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經貿資源供需調研報告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為了解開發區企業人才現狀和有效需求,省外經貿廳和省職教辦對開發區3000多家企業人力資源現狀和1300多家企業未來幾年的人力資源需求情況進行了調查,提出了解決有關問題的措施和建議,力求為政府宏觀決策和開展企業人才供需研究提供依據和素材。(數據見附表)
一、開發區企業人力資源現狀分析
(一)管理人員偏多,專業技術人員偏少。在調查現狀的3000多家開發區企業230222人中,管理人員與專業技術人員的比例關系不甚合理。其中,管理人員105518人,占45.8%,專業技術人員124704人,占54.2%。開發區企業大部分是制造業企業,并且相當一部分是高新技術企業,企業專業技術人員的數量應當遠遠大于管理人員。目前開發區企業的人員現狀,與大力加強開發區各產業、行業的科技推動力和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要求相比,管理人員占的比重相對較大,而專業技術人員占的比重相對較低。
(二)高層次人才缺乏,總體質量不高。從職稱結構分析,具有高級職稱的人才10947人,占4.8%,中級職稱30374人,占13.2%,初級職稱53044人,占23%,沒有職稱的135857人,占比高達59%。中、高級職稱人才數量明顯偏少。從學歷結構分析,博士研究生401人,占0.17%,碩士學位研究生1206人,占0.52%、大學本科學歷28070人,占12.2%,大學專科學歷52978人,占23%,中專(高中)及以下147567人,占比高達64.1%。具有碩士學位研究生以上學歷的高等人才太少,沒有接受過大學教育的人員占大多數,人才質量明顯偏低。
(三)管理人員業務素質高,專業技術人員業務素質偏低。從職稱結構分析,管理人員高級、中級、初級職稱所占的比重分別為5.2%、15.4%和18.8%;專業技術人員高級、中級、初級職稱所占的比重分別為4.4%、11.3%和26.6%,管理人員具有中、高級職稱的占比高于專業技術人員4.9個百分點。從學歷結構分析,管理人員具有本科以上(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本科)學歷的占17.4%,而專業技術人員占9.1%。管理人員的技術層次和業務素質明顯優于專業技術人員。
(四)制造業人才狀況好于服務業和其他行業。具有中、高級職稱人才比例,制造業占本行業16.9%,服務業占14.4%,其他行業為12.5%。具有博士、碩士、本科學歷人才比例,制造業占本行業9.7%,服務業占7.8%,其他行業占7.5%。總的看,制造業好于服務業,服務業好于其他行業。
二、開發區企業人力資源需求分析
伴隨我省開發區經濟和諧發展,未來幾年將是開發區企業對人才需求的旺盛期,人才需求總體呈現出“數量大、質量高、專業化強”的特點。
(一)專業技術人員需求量擴大,管理人員需求量放緩。從調查情況分析,1300多家企業未來幾年需求管理和專業技術人員33370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需求20332人,占需求量的60.9%,比專業技術人員現狀高出6.7個百分點。特別是對技能型、操作型中級、初級職稱人員需求量較大,需求11045人,占到了專業技術人員需求量的54.3%。管理人員需求13038人,占需求總量的39.1%,比管理人員現狀降低6.7個百分點。企業在重視管理的同時,對專業技術人員的需求明顯增強。
(二)技術層次高、學歷高的人才需求量提升,初級操作工需求量降低。從職稱需求情況分析,企業需求高級職稱4191人,中級職稱7511人,初級職稱10585人,分別占需求量的12.6%、22.5%和31.7%,分別比現狀高出7.8、9.3和8.7個百分點。其中,企業管理人員需求高級職稱1745人,中級職稱3587人,初級職稱3464人,分別占需求量的13.4%、27.5%和26.6%,分別比管理人員現狀高出8.2、12.1和7.8個百分點。企業專業技術人員需求高級職稱2446人,中級職稱3924人,初級職稱7121人,分別占需求量的12%、19.3%和35%,分別比專業技術人員現狀高出7.6、8和8.4個百分點。
從學歷需求情況分析,企業需求博士研究生488人,碩士研究生752人,大學本科9039人,大學專科9875人,中專(高中)及以下13216人,分別占需求量的1.5%、2.3%、27.1%、29.6%和39.6%,分別比現狀高出1.3、1.8、14.9、6.6和-24.5個百分點。企業對高學歷的人才需求數量上升,尤其是對具有大學本科學歷的技能型人才需求量明顯加大,對中專(高中)及以下低學歷的初級操作人員需求量大幅度降低。由此說明,企業對人員的技術層次和文化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
(三)制造業、服務業和其他行業人才需求呈現多元化。從專業技術人員職稱需求分析,高級、中級、初級職稱所占百分比,制造業分別為11.9%、20.1%和35%;服務業分別為10%、17.4%和34.7%;其他行業分別為14.5%、13.1%和35.6%。調查結果說明,所有行業對初級職稱人才的需求基本一致,大體占專業技術人才的1/3,而對高級、中級職稱人才的需求則因為行業不同有所不同。制造業對高級、中級職稱專業技術人才的需求大于服務業和其他行業。
從專業技術人員學歷需求分析,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大學本科、大學專科和中專(高中)及以下學歷所占百分比,制造業分別是1.4%、1.6%、21.2%、23.6%和52.2%,服務業分別是0.8%、2.3%、30.6%、20.4%和45.8%。調查結果說明,制造業和服務業對碩士研究生以上高學歷人才的需求趨于一致,對具有大學本科、專科學歷的人員,服務業需求量大,制造業需求量小,對低學歷的操作工人,制造業企業需求量大,服務業企業需求量小。
三、調查分析結論
根據開發區企業人力資源現狀和人才需求的調查,得出如下結論:
(一)企業對人才的需求保持較快增長。隨著開發區整體投資環境的改善,招商引資力度的加大,企業數量越來越多,對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長。根據對開發區企業人力資源現狀和人力資源需求的調查分析,把企業數量放大到全省開發區,預計近幾年開發區企業需求人員60萬人,總體增長26%。其中,需求專業技術人員36.6萬人,增長29.4%。專業技術人員中的制造業企業需求31.3萬人,增長35.8%;服務業企業需求1.7萬人,增長28.3%;其他行業企業需求3.6萬人,增長11.5%。由此看出,目前我省開發區企業人才全面緊缺,人力資源匱乏,人才供需的結構性矛盾比較突出。
(二)企業對人才的需求逐步由管理型向技術型轉變。隨著科技體制改革,信息化推廣,運用高技術、先進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大力發展制造業和積極培育服務業,開發區企業對管理人才與專業技術人才的需求正在逐步發生著變化,由管理型占主導,向管理與技術并重,并快速向技術型為主過渡。從調查結果分析,企業目前現有專業技術人員占比高于管理人員8.4個百分點,但未來幾年企業對專業技術人員需求比管理人員高21.8個百分點,提高了13.4個百分點。同時,企業對管理人員的需求,也體現出了以技術型為主,要求40.9%的管理人員具備高級、中級職稱,說明企業對管理、技術復合型人才和專業技術人才的需求具有大幅度增長的趨勢。
(三)企業對人才的需求向高層次發展。開發區企業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結構變化,帶來人才結構變化。從人才需求調查中可以看出,開發區企業在人才需求數量增長的同時,又明顯地體現出由數量增長型向質量提高型轉變的特點,對職稱和學歷的層次要求越來越高。與現有人才現狀相比,企業對具有高級職稱人才的需求比率增長了2.6倍,對具有中級職稱人才的需求比率增長了1.8倍,對大學本科學歷以上人才的需求比率增長了2.4倍。同時也反映出,當前企業存在著產業結構與人才結構的錯位問題,人才結構還不能很好地適應產業結構調整的要求。對高層次人才需求增長迅速,說明企業越來越注重人才的專業素質、技術素質和文化素質,這既是企業增強核心競爭力的現實需要,也是促進人才結構不斷調整和優化提升的需要。
(四)先進制造業仍是人才需求的重點領域。制造業既是資本密集型產業,又是技術、知識密集型產業,更是開發區經濟發展的戰略支柱產業。目前,先進制造業以每年7%-8%的速度增長,但人才十分緊缺,對人才的需求一直保持居高不下的趨勢(人才需求平均每年增長26%)。今后幾年,制造業企業人員需求占專業技術人員需求總數的85.5%,與現有企業人員構成相比,提高了15.3個百分點,需求總體增長35.8%。其中,人才需求量最大的紡織服裝業需求8.7萬人,增長63.5%;依次是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2.2萬人,增長105%;食品業需求1.8萬人,增長41.9%;化工醫藥業需求1.4萬人,增長12.1%;電子信息及家電業需求1.2萬人,增長60%。這一情況表明,紡織服裝、交通運輸設備、食品等傳統產業依然是大多數開發區重點發展的支柱產業,人才需求量大,尤其是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對高素質、高技術的人才需求極為迫切。電子信息等新興產業對高科技人才的需求明顯上升。醫藥化工等產業相對穩定,人才需求的增長相對較緩。
(五)現代服務業人才需求成為新的熱點。第三產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特別是現代服務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顯著。隨著開發區制造業發展質量提高和發展速度加快,服務業企業的發展日臻成熟,導致對人才需求急劇增長,成為新的人才供需熱點。今后幾年,開發區服務業企業需求人員1.7萬人,與現有企業人員狀況相比,人才需求總體增長28.3%。按照人才需求增長比率排序依次是:信息傳輸服務業需求1456人,增長7.7倍;社會服務業需求1816人,增長60.7%;倉儲和交通運輸業需求3308人,增長51%;商業和餐飲業需求665人,增長24.5%;金融保險業需求90人,增長15.3%;科研和技術服務業需求503人,增長15.9%。按服務業對人才需求量分析,主要集中在倉儲物流、信息傳輸、社會服務等新興產業上,傳統的商業、建筑和金融等產業人才需求相對放緩,而作為人才聚集較為集中的科技和技術服務業,則人才趨于相對飽和,需求增長速度較慢。
四、幾點建議
今后幾年,是開發區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率先發展的關鍵時期,也是開發區企業人才需求快速增長時期。如果不加快人才的培養、引進與開發,人才缺口將成為制約開發區健康發展的最大瓶頸。
(一)提高對人力資源重要性的認識。人力資源作為稀缺性、戰略性資源,是開發區發展的生力軍和助推器。各級政府、開發區管委會、企業要牢固樹立“人力資源是第一資源”的觀念,充分認識人力資源在經濟發展中的基礎性、戰略性和決定性作用,進一步強化人力資源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不斷增強人才效益觀念,大力實施“人才強區”戰略,統籌人才和經濟的協調發展,把經濟建設與人力資源開發作為統一的有機整體,保證人才總量與經濟發展規模相適應,人才結構與經濟結構調整相適應,采取積極有效措施,努力構筑人才資源高地,增創人才新優勢,建設一支與開發區經濟和企業發展目標相一致的數量充足、素質優良、結構合理的人才隊伍。
(二)加強企業人才供需情況的研究。企業競爭,人才是關鍵。積極推進企業人才引進、開發是提高企業競爭力的需要,也是開發區經濟發展的需要。因此,要加強對企業人力資源現狀和需求情況的研究,及時掌握企業人才總量、結構和分布現狀,把握企業人才需求的發展趨勢,并對人才需求提供準確預測,為企業人力資源建設提出科學性指導意見。目前,按照省政府關于“建立人才供需預測機制”的要求,要盡快建立開發區企業人才資源供需預測預警系統,監測開發區產業發展、就業環境變化和人力資源需求狀況,及時收集企業人才需求信息,編制緊缺人才目錄,建立開發區企業人才需求預測信息交流機制和定期制度,解決人才需求問題。
(三)不斷提高人才素質。針對目前我省開發區企業人才資源緊缺、素質偏低的現狀,必須加大人才培養和培訓力度。對企業現有人才加強培養,全面提高現有人才的層次和素質。要進一步構建和完善企業多層次、多形式、開發性培訓體系,大力開展合作培養和自主培訓,根據企業發展規劃和目標,積極實施現有人才的全面培訓規劃與計劃,改善和提高員工的創新能力和學歷層次,著力培養高層次人才,特別是企業急需的專門人才和專業人才,促進企業人才整體素質的提高,不斷優化企業人才結構。加強企校合作,培養企業適用對路的人才。建立高等院校與企業合作對接對話機制,推動企業與院校進行高層次和深層次的交流與合作,加強企業人才需求與高等院校專業設置的溝通,根據企業需要適時調整優化院校學科專業,有效解決供需矛盾,培養大批企業適用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同時,企業與高校可以建立委托培養機制,定制培養企業急需人才。
(四)積極有效地引進人才。根據開發區產業結構調整和技術升級的需要,制訂和實施緊缺人才引進計劃,做好人才引進工作,重點引進支柱產業、基礎產業、新興產業和重點項目所急需的各類緊缺的專業人才和高層次人才。通過實行人才“柔性流動”政策、人才引進“零門檻”準入制度等措施,完善有利于吸引人才的優惠配套政策。在落戶安家、工資福利、生活補貼、社會保險、子女入學、家屬就業等方面提供優惠,暢通人才引進綠色通道。
(五)建立和完善市場化人才資源配置機制。市場在人力資源合理配置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要充分利用市場機制開展人才評價、人才測評、人事、人才租賃、市場洽談、就業指導等多方面的人才需求服務工作。大力開展職業資格認證工作。按照省里即將出臺的山東省高級職業經理人資格認證標準、認證體系和管理辦法,開展人才評價工作,通過以能力和業績為導向的人才評價機制選拔和使用人才。積極開展人才素質測評工作。要運用省里研發的人才職業綜合素質測評軟件和科學化的現代測評技術手段,促進人才引進。培育和發展人才中介機構。要建立開發區人才中介機構,分析和加強開發區人才隊伍建設、開發人力資源的情況,在用人單位與人才之間建立起有效暢通的交流渠道,最大限度地滿足企業人才需求。
本次開發區企業人力資源現狀統計調查,有3000余家企業填報了人力資源現狀,1300多家企業提供了人才需求情況,數量上僅是開發區企業總數的10%,分析的結論未能涵蓋全省開發區的所有企業,甚至有一定的偏差,但這些企業主要來自發展較快的開發區,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對政府部門宏觀決策和開發區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都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