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領導教師節表彰大會講話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尊敬的各位老師,同志們:
今天,我們大家歡聚一堂,共同慶祝第24個教師節的到來,今年的教師節慶祝大會規模是近幾年來最大的一次,充分地體現了縣委、縣政府對教育工作的重視。受建春書記委托,借此機會,我代表縣委、縣政府,向辛勤耕耘在教育戰線的全體教師和教育工作者以及離退休老教師致以節日的問候和親切的慰問!向受到表彰的先進個人表示熱烈的祝賀!向長期以來關心、支持教育事業發展的社會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
剛才,道福同志通報了全縣教育工作的基本情況,兩位受到表彰的教師代表談了自己工作中的經驗、體會,講得非常好,他們的敬業精神,讓我們各級領導干部深有感觸、非常感動。對教育工作,在座的各位是行家,我沒有更多要講的,借用三句廣告詞送給大家,與大家共勉:
第一句廣告詞:視野決定胸懷,愛心成就未來
一個人要有寬廣的視野,才能成就大事業;要有誠摯的愛心,才能成就未來。
首先,謀劃教育發展,要具備開闊的視野。
視野是思維的起點,視野越寬,胸懷越廣,成就越大。教育是塑造未來、孕育希望的宏偉事業,需要我們全體教師和教育工作者具備開闊的視野、寬廣的胸懷,才能謀劃和成就我們教育這番大事業。
一是要有與時俱進的意識。
互聯網上曾經流傳過一個笑話,聯合國給出一個問題,請全世界的小朋友來回答,題目是:對于其他國家糧食短缺的問題,請你談談自己的看法。結果沒有一個國家的小朋友能把這個問題回答得很好。因為,非洲的小朋友不知道什么叫“糧食”,歐洲的小朋友不知道什么叫“短缺”,拉美的小朋友不知道什么叫“請”,美國的小朋友不知道什么叫“其他國家”,而亞洲的小朋友呢,不知道什么叫“自己的看法”。
這個笑話的背后隱藏著世界各國兒童的文化差異、教育差異。在教育界,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中西方的教育差異就已經進入教育工作者的視野。當代教師更要學會在國際視野中規劃自己的修養與成長。當前,仍有不少教師的生存狀態令人擔憂。他們生活在一種相對封閉的環境里,很少與外界接觸,有的連互聯網都沒有接觸過,知識陳舊,信息閉塞,對教師教書育人的視野是非常不利的。視野決定胸懷。在這種狀態下,教師就會缺乏一種博大的胸懷和氣度,缺乏一份對知識、對教育、對人生、對世界的整體的把握。因此,在現在這個知識爆炸的時代,我們教師如果不能加快學習新知識、接受新事物、培養新思維,就會被社會所淘汰,教出來的學生也肯定適應不了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
二是要有開拓創新的精神。
教育工作是不斷發展、永遠充滿挑戰的領域,需要我們教育工作者具備開拓創新的精神,不斷調整和更新教育理念。有位中學老師上完課后,發現一個學生在座位上一直沒有走,這位老師就上前問學生為什么還不回家?學生卻反問,您上一堂課能賺多少錢?老師很奇怪,但還是如實告訴了學生,學生從口袋里掏出皺巴巴的一堆零錢對老師說:“老師,我想向你買一節課的時間,和你單獨說說話,可以嗎?”這個故事說明我們的老師與學生的溝通交流太少,同時也折射出我們傳統教育與管理的弊端:重教學,輕交流;重成績,輕能力;重管理,輕方法。大家可以認真反思一下,我們的教育管理方面確實還存在不少的問題,比如:教育觀念落后,教育結構不合理,辦學體制單一,管理機制僵化等等。這些問題直接影響了我們教育的發展,如果我們還是墨守成規、因循守舊,用以前的方法和手段來管理教育、開展教學,那么我們的教育水平將永遠止步不前。
其次,推動教育發展,要擁有無限的愛心。
記得總理在第21個教師節會見北京市優秀教師時說過:“作為一名教師,首先要有愛心。沒有愛心,就沒有教育。對孩子、對學生要關愛,要寬容,要耐心,這樣才能體貼入微,把他們教育好。”作為一個好教師,應該把他的全部身心獻給教育事業。有了這種奉獻精神,就不會受名利場上的誘惑和影響,就能擺脫追名逐利的浮躁心態。今天我們表彰的九位優秀山村教師,能夠長期扎根山區,就是因為他們有這種平凡的心態,有這種奉獻的精神。一個好教師,應該有一點“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的精神(出自陶淵明《五柳先生傳》,意思是:不為貧賤而憂慮悲傷,不為富貴而匆忙追求),要煉就陶行知先生那樣“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赤誠。
一方面,要熱愛自己的事業。忠于職守、愛崗敬業,是最基本的職業操守。教育工作是一項清貧、艱苦、寂寞的事業,需要我們廣大教師擁有甘于清貧的情懷、樂于奉獻的精神、不懈追求的毅力。只有這樣,才能成就教育這番大事業,也才能成就自己美好的未來。今天受到表彰的同志,都是愛崗敬業、樂于奉獻的模范,他們都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成就了非凡的業績。我們熟知的教育改革家魏書生,從*年起任*省盤錦市實驗中學校長兼書記,后又兼盤錦市教委副主任,另外還有全國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成員、全國中學學習科學研究會理事長、全國中語會副理事長等38項社會兼職。但他始終不離教學第一線,一直堅持上語文課,并當班主任。他對教育的無限忠誠和熱愛,是我們全體教育工作者學習的榜樣。
另一方面,要關愛自己的學生。這次四川特大地震,大家記憶猶新,涌現了許多可歌可泣的事跡,其中,就有許多我們老師的優秀事跡。許多人民教師在生離死別的瞬間,把生的希望留給學生,用他們的生命詮釋了什么是教師的神圣職責,怎么做才能無愧于教師這個光榮的稱號。如,地震發生時,張開雙臂趴在一張課桌上,死死地護著桌下4個孩子的譚千秋老師;奮不顧身連續救下了13個學生的連蓉老師;雙手撐開房門,將孩子們一個一個地往外推的張輝兵老師,等等。他們雖然走了,但他們的事跡永留,他們精神長存。希望我們廣大教師認真學習此次四川特大地震中許多人民教師舍己為人的高尚情操,關愛學生、尊重學生,時刻把學生放在心上,體察學生的內心世界,關注他們在學習、生活等方面的健康發展,同情學生的痛苦與不幸,與學生建立起和諧、友愛的師生關系。一名稱職的教師,只有以真誠的愛心平等地對待每一名學生,才能贏得學生的尊重和信任,才能從繁忙的教育工作中體會到幸福和快樂,也才會甘心付出自己的精力和心血。我們有許多德高望重的老教師,育人幾十載,桃李滿天下,他們在成就了學生美好未來的同時,也收獲了自己事業成功的喜悅。
第二句廣告詞: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
對教師來說,三尺講臺就是舞臺,他們用手中的教鞭,揮灑出了教育事業的精彩,教出什么樣的學生,全由教師發揮;對于我們各級領導干部來說,教育事業同樣也是一個考驗我們的舞臺,同樣可以創造不同凡響的業績,因為教育的意義不僅僅是培養人才,更重要的是推動地方經濟發展,這個舞臺有多大,在于我們各級領導干部對教育認識有多深、想法有多大。我們興國作為一個財政窮縣,要辦好大教育,關鍵是要敢于想別人不敢想的事,敢于做別人認為做不了的事。具體來說,就是要實現兩個目標:一是把教育規模做大。要把學校基礎教育辦好,提高教育普及率和教育質量,進一步打響高中教育尤其是平川中學的品牌,吸引周邊縣市的學生,特別是優秀學生來興國就讀,以人流促進第三產業的發展,形成集聚效應,為國家輸送更多更好的人才;二是把名氣做大。努力打造興國教育的特色,擴大興國教育的知名度,通過教育的知名度提高全縣的知名度。要謀劃大教育,辦好大教育,我認為當前的教育發展要做好三項工作:
第一,發展教育要與推進工業化進程結合起來。
一方面,要通過發展教育優化工業發展環境。目前,我們正在面臨著新一輪的東部產業轉移浪潮,這是加快我縣經濟發展難得的一次機遇。要承接好這次東部沿海地區的產業轉移,最關鍵的一點,就是要優化好投資環境,形成“洼地效應”,其中本地教育水平的高低是非常重要的一種環境。一些投資創業者,在考量一個地方的投資環境時,非常看重自己的子女在當地是否能夠有好的就學環境、能夠得到好的教育。一些外來人才和務工人員能否安心工作,也與他們的子女教育問題有很大關系。應該說,良好的教育環境不僅可以培育人才,也能加快促進資金、人口、資源等要素的集聚,形成良好的投資環境,所以說,教育對招商引資、招工工作也有著重要的關系。因此,縣委、縣政府最近新出臺的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就在教育方面作了要求,今年出臺的招工服務“八有政策”,其中有一條就是要讓園區務工人員子女“少有所學”。
另一方面,要通過辦好教育培養工業發展人才。通過多年的努力,目前我縣紅門工業園區建成面積達到4035畝,落戶企業140家。這些企業要實現正常生產、要不斷發展壯大,關鍵是要有一大批高素質的產業工人和企業管理人才作支撐。但“招工難”問題一直是困擾我們發展的難題,據統計,工業園企業目前還缺少工人8000余人,很多企業規模無法擴大甚至想外遷,就是因為一方面企業需要大量的人才,但另一方面,我們很多勞動力卻達不到必備的能力和素質,無法適應企業的需要。而且,從長遠來看,經濟發展到一定水平時,地區之間的競爭就不再是一般人才的競爭,而是高級人才的競爭。我們作為一個小縣城,要想從外面引進多少高管人才是不現實的,最根本還是要實現高管人才本地化,這將是影響今后我們招商引資和承接產業轉移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要從根本上解決好這個問題,關鍵就是要大力發展我縣的職業教育,在本地培養一大批符合企業生產需要的產業工人和管理人才。當前,我們在加快興國職校紅門工業園校區建設的同時,要整合現有職業學校,勞動和教育部門要在專業設置、學校管理、學校招生和就業等方面加大指導和扶持力度,促進現有的各類職業學校辦出規模、辦出特色、辦出成效,為工業發展提供人才保障。
第二,發展教育要與推進城鎮化進程結合起來。
一要以優質教育資源引導農村人口向城鎮轉移。城鎮化是引導農村人口向城鎮集聚的過程,而優越的教育條件是吸引廣大的農村人口向城市集中的重要因素之一,有相當一部分農民“洗腳進城”,到縣城購房、經商、創業,最大的目的是為了孩子能進更好的學校、接受更好的教育。因此,要加快城鎮優質教育的發展,科學合理地調整全縣的教育網點布局,引導城鄉居民向中心城鎮集中。城區方面,縣里已經初步考慮在紅門工業園區新建一所九年一貫制學校,將興國五中進行搬遷。有關部門要根據城市發展的需要,盡快拿出科學合理的方案,扎實做好規劃設計、資金籌措等前期工作。農村方面,要堅持“整體規劃,分類指導,分步實施”的原則,一些教學點要往村完小集中;一些規模小的村完小要向鄉鎮片完小集中;要把部分規模小的初中和附近小學整合為九年一貫制學校,集中優勢資源辦好教育。
二要打造優質教育品牌加快城鎮經濟發展。教育既是事業,又是產業。教育事業的發展能夠帶動教育行業本身和餐飲服務、交通運輸、房地業等與教育行業有關的產業發展,從而進一步加快城鎮化的進程。比如廣西省平果縣是國家重點扶貧縣,原來縣內沒有一所大學,在*年開始興建全國第一個縣級大學城后,先后引進了5所高校和6所中專學校簽約落戶平果大學城,平果縣城人口從*年的不足5萬人發展到現在的14萬多人,城區面積從不足6平方公里擴大到現在近20平方公里;人口并不多的臨川區,每萬人就有239名學生,其中有近萬名是外來的“留學生”,有人算了一筆賬,一個外鄉來的中學生,加上一個陪讀的家長,一年要花1.5萬至2萬元,這筆收入算起來比我們一年的地方財政收入還要多。還有湖北的黃崗、北京的海淀等地區,都是通過發展優質教育,吸引全國各地的學生前來就讀,有效的帶動了城市的發展。我們也要積極借鑒平果、臨川等地的先進理念和經驗,在發展教育產業上敢于謀劃、敢于探索、敢于實踐,通過提升教育的知名度來提升興國的知名度。以前我們提到要引進一些大專院校來促進城市經濟的發展,有些同志開始認為不可能,但通過積極運作,在辦衛生院校這個項目上已經有了眉目。
第三,教育要與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進程結合起來。
文明程度是城鎮化非常重要的指標。要實現“農民”向“市民”、“鄉下人”向“城里人”的轉變,人口綜合素質的提高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近幾年,我們在全縣大力開展新農村建設,其中,在五新一好中,塑造新風貌、培養新農民就是其中的二項重要內容。從當前的情況來看,很多建設點都存在重建輕管的現象,在建設點建成后,沒有加強管理,垃圾亂扔亂倒,到處都是,公共設施無人管理,破損嚴重,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其中很大程度就是因為我們農民的素質還不高。現在,我們大力實施勞動力轉移培訓工作,就是為了不斷提高農村勞動力素質,所以,教育要主動對接城鎮化的需求,在提高農民的綜合文化素質、在培育新農民方面、在農村的精神文明建設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第三句廣告詞: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任何事情都不可能達到最好,只能不斷地追求更好。教育做為一項長遠、長期、長久的事業,也一樣是永無止境的。只要社會向前發展的腳步不停止,我們各級各部門抓好教育工作的責任就永不休止,我們廣大教師提高教育水平的目標就永無上限。在發展教育事業的具體過程中,希望大家要做到“三個永無止境”:
第一,對教育的投入要永無止境。
教育是百年大計,對教育的投入也不可能一勞永逸,在這一點上我們各級各部門要有清醒的認識。近幾年來,我們都堅持按照財政投入教育經費增長幅度要高于財政經常性收入的增長幅度的要求,不斷增加對教育事業的投入。今年,我們在財力緊張的情況下,又安排了危改資金204萬元,“新農村.新校園”資金400萬元,中央規定各類配套經費合計*90萬元。可以說,以我們現在的財政狀況,縣委、縣政府已經作出了最大的努力,今后隨著經濟的發展,政府對教育的投入還要逐步增加,確保教育事業發展的需要。
第二,對師生的關心要永無止境。
一方面,要關心好教師的生活。教師的工作非常辛苦,但物質生活水平還不高,特別是在邊遠山區任教的老師,交通、信息等各方面的條件都非常不便,要忍受一般人體會不到的艱辛。當然,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教師的地位和待遇也在不斷提高。今年,我們將全縣教師津補貼納入到財政統發,僅這一項,縣里每年新增支出3400多萬元。從這個月起,我們又啟動了農村教師住房公積金工作。今年縣里還準備拿出幾十萬來重獎高考有功人員,今天我們對優秀教師的表彰,也是縣委、縣政府關心廣大教師的一種體現。希望各鄉鎮、各部門也要立足自身職責,拿出實實在在的措施,切實幫助我們廣大教師解決一些工作、生活中的實際困難和問題,形成重視教育、關心教育、支持教育的濃厚氛圍。另一方面,要關心好學生的成長。特別是對當前比較突出的貧困學生入學問題、留守孩管理問題,希望我們社會各界共同行動起來,給予這些孩子更多的關注、更多的愛心,使他們享受到平等的教育,能夠和其他孩子一樣健康、快樂、茁壯成長。
第三,對質量的追求要永無止境。
近幾年來,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縣教育工作取得非常喜人的成績,特別是在今年的高考中考中,我縣有兩名學子被北京大學錄取,二本以上上線人數首次突破*00人,名列全市前三名;中考成績總分優秀人數95*人,比去年增加100人。但教育的追求是永無止境的,大家在為取得的成績自豪時,要瞄準更高的目標,創造更好的成績,特別是在高考的萬人比和重點錄取率上,要實現年年有提高。要實現這樣的目標,教育主管部門必須不斷創新以下幾個機制:一是教師的培養機制。要以“農村中小學遠程教育”、“繼續教育”等工程為平臺,加大對學科帶頭人的培養力度,鼓勵和支持教師積極參加各類學習、培訓和進修,提高他們的理論和業務水平。二是人員的使用機制。要進一步完善競爭上崗、優勝劣汰、末位流動的管理機制,出臺優惠政策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拓寬教師來源渠道,不斷優化教師隊伍結構。教育部門要做好工作,在教師的調動、選拔時要公平、公正、公開。三是校長的管理機制。“一個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教育局要加強對校長的管理、考核和培訓,繼續實施校長競聘上崗制,對工作先進、成績突出的要不拘一格地進行獎勵和重用,對群眾口碑不佳、工作久無起色的要毫不手軟地撤換。
同志們,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發展教育、福澤千秋。希望全縣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進一步振奮精神、堅定信心,凝聚力量、加快發展,不斷開創我縣教育事業發展的新局面。
最后,衷心祝愿全縣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節日愉快、身體健康、工作順利、合家歡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