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農村城鄉統籌發展調研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統籌城鄉發展存在的困難、問題及原因分析
(一)、困難和問題
統籌城鄉發展存在的主要困難:一是農村產業基礎薄弱,設施滯后,鄉鎮建設資金困難,農民資本積累少,設施建設和產業建設投入不足,農民增收依然十分困難;二是鄉鎮職能弱化,對社會資源的調控、管理能力不強,村民自治能力差。
(二)、形成困難和問題的原因
統籌城鄉發展困難、問題的原因主要是:一是缺乏交通、區位、氣候等客觀自然資源優勢;二是農民綜合素質整體低下,科技意識不高,求發展、謀發展的意識不夠;三是縣鄉財政資金投入不足;四是條塊管理的體制,造成鄉鎮職能不清,權則不平衡,工作與經費脫節,村改后村民自治能力弱,村委會干部缺少主動謀發展的積極性,回避對熱點、難點問題的處理,鄉鎮政府協調村級的工作難度加大。
多年來,在上級黨委、政府和有關各部門的關心幫助下,*鄉加大了對農業農村的扶持投入,水、電、路、教育、衛生等基礎設施有了很大突破,48個自然村目前已通電39個自然村,通公路23個自然村,解決人畜飲水困難40個自然村,41個自然村已建衛生街道,*、*、*三年分別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63萬元、510萬元和300萬元,生產生活環境得到明顯改善;依托加工企業,結合我鄉自然資源條件,大力發展茶葉、豆腐渣果、芭蕉芋等農業產業,其中茶葉種植面積達5000余畝、豆腐渣果8000余畝,規模產業基礎已初步形成;以鄉機關所在地集鎮建設為載體,推進農村城鎮化建設工作,近三年累計投入資金200余萬元,完成了鄉機關所在地集鎮街道硬化、排污溝建設、運動中心、文化站、敬老院建設等,增強了中心集鎮為村社信息服務、物資調節、文化傳播等功能,為促進鄉村經濟統籌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認真貫徹落實好農村合作醫療改革、農村低保等一系列社會保障政策,切實加大解決看病難、讀書難、特困群體生活難的問題,農村參合人口比例接近90%,各村委會都新建了衛生室,“兩免一補”已基本覆蓋中小學在校學生,有1900人享受到了農村低保,農民享受到了平等的公共服務;通過加強建設服務型政府,完善農村自治組織,提高村民自治能力,建立群防群治體系,社會日趨和諧穩定;著眼長遠,認真做好規劃,以鄉機關所在地集鎮東擴、建立迤北公路沿線經濟區為主,通過異地搬遷,逐步推進鄉村城鎮化建設工作分批分階段啟動。
三、進一步推進統籌城鄉發展改革所采取的主要做法、措施
努力協調處理好條塊結合管理鄉村體制下各部門之間的關系,理清各自的職能,充分調動各部門的工作積極性,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發揮黨在基層的核心領導作用,使黨的領導和村民自治有機協調起來,規范村委會工作機制;發揮好鄉鎮政府社會管理、溝通協調和公共服務的職能,規范使用各項資金,在鄉財鄉用縣監管的鄉鎮資金管理體制下,把有限的資金用在公共設施建設和產業環境建設上;支持好農村信用合作社的工作,協調好其對農村經濟發展的支持,發揮集鎮功能作用;鼓勵個體工商戶合法經營,用市場機制繁榮農村物資流通;在縣級教育部門直管的體制下,支持好地方教育工作,努力協調好教育用地、水、電等,維護校區社會穩定;以鄉衛生院為培訓地,加強對村醫的業務培訓,加大對村衛生室的管理;把集體林權盡量落實到村、戶,建立林業產業科學發展機制,把林產業逐步培育為農民增收的產業;做好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換發工作,維護農民合法的土地承包經營;打破城鄉戶籍制度,方便農民進城務工、經商;以解決城鄉二元經濟結構為主要目標,在依靠龍頭加工企業培育區域性支柱產業的同時,發展一村一品經濟;加快鄉機關所在地、行政村集鎮化建設,繁榮集鎮經濟,促進二三產業的發展;多渠道努力爭取資金,結合全鄉產業布局和生產生活環境現狀,通過政府補助、農民投工的方式,突出重點,分階段推進交通、水利、電力、生態和教育、衛生、文化設施的建設;廣泛宣傳、深入調查、合理調整,提高農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的比例,逐步擴大、規范農村低保人員,服務好對特困群體的生產生活,促進社會和諧穩定;深化土地管理,加大地籍調查工作,農村宅基地使用從劃撥逐步轉向有償出讓土地,按照有限使用,規范房屋產權登記、發放工作;以“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發揮鄉鎮政府服務社會的職能和新農村指導員的積極性,多渠道投入,通過建立示范村寨,以點帶面,推進新農村建設工作;通過完善《村規民約》、《一事一議制度》等村民自治制度,建立專業合作組織,加快鄉、村民主政治建設。
四、對進一步推進統籌城鄉發展的改革的意見、建議
(一)、推進統籌城鄉發展改革需要重點解決哪些問題?應該在哪些方面取得突破?
推進城鄉統籌發展改革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是:城鄉二元經濟結構。
重點應從兩個方面突破:一是加大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力度,改善農村發展的環境;二是加大對農村經濟結構調整的政策性資金投入,大力發展農副產品加工業,提高農產品附加值,努力增加農民收入,縮小與城鎮居民的收入差距。
(二)、推進統籌城鄉發展改革的思路、應遵循的基本原則、主要內容、措施和辦法有哪些?
改革思路:通過縣、鄉機構改革,明確縣、鄉政府職能,確立農民在發展改革中的主體地位,解決好城鄉二元經濟結構問題。
應遵循的原則:遵循經濟規律,由市場決定區域經濟的發展。
主要內容、措施和辦法: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經濟發展環境建設,在市場經濟體制下引導農民培育特色產業,增加農民收入,政府在這個過程中要運用法律手段、政策手段對農村市場體系的建立和運行創造規范的制度環境,努力構建有效的農民利益訴求和保護機制,充分發揮社會管理、溝通協調和公共服務的職能。
(三)、推進統籌城鄉發展改革的意見、建議
一是加快鄉鎮機構改革,解決好條塊結合的鄉村治理模式,建立“精簡、綜合、效能”的鄉鎮政府,賦予鄉鎮政府必要的人權、事權、財權,增強鄉鎮政府社會服務、溝通協調、公共服務的能力,在組織上對推進統籌城鄉發展改革有強有力的保障。
二是農村公共設施建設和經濟發展工作納入到全縣、全州、乃至全省的整體規劃中,使發展有政策依據,有資金保障。