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農民合作社婦女致富調研報告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是個農業大縣,全縣共有耕地面積78萬畝,年糧食總產4.3億公斤以上,隨著農村經濟結構的調整,大量男性勞動力外出打工,廣大婦女成為了種植、養殖業的主力軍。2007年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頒布實施以來,在全縣各級各部門的努力下,截止目前,新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84個,入社社員1413戶,其中女社員2600人,社員股金2168.91萬元,其中種植業61個,養殖業20個、其他產業3個,成立協會7個,帶動農民1.3萬人,為農民增收3500多萬元,初步建成了覆蓋縣、鄉、村三級的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服務體系,全縣廣大農民已逐漸認識到組建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好處,實現了由組織引導到自發組建的轉變,全縣農村農民合作經濟組織呈現了如火如荼的發展局面。
農民合作經濟組織的建立,為廣大婦女發展農業經濟提供了廣闊的舞臺,也增強了她們增收致富的信心。但是對于這個新興的組織,廣大婦女要在思想上認識、行動上統一是需要時間和過程的,為此我們通過報紙、電視、網絡等媒體,廣泛宣傳《農民專業合作社法》和相關的法律、法規、政策,使合作理念家喻戶曉、深入人心,逐步增強了她們的合作意識,為專業合作社的發展奠定思想和群眾基礎。并與工商等部門協商,確定了登記的程序。圍繞《農民專業合作社法》舉辦了關于填表登記的程序、章程設置、成員分配等方面的培訓班7次,培訓2000多人次。縣委縣政府專門召開會議為第一批成立的25家農民專業合作社當場頒發營業執照和銅牌,并決定為生產規模大、帶動力強的11個專業合作社免費注冊商標,并拍攝了專題片在縣電視提臺播放,在全縣營造了發展農民合作社的濃厚氛圍。
針對專業合作社的技術薄弱的現狀,縣社與科研院校、農技部門建立了技術合作關系,為社員提供專業技能、生產技術、市場營銷等相關培訓,并聘請專家開展了“三送”(送科學、送技術、送服務)工程和“科技入社,增收致富”活動,截止目前已舉辦培訓班19期,培訓專業社負責人、村干部、產業大戶1900多人次。
建立了“*合作經濟”網站,打造為農民合作經濟服務網絡平臺。在增強專業合作社自身實力的同時,我們在網站上開辟政策宣傳、信息、科技傳播等欄目,去年共專業社推廣信息500多條,農產品銷售信息170條,促成交易16宗,交易額58萬元。
要使農民專業合作社促進農村經濟發展,提高農民收入,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單靠農民自己的力量是不行的。因此,我們采取了“規范內部、新建外部、內外結合”的措施,充分發揮自身的組織、網絡、人才、設施和服務等方面的優勢,通過示范帶動,一邊讓農民群眾看得見專業合作社實實在在的好處,一邊為每個專業合作社打造一個適合其發展的長期規劃,引領其加快發展。
(一)抓規劃,上服務。為搞好農資供應,保障農業生產,農資協會通過整合農資經銷大戶開展“分購聯銷”和“聯購分銷”活動,圍繞“萬村千鄉”市場工程,規劃建設了農資農家店50個,村級農資綜合服務站150個,農資商品配送率達到了70%;去年還免費為30家農資店提供科技圖書、科技光盤100套,舉辦農業科技培訓班6期,涉及30個村,發放科技宣傳材料2萬余份;并聯合河北省肥料協會、河北省全新服務網,實施了“測土配肥惠農工程”,為2000多戶農民建立供肥檔案,實行預約訂貨,送貨上門,肥料利用率提高了3%至5%,為農民節省投資90多萬元。再生資源回收協會,進一步整頓零散收購隊伍和經營秩序,行業形象明顯改觀;積極協調各方面關系,實現了稅費統一收繳;引發了*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管理細則2000多份,分發到經營者手中,進一步提高了行業從業人員的素質。去年組織銷售廢鋼鐵近2700多噸、廢紙3800多噸、廢玻璃1300噸、廢塑料和廢編織袋300噸,價值達650萬元。今年準備與市廢舊物資回收公司聯合建設新南路廢舊金屬分揀中心項目,提高廢品的綜合利用率及附加值。
(二)抓市場,建龍頭。棉業協會與全國各地的棉業深加工企業開展了長期合作,先后與石家莊市棉一、棉二、棉棉七、棉九、常山集團等企業簽訂了常年供貨合同,帶動群我縣17家加工企業加入棉業協會,平均每年銷售皮棉11000多噸,為企業會員和農民增收100多萬元。截止到目前,發展個體籽棉販運會員和企業會員累計393個,運輸車達到550多臺,人均創收2800多元。去年圍繞全縣獺兔養殖戶的需求,成立了*獺兔協會,成立以后,針對市場價格的沖擊,協會積極籌集資金,建成了*喜發兔子股份加工廠,實行就地加工,收購價每只比市場價高出1——5元,進一步調動了農戶積極性,全縣獺兔存欄達到了四萬多只,銷售量提高近10%,提高了會員的收入,深受會員好評。
(三)對于煙花爆竹、食鹽等專營職能,狠抓兩大專營網絡建設,煙花爆竹協會針對近幾年私炮泛濫,市場混亂的現象,聯合公安、安監盡心過了多次市場秩序整頓活動。去年以來,共查處私炮113起300多件;聯合安監局對100多名專職人員進行了培訓;開展了“村村建網點、店店創平安”活動,實行了微機管理,建立了全縣的經營網絡體系,農村煙花爆竹的安全經營秩序明顯改善。食鹽流通協會重點抓了“一村一店”建設,共建食鹽銷售點326個,覆蓋率達到了100%。同時,大力開展“食鹽安全進萬家工程”,共走訪農戶5萬多家,已建成安全村15個。并利用三年的時間實現碘鹽全覆蓋。同時在三個鄉鎮開展了“鹽校共建”活動,編印2萬余份《致學生家長的一封信》,提高了群眾對食用碘鹽的自覺性。協調相關部門,為專業合作社依法登記。
存在的問題:
一是《農民專業合作社法》宣傳力度還不夠大,還沒有形成鋪天蓋地的氛圍。二是建立起來的專業合作社有待進一步規范。三是專業社帶頭人的素質普遍不高,制約了專業社的快速發展。四是農民群眾受小農意識較深,對專業社的認識不夠。五是國家的相關配套扶持政策尚未出臺,影響了農民的積極性。
下一步打算:
一是把農合聯建成服務全縣農民專業經濟組織的平臺,積極開展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產前、產中、產后系列服務,從而促進農村產業結構調整,推動農業產業化經營深入發展,提高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進一步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促進農民增收。
二是建設可持續發展機制和內部分配機制。通過政策引導、項目支持、重點幫扶等措施,實現專業合作社組織民主化、運作規范化、機制市場化、生產標準化、經營品牌化,大力提升服務能力、帶動能力和競爭能力。
三是抓好三類先進典型專業合作社的扶持服務工作:第一類是龍頭帶動的典型,促進“一社一品、一村一品”的快速發展。第二類是聯合互助、會員增收顯著的典型,把“致富效應”轉化成推動農民專業合作社快速發展的動力。第三類是應用新品種、新技術,引領行業發展的科技典型。通過分類指導,繼續引導登記一批,扶持提升一批,培育發展一批,帶動產業發展,建設現代農業。
四是搞好物資配送、教育培訓、產品推銷、信息技術四項服務;完善銀社、企社聯結機制,積極探索建立農合貸擔保公司;包裝好農產品優勢區域、優勢產業等項目建設,以項目建設推動專業合作社的發展。同時試辦專業社農業保險,促進農民合作經濟組織的健康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