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學校高素質教育調研報告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學校高素質教育調研報告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學校高素質教育調研報告

      國以才立,政以才治,業以才興,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新時期,加快教育現代化步伐,全面推進高質量的素質教育,努力辦好讓人民滿意的教育,需要一支高素質的教育人才隊伍的支撐。*教育名城建設的要求,迫切需要我們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高度重視教育人才隊伍建設,為率先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加速實現“兩個率先”培養造就源源不斷的高素質建設者。

      一、*教育人才隊伍建設的現狀

      到20*年底,全市共有學校(幼兒園)1241所(不含部省屬學校、部隊院校以及技工學校等),在校學生85.3萬人。全市共有教職工6.9萬人,其中專任教師5.5萬人。近年來,*教育人才隊伍建設的主要成效有:

      1、黨管人才工作機制基本確立。近年來,市教育局、市委教育工委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始終堅持把教育人才隊伍建設擺在教育發展戰略的優先位置,不斷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積極創新人才工作機制,大力實施干部聯合公選、干部交流鍛煉、“四五園丁工程”、“千名教育碩士工程”、教師校長境外培訓、新教師“凡進必考”、農村教師“優崗計劃”等一系列創新舉措,逐步建立健全起教育人才選拔、使用、培養和激勵機制,使全市教育人才的數量質量、專業素養、屬性結構、工作狀態不斷改善,已基本適應當前教育事業發展需要。

      2、教育管理者的素質明顯提高。通過積極推進干部公開選拔、大力加強能力素質建設、加大干部交流力度、加強人才培育、積極優化人才激勵措施等工作,傾力打造一支適應素質教育要求、充滿生機與活力的高水平、高素質教育管理者隊伍,*市堅持以戰略眼光、國際視野、實踐鍛煉來培養教育管理人才、加強教育管理者隊伍建設的一系列舉措在省內外引起了廣泛關注,產生了良好反響。全市已有近千人通過“公選”、競爭上崗走上教育領導崗位,其中絕大多數“公選”、競爭上崗的干部成為教育教學和管理方面的佼佼者。

      3、教師人才高地基本形成。通過實施“四五園丁工程”,培養出一大批德藝雙馨的骨干教師。目前教師學歷達標的平均水平幼兒園為96.84%(比“九五”末高2.3個百分點);小學98.8%(比“九五”末高2.2個百分點);初中95.5%(比“九五”末高4.3個百分點);高中91.3%(比“九五”末高12個百分點)。全市目前還有1200多名中小學教師在職攻讀教育碩士,其數量超過全省其他城市的總和,在全國同類城市名列前茅。全市現有省級特級教師148人(在職81人),在職名校長、名教師113人。每年還選拔近百名教師赴境外進修深造,并已有114名教師取得國際英語教師任職資格。通過“十五”的努力,教師隊伍整體素質有了顯著提升,為全市教育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基礎。

      二、“十一五”*教育人才建設目標任務

      1、“十一五”*教育發展目標:“十一五”期間,*要圍繞“建一流教育,創教育名城”總體目標,率先發展、加快發展、科學發展,為加快富民強市,推進“兩個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建設作出貢獻。到20*年,全面達到全面小康社會階段的教育發展指標,基本建立較為完善的現代國民教育體系和終身教育體系,率先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到2010年,教育發展主要指標達到世界中等發達國家同期平均水平,基本建成“歷史積淀深厚、質量水平一流,名校名師眾多,風格特色鮮明”的教育名城。

      2、“十一五”*教育人才培養目標:“十一五”期間,*教育培養目標要努力凸顯三大特征:一是具有“現代公民”的特征。切實加強和改進德育工作,強化德育工作的實效,努力使全體學生都能夠成為具有現代意識、現代科學人文素養、現代文明行為的現代公民。二是具有“國際通用”的特征。注重在全球化視野下培養人才,為造就一批具有國際眼光、通曉國際知識的國際通用型人才奠定基礎。三是具有“一精多能”的特征。適應現代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需要,讓一大批學生成為基礎寬厚、素質全面、精通一個領域、兼備多種才能、具有“創業創新創優”精神的人才資源。

      3、“十一五”*教育傾力打造的三支教育人才隊伍

      ——加快建設高素質教師隊伍

      (1)、師資隊伍整體素質領先全國。全市中小學教師學歷合格率保持在99%以上;其中具有大學專科以上學歷的小學教師比例,20*年達到65%,2010年達到80%以上;具有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的初中教師20*年達到60%,2010年達到70%以上;具有碩士研究生學歷(學位)的高中教師,20*年達到10%,2010年達到12%。中等職業學校“雙師型”教師20*年達到40%,2010年達到50%以上。

      (2)、實施“教師興校”、“人才強教”戰略,彰顯師德建設特色。進一步完善師德教育、評價、考核、獎懲機制,并發揮積極作用。努力建設一支師德高尚、素質優良、數量適當、結構優化、充滿活力、適應教育現代化需要的教師隊伍。加強和改進教職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大力開展師德建設,教育和引導廣大教師忠誠人民的教育事業,不斷提高思想政治素質、業務素質,勤奮敬業,遵紀守法,愛崗愛生,為人師表。

      (3)、高度重視教師隊伍的專業化發展,不斷提高教師教書育人的能力。繼續提升教師的學歷層次,從20*年開始,中小學新進教師全面實現本科化。繼續鼓勵在職教師攻讀教育碩士。大力加強教師能力建設。建立健全教師繼續教育工作機制,精心組織開展教師培訓活動,不斷優化教師的知識、能力結構。深入開展教師教學基本功訓練,提高教師教學的專業技能。

      ——著力培養新一代教育管理高素質人才

      (4)、加快培養骨干教師和學科帶頭人。培養一批教有專長、德藝雙馨、在全國具有較高聲望的名校長、名教師、名學者。實施新一輪“四五園丁工程”,“十一五”期間,全市中小學新增特級教師和省級學科帶頭人50名,市級名校長50名,市學科帶頭人500名,市優秀青年教師500名。同時,選拔1000名骨干教師、教育管理干部到境內外高等院校、知名中小學擔任訪問學者、進修深造和掛職鍛煉。注重發揮名、特、優教師的示范和輻射作用,建立一支富有發展潛力的優秀教師梯隊,為實現教育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5)、用國際資源培養教育管理人才。支持不同層次的學校從教學、科研需要出發,開展以科學、學術、學者、學生為主體的國際教育交流,積極借鑒國際先進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以及教材建設、教師培養等方面的經驗。鼓勵有條件的學校與境外教育機構進行雙學歷培養、互派留學生、雙語教學等實驗。積極引進國際高質量課程,引進高水平外籍教師來寧任教。實施“走出去”戰略,面向世界推介*教育文化品牌;在境外建立一批教師、校長培訓基地,有目的、有計劃地選派教育管理干部和骨干教師到境外進修或進行科研合作;積極參加國際教育組織活動,提高我市教育與國際教育的融合度。

      ——大力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6)、優化整合全市職業教育資源,高起點規劃職業教育發展布局,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培養能力。“十一五”期間,創建10所國家級示范性中等職業學校,重點建設50個骨干示范專業,建設10個國家緊缺人才培養基地和全市共享的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培養1000名高水平的“雙師型”專業教師。同時,進一步促進職技類的國際勞務輸出。

      (7)、以就業為導向,大力推動職業教育辦學模式的轉變。進一步明確職業學校的辦學指導思想,適應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要求,實行多樣、靈活、開放的人才培養模式,把教育教學與生產實踐、社會服務、技術推廣結合起來,加強實踐教學和就業、創業能力的培養。加強與行業、企業、科研和技術推廣單位的合作,推廣“訂單式”、“模塊式”培養模式,促進產學緊密結合;要面向市場,不斷開發新專業,改革課程設置,調整教學內容,加快培養大批現代制造業、現代服務業以及軟件產業急需的技能型人才。大力推進“一書(畢業證書)多證(專業技能等級證等)”制度,提高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質量和規格,增強學生的就業競爭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為學生高質量就業創造條件。

      三、“十一五”*教育人才隊伍建設的工作機制

      1、進一步健全以競爭擇優為核心的人才選拔使用機制。⑴完善中小學校長負責制。研究探索在推進校本建設和內涵發展目標下的校長職責定位,在完善監督約束制度的同時,進一步擴大學校的辦學自主權和校長的管理自主權。⑵試行中小學校長任期制。認真總結近年來我市教育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成功經驗,積極探索和試行校長任期制,結合落實教育部《中小學校長聘任辦法》的有關要求,建立與校長任期制相配套的一系列制度,探索解決干部能上不能下、能進不能出、不到年齡不下、不犯錯誤不下的問題。推動校長選拔任用制度改革的深入進行,為形成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用人環境,促進優秀校長的脫穎而出,從機制上創造條件。⑶探索中小學校長資格證書制度。落實教育部的規定要求,探索實行中小學校長持證上崗、定期培訓、定期審核的辦法,建立適應*教育發展特色的校長資格證書制度。⑷完善教師“凡進必考、凡進必訓、擇優錄用、能進能出”制度。建立充分體現憑能力素質要求的人才錄用標準,切實提高新進教師的質量,健全教師隊伍能進能出的良性循環機制。

      2、進一步建立以能力績效為導向的人才考核評價機制。⑴建立校長任期目標責任考核制度。結合中小學校長任期制的推進,研制任期目標責任考核辦法,既要堅持傳統考核工作中注重素質考核的合理要素,又要積極探索績效考核的辦法和措施,認真總結和借鑒普通高中績效評估推進率的成功做法,建立起適用于全市中小學及教育事業單位的校級領導績效考核評價體系。⑵深化職稱評審制度改革。結合教育部、人事部即將頒布的新的教師職務條例,改革“輕教學、重論文”的評審模式,突出對教學能力、教學成果和管理學生的能力的考核評價,探索建立真正反映教師專業水平和貢獻的職稱評審辦法,進一步激發全體教師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的滿腔熱忱。⑶完善中小學教師管理考核機制。認真落實*市中小學校教學常規管理手冊要求,研制對教師、教學管理及研究人員更加有效的考核辦法。⑷探索校長職級制度。在校長任期制的基礎上開展校長職級制的研究,進一步探索建立符合教育發展規律和校長成長規律的管理體制。

      3、進一步完善以務實有效為要求的人才培養培訓機制。一是師德建設與師能建設相結合。在加強師德建設的同時,必須努力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和專業化水平。堅持做好教師、校長培訓工作,不斷提高教師教書育人的本領。通過嚴格把關、加強教育、制度約束、考核獎勵等多種方式,引導廣大教師成為既具良知又具良才的一代良師。二是骨干培養與團隊建設相結合。認真抓好“四五園丁工程”二期的實施,切實加強骨干教師隊伍建設,發揮“名”、“特”、“優”教師對全體教師專業成長的引導和示范作用。在培養骨干、重用骨干的同時,注重加強校風、教風建設,積極營造充滿正氣、人人爭先、人心思進、團隊合作、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三是動力牽引與壓力助推相結合。通過積極探索人才培養培訓與人才選拔使用、考核評價、保障激勵相結合的有效辦法和途徑,充分激發人才培訓的內驅力,形成既有動力、又有壓力的人才培訓培養機制。四是探索推進中小學校長專業化建設,進一步提升校長隊伍引領教育發展的素質和能力。推進校長專業化是一項系統工程,加強校長管理制度建設是促進校長專業化發展最直接、最有效的因素。校長管理制度主要包括校長任職資格制度、選拔任用制度、培訓教育制度、考核監督制度、保障激勵制度等。要以校長專業養成教育、專業提高培訓為目標,通過建立校長培訓激勵措施、提升校長培訓質量、推進中小學校長任職資格證書制度的落實和完善等,進一步完善*市中小學校長培訓機制。

      4、進一步創新以業績貢獻為尺度的人才激勵約束機制。一是導引示范。教育是一項特殊事業,它需要教育工作者以智慧點燃智慧,以人格孵化人格,以生命影響生命。我們要用崇高的教育理想來激勵教師,要用斯霞、王蘭、楊瑞清等我們身邊的先進典型引導教師,要求教師擺脫低俗,追求卓越,努力當好“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二是基本保障。積極探索工資分配制度改革,對在教學、管理等方面作出顯著成績和突出貢獻的人員給予相對優厚的工資待遇或相應獎勵,逐步建立與教師聘任制、校長任期制相適應的工資分配激勵機制。三是“底線”約束。要認真落實教師基本道德規范,進一步明晰以“八不準”為主要內容的教師行為“底線”,對觸及這些“不能做”的“底線”的,堅決予以相應處罰。四是探索健全中小學校長考核激勵機制。探索解決干好干壞一個樣、干與不干一個樣的問題。十一五期間,結合中小學校長任期制的試行推進,一方面要建立校長任期目標責任考核體系,另一方面要實施校長年度考核獎勵辦法,通過科學制定和分解任期目標、適時考核任期目標、建立校級領導年度考核獎勵辦法等,逐步建立健全起以績效貢獻為核心的中小學校長考核激勵機制。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久久区| 亚洲AV无码专区电影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国产中v天仙www| 亚洲专区中文字幕| 亚洲成av人片天堂网| 中文字幕在亚洲第一在线| 亚洲黄黄黄网站在线观看| 一本久久综合亚洲鲁鲁五月天|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秋霞小| 亚洲人成电影网站久久|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亚|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蜜芽| 亚洲色欲色欲www| 在线综合亚洲中文精品|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网站| 亚洲最大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AV无码之国产精品| 欧美亚洲国产SUV| 亚洲av无码天堂一区二区三区 | 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艺术图| 亚洲精品伦理熟女国产一区二区 | 亚洲一区二区观看播放| 亚洲一卡2卡3卡4卡5卡6卡|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亚AV|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影视| 狼人大香伊蕉国产WWW亚洲| 亚洲国产专区一区| 亚洲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一区二区| 亚洲男人电影天堂| 亚洲黄页网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亚洲翔田千里在线|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素人| 国产亚洲精品自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乱子伦|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体验 | 亚洲成AV人在线观看网址| 国产午夜亚洲不卡| 亚洲AV无码不卡在线播放| 亚洲日本香蕉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