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經貿局縣域經濟發展調研報告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黨的十六大報告對發展縣域經濟作了專門論述,這充分說明了黨和國家對縣域經濟發展的高度重視,并為加快縣域經濟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性機遇。結合**縣多年來的工作實踐,我認為加快縣域經濟發展關鍵要善于做“大”文章。
一、發展縣域經濟,必須確立大思路、大目標。
發展要有新思路。思路的確立必須立足當前,著眼長遠,以既符合實際,又適度超前和具有挑戰性的發展規劃為指導,這樣才能鼓舞人心、催人奮進。**縣委八屆四次全會提出“三三四四”,去年召開的縣九次黨代會確立了“圍繞‘三大’發展目標,全面實施‘生態立縣、產業富縣、實干興縣’走可持續發展之路”的發展思路。3年多的實踐表明,縣域經濟在不少方面實現了跨越式發展,經濟和財政的增長是**縣歷史上最快最好的時期。20*年三次產業結構首次實現三一二的變化后,20*年率先在全市實現三二一的經濟結構。20*年財政收入突破5000萬元,20*年突破6000萬元,20*年將突破7000萬元,到20*年財政還將進入更快的增長期。思路的確立,不能唯書唯上,只能唯實,要敢想、敢闖、敢超。必須堅持以“三個有利于”作為執行政策最根本的標準,做到一切從實際出發,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只要符合實際,有利于加快**發展,有利于改善人民生活,就要敢想、敢闖、敢超,一抓到底,抓出成效。**縣作出加快小水電開發和工業小區開發的決定,在決策之初是冒了風險的。現在小水電開發被納入全國第一批中級電氣化縣,今年底裝機將突破10萬千瓦,是前50年的1.5倍。工業小區正式成為省級工業園區。依托電力資源優勢和工業小區招商引資平臺發展起來的玻纖、紡織、超硬材料工業門類,有望形成產值過億元的規模,并且做到不冒黑煙,不流污水,不排廢氣。工業小區被批準為省級工業園,土地問題也經過省國土資源廳驗收合格。如果當初不是敢想、敢闖、敢超,只求四平八穩,這些對**經濟發展長期起作用,群眾也將會長期受益的事,是沒有辦法干成的。
二、發展縣域經濟,必須打造大產業、大民營。
就縣域而言,不抓大產業,就不能有穩定的財源;不抓大民營,就不可能有大的發展。縣域經濟的發展必須以支柱產業為支撐,以民營企業為動力。一是抓產業結構調整。不同的經濟發展時期,對三次產業應有不同的側重點。就縣域經濟發展的一般規律來看,人們的溫飽問題沒有解決前,農業是主要發展目標,應以第一產業為重。當溫飽問題解決之后,把二、三產業作為主要目標,通過二三產業帶動縣域經濟發展,就成為必然選擇。從**縣的現有基礎和潛在優勢出發,就要以發展小水電為基礎壯大工業,以炎帝建設為龍頭發展第三產業,進一步鞏固優化目前三二一的三次產業結構比。二是抓優勢工業門類。要依托小水電的資源優勢,做大做強玻纖、超硬材料、紡織3大工業門類,實現年產值超億元。鐵合金、造紙等冒黑煙、流污水、排廢氣,對生態環境有一定危害的傳統工業要逐步調整、退出。三是抓骨干企業群體培植。抓骨干企業群體的培植關鍵在于發展民營企業。鼓勵并引導民營企業以靈活的方式參與旅游業等重點產業開發,參與企業改制改造,做大做強;成立中小企業貸款擔保投資公司,理順銀企關系,鼓勵和引導個體、私營經濟上規模、上檔次;鼓勵干部職工采取入股方式參與民營企業投資。
三、發展縣域經濟,必須實施大調整、大改革。
推行新的思路,實現新的目標,就要打破不能適應形勢發展的舊的體制、舊的做法。一要加快國有企業改制和改革。企業改制不能為改而改,簡單地買斷職工身份不是治本的辦法,最終必須實現發展壯大企業、帶活一方經濟、幫助安置就業的目的。要通過培育旅游、小水電、筍竹3大主導、優勢產業,擴大招商引資,引進外來企業主,對原有企業拍賣盤活,置換國有資產,買斷職工身份,提高縣屬企業改制面。對停產多年,資不抵債的企業實行財政“兜底“的辦法。進一步加快改革步伐。要抓住財政對林業的依靠大大減少的有利時機,在搞好調查研究的基礎上,下決心解決人員分流問題,使林業從根本走出困境。二要抓調整促特色。旅游、小水電、筍竹3在產業就是**的特色,是**加快發展的優勢和潛力所在,不能人為地劃定一個框框,限制發展規模,要能搞多快就搞多快,能做多大就做多大。三要抓龍頭促產業化發展。大力培育玻纖、超硬材料、紡織等龍頭企業,通過優化環境,市場運作,實現企業滾動發展。四要抓投入促生產條件改善。一二三產業都要通過上項目、爭資金、對外招商融資金的辦法,保證每年投入2億元以上。當前要把以炎帝陵建設為龍頭的旅游業、縣城提質擴容為重點的第三產業、九龍工業小區為核心的第二產業作為改善生產條件重中之重抓好落實。
四、發展縣域經濟,必須推行大招商、大開放。
實踐證明,堅持對外開放,擴大招商引資,是做大縣域經濟總量,實現跨越式發展的最有效途徑。要在更大范圍和更深程度上參與對外經濟競爭與合作,推進全方位開放。一是要實施全民招商。當前全縣的重點是旅游設施及其游客、會議等。二是要以外引外,以商引商。要搶抓發達地區的產業、重點項目等方面,力爭實現新的突破。三是發展園區經濟。辦好九龍工業小區,打造招商引資平臺,真正形成**經濟發展新的增長極。
五、發展縣域經濟,必須營造大氣候、大環境。
好環境就是生產力,政策好、服務優,經濟發展就快。要把優化環境作為黨委、政府的第一責任,積極營造加快發展、全面提速的大氣候、大環境。一是要在改善投資環境上下功夫。要以欠的手腕、鐵的紀律、鐵的心腸,徹底鏟除滋生“三亂“的土壤,以創最優質的服務為目標,創建全市最優環境。二是要在建設投資環境上下功夫。當務之急是加快以霞陽鎮為中心的城市建設,為居民和外來投資者創造一個優美的工作和生活環境,與此同時,建設好炎帝陵和工業小區平臺,這是外商外資能夠引得進、留得住、扎下根的關鍵。三是要在狠抓落實上下功夫。任何決策和部署只胡落實到具體的工作中,才能真正發揮政策引導和帶頭作用。要強化領導責任制,實行“五個一”、兩明確、一到位,全程跟蹤,一抓到底,切實營造創業干事業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