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工業節能會議上演講稿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低碳發展、綠色增長是國家“十二五”能源規劃的主基調,也是我省加快發展方式轉變,實現進位趕超、綠色崛起的戰略要求。近年來,江西萬年青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堅持“善用資源,服務建設”的產業發展理念,致力于推動行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立足于技術進步推進節能減排,積極尋求低能耗、低排放為基礎的生產模式,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和諧統一?,F就我公司近三年來節能減排的舉措及今后的工作思路向各位作一個匯報。
一、推進結構調整,實現產業升級
2007年以來,我們順應行業結構調整的大趨勢,融入中國建材“大建材”戰略,借助合作平臺,大力推進區域內水泥資源聯合重組,先后在贛南、贛東北和福建省福清市重組四家民營水泥生產企業,不僅提高了產業集中度,而且通過市場協同,形成了贛南、贛東北兩大核心市場,有力地拓展了福建市場,減少了惡性競爭,在提高企業效益的同時,努力維護水泥市場健康發展。
與此同時,我們突出主業上項目,以項目促發展。在資源富集、市場區位優勢突出的地區,建設新型干法水泥項目。三年來,我們先后在于都、萬年、瑞金等地建設1條2500t/d、1條3000t/d和2條5000t/d干法生產線。在大力發展新型干法水泥的同時,我們在2007年拆除了僅有的2條濕法窯熟料生產線,淘汰46萬噸落后產能,以實際行動促進行業結構升級。
二、發展循環經濟,努力提高資源能源利用率
水泥純低溫余熱發電的環保效益和經濟效益有目共睹。2007年以來,我們總結已有余熱發電建設經驗,對新建生產線同步建設余熱發電站,對重組生產線逐步配套建設余熱發電站,陸續建成7條余熱發電站。目前公司余熱發電總裝機容量49.5MW,實現了所有干法水泥生產線全部配備余熱發電的目標。三年來,公司余熱發電共發電2.4億度,相當節約標煤8.78萬噸,減排CO2約21.08萬噸當量。
在生產工藝上,我們不斷加大技術攻關力度,努力降低能耗和資源綜合成本。組織技術人員在熟料煅燒工段實施技術攻關,探索無煙煤和貧瘦煤煅燒新途徑,降低對煤炭品質的依賴。2009年在下屬的贛州生產基地無煙煤、低質煤比例由35%提高到了75%以上,噸熟料耗標煤明顯下降,年節約標準煤約8000噸。我們還進一步加大了原燃材料、混合材替代技術的應用,努力提高粉煤灰、脫硫石膏等工業廢棄物的利用率。2009年,玉山和贛州生產基地均實現脫硫石膏100%替代天然石膏。
三、推行對標管理,提升技術經濟指標運行水平
我們連續三年推行對標管理,把同業對標作為降低能耗、提升管理水平的有效載體。2009年,我們定為“對標管理決戰年”,進一步強化了對指標的量化控制,加大了監控、改進及考核的力度,使廣大干部職工的成本意識和市場意識得到進一步增強。通過對標決戰,設備運轉率、臺產明顯提高。穩定的工況為降低能耗奠定了基礎。公司噸熟料標煤耗同比下降5.89公斤,節約標煤4.35萬噸;噸水泥工序電耗同比下降3.55度,節電3355萬度。通過不斷調整配料方案,熟料強度明顯提高,噸水泥耗熟料比較上年下降4.26%,煤耗和電耗相應降低。
四、大力推廣節能降耗的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
一是推廣電機變頻節能技術,降低電耗。2009年,我們投資1647萬元對各生產基地16臺高壓電機、42臺低壓電機實施變頻節能改造,單臺設備節電率平均達10%~37%,每年可節約用電2000萬度以上。二是在全部水泥粉磨工序引進擠壓聯合粉磨技術,在提高產量的同時降低粉磨電耗。2008年以來,共投資6788萬元對萬年、贛州生產基地7條水泥粉磨生產線實施改造,噸水泥工序電耗下降10%~15%,節能效果顯著。以上兩項目被列入2009年全國十大重點節能工程循環經濟和資源節約重大示范項目。
此外,我們開展了復合多功能水泥助磨劑研制工作。2007年初研制成功的高效復合水泥助磨劑填補了省內空白,于2009年被認定為江西省新產品。使用該產品后,磨機臺產提高10%以上,水泥3天強度提高2~3兆帕、28天強度提高5~7兆帕;在保持各項質量指標不下降的前提下,可使混合材的摻量提高3~4%以上。
雖然近年來我們在節能減排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一些成績,但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離同行業的先進水平和低碳經濟的要求還有一定差距,節能減排的目標依然任重道遠。今后我們將從下幾點推進節能減排工作:
一、堅定不移、持之以恒地推進對標管理。開展年度對標管理競賽活動,營造節能減排比學趕超的氛圍,緊盯消耗、成本和費用,狠抓精細管理,深挖內部潛力。
二、強化工藝管理和技術改造,確保無煙煤、貧瘦煤等劣質煤摻入量達到80%以上,工業廢棄資源摻入量達到36%以上,工業副石膏100%替代天然石膏。著重對老、舊高耗能設備進行技術改造,從根本上改變耗能結構。同時高度重視申報節能減排技術改造項目工作,積極爭取政策資金支持。
三、提高石灰石礦山科學開采水平,將混有地表土、夾層土或廢棄的低品位礦石與高品位礦石搭配使用,最大限度地節約和合理使用礦產資源。石灰石礦山剝離的高鎂白云巖,在礦山設專門堆置場,一部分作為水泥混合材摻用,一部分破碎作為混凝土骨材銷售,使礦產資源利用率達100%。
四、加快新型干法水泥項目建設步伐,確保今年6月底萬年廠5000t/d生產線點火投產。確保8月份黃金埠二期60萬噸粉磨項目投產運行,10月底湖口年產130萬噸的水泥及礦渣粉磨生產線投產運行,進一步提高消化電廠、鋼廠廢渣資源的能力。高度重視總圖優化和物流設計,及時把最新的、最成熟的節能環保技術和技術創新成果應用到生產線上,提高企業競爭力。
五、充分利用現有余熱發電項目,將高溫煙氣的熱量變廢為寶,回收1/3的電力;并加快推進萬年、瑞金基地2條9MW余熱發電站項目建設。積極組織申報CDM項目,爭取在國際交易市場上出售CO2減排額度,增加技術改造資金。
六、積極把產業發展觸角向預拌混凝土產業和水泥預制品產業延伸,降低資源消耗,減少粉塵、二氧化碳排放。通過聯合重組和建設攪拌站,力爭2011年商品混凝土產能達到300萬立方米/年,到“十二五”期末年實現商品混凝土1000萬立方米。
我公司將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切實把節能減排作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工作來抓,積極報名參加“江西省工業企業節能自愿協議試點單位”,依靠技術創新、管理創新,以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探索“低碳”新途徑,不斷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努力實現外延式擴張向內涵式增長轉變,推進企業又好又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