企業破難解困。今年我縣面臨的工業生產形勢異常嚴峻、任務十分繁重。一方面世界金融危機的影響還在加深,大部分市場行情不景氣;另一方面市上下達給我縣的工業增長目標高于我縣的測算指標,完成任務的壓力很大。如東河食品公司今年的銷售收入要完成5個億,但市場行情仍處于下行階段,同時縣內畜牧業原料建設特別是品改還未跟上。因此,政府將對這些億元以上企業逐一解剖,經商等主管部門要對規模以上企業逐一解剖,不僅要定期召開經濟形勢分析會預測預警、召開聯席會議共謀對策措施,還要多到現場辦公解決企業生產經營中的實際困難和問題。各級各部門一定要與企業同呼吸、共命運,全力以赴幫助企業破難解困抓生產。
㈤抓好項目的儲備、引進和落地工作。去年,全縣招商引資工作實現了大豐收,許多大項目簽約、落地、開工,120萬千瓦低熱值煤發電廠項目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今年,全縣招商引資工作任務十分繁重,目標任務如何完成?工作進度如何安排?項目和業主在哪里?要做到未雨綢繆。縣招商局等有關部門要抓緊跟蹤落實災后重建大招商簽約的項目,圍繞災后重建工業規劃項目梳理排隊,做深做細一批項目的前期工作,縣政府將全力保障工作經費。另外,全市設立了6個駐外招商分局和一些辦事機構,要充分用好用活這些資源,整合招商力量,拓展招商領域。要集中人力、財力、物力,加快推進120萬千瓦低熱值煤發電廠項目前期工作,力爭年內落地開工。
二、大力實施資源轉化戰略,推動旺蒼經濟可持續發展
20*年以來,全縣經濟實現了持續、高速發展,經濟總量翻了一番,項目建設形勢較好,人均GDP居于全市縣區首位。但與國內外發達地區相比,發展水平還很低,人均GDP差距仍然很大。旺蒼要加快發展,從歷史看,從現實看,從將來看,都必須大力實施資源轉化戰略。關于資源轉化戰略,我的體會是:
㈠資源是基礎。第一,要認識和發現資源。旺蒼是廣元的資源大縣,過去開發的主要是煤炭資源,近幾年拓展到了鐵礦、釩資源以及生物資源,這些已開發的資源都還有拓展的余地。煤礦生產的矸渣就是可利用的資源,東河食品公司生產的白條肉也是資源,凡是可以再加工利用、再轉化增值的產品都是資源。我們要善于用科學思維、多元思維、動態思維來發現和認識資源。要認清資源的技術性,從科技進步中不斷發現具備開發技術條件、或可綜合利用、或可深加工再利用的資源;要認清資源的經濟性,適時開發市場稀缺、緊俏的資源,放大資源的經濟價值;要認清資源的時效性,抓住每一類資源轉化的市場黃金期,在對優勢資源的轉化中形成優勢產業。第二,要整合資源。整合資源,可以打破局部資源稟賦不足的制約,包裝出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項目,引起大企業的親睞。旺蒼的小鐵礦之所以能夠把達鋼這樣的大型鋼鐵企業引進來,就是得益于資源整合。從整合的范圍看,我們既要抓好縣內資源的整合,又要積極參與全市的資源整合。比如旺蒼的煙葉生產加工不具備優勢,就要配合支持全市其它縣區對煙葉產業的整合,同樣全市的茶葉、鐵礦、釩資源也應該支持旺蒼來進行整合。
㈡轉化是核心?;仡櫷n工業的發展歷程,50多年輸出原煤8000多萬噸,留下來的仍然是貧窮落后。如果把低熱值煤轉化成為電力,資源本身的價值就能放大3倍以上,還會帶來關聯產業的發展和巨大的社會效益。因此,推進資源轉化戰略,首先要就地轉化。凡是在旺蒼開發優勢資源的,必須在旺蒼投資辦廠搞加工,絕不能把旺蒼變成原料輸出基地。其次,要深度轉化。凡是投資建廠搞加工的,一律要對資源進行精深加工、綜合利用,把產業鏈條做到最長。第三,要科學轉化。抓資源轉化,絕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我們按照等量淘汰的思路,新建300萬噸新型干法旋窯水泥生產線,它的產能是全縣現有的80萬噸立窯水泥生產線的近4倍,但污染物排放總量卻小得多。因此,抓資源的科學轉化,本身就有益于淘汰落后產能,提高資源利用率,推行清潔生產,減少廢物排放,保護環境。
㈢項目是載體。沒有項目,就無從談資源轉化。今年全縣在建的攀成鋼60萬噸焦化、達鋼20萬噸離心球墨鑄管、*200萬噸水泥、*100萬噸水泥等大項目,都是資源轉化項目。有些項目,可以由業主提出;有些項目,還得靠我們主動編制。120萬千瓦低熱值煤發電廠項目正是通過我們自己提出、多年如一推動,才引來了國家開發投資公司的投資。項目工作不僅是縣項目辦的事,工業戰線的部門,包括所有企業都要研究、招引項目。有了項目,既可自己投資搞,也可引進外來投資搞。
㈣招商引資是手段。在對內培育企業和對外招商引資方面,我縣始終堅持一視同仁,從不厚此薄彼。實踐證明,僅靠旺蒼自身能力,是難以快速發展的。全縣現有企業每年的融資能力也就是2個多億,尚不及在建的一個重點招商引資項目的投資強度。去年全縣招商引進到位資金達到13.5億元,使工業投資首次突破了10個億。要保持我縣工業的投資強度,必須依靠招商引資。同時,通過招商引資,不僅可以引進資金,還可以引進技術、引進人才、引進管理,這些都是旺蒼工業發展要素。
㈤環境是保障??陀^的講,我縣區位優勢并不明顯,以交通為重點的基礎設施條件與發達地區相比還有較大的差距,一定程度制約了資源轉化。從縣內看,目前的道路交通條件僅能就近解決通行的問題,遠未形成物流;從對外聯系看,我縣東西通道有省道202線、*鐵路和在建的廣巴高速公路,但還要不遺余力地爭取打通南北快速通道,縮短北上、南下的距離,進一步形成旺蒼連接東西南北的物流條件。在投資軟環境建設上,要繼續完善提升縣政務服務中心,學習借鑒外地先進成熟的經驗,強化規范化、標準化管理,建成全省示范型縣級政務服務中心,通過優化服務環境來彌補區位上的不足。
三、關于安全生產工作
㈠要在思想上再重視??傮w來看,全縣的安全生產形勢越來越嚴峻,任務越來越重,要求越來越高,每年的指標控制越來越緊,安全生產的壓力很大。一方面,越來越多的車輛與落后的道路交通條件矛盾突出,煤礦標準化礦井建設較為滯后,傳統事故高發領域不安全隱患仍然突出;另一方面,大量鋪開的恢復重建工程增大了建筑施工安全的壓力。為此,各級各部門和廣大業主都要牢固樹立責任意識,把安全生產的責任落實到每個環節、每個崗位、每個人。
㈡要在行動上再落實。一是在安全投入上要落實。無論是政府,還是企業,都要有“早投入、少花錢,晚投入、花大錢”的意識。近幾年,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工作,對必要的公共安全投入從來都是不吝惜的,并且逐年有所增加,安全生產條件在不斷改善。企業也要增加投入,重點改善安全生產等環節的條件。二是在隱患治理上要落實。要結合不同時期、不同自然條件,有針對性開展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對排查出的隱患和重大危險源,嚴格實行臺帳式管理,發現一個、記錄在冊一個、限期整改一個,并逗硬實行銷號制度。三是在專項整治上要落實。要突出抓好建筑施工、道路交通、煤礦、非煤礦山、消防等行業領域的專項整治,認真開展好當前開展的超載、超速、酒后駕車、疲勞駕車等專項治理活動,從源頭上減少事故發生的概率。四是在管理制度上要落實。目前,各部門、各企業安全生產制度非常完善,但這些制度落實還不平衡。比如去年發生的幾起煤礦頂板事故,就是因為“敲梆問頂”制度未落實造成的,反映出安全制度還存在落實不到位的問題。
㈢要在機制上再完善。一是要堅持安委會例會制度。安委會例會必須按時、高質量召開,每次會議都必須解決一些問題。除特殊情況外,安委會成員單位不能缺席,“一把手”必須到會。二是要完善齊抓共管的監管機制。安全執法部門要積極開展聯合執法、綜合執法、專項執法,還要主動開展委托執法,增強安全監管的力度,擴大安全監管的覆蓋面。各級各部門要認真落實“一崗雙責”,堅持一把手負總責,落實分管領導主抓,要求其它領導負責抓好分管工作領域的安全工作。三是要完善企業自律的內控機制。要把安全生產與企業的生存發展相掛鉤,堅決關閉不具備安全生產基本條件的企業,從重處罰事故責任企業負責人;要嚴格執行安全生產風險抵押金制度,用經濟的手段督促企業管安全。要堅持安全生產警鐘長鳴、長抓不懈。山西屯蘭煤礦自2004年以來一直保持了百萬噸死亡率為零的紀錄,安全管理應該是很到位,但仍然發生了死亡74人的瓦斯爆炸事故。大家要從中吸取教訓,時刻繃緊安全生產這根弦,千萬不能麻痹大意。四是要完善協作高效的應急管理機制。安全生產事故是不可能完全避免的,出了事故,就要想辦法降低損失。要進一步完善應急預案管理,加強應急搶險物資儲備,定期開展應急救援演練,提高應急處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