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貧困村矛盾村黨建的調研報告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中共合江縣委組織部:
我委接到了你部《關于做好貧困村、矛盾村黨建工作調研的通知》,根據通知要求對我鎮三殿、會賢兩個村的部分村干部、黨員代表、群眾代表等進行了問卷調查,現將具體情況匯報于后:
一、基本情況
根據通知要求,本次調查的貧困村界定為經濟發展明顯滯后,低收入人口所占比例較大的村;矛盾突出村主要指歷史遺留問題多、社會矛盾突出、群眾基礎差、工作開展較難的村。因此,我鎮選擇了符合條件的三殿、會賢兩個村。調查采取問卷調查的方式,一共發放了25份調查表,對涉及群眾的收入來源、貧困村形成原因、存在的突出矛盾、黨組織作用發揮等26個問題進行了調查。從匯總調查結果顯示:
(一)被調查者年齡分布為35歲以下的4人,36-50歲的11人,51歲以上的10人;性別結構為男性17人,女性8人;文化程度結構為大專以上0人,初高中(中專)15人,小學及以下10人;政治面貌分布為中共黨員10人,群眾15人;職務分布為村干部4人,無職人員為21人。
(二)所在村是處于邊遠地區,人口在3000人以下,黨員人數在10-50人,外出務工黨員數在10以下。群眾收入的主要來源是種植業,貧困的主要原因是自然條件差、資源缺乏。
(三)影響群眾增收的主要原因集中在:1、農產品價格低(25人);2、農資價格高(11人);3、缺乏技術和新品種(16人);4、就醫、子女入學等投入大(15人)。
(四)被調查村存在的突出矛盾集中在:1、資源開發(7人);2、歷史遺留問題(18人)。
(五)認為黨的“減負”政策落實情況總體較好的有22人;認為有的較好,有的較差的2人;認為總體較差的1人。
(六)農村適用技術培訓選擇兩次及以上的共24人;認為上級黨組織派駐干部經常在村上幫助解決群眾的實際困難和問題的19人。
(七)村黨支部產生方式為公推直選,認為村黨組織發揮作用突出的2人,一般的22人,不了解的1人;認為村“兩委”班子的關系很和諧、比較和諧的13人,矛盾較突出的7人,不知道的5人;認為黨員發揮作用好、較好的16人,一般的9人;知道本村支部每年發展黨員的17人,不知道的8人;認為黨群、干群關系很好、較好的21人,一般的4人;村上決定村級重大事項選擇“一事一議”的22人,選擇村“兩委”決定的3人。
(八)認為村干部應該公推直選的18人,在大學生中選派的7人;認為村黨組織最需要解決的是選好黨支部書記的12人,提高帶領群眾致富能力的12人,搞好班子團結的1人。
(九)最希望黨組織幫助的是:1、建立農業技術培訓中心(11人);2、協調資金(14人);3、提供致富項目的(21人);4、發展村集體經濟(11人);5、修通村公路(16人);6、民主管理(6人);7、解決生活困難的(4人)。
二、存在問題、分析問題
從以上匯總的基本情況來看,主要存在以下問題:(一)自然條件差;(二)缺乏資金、收入來源窄、增收困難;(三)農村適用技術培訓方式、方法問題;(四)新增負擔過重;(五)黨組織、黨員發揮作用不明顯。
分析問題:
(一)自然條件差
我鎮處于合江縣的邊遠地區,而被調查村又處于我鎮的邊遠地區。自然條件差,土地貧瘠、資源貧乏、人口較少,這是客觀事實。對于這種自然條件的問題,在現階段還沒有有效的,成本低的辦法來改造。因此,我們不能以此為借口來怨天尤人。
(二)缺乏資金、收入來源窄、增收困難
被調查村群眾收入的主要來源是種植業,來源過窄。同時種植項目也過于單一。比如:糧食作物為水稻、小麥、玉米、紅苕等,經濟項目就只有竹業。再加上現階段農產品價格嚴重低估、農資價格高等原因,導致群眾增收困難。另外缺乏致富項目也是一個主要原因。群眾根本不知道除了傳統的種植業外還有什么辦法可以致富。即使有想法,有項目的,也因為缺乏必要的資金、技術,造成零零星星,形不成規模,無法產生規模效應。或者技術含量低,很容易被模仿,短時間內就失去競爭優勢,在市場競爭中很難長期生存。
(三)農村適用技術培訓方式、方法的問題
由于鎮上技術人員太少,縣上專家到鄉鎮機會更少,以至于農村適用技術培訓多采用以會代訓的方式進行。這就導致了在會上理論講得多,實際操作少。畢竟對于文化層次比較低的農村居民來說,他們需要的是更多的到田間地頭的手把手指導。雖然現在有了遠程教育的幫助,畢竟沒有親自操作來得明白。
(四)新增負擔過重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黨中央及時制定了各種政策來促進農民增收、減負。但是新的負擔又產生出來了,比如醫療、教育、住房等,這被稱為新三座大山,這是整個社會的大環境矛盾。在農村住房矛盾還不是很明顯。但是醫療、教育負擔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中特別突出。本來通過黨中央的各種政策,農村居民確實得到了很大的實惠,也逐步的富起來了。但是因為醫療、教育問題,很多又因病返貧,因學返貧。
(五)黨組織、黨員發揮作用不明顯
新的生產組織形式使農民有了自主權,他們對黨組織的依賴程度大為減低。農村中存在的一個普遍現象是,中青年黨員、已致富的黨員、相對固定在本村勞作的黨員和有職黨員的作用發揮較好,相反,老年黨員、貧困黨員、長期離土離鄉的黨員和無職黨員的作用難于體現出來。特別是在新經濟體制條件下,廣大無職(未擔任村社負責工作)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的發揮是不如人意的,在實際工作中,他們和普通老百姓沒有多少差別,群眾從他們身上看不出共產黨員的先進性,甚至連普通老百姓也不如。對"老、貧、流、無"黨員,盡管也有若干典型說明他們發揮了先鋒模范作用,但普遍的現象卻并不是這樣。調查表明,在村富民富村和村雖不夠富裕但農民富裕的村,黨支部有影響力、號召力,黨建工作比較好開展,兩個文明建設一般都走在前面;而少數村窮民也窮的村,三類支部的比例大,黨支部基本無所作為,黨員的模范作用發揮不好,威信差。
四、解決辦法
(一)自然條件差的問題。客觀上來講這個問題要解決非常困難。不過可以發揮主觀能動性來一步一步解決。比如從我縣“零資源經濟”、“飛地戰略”的啟迪入手,提高認識,解決思想保守,執行不力的問題。“要想富,先修路”,我們五通之所以落后,條件差,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地處邊遠,交通不便。因此我們要積極協調資金,爭取上級資助一部分,鎮上補助一部分,村民自己籌一部分,將通村水泥路修通。解決了交通問題,其他問題才能逐步解決。
(二)缺乏資金、收入來源窄、增收困難
對于這個問題,首先要做好的就是拓寬群眾信息來源渠道,開拓眼界。讓群眾逐漸了解不是只有種植業才能有收入,養殖業也可以。竹子也不是只能拿來燒或者當原料低賣。其次是要提供好的致富項目。好的定義就是要投入資金少,啟動規模小,環境污染少(或無),消耗資源少,投資收回快,產品產量高質量好利潤高。只有這樣才能使底子薄的農戶迅速致富,同時又符合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為以后的發展打下堅實、良好的基礎。再次就是要在積極為農戶提供致富項目的同時,提供資金保障,從多渠道解決資金來源問題,以免除農戶缺乏資金的困難。
(三)農村適用技術培訓方式、方法的問題
解決辦法一是增加鄉鎮技術人員數量,最好能實現一村一名農技員。讓農技員有更多的時間去親自指導農戶。二是讓農技員既要懂農業技術,又要懂電腦知識。現在鄉鎮普遍存在的是農技員不懂電腦,懂電腦的又不懂農業技術。所以需要農技員能夠利用遠程教育學習技術,然后再傳授給農戶或者為來觀看的農戶進行講解。三是培訓規模小,次數多,這樣效果才能好。以往的培訓都是規模大,人數多,效果不大好。
(四)新增負擔過重
現在已經采取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農村中小學免除學、雜費等措施。但從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來看,現在群眾最大的意見就是認為對醫院、醫生的監管不力,缺乏必要的約束機制,認為應該采取藥價、藥方公示制。同時這個問題也是怎個中國面臨的巨大問題,所以這里不作過多探討。
(五)黨組織、黨員發揮作用不明顯
我們認為應該多管齊下抓好農村黨組織建設
一是堅持黨員發展工作的嚴肅性,解決"重量不得質"的問題。近幾年來,各地發展黨員存在一些嚴重的任務現象,為達到一定的任務,發展黨員的質量只得退而求其次了。黨員發展是黨的組織建設的一項極其重要而嚴肅的工作,應當嚴格按照黨章標準進行。大力發展年富力強,水平高、懂經濟、熱心于村級集體事業的生產第一線的年輕同志加入黨組織。
二是實施群眾評議工作,解決“能進不能出”的問題。民主評議黨員對加強黨員隊伍的教育管理工作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要使民主評議黨員工作不流于形式,關鍵在疏通出口。必須擴大群眾參與范圍,實施群眾評議黨員制度,讓群眾對黨員“評頭論足”一番,把群眾評議結果作為黨員是否合格的重要依據,對信任度差、影響不好的黨員堅決處置。實踐要求我們必須深層次思考這些問題,拿出明確的說法,統一基層黨員干部的思想,更好地做好基層黨組織建設工作。
三是加強黨員管理工作,解決黨員作用的發揮問題。第一,配好村級一把手。要不拘一格選人才,把肯干、能干的黨員選上來,帶動基層組織工作。第二,管好班子。對于基層組織班子成員,不能湊數,要綜合發揮其功能,打開基層黨建工作局面。對于進了班子不辦事的,鄉黨委應該落實嚴格考核制,責其辭職。第三,管好外出黨員。如果對這批黨員疏于管理,必將影響黨員隊伍地發展和黨員素質地提高。對于外出黨員管理,村支部書記要負起責任。一要及時督促辦理黨員流動證。二要每月堅持向鄉鎮黨員匯報外出黨員情況。三要采取多種形式開展外出黨員組織活動。可以采取信函、電話及時進行溝通,即可以互通有無,又可以促進了解外出黨員生活學習情況,還可以學習外面的成功經驗。
四是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村干部隊伍。實行精兵簡政,進行村組合并,減少行政村數量和村干部數量;改革選聘制度,優化村干部結構,積極探索面向社會公開招聘、招考、民主選舉、競爭上崗等多種辦法相結合的新模式;從機關、事業單位和下崗職工黨員、復員退伍軍人黨員中選配村支部領導成員;把思想素質好、文化程度高、年齡適中、熱心為村民服務的工作人員,經過規定程序充實到村黨支部領導班子中來;逐步實現干部的知識化、年輕化、職業化;同時上級部門應該有針對性的組織專業培訓,不斷的提高村支部干部隊伍的知識文化水平和素質;另外上級部門應該加大財政支持力度,提高干部工資待遇,對村干部擔心的退休后沒有任何保障的問題給與制度保障。
附:貧困村、困難村調查匯總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